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2 毫秒
1.
航天时代     
一、宇宙飞船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载人航天活动中,最为辉煌的成就莫过于阿波罗宇宙飞船载人登月飞行。1969年7月16日,“阿波罗-11”号飞船经过长途跋涉,进入月球轨道,人类首次登月行动开始了。船长阿姆斯特朗首先走上舱门平台,面对陌生的月球世界凝视几分钟后,挪动右脚,一步三停地爬下扶梯。5米高的9级台阶,他整整花了3分钟!随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中国的太空计划不断加快进程。日前,我国全新研制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在新建成的海南文昌发射场首飞成功,由此拉开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任务的序幕。"中国的航天事业虽然起步晚了,但我们进步很快。"中国工程院院士、神舟号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说道。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成功发射载人登月的阿波罗11号飞船时,我国的航天事业才刚刚起步。然  相似文献   

3.
上个世纪60年代初,美国宇航局提出了"阿波罗登月计划"。这一计划的实施,是迄今为止,人类历时最长、规模最大、投资最多的太空探险行动。"阿波罗11号"飞船登月成功,  相似文献   

4.
1969年7月16日,美国将第一艘载人登月的“阿波罗11号”飞船送入登月轨道。1969年7月20日,月面上终于踏上人类的第一个脚印。  相似文献   

5.
巨大的飞跃     
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为了尽快缩短与苏联在航天领域内的差距,制订了阿波罗载人登月计划,整个计划实际上包括三代载人飞船,即“水星号”、“双子星座号”和“阿波罗号”。  相似文献   

6.
1961年,为了重现往日军事科技领先的威风,美国总统肯尼迪宣布,要在20世纪60年代末实现把人送上月球的目标。这就是举世闻名的“阿波罗登月计划”。1969年7月16日上午,巨大的“土星五号”火箭载着“阿波罗11号”飞船从美国肯尼迪角发射场点火升空,开始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太空飞行。同学们一定  相似文献   

7.
载人航天器家族中有三个成员:载人飞船、空间站和航天飞机,人类就是乘坐它们摘星揽月的。1961年4月12日,原苏联航天员加加林乘坐世界上第一艘载人飞船“东方”号,环绕地球飞行了108分钟,开创了人类载人航天的新纪元。8年之后的7月20日,不甘落后的美国航天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乘坐着“阿波罗”11号登月飞船成功登上月球,人类载人航天和空间探索取得重大突破。载人飞船独立往返于地面和空间站之间,如同人类沟通太空的渡船。它能够与空间站或者是其他航天器对接后进行联合飞行。但是,飞船容积小,所载消耗性物资有限,不具备再补给的能力,所以…  相似文献   

8.
第一次进入月球轨道1968年12月21日,美国的土星5号火箭发射升空,它携带的“阿波罗8号”飞船乘坐着3名航天员。在12月24日上午,机组抵达了月球轨道并进入环绕月球的轨道运动。这是人类第一次环绕月球飞行。人类第一次登月 1969年7月16日,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离开地球,飞往月球。7月20日,美国东部时间晚上10点56分,在着  相似文献   

9.
1992年9月21日,王永志受命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他开始勾画载人飞天的蓝图:先从载人飞船开始,再发展空间站、登月探测……就这样静悄悄地启动了载人航天工程。他说,我国的载人航天比美国、俄罗斯晚了40年,怎样才能在人家40年之后,做出一个飞船来还能振奋人心呢?只能体现中国特色,体现技术优势。于是,他提出跨越式——兼顾未来的载人航天工程分三步走的发展模式:第一步,发射两艘无人飞船和一艘载人飞船,初步建立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研究。第二步,在第一艘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后,突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  相似文献   

10.
人人类类首首次次登登月月幕幕后后大大揭揭密秘“对一个人来说,这是一小步,但对人类来说,却是一个飞跃!”咦,这句话很耳熟嘛!对了,这句堪称经典的话出自第一位登上月球的人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之口。1969年7月21日,美国“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成功登上月球,实现了人类的登月之梦。这是一次历史性的壮举。但鲜为人知的是,这个举世闻名的登月行动并非一帆风顺,而是险象环生。跟着我们到幕后来看一看吧,你就会知道一些不为人知的内幕和危机。飞船的计算机处理能力还不如现在的手机好险啊,当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布兹·艾尔德林和迈克·科…  相似文献   

11.
大气中没有雷电的情况下,由于人的活动改变了自然界大气电场而产生的雷电称为诱发雷电。1969年11月14日上午11时22分,由美国土星V运载的“阿波罗一12”宇宙飞船竖立在肯尼迪试验场的第39号发射架上准备发射,火箭连同飞船全长111米。这是阿波罗计划的第五次飞行,也是第二次载人登月飞行。当时发射场的天气情况是:在距地面240~250米及650~33000米之间有两层云,发射场周围细雨绵绵,在发射前后6小时内,周围无雷电,地面风速每秒7米,基本符合允许发射的气象条件。火箭发射时,一切正常,飞行稳定。随着时间的推移,100多米长的火箭和飞船逐渐变远、…  相似文献   

12.
人类一直在设法探寻月球的奥秘。50年代末,不载人的月球探测器开始造访月球;60年代,载人太空飞行活动开始蓬勃发展。这些都为人类登月准备了条件。经过10年的努力,1969年7月21日美国航天员尼尔·阿姆斯特朗第一个登上月球,实  相似文献   

13.
1969年至1972年,美国先后有6艘载人飞船将12名宇航员送上了月球,他们对月球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并带回382.7千克重的月球土壤和岩石标本,大大丰富了人类对月球的认识。有意思的是,每艘飞船上第一个踏上月面的宇航员都发表了简短精彩的演说,表达人类探索月球奥秘的雄心和勇气。 ·1969年7月20日,“阿波罗11”号飞船首次将宇航员送上月球,人类终于实现了登月的壮举。飞船的指令长内尔·阿姆斯特朗第一个走出登月舱,向全宇宙发表了激动人心的演讲:“对一个人来说它只是一小步,而对于全人  相似文献   

14.
奇怪,金属也有记忆。也许有的同学不相信,但这是事实。 1961年,美国阿波罗载人登月飞船准备登月。计划登月后的第一件书就是要与地面工作站建立通讯联络。但天线占据的空间很大,一时无法将它带上月球。怎么办呢?后来,科学家们用镍钛合金制成了一架可展开的半球形天线,他们预先对它进行热处理,把它折叠、压缩成一个小团,安装在飞船表面。等到飞船登月后,小天线在阳光的照射下受热,当受热量达到某一特定温度时,它就能“回忆”起自己原来的形状,自动地舒展开来,成为一个巨大的半球形天线。 这样说来,这架用镍钛合金制成的天线不是  相似文献   

15.
从嫦娥、玉兔的美丽传说到中国首辆月球车"玉兔"登月,人类和月亮还真是结下了不解之缘呢!不过,提到月亮,我现在可一点儿也不高兴。前几天我只是随口说说,想像宇航员一样登上月亮,今天,糖果姐姐就弄来了时光机,说要把我送上"阿波罗13号"登月飞船,像宇航员一样上太空,实现愿望。不过,她告诉我,历史上的"阿波罗13号"刚发射就出了大问题。天哪,我的心脏马上"扑通扑通"跳个不停,我会平安归来吗?  相似文献   

16.
2003年10月15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艘载人飞船神州五号,实现了中华民族遨游太空的梦想,标志着我国已进入世界航天大国的行列。而今,大江南北举国欢庆神州六号飞船成功发射、回收的时候,你可曾想到遨游在太空中的航天器的动力问题呢?现简介如下:1火箭推进器36年前,人类实现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登月之旅,开始揭开太空的神秘面纱。帮助人类实现这一壮举的第一功臣就是火箭推进器。至今它仍然是人类探索太空的主要动力来源。但目前的化学燃料火箭有效载荷比很低。如果使用化学燃料火箭,即使以所需能量最小的轨道来计算,发射一个6人的团体从地球到…  相似文献   

17.
美国在1970年4月11日发射了第三艘登月飞船——“阿波罗13号”.这艘飞船由高达110米的“土星V”运载火箭送出地球,在发射后56小时,离地球约33万千米处,飞船的服务舱二号液氧箱突然发生爆炸,把服务舱炸了一个大洞.情势十分危急:三组燃料电池炸坏了两组,仅剩的一组电池的电压急剧下降;飞船中三个宇航员赖以生存的水和氧气损失了一大半;服务舱不断漏气,漏气产生的反冲作用,使飞船失去稳定而翻滚起来;爆炸的碎片、泄漏的气体造成太阳光的强烈反射,挡住了宇航员的视线,使他们无法找到导航的基准星体……“阿波罗13号”面临着灭顶的灾难,一场紧张…  相似文献   

18.
前不久,欧盟“伽利略”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第一颗实验卫星升空。继美国阿波罗飞船登月、航天飞机之后,人类第三大空  相似文献   

19.
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巴兹·奥尔德林乘“阿波罗”11号飞船首次登月。阿姆斯特朗率先踏上月球那荒凉而沉寂的土地,成为第一个登上月球并在月球上行走的人。“这是个人迈出的一小步,但却是人类迈出的一大步。”这句名言就是他说的。“月球上的下一个脚印很可能是中国人的!”美国一位宇航员在“神六”成功发射以后说了这句话。那么,我们中国人什么时候也能到月亮上去,到广寒宫中和嫦娥姐姐相会呢?其实我们国家在很多年以前就已经准备登月了。我国月球探测要分三步走,即“绕”、“落”、“回”,奥运会前有望走出探月第一…  相似文献   

20.
航天器     
1961年4月,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艘载人飞船——东方号飞船。1999年11月, 国成功发射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一号船,成为继苏联、美国之后第三个掌握载人航技术的国家。2003年10月15日,我国自行研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升空,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被送人太空。这飞船在太空飞行了21小时23分钟。2005年月12日,神舟六号发射升空,中国航天再次成举世瞩目的焦点。下一步,中国航天的目标是立空间站和空间实验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