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倩 《新闻世界》2014,(8):373-374
媒体在传播信息时要考虑受众的心理需求,受众在选择信息时也有其心理规律,在网络事件中,这种规律变现得更明显突出,本文以传播心理学为角度从传播者和受众出发分析网络事件。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探究影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虚假信息传播行为的因素,为有针对性地监测预警、阻断传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虚假信息提供借鉴参考。[方法/过程]基于S-O-R理论模型,综合考虑外部刺激因素和个体认知因素对传播者信任感知及传播行为的影响,提出相关研究假设,并利用新冠肺疫情期间微博平台的虚假信息进行验证。[结果/结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虚假信息质量、信息发布者影响力和事件进展对信息接收者的信息传播行为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医护人员主题、呈现积极情感的网络虚假信息更容易获得信任和传播,网络影响力高的信息接收者在虚假信息传播过程中起到辟谣作用。  相似文献   

3.
移动互联网语境下,灾害信息传播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灾害信息传播主体发生多元化转变:职业新闻传播主体的合作共赢,非职业传播主体的多面化信息视角,公众个人传播主体成为突发灾害事件第一时间的传播者。灾害信息随灾害事件发生而同步发布、时时更新、专业全面,满足受众更多需求。灾害信息传播活动不断缩小传播时滞,及时引导舆论,新闻推送极大地提高了传播的受众到达率。  相似文献   

4.
摘要:分析了图书馆作为一个信息传播中心的职能和信息传播模式。依据文化水平高低,将图书馆受众划分为民间受众、普通受众和精英受众三个层面,分析了各层面受众的信息需求特点,并重点探讨了图书馆针对不同层面受众的特性开展信息传播的策略与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5.
《新闻界》2014,(10):32-35
灾害信息传播者包括政府传播者、媒体传播者和公众传播者三种类型。在自然灾害事件中,三者分别指向不同的信息传播目标。为了适应政策标准、业务标准和市场标准,需要建立由微观层面的媒介协同、信息协同以及宏观协同三部分组成的灾害信息传播者协同机制。为了实现该机制的自运行,需要建立灾害信息传播者协同机构,制定灾害信息传播者协同制度,提升各类传播者的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6.
基于社交网络的信息传播模式探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社交网络进行简要介绍,阐述了Web 2.0、六度分隔等社交网络的相关理论,回顾了传统和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传播模式.重点构建了基于社交网络的信息传播模式,并对该模式中的传播者与受众等要素进行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7.
大众音乐传播的社会心理观照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传播是人类社会生活中音乐文化相互沟通和互动的桥梁,是人们艺术、文化交往的基本方式之一.本文试从理论维度阐释音乐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和受众双方所基于的社会心理活动,分别从音乐信息接收、音乐信息理解、音乐传播效果等三个维度对大众音乐传播中的传播者和受众心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在广告传播过程中,受众的接受是关键。而受众的人口统计学属性、社会学属性和周围环境等因素对受众接受信息具有重要影响。从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上,广告传播目前能够影响的仅仅是受众的认知和态度两个方面,而对于受众个体的行为方式的影响并不到位。这使得广告传播的影响力不足,传播者设定的基本目标难以实现。  相似文献   

9.
假新闻、流言、谣言等虚假信息被信以为真、并引发传播危机和社会危机的事件不时发生.受众之所以会相信虚假信息,从社会心理学来看有三个因素:首先是受众的刻板印象和先入为主的接受心理造成的偏见;其次,受众为了避免认知失调不断寻找信息,使偏见进一步加深并形成信念固着;此外,受众在无意识的从众心理作用下,容易坠入错误信任的“陷阱”,从而加速虚假信息的扩散.在当前媒介融合形势下,要让受众提高对虚假信息的免疫能力,应从改变受众的刻板印象和基本归因错误入手,重塑社会各阶层形象;同时培养意见领袖,鼓励少数派,引导受众摆脱从众压力.  相似文献   

10.
随着媒介技术不断发展,媒介生态环境发生巨大改变。以网络为依托的社交媒体有着传统媒体不具备的便捷性、分享性等优势,因此吸引了大量受众群体。但受众群体的鱼龙混杂让社交媒体使用环境变得极其复杂,大量虚假信息以病毒式的传播方式不断蔓延。为此,本文从社交媒体使用者的层面来研究虚假信息传播,从而提出相应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11.
在自媒体盛行的现代社会,技术的普及使"人人都有麦克风"成了现实,使社会中的个体都拥有了表达权,公众从单一的"受众"成为了信息的传播者,传统媒体在传播过程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弱化。随着自媒体的迅猛发展,社会中的个体只需通过注册,就可以成为用户,用户生产内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即UGC)随即成为自媒体信息生产的主要模式。在这一模式之下,自媒体传播产生了诸多问题,如传播有害信息、信息虚假现象蔓延、误导网络舆论、信息泛滥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受众对周围环境的认知,甚至影响着社会秩序。显然,自媒体应该承担社会责任,不应该使信息传播损害社会利益。  相似文献   

12.
《新闻界》2014,(22):53-60
农村信息传播有效性是以农村信息传播活动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农民需要为依据的价值判断。其测评从传播者、信息渠道、信息内容、受众、信息传播环境五个方面进行考察。通过建立相对完整的评价标准,在实证调查基础上,运用模糊综合评价原理进行多级分析的结果表明,西部农村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政府组织(村委会)、亲朋熟人这六类信息渠道传播有效性的测评中,电视、亲朋熟人、政府组织(村委会)、网络传播效果相对较好,报纸和广播较差。  相似文献   

13.
如今,虚假信息数量不断增多,虚假信息的出现已经引起了社会危机,社会影响十分恶劣,专业人士对假新闻的批判一直在进行,但是更多人关注的是假新闻的来源以及社会危害,探究虚假信息受众接受心理问题的人少之又少。人们相信虚假信息的原因就是虚假信息可以给受众提供精神上的慰藉,赋予受众一定的生活意义。事实上,受众对于虚假信息并不是全盘接受,特别是在信息时代,信息量比较大,受众对信息的接受也比较理智。  相似文献   

14.
网络为信息的传播提供了一个快速的通道,但同时也为假信息提供了温床,而随着微博等新兴信息传播方式的产生,使得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传播范围越来越广。同时,在网民数量日益庞大的今天,网络和群体性事件也产生了交集,本文从网络中越来越多的假新闻入手,结合这些假新闻所引起的网络群体性突发事件,解释此类事件在网络中的生成传播机制。  相似文献   

15.
"金庸被去世事件"显然应该成为自媒体繁荣图景下所有媒体的必读案例.2010年底<中国新闻周刊>副总编辑和值班编辑因官方微博传播金庸去世假新闻而引咎辞职,这是近年来新闻媒体对传播虚假新闻追责最迅速、最严厉的一次,亦为微博假新闻问责第一案.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分析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传播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网络环境对档案信息传播传播者、传播媒介、受传者等三大要素的影响,提出了消除网络档案信息传播障碍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研究移动互联网络环境下舆情信息传播路径和传播规律,为相关部门加强社会舆情信息监管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在理论研究层面,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从点度中心性、中间中心性和接近中心性3个属性出发,对移动端和非移动端雾霾网络舆情信息传播进行对比分析;在应用研究层面,以新浪微博中雾霾话题信息为例,采用Java编程方式接入新浪网API开放平台获取新浪微博数据,使用Gephi软件及数理统计分析工具绘制有关图表.[结果/结论]揭示了移动环境下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特点,验证了社会网络分析法在移动环境下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研究中的有效性,并为移动环境下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为实践层面移动环境下网络舆情信息监管提供了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18.
喻国明  姚飞 《中国广播》2014,(12):89-89
增强介入主动性。在现代的网络交往模式中,每个人都集信息制造者、接受者、传播者三种身份于一身。对于网络信息传播,制造、复制、传播虚假信息轻而易举,但消除这些虚假信息造成的影响则可能耗时费力。因而,在利用自媒体媒介传播正能量的过程中,广大主流媒体应当积极增强介入的主动性,自觉运用主流价值观、主流意识形态进行宣传。同时要防止陷入被动局面。  相似文献   

19.
当今,网络媒体传播有关名人的虚假信息早已是屡见不鲜,而名人"被死亡"尤其严重。网络媒介、普通受众在事件中又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应该怎样对待类似事件的发生?本文从网络传播特性、网络媒介责任、受众等几方面探讨了此类传播现象出现的原因,并对如何避免这种情况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受众的逆反心理是指受众由于受某种原有立场、思维定势的影响,而产生与传播者的传播意图相反的一种心理倾向.受众的逆反心理主要表现为对传播内容或传播者的不满、怀疑、反感、抵触乃至否定、排斥,是一种对媒介信息做简单的感情的逆向思维和反向理解的心理意识,因而能在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筑起一道抵御信息的心理防线,使媒介信息的含义扭曲、变形,使信息传播的力度减弱、转向,致使传播受阻甚至产生负效应.受众的逆反心理广泛而长久、渐进而深刻地影响着大众传播的效果.它可使受众对传播信息的接受值为零或负值,即产生零效果和负效果.对此,本文试从传播学、心理学角度予以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