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耽美"是现今比较流行的一种亚文化现象,网络耽美小说是此亚文化十分重要的网络文学样式,是网络文学中一道独异的风景。承载着耽美文化的主题内涵,借用同性恋文学的形式,融合其他网络类型小说的网络耽美小说,在美学上表现为超越现实的双重虚拟美感、自由选择的娱乐性游戏方式、表达感官欲望的世俗化审美情趣等特性。  相似文献   

2.
耽美小说作为网络文学的形式之一,在当下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和繁荣态势。然而透过繁华的表层,不难发现耽美小说正在陷入创作的困境,作品数量繁多而质量堪忧,造成读者选择文本的困难。同时由于商业化产出和"速食"审美,导致文本的情感价值缺失,耽美小说下一步的出路该如何选择成为亟待解决的创作难题。  相似文献   

3.
耽美小说作为网络文学的形式之一,在当下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和繁荣态势。然而透过繁华的表层,不难发现耽美小说正在陷入创作的困境,作品数量繁多而质量堪忧,造成读者选择文本的困难。同时由于商业化产出和"速食"审美,导致文本的情感价值缺失,耽美小说下一步的出路该如何选择成为亟待解决的创作难题。  相似文献   

4.
"耽美"作为同性恋亚文化的一个分支,具有浪漫唯美、情感细腻、娱乐性强的特点,这使得耽美文化更容易被主流文化所收编。近年来,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一些小品节目中也"有意无意"地收编了少量的耽美元素,创造了一种介于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之间的新的文化区域——"中区"及"中区小品"。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耽美文化的生存与发展是依附于网络平台的,属于一种网络亚文化。它是女性通过观看唯美的男同性恋题材作品,从而满足自己对理想两性关系的期待,其背后反映的是现代女性的诉求。以5W传播理论为框架,对耽美文化的生产者、消费者、传播渠道、传播内容以及传播影响作出详细分析,可以发现其背后隐藏的女性诉求以及青少年的性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6.
耽美小说与同志文学虽然都是以男男爱情为描写对象,但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耽美小说的创作群体和接受群体均以女性为主,属于"女性向"的文学类型。在创作风格上体现出耽溺于"美"的特征,其文本内核渗透的依然是传统的女性婚恋观。因此,耽美小说本质上是女性借"同性之爱"来建构的理想爱情的典范形态,是一种"伪同志"文学。  相似文献   

7.
耽美小说与同志文学虽然都是以男男爱情为描写对象,但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耽美小说的创作群体和接受群体均以女性为主,属于"女性向"的文学类型。在创作风格上体现出耽溺于"美"的特征,其文本内核渗透的依然是传统的女性婚恋观。因此,耽美小说本质上是女性借"同性之爱"来建构的理想爱情的典范形态,是一种"伪同志"文学。  相似文献   

8.
流行于中学生群体的耽美文化以其另类的表现形式和怪诞的题材内容对中学生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和道德社会化的发展形成挑战。耽美文化对中学德育的挑战显示出中学德育对于网络文化的重视程度不足以及德育效果不明显等问题,从中引发德育全时性的思考。中学生德育有必要在坚持校内德育的前提下,延伸至利用网络虚拟社区和社会文化机构的方式进行校外德育,实现德育全时性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李英锋 《师道》2021,(4):18-18
2021年,由耽美小说(多指男男同性爱情小说)改编的“双男主”电视剧立项、拍摄、开播数量暴涨,被网友戏称为“耽改101”元年,引发广泛关注。这一现象与时下愈发流行的“腐文化”相结合,将对青少年产生怎样的影响,值得关注。(3月16日半月谈)“男同”是一种亚文化,在主流舆论场,仍是欲说还休的话题。谁曾想,这样的一种亚文化,现在开始进军大众文娱领域,耽美小说被大量改编成电视剧,俨然有形成一种大众流行文化之势。据了解,目前有超过60部耽美小说正在或已完成影视化筹备。  相似文献   

10.
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作者总是以"隐含的读者"为"超验范型"来进行文本的构建和具体化。同志文学在"隐含的读者"之预设和导向下,以丰富而深刻的主题意蕴表现出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和鲜明的写实风格。而耽美小说作为女性向文学类型,以"腐女"为接受基点,以"唯美"为原则,"唯爱"为基准,呈现出明显的理想主义色彩,二者的文化内核有着根本性的区别。  相似文献   

11.
网络文学类型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文学经历20年的发展,所取得的成绩蔚为大观。在概念日渐清晰、评价逐渐客观公正的同时,网络文学的类型化发展成为一个突出现象。影响较大的有保持传统而有新变的武侠、言情小说,变装成功的历史小说,声势浩大的穿越小说,新鲜另类的耽美、修真、玄幻、盗墓冒险小说等。较之传统文学,网络文学是一种新的狂欢方式,以非主流文化引发人们的关注,两性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2.
2005年,李安导演的《断背山》获得了空前的关注和不错的口碑,它试图站在一个全新的高度去诠释世人眼中的一种"另类"感情."爱是可以超越文化差异的,当爱降临时,异性之爱和同性之爱是毫无差别的."李安如此解读自己的作品,并坦言:"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断背山,那是一个梦想,是一个秘密."而今,随着相关文化作品、思想的广泛传播,它似乎不再那么神秘和不可捉摸,"耽美"也在其中起了不可小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女性意识的觉醒,上世纪九十年代以陈染为代表的女性作家作品以同性之爱等方式揭示女性的生存困境,情感理想,以此实现对男权中心话语的挑战,女性意识有鲜明的反映;今天,耽美小说又以"男男之爱"的方式再一次将当代女性的选择付诸实践,强烈地表现了当代女性对爱情的解读,对自我身份认同的思考,其中所表现的女性意识更加突出,由此,可以看出现当代女性作家作品中的女性意识呈递进式状态呈现,这说明在当下社会,女性的独立意识在不断增强,对自我身份的思考,对女性精神家园的探寻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女性意识的觉醒,上世纪九十年代以陈染为代表的女性作家作品以同性之爱等方式揭示女性的生存困境,情感理想,以此实现对男权中心话语的挑战,女性意识有鲜明的反映;今天,耽美小说又以"男男之爱"的方式再一次将当代女性的选择付诸实践,强烈地表现了当代女性对爱情的解读,对自我身份认同的思考,其中所表现的女性意识更加突出,由此,可以看出现当代女性作家作品中的女性意识呈递进式状态呈现,这说明在当下社会,女性的独立意识在不断增强,对自我身份的思考,对女性精神家园的探寻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5.
耽罗即今日韩国济州岛古称之一,元时称耽罗。至元十年(1273),耽罗为元朝所占,明洪武七年(1374)元朝势力退出耽罗。元朝辖有耽罗102年之久,在耽罗设军民总管府、养马场等。此外,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终元一代,耽罗始终为元朝重要的海外流放地。  相似文献   

16.
耽美文学是近年来流行于网络的一种边缘化文学样式。作为以青年女性为主要受众的类型文学,它有着独特的审美内涵,与唯美主义密切相关。它虽然继承了唯美主义的浪漫传统,但作为一种流行的亚文化现象,其健康发展还需要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17.
尤微 《文教资料》2012,(33):92-95
上世纪末,我国步入改革开放高潮时期,经济改革,思想文化解禁,网络技术发展成熟。由多元外来文化带入中国内地的“耽美文学”在这一时期受到了90后的热烈追捧,于全社会范围内蔚然成风,满足了90后对旧制陈规的叛逆心理.反映了她(他)们在高度物质化时代对理想化爱情的大胆追求。  相似文献   

18.
网络文学概念界定各有内涵。崇拜新媒介,或将凡是与网络有关的文学都纳入网络文学;或将利用网络超文本、超链接技术的作品界定为"真正的"网络文学。文学审美视角,或否认网络文学概念的必要性与独立性,或强调网络文学是由网民在网络上创作、阅读的文学。生产机制角度,或将网络文学等同于包括网络诗歌、网络散文、网络小说等多种体裁的"网络时代的文学",或将商业化程度较高的网络连载小说、网络类型小说等体裁作为网络文学。  相似文献   

19.
网络文学的审美特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文学是一种崭新的文学样式,它在迅速发展中,优秀的网络作品体现出独特的审美特质:审美的虚拟性、互动性、超文本的结构美、符号多元化、娱乐性。  相似文献   

20.
美感在生命中具有丰富的形态,从生命美学的维度切入郁达夫的小说,展示其小说从“感伤关”、“病态美”向“宁静美”转向的关学追求流变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