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理解分析俞大猷《剑经》,研究《剑经》技击理论,分析《剑经》利用节奏技击的特点,用以指导武术教学和训练,提高运用节奏的技击应变能力。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俞大猷《剑经》,研究《剑经》技击理论,用以指导现代武术,有针对性的运用攻防技击技术进行训练,提高技击应变能力和技击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3.
对俞大猷《剑经》的分析研究,探究辊法技击理论,挖掘棍法技术之绝,用以指导现代武术,并有针对性地运用其理论进行教学和训练,提高技击应变能力和技术水平,对促进现代武术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俞大猷(公元1503——1580年),字志辅,号虚江,福建泉州人。武举出身,历任千户、参将、总兵、都督。卒谥武襄。他“文能附众,武能威敌”,文武双全。其主要著作有《正气堂集》,《洗海近事》和《剑书》等。明代嘉靖年间,当倭寇侵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时,爱国名将俞大猷满腔热情地参加抗倭斗争,转战江苏、浙江、福建和广东等  相似文献   

5.
武术散手运动中存在着许多礼仪规范问题,找出存在这些问题的深层次的原因,从而可以促进武术散手运动的健康发展,宏扬武术散手运动中包含的中华传统美德,提高武术散手运动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散手运动的考察,技术单一是阻碍该项目发展的重要因素,改进技术方法,突出竞技特色,进一步吸取中国传统武术技法技巧是完善和发展散手运动的有效途径,在此基础上的未来散手竞技无论从技术上、形式上一定会出现新的飞跃和提高.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河南省部分地市青少年武术散手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研,对散手运动中常见的损伤进行了分析、讨论并提出建议,以期对散手运动员的培养、训练及比赛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体能是散手运动的基础,文章通过界定体能的概念,分析体能训练在散手运动中的作用,提出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原则。为青少年散手运动训练的提高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对跆拳道与散手的发展现状、技术风格、以及文化内涵等方面来进行比较研究,以期寻找散手与跆拳道在价值取向、技击理念、文化内涵存在的差异,为中国武术散手运动发展,以及早日走向国际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通过论述运动性疲劳的概念、表现,分析散手运动中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理,从而提出散手运动疲劳消除的方法及手段.  相似文献   

11.
竞技武术是在中国传统武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竞技体育项目.竞技武术的诞生和发展不仅拓宽了中国古老武术的发展空间,丰富了武术的体育文化内涵,也推动和促进了武术运动的发展和武术文化的传播,激发了其它武术形式的开展,带动了武术在学校的发展.竞技武术对整个武术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米芾是北宋著名的书法家和文学家,但他的父、祖、曾祖,以至五世祖,皆以武事获求俸禄。弃武从儒道路的选择,成就了一代名家。米芾成为书法家大致有五个因素:社会、家庭的影响;王邸文化氛围的熏染;襄阳碑刻艺术的吸引;对楚文化的崇拜及自我的刻苦、勤奋。  相似文献   

13.
在西方体育唱主角的体育世界里,研究具有权威性的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对中国武术的关注程度,可以唤起媒体机构、媒体人对中国武术的重视,有利于中国武术走出瓶颈,为中国武术在当代及以后更好的发展、传播、传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立足我国高校体育教学课程体系改革,对利用课外活动开展大学生体育俱乐部的运作模式进行了研究和探讨。通过开展大学生篮球、排球、足球、武术、健美操、健美健身、散手和跆拳道等体育俱乐部的训练和比赛,旨在使学生树立身体健康新理念,拓宽体育人文知识,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发展学生个性,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校的知名度,拓深和扩展体育教学课程的容量,进而丰富和完善高校体育教学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5.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就运动生物力学原理及研究方法在武术研究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具体从运动学、动力学、转动力学、平衡力学等方面对运动生物力学原理在武术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从运动学测量方法、动力学测量方法、生物学测量方法和计算机动作仿真技术等方面介绍了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在武术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武术的本质是技击对抗性运动,能够防身自卫,强自健体,这是武术历经中华数千年历史文化能够流传至今的原因。决定武术是否体育运动,关键在于是否在体育规则的限制之下,没有规则限制下的武术是一种具有武力性质的防卫技术,而非体育运动;受规则限制下的武术则是一项体育活动,这是武术是否为体育的最大分野。  相似文献   

17.
根据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教学凸现的问题,认为有必要将尝试教学法理论融入武术教学,为此简要介绍了武术尝试教学法的内涵,分析了体育教育专业武术尝试教学的具体操作步骤与方法,进而提出了该专业尝试教学的价值:武术尝试教学可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探索精神;能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利于教师的业务水平提高;能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对提高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教学质量,推进武术教学改革,培养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体育的应用型师资人才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运用综合分析法,对当前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普修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普修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方法、考试体系等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体育是一种增进身心健康的社会实践和文化活动,通过身体和心理的协调,参与者有意识地塑造和美化自身,并不断完善。艺术是人类所创造的至高无上的精神产品之一,它集美学、文学、音乐、舞蹈等形式各异的文化活动于一身,具有美不胜收的艺术价值和审美魅力。民族传统艺术反映着民族的信仰和精神,是艺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体育与民族传统艺术相互交织、互相融合,创造出独特的悬念之美、欣赏之美和精神之美。文章以体育与艺术的关系为视角,列举武术、音乐、绘画、戏曲等传统艺术因素在体育中的足迹和结合,以赛龙舟活动和那达慕大会为例,探析民族传统化体育特别是民俗传统体育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