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意义]探究影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虚假信息传播行为的因素,为有针对性地监测预警、阻断传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虚假信息提供借鉴参考。[方法/过程]基于S-O-R理论模型,综合考虑外部刺激因素和个体认知因素对传播者信任感知及传播行为的影响,提出相关研究假设,并利用新冠肺疫情期间微博平台的虚假信息进行验证。[结果/结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虚假信息质量、信息发布者影响力和事件进展对信息接收者的信息传播行为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医护人员主题、呈现积极情感的网络虚假信息更容易获得信任和传播,网络影响力高的信息接收者在虚假信息传播过程中起到辟谣作用。  相似文献   

2.
吴孟春 《东南传播》2023,(2):143-145
在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网络舆论的导向对社会各项工作的开展直接产生影响。为杜绝虚假错误的网络信息产生负面的社会舆论影响,进而增加民众的焦虑感与恐慌感,在各类新闻事件报道时,应当紧扣融媒体发展规律,尊重新闻事实,对调查性报道工作进行改革创新,使得调查性报道发挥出一定的舆论引导力。本文试图通过《帮帮团》几篇代表性的调查性报道,从工作创新对策、传播形式、调查采访方法等方面,浅析探讨融媒体环境下,调查性报道的工作困境和工作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3.
陈伟  熊波 《现代传播》2017,(11):122-127
随着网络空间现实化治理机制的推动,社会秩序稳固的刑法保障应当依靠归责理论体系的更新得以实现。网络谣言型涉众事件的社会危害性蕴含着扰乱公共秩序的"严重性",其归责理论依据是公共秩序破坏的现实化。审视《刑法修正案(九)》对网络谣言犯罪的规制,立法归责理论呈现出法益保护属性的模棱两可、答责基础的严苛认定等现实困境。网络谣言型涉众事件归责理论之匡正应当明晰网络谣言不同于虚假信息、公共秩序不同于社会秩序、涉众事件不同于群体事件,并在此基础上,更新刑事政策的方向指引,以此实现归责理论精准化构建。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的兴起为人们自由地获得信息、传播信息、发表意见提供了巨大便利,但也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虚假信息极易发布和传播便是网络信息传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笔者选取“国标馒头必须是圆的”这个2008年第一大假新闻通过网络从无到有的事件,从传播环境、受众、传播者三个层面,就该事件进一步分析网络谣言、网络假新闻的成因,进而从受众、传播者、传播环境三个层面提出了消解网络虚假信息传播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张文  谢安康 《今传媒》2012,(1):43-45
网络社区的兴起以及飞速发展,带来了参与的自由化、交流的互动性以及信息流动的快捷化,网络社区在网络时代的信息传播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但是网络社区中的信息传播由于其权威性的缺失,导致虚假信息泛滥,对正常的信息传播造成影响。本文将以江西中医学院事件和小月月事件这二则虚假信息为例,分析网络社区信息传播所面临的困境以及其的变革。通过分析,由于权威性的缺失,导致网络社区虚假信息泛滥,难以得到合理纠正,网民的判断受到影响,同时,网络社区的变革方向可以转向依托于具有权威性的新闻媒体网站或确立社区意见领袖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6.
社交媒体环境下,虚假信息泛滥与信息茧房现象共存,网络用户虚假信息识别能力日益下降,给网络环境治理带来更大困难。文章在分析信息茧房产生的信息窄化、群体极化和过滤气泡三大效应基础上,从个人层面、社会层面和信息层面构建用户虚假信息识别能力的指标体系,并分析信息茧房三大效应对用户虚假信息识别能力的影响与作用。研究发现,信息窄化效应通过个人层面和信息层面直接影响用户虚假信息识别能力,群体极化效应通过个人层面对用户虚假信息识别能力产生直接影响、通过社会层面产生间接影响,过滤气泡效应则通过信息层面对用户虚假信息识别能力产生直接影响、通过社会层面产生间接影响。最后提出了图书馆参与提升用户虚假信息识别能力的相关建议与策略。  相似文献   

7.
网络社区的兴起以及飞速发展,带来了参与的自由化,交流的互动性以及信息流动的快捷化,网络社区在网络时代的信息传播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但是网络社区中的信息传播由于其权威性的缺失,导致虚假信息泛滥,对正常的信息传播造成影响。本文将以江西中医学院事件和小月月事件这二则虚假信息为例,分析网络社区信息传播所面临的困境以及其的变革。通过分析,由于权威性的缺失,导致网络社区虚假信息泛滥,难以得到合理纠正,网民的判断受到影响,同时,网络社区的变革方向可以转向依托于具有权威性的新闻媒体网站或确立社区意见领袖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有关的虚假健康信息泛滥,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需要主动服务,利用现有的健康信息资源参与虚假健康信息治理,承担社会责任。[方法/过程]运用网络调研与文献调研的方法,以新冠肺炎虚假健康信息为例,总结图书馆参与新冠肺炎虚假健康信息治理工作的价值,分析图书馆参与虚假健康信息治理在信息资源整理、专业服务、健康信息素养教育等面临的阻滞因素,提出图书馆参与治理的实现路径。[结果/结论]图书馆参与虚假健康信息治理工作,有助于图书馆服务创新,发挥图书馆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信息服务作用。  相似文献   

9.
倪昕 《新闻世界》2010,(4):136-137
"人肉搜索"在满足人们信息需求的同时,一些虚假信息的传播会给事件当事人的生活造成困扰,甚至造成社会的不稳定。笔者以胡斌事件为切入点分析"人肉搜索"中的虚假信息传播的特点,以及遏制虚假信息传播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网络越来越成为公民维权的工具。一段时期以来,王帅帖案、公安局长拐卖民女案、公安局政委女儿冒名顶替案,一系列借助网络维护公民权益的事件,显示了网络这一新传播技术的社会威力。在网络维权事件传播中,真实与虚假信息并存,维权与诽谤难辨,因而具有专业性、权威性的传统媒体如报纸、广播、电视等责任重大。传统媒体是网络维权事件传播中的重要环节,不仅是网络准确可靠信息的来源,也是网络权威意见的提供者。因此,传统媒体对网络维权事件不应消极应对或置身事外,应当扮演积极角色,  相似文献   

11.
文章引入价值网络理论,梳理新加坡网络虚假信息应对机制的演化脉络,分析其现行应对机制的运行机理,为我国网络虚假信息的应对提供经验借鉴。目前,新加坡网络虚假信息应对价值网络更为重视公众和平台价值,实现了多个主体的互动。其中细化应对机制、吸纳社会言论、多元创新协同等都是可以有效借鉴的网络虚假信息应对经验。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们进入一个高风险、高复杂性的信息社会,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对社会的良性运转至关重要。在网络传播下,虚假信息的破坏性越来越大。
  根据虚假新闻来源,笔者把网络虚假新闻分为以下三类:
  一是由传统媒体(含官方网站)制造的虚假新闻。《新闻记者》持续十多年评出的年度虚假新闻,很大一部分都属于此类。  相似文献   

13.
新媒体的创新发展,为社会公共事件提供多元的信息传播渠道,同时也导致部分虚假信息的负面影响。本文以舆论引导机制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新媒体环境下的社会发展形态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多维度的分析和论述,结合笔者多年从事政府网络舆论管理领域的从业经验,提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4.
网络越来越成为公民维权的工具.一段时期以来,王帅帖案、公安局长拐卖民女案、公安局政委女儿冒名顶替案,一系列借助网络维护公民权益的事件,显示了网络这一新传播技术的社会威力.在网络维权事件传播中,真实与虚假信息并存,维权与诽谤难辨,因而具有专业性、权威性的传统媒体如报纸、广播、电视等责任重大.  相似文献   

15.
2011年7月14日,北京网络新闻信息评议会召开2011年第五次会议,主题为:自媒体时代的公民社会责任。评议会倡议,北京网络媒体要在自媒体时代主动研究探索创新虚拟社会管理方式,积极推动网民在虚拟社会中承担社会责任,一是网络媒体内部要建立完善虚假信息防范、甄别、处置体系,通过专门的团队建设和新技术研发应用,实现虚假信息的传播预警,真伪内容的快速有效甄别,传播节点的准确锁定惩治;  相似文献   

16.
近日,"中国出口塑料大米"事件在微博中引发激烈探讨。本文以框架理论做基础,以该事件作为研究对象,以《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为内容指导,浅谈国家应当如何加强网络虚假新闻的管理。研究认为造成网络虚假新闻产生的原因无外乎以下三点:首先,互联网新闻信息提供商许可审查制度的欠缺导致虚假新闻的产生。其次,新闻的预先审查工作没有做到位,导致虚假新闻肆意传播。再次,监管部门之间合作不到位,导致对虚假新闻监管力度不够。因此国家应当从以上三个方面入手来打造一个绿色健康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17.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新闻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新闻形式,同时由于网络空间的无界性,用户在获取网络新闻的过程中,很容易被复杂的新闻信息所迷惑。借助于网络新闻中的"新闻标签",用户可以借助于关键词来准确及时地获取新闻信息,同时还能够提升新闻阅读的速度。但同时网络热点事件中的"新闻标签"也会滋生负面问题,一些不符新闻事件的主题立意等虚假、低俗的标签的产生,存在着欺诈、诱导用户的行为,不利于网络空间的净化,不利于网络新闻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微博的出现和广泛应用,自媒体信息传播的效应和对舆论的影响达到了极致,政府舆情事件层出不穷。在阐明微博推动下政府网络舆情现状、意义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微博推动下政府舆情的传受各方、传播模式以及有效控制和介入,提出政府应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从根源上减少政府舆情事件的发生,同时有效控制错误和虚假信息的传播,在保障信息权利的同时维护社会的稳定安宁。  相似文献   

19.
真实性和时效性是新闻最基本的特点,可以说是其生命。但是随着近些年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虚假新闻提供了完美的传播环境。虚假新闻凭借着传播速度快、传播途径多元等特点充斥着整个网络,不但对我国的网络环境造成了污染,其内容也极大地妨碍了社会信息的健康、正常交流,为社会带来了一股不正之风,很大程度上损害了正统的新闻媒体在大众心中的形象和地位。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对虚假新闻的成因做出分析,并针对其发生条件提出相对应的治理对策,以期为净化我国网络环境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汤淇 《东南传播》2016,(5):94-95
网络集群行为作为一种强大的舆论力量,对现实群体性事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从网络与现实的互动角度,将网络集群行为分成网络诱发型行为,现实诱发型行为,现实衍生型行为和现实互动型行为等不同类型。通过与构成群体性事件的要素——规模、行动和诉求,违法性和社会危害性等进行比较,最终发现网络只起到一个信息中介的作用,而群体性事件矛盾的解决根本还在于事件本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