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足球作为一项具有合作性又有对抗性的集体项目,受到了大众的广泛喜爱。自从足球引入到高校体育课堂以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喜欢上了足球运动。从根本上来讲,高校校园足球不仅承载着健全学生身心的功能,还担负着我国校园足球发展方向引领者的地位。所以,必须从现实情况出发,探寻符合高校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规律的策略,以此推动校园足球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互动     
《新体育》2007,(7):64-64
春雪你好!我爱足球,我也恨足球。我喜欢足球带给我的欢乐,但中国足球带给我的却是不断的伤痛。我很想知道中国足球队的世界排名,知道中国队到底是什么水平。  相似文献   

3.
对培养普通高校学生担任足球裁判员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足球运动在普通高校学生业余生活中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学生爱谈足球,爱玩足球。在实践调查中发现,普通高校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足球爱好者喜欢足球裁判工作。这充分说明在普通高校培养学生做足球裁判员具有较大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李毅 《精武》2012,(31):37-37,39
足球作为高校体育选修课的科目,一直以来深受学生的喜欢。高校开展足球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够活跃校园氛围。但事实上,高校足球选修课的教学仍然受制于诸多因素,不仅表现在教学设施落后,还体现在教学形式和学生自身身体素质等各方面,这都对高校足球选修课发展的瓶颈和障碍,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足球的发展。本文探讨当前高校足球选修课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分析了影响足球课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最后对高校足球选修课提出一些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5.
记者:还能回忆起你最初写作时的一些情况吗? 卢劲:我最初喜欢足球是在1987年,当时中国队参加汉城奥运会的东亚区预赛,那场在东京与日本队的比赛,吸引我走进了足球。开始写足球文章,应该是在大约1992-1993年的时候,当时有一个父辈的好朋友,他也喜欢足球,他说既然你这么喜欢,为什么不用文字记录下来?当时也就自己写下些随笔式的足球文章,不过没有想过去投稿发表,它只是一种写作表达的冲动罢了。记者:足球在你的眼中是一种怎样与众不同的姿态? 卢劲:我觉得自己对足球的态度一直是一种“求道“的方式,我喜欢足球的过程美,喜欢欧洲足球中那种纯粹的美感,其中包括感性也包括理性之美,我对比分没有感觉,和过程比较起来,我觉得比分不过是一个臭皮囊。所以我肯定无法去买足彩、去赌球。这种对足球的美的追求,的确让我放弃过很多,因为生活必定是有所为,有所不为,你如果在足球中花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那么必然要支付其中的机会成本。不过时至今日,我并不后悔(笑)。  相似文献   

6.
郑上路小学始建于1921年,当年是郑县完小。上世纪70年代成立了第一支足球队,从此一发而不可收。学校一直坚持以足球为特色,以足球来育人,足球已经成为郑上路小学的代名词,在四十多年的足球发展道路上,培养出了一批优秀人才。现在学校足球发展战略已经从培养精英转变为全员普及,挖掘足球文化内涵,开展校园足球文化建设;组织班级联赛,培养兴趣爱好;开发校本课程,普及足球知识;开展多样活动,组织校园足球文化节,营造校园足球文化氛围。通过马骥老师的上述介绍,我们了解到开展校园足球文化的不易,成绩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四十多年的积累沉淀,马老师也是从郑上路小学毕业的,上学时就喜欢足球,经过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10场比赛录相中200名国外优秀足球运动员比赛活动的观察统计和分析,揭示了足球比赛活动的内在联系,反映了足球有球活动的整体特征。最后得出结论认为:有球动作是构成足球有球活动系统的基本要素;优秀足球运动员有球活动方式的结构特点是简洁与复杂、全面与重点的辩证统一;优秀足球运动员有球活动的方式具有明显的场区和位置特点。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足球水平虽然落后,但是群众喜欢足球,广大的孩子酷爱足球运动胜过其它项目。第十三届世界杯足球大赛一共52场比赛,据统计,我国就有15亿人次看了实况转播。这就是足球艺术的魅力。怎样才能把我国喜欢足球人多转化为踢球人多?怎样才能把我国人民最关心的足球水平迅速提高上去呢?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中国足球运动要提高上去,要从娃娃和少年抓起”。这就是出路。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检索,问卷调查,数据统计方法对我校足球选项课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其曾经在高校里极度受欢迎的体育项目足球如今在我校的选课情况不容乐观,喜欢足球的学生也越来越少,针对这一情况分析研究其存在的原因与问题,并提出其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正>足球是中小学生最喜欢的球类活动之一,而单纯的耐力练习却恰恰相反,枯燥乏味,因此大多数学生不喜欢。那怎样把足球和耐力结合起来,既能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又能发展学生的耐力呢?下面介绍几种简单、有效的利用足球来发展学生肌肉耐力和心肺耐力的方法,望与同行们探讨。一、发展心肺耐力的练习方法(一)限时运球场地与器材:足球场地、足球若干。练习方法:每人一球,在足球场地内自  相似文献   

11.
刘项 《当代体育》2010,(2):71-71
足球是最男人的运动,所以我很喜欢,喜欢踢球,也喜欢看球赛。  相似文献   

12.
让悲剧走开     
我不踢足球,但是我喜欢看足球,这跟叶公好龙差不多.据说足球是我们的老祖宗发明的,当时叫"蹴鞠".最有名的靠蹴鞠飞黄腾达的人应该是高俅,官至太尉,相当于有史以来第一代足球先生.中国人发明了很多东西,但是大部分都让洋鬼子给发扬光大了.作为足球的发明者,中国人在现代足球上的造诣一塌糊涂,所以我总觉得中国人发明足球的说法属于给自己脸上贴金,国人比较喜欢这种虚无的自豪感——当然,这个好习惯现在也被韩国思密达们发扬光大了.  相似文献   

13.
相约8月     
《中国钓鱼》2006,(8):1-1
不知有多少钓鱼人喜欢足球,也不知有多少既是钓鱼迷又是足球迷的钓鱼人在垂纶之余还可以经常到绿茵场上踢几脚。但不管是喜欢的,还是不喜欢的;也不管是光看不踢的,还是不看也不踢的,我们都被世界杯着着实实地叨扰了一个月。  相似文献   

14.
足球是一项趣味性很强的运动。它对广大学龄初期的少年儿童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他们愿意看,喜欢踢,尤其是7至12岁的小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对足球的兴趣极浓厚但不稳定,如何才能有效地培养他们这种兴趣的持久性,使他们更好地掌握足球的基本技术,这对从事足球教学训练工作的教练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  相似文献   

15.
《体育博览》2011,(12):88-88
足球和女人是男人最爱的两样。或许爱女人是男人原有的兽性所趋,但是足球,却是男人本能加上理智情感的喜欢,在现实生活中压抑了许久的他们需要足球来宣泄男人本能的疯狂与野蛮。  相似文献   

16.
肖强杰 《当代体育科技》2020,(1):169-169,172
足球运动作为一项充满魅力的运动,吸引着全世界人民的关注和喜欢,目前已经发展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单项体育运动。校园足球作为一项促进中国足球发展的举措,已经在全国中小学开展得如火如荼。新形势下,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校园足球的德育价值、智育价值、体育价值、美育价值,通过创设教学情境以激发足球兴趣、注重体教结合以深化足球素养、创新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率、形成跨界联合以彰显文化价值,从而更好地提升小学生的足球运动水平,为我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足球接班人。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校园足球工作已经从去年6月全面展开,目前校园足球的培训和竞赛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开展校园足球的整体目标是:让更多的学生参与、亲近、喜欢足球;使学生从足球活动中身心受益;把足球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发展校园足球文化;培育未来足球人才的成长环境。校园足球培训的基本理念是:以比赛实战为核心、以吸引孩子兴趣为基点、以游戏方式为主导、以获得快乐和健康为前提,以上四点并行地统一于培训过程及每一个培训环节。  相似文献   

18.
中国足球、足球改革,是讨论不完的话题。我看直到中国男子足球有朝一日凭真本事打进世界杯足球决赛,在这样的成绩下,再谈足球改革恐怕共识就比较容易达成。可是,我还想再发表点对中国足球改革的看法。因为在中国关心足球和喜欢足球的人太多了。为了把来龙去脉搞清楚,有时不能不回顾一下历史。在中国足球开始改革的时候,我那时还是中国足球协会不少名副主席之一,因此略知一二。  相似文献   

19.
把意大利称为足球圣地丝毫不过分,意大利是世界上足球运动最为普及的国家之一;国家队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曾三次夺得世界杯冠军;俱乐部队整体水平为世界上最高;拥有众多的球星和全世界各地的球迷。更值得一提的是,意大利已经把足球变成了一项巨大的生意,这在世界上绝对处于领先地位。那么意大利成为足球圣地的原因何在呢?要知道论国力它不及德国;论喜欢足球的程度,德国人和西班牙人丝毫不差;论足球的发展历史,英格兰是足球之乡,而不是它。  相似文献   

20.
足球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对于足球方面一系列思想与行为的双边活动,它承担着普及足球,构建发现、培养有潜力足球后备人才的作用。它以实现育人、树德、启智、提高和稳定足球运动水平为目的,属于校园足球的核心目标。就目前而言,我国校园足球教学发展还面临许多问题,如学校场地设施不足、足球教师不够、时间得不到保证等,导致学生虽喜欢足球运动,但参与度不高。主要原因是多数学校并没有把足球作为必修内容加以系统规划,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