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河南省"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试点行政村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直接观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对河南省60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试点行政村进行了实地考察,研究结果显示:农民体育锻炼人数试点行政村明显高于非试点行政村:“农民体育大院”的形成是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中的新生事物,带有浓厚的文化娱乐乡情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时代特色,带有方向性和政策的导向性,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实用价值;体育大院的选址在农村学校附近不仅解决了学生的运动场地,同时也不影响农民体育活动的开展,是目前农民体育健身场地最佳选址点;室外乒乓球不适宜在河南多风的农村地区推行的新结论.期望为政府决策和学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课题选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384名农民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82.6%的农民对本村健身工程的选址表示满意.农村的器材数量比较匮乏,在经费筹集上,多采取村政府、社会、个人多方投资.45.2%的行政村专门对农民健身工程制定了管理制度;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知晓程度普遍偏低.农民经常参与的体育项目主要有散步、慢跑、太极拳、气功、游泳、篮球、足球、健身舞蹈等;河南省农村居民有53.2%认为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十分必要”,有部分农民认为健身工程是“形象工程”.根据以上调查结论,提出全面推进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相应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法、实地调查、访谈法等,对福建省沿海地区6个设区市48个行政村和内陆3个设区市的24个行政村进行了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调查研究。调查表明:工程建设已基本落实到位,沿海与内陆在选址上较合理区别不大、但在场地数量的需求、体育组织上等有显著性差异。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宣传力度不够、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缺乏、健身工程在管理上较薄弱等。要解决的问题:加快经济发展、完善基层体育组织、大力宣传全民健身计划、切实落实社会体育指导员等。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调研、问卷调查、访谈调查、实地调查、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根据泉州市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总体数量和分布,抽取30个受赠单位中的12个行政村,就健身工程建设和政府职能等对175名文体局干部、村干部、村民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是政府为农村提供体育公共产品职能的体现,得到了广大村民的认同;权责划分不清,多元协同机制缺失,基层职能部门弱化和缺乏服务意识等,是农民健身工程建设中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存在主要问题.提出应明确各级政府公共服务职责,建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联动机制和领导机制,构建农村体育公共产品供给的多元社会支持机制及农村体育公共产品需求的表达机制,是政府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中的主要公共服务职能。  相似文献   

5.
采用问卷调查法、实地观察法、访谈法等,就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对赣州市4个县40个行政村的村民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赣州市100个示范村的工程建设顺利完成,工程选址较合理,无产权纠纷,使用率较高,对社会、生活、环境产生了积极效益.工程管理不够规范、责权不够明确、融资渠道单一、农民的健身意识较差、社会体育指导员缺乏等是工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提出:强化政府职能,加大资金投入;加强体育骨干培训与管理,积极开展农村体育活动;建立完善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服务体系等建议,为赣州市乃至江西省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主要运用GIS和体育社会学理论,以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GIS分析、社会统计为主要方法,通过调查,并基于农民体育健身工程GIS平台,描述分析出大连市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的状况与效果,准确统计出大连市完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的行政村数量与行政村分布特征.其主要结论性的数据是:截至2009年底,大连市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的覆盖率为43.71%,已经完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的行政村履行了"三边工程"的指标要求;占大连市乡镇总数15.04%的乡镇被列为大连市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尚未建设的"真空"地带;4年累计投入经费共计3 393.88万元,其中,2008年建设完成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数量和投入经费均为最多,分别是120个和943.6万元.  相似文献   

7.
宁德市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宁德市农民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考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宁德市农民体育健身的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研究表明:工程的效果较好,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使之成为农民强身健体、更新观念、发展经济的有效载体。同时也存在问题:(1)场地缺乏,项目单一,导致老人妇女没有活动场地,(2)对健身工程宣传力度不够,有的村民根本就不了解健身工程,(3)村体育组织活动太少,没有很好地调动农民健身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8.
运用问卷调查、走访交谈、实地考察等科研方法,对商洛市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商洛市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布局虽合理,但存在着选址不尽科学,器材质量差,摆放不合理,健身项目不全,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工程的实施,未明显改善农民体育健身的现状。建议应长远规划,科学布局,抓好建设,确保工程质量。要健全基层体育组织,规范场地管理,增加健身项目,满足农民健身需求。特别要丰富体育活动,抓好工程的使用。  相似文献   

9.
GIS技术在鞍山地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互联网和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发展,地理信息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本文将GIS技术应用到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领域.重点阐述了GIS在农民健身工程中的应用,包括数据管理与统计、数据分析和健身工程中体育设施场地建设选址及可行性分析.将调查数据在电子地图上进行标注,构建多层次矢量化电子地图数据,并形象直观地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10.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直接受益的一项为民工程.文章运用调研法对渭南市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建设现状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覆盖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大;各级体育部门和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应该加大宣传与辅导,增强农民群众的锻炼意识和改进锻炼方法;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应建设与维护管理并重.  相似文献   

11.
通过文献资料、访谈、问卷调查、逻辑分析、GIS分析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辽宁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调查显示各地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各级地方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力度不够;农村体育发展的经费来源单一;基层农村体育管理存在空白,没有建立有效的农村体育管理运行机制;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淡薄;农村体育活动缺乏组织和必要的健身指导等.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数据统计等方法,在全面了解济南市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现状的基础上,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进一步健全农村体育组织、管理体制;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科学规划,合理选址,完善济南市农村公共体育设施体系;加强体育宣传力度,转变农民体育观念,提高健身意识;努力增加农村体育人口。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农民体育健身的政策支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策支持是解决我国农村体育健身落后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研究我国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农民体育健身的政策支持,旨在为体育管理和决策部门提供理论参考,促进我国农村体育的健康快速发展.通过对农民体育健身权利的阐述,全面分析了我国农村农民体育健身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农民体育健身政策支持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个别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福州市坂东镇中年女性参与健身行为进行调查分析,发现缺乏社会体育指导员、缺乏经费和场地不好是影响坂东镇中年女性参与体育健身锻炼的三大因素,进而提出建立和培养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以“旅游景点”为主题举办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将政府拨款、社会筹集和个人资助相结合举办体育文化竞赛活动;加快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等对策,为促进农村体育运动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浅谈发展农村体育的意义及举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年国务院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将“基本建成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作为我国全民健身事业到2010年的奋斗目标。所谓全民健身体系,就是能够不断为全体国民提供体育健身的基本环境和条件,满足全体国民体育健身的基本需求,使全体国民健康素质得到明显提高的服务和保障系统。在体育服务方面实现“惠及十几亿人口”,而不是一部分人,要突出体现这个体系切实为占人口大多数的普通老百姓、中低收入人群服务,切实保障他们的平等参与和平等受益。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近九亿农民。从全民健身的意义上讲,没有农村农民的体育也就没有完整意义的全民健身,没有农村体育的充分发展,“亲民、便民、利民”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就是残缺的、不完善的。事实上,也正是农村体育发展的相对滞后,制约了我国垒民健身运动发展的整体水平。为此,必须大力发展与建设农村体育,切实增加农民体育人口,努力提高农民体育素质,《全民健身计划》才能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归纳法等研究方法,对南阳市具有代表性的五大社区健身场地器材的种类、配备情况、使用情况等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南阳市社区体育健身场地器材存在的问题有:社区健身场地被私人化,健身场所卫生无人管;健身器材露天安放,无人维护检修;社区健身场地没有相关的健身规章制度和指导;社区体育健身场地器材布局不够合理.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改善南阳市社区体育健身场地器材管理的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宜春市新农村建设中"新农村体育"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宜春市农民的体育健身意识依然淡薄;农村全民健身基础设施依然匮乏;民间特色体育项目依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农民体育的组织机构及其管理指导工作依然薄弱;农民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依然缺乏了解.提出以提高宜春市农民对体育健身认识为突破口;以农村特色体育建设为重点;以健全体制和加大资金投入为保障.  相似文献   

18.
刘江山 《天中学刊》2008,23(2):94-95
对当前农村开展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状况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制约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开展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旨在推进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建设,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农民健身工程建设与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法、实地调查、访谈法等,就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对福建省9设区市35县(区、市)59个乡镇72个行政村进行了调查研究。在建设新农村的背景下,针对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现状提出一系列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分析了南阳市农村体育快速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以及举办2012年全国农运会带来的机遇,并提出了现阶段南阳市新农村体育发展的模式:以加强农村体育组织管理运行为基础,以增加硬件投入、提高农民体育健身意识和挖掘充实活动项目内容为保障,以农村学校体育带动民间节庆特色体育开展为重点的一体化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