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区教育是为了解决社区的社会、生活问题,满足社区成员身心发展需求的一种活动过程,具有生活化、社会化、实践化和主体性、渗透性、全程性等特点。社区青少年的道德素质教育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从社区教育的视角,对青少年道德素质的发展状况进行研究,探析社区青少年道德素质的现状和特点,力求找到更好的提升青少年道德素质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合作。三方共同的切入点是蒙以养正,从婴儿抓起。学校、家庭、社会除了共同的任务外,还各有特殊使命。学校的特殊使命是指导家庭与社会,家庭的特殊使命是参与学校和社会的德育工作,而社会的特殊使命则在于调控,即坚持正确的导向,营造良好的环境和开展社区德育活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大学生自杀、他杀等事件频发,这些悲剧性事件中当事人表现出对自己生命的轻易放弃或对他人生命的蔑视,在给当事人家庭带来莫大的痛楚的同时,也引发了对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反思。这不仅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缺乏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也反映了家庭和学校进一步加强对学生思想教育和正确引导的必要性。为防止或降低类似事件的发生,文章就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问题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主体性道德素质教育是教育现代化对中小学德育的召唤,主体性道德素质教育的突然应包括全体性,整体性和因材性,主体性道德素质教育的应然是主体性道德素质教育的核心,它主要表现为对学生生命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关怀,目前在主体性道德素质教育中应重视对道德情感,道德需要,德育目标,德育方法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道德素质教育是大学生整体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实施道德素质教育对于大学生个体及民族整体都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本文针对高校实际情况,对道德素质教育的内容和实施途径作了阐述和探讨。强调了实施道德素质教育要在方向性、整体性的原则下,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6.
中学阶段是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时期,重视对中学生的道德素质培养至关重要.调查表明,当前中学生道德素质整体状况忧喜参半.对于当前中学生道德素质中存在的不足,分析起来,其成因有:教师的影响力弱化;学校德育工作实效不大:学生的学习压力过大;学校与家庭对学生了解不够.提高中学生的道德素质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应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7.
王连 《山东教育》2004,(23):14-16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幼儿园、家庭、社区三者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综合性地发挥效能,共同制约着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儿童的发展水平。当今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将幼儿园教育融入家庭和社区之中,制定了以家庭和社区为依托的幼儿教育方案,注意发挥家庭和社区对幼儿教育课程的积极影响,在家庭和社区中开创出幼儿教育的崭新局面。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要“充分利用自然环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和精神面貌,从客观条件和主观情况两方面入手,探讨了影响大学生道德素质的主要原因,并对加强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措施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传统道德教育理论中,教师是作为一个教育权威对学生进行道德上的灌输的,因而往往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现代教育观指导下的教师应作为学生道德生活成长的指导、协商和一个与学生进行相互学习的学习来促进学生道德的健康成长。这就对教师的道德素质和道德教育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当前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当前大学生道德素质存在的问题和加强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