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孩子的朋友     
雷静 《今日教育》2006,(12):1-1
常常有朋友对我说:“你在幼儿园工作肯定很快乐。”是啊,在幼儿园工作,让人觉得年轻,天天和孩子在一起觉得自己也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因为我很喜欢孩子,所以我选择了幼儿教育,这被人称为孩子王的事业。八年前我带着我的梦想和希望走进了孩子们的中间,走进了这多彩的世界,梦想着自己也能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好老师,孩子们喜欢的孩子王。  相似文献   

2.
《教育》2008,(5):18-18
对于自己23年的付出与坚守,质朴的刘霞笑着说:“值。我要把我们家乡的孩子教好,哪怕只剩一个孩子,我也要继续教下去。”  相似文献   

3.
有位邻居曾向我诉说:“我孩子的老师总是说我的孩子调皮捣蛋,这也不好,那也不好,一身的缺点。难道我的孩子就没有一点好的地方吗 ?”看着她愤愤不平的样子,我想,作为一名教师掌握与家长交流的艺术是多么重要。那么教师应掌握哪些与家长交流的艺术呢 ?笔者想就这个问题谈些粗浅的看法。   首先,教师应掌握与家长交流的一般技巧。孩子入园后,家长就会不时听到教师对自己孩子的评价。孩子有时表现好,有时会犯一点小错误。有的教师在向家长汇报孩子的情况时,看不到孩子的优点,总是说孩子这也不是,那也不行。这往往使家长难以接受…  相似文献   

4.
《成长》2006,(9):71-72
米祁: 我是个高三学生,家人都对我的期望很高,一定要我上个好大学。我爸爸以前也是个用功的孩子,可是他没有成功考上大学,他把希望部寄托到我身上。我的压力很大,在学校我已经很努力了,但是成绩好像也没有好到哪里去。我很担心自己会让家人失望。  相似文献   

5.
芳草 《家庭教育》2007,(3S):11-11
浙江省金华市一位家长来信说:我女儿14岁,近来老说某某同学的衣服很漂亮,某某同学的裙子很时尚。还说我给她买的衣服“太土了,太过时了。难看”。我告诉她:。别跟人家比穿戴,你要跟成绩好的同学比学习成绩。”女儿不高兴了:。学习和穿戴是两码亭,再说,我的学习成绩也不差。以后穿什么你让我自己选择。”其实,我也不是买不起孩子的漂亮衣服,但让孩子自己选择可以吗?[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每一个母亲都会爱自己的孩子,但不一定都会欣赏自己的孩子,每一个孩子都不可能十全十美,也不可能一无是处,但要想让自己的孩子逐渐地改掉缺点,发挥优点,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父母要学会欣赏和鼓励自己的孩子。   我的儿子五岁了,也是一个缺点不少的孩子。他任性执拗,内向胆小,且比较自私。因望子成龙心切,我一直对他要求很高,经常训斥他。他内向胆小,见了人不说话,我见了人先抱歉地说:“这孩子真没礼貌。”久而久之,他自己也认可了,破罐破摔了,见人更是无动于衷。幼儿园里发小红花,别人问他得了没有,他不吭声,我先惭愧…  相似文献   

7.
周健美 《山东教育》2002,(36):37-37
每天离园前五分钟,我总要对孩子们说:“请大家看看自己的衣服和鞋子穿整齐了吗?内衣塞到裤子里了?”孩子们会七嘴八舌地说:“我里面的衣服露出来了”“我的裤子快要掉下来了”“我的鞋带松了”……我一边帮孩子们整理一边说:“老师看谁的小手会把自己打扮得整整齐齐、漂漂亮亮的。”接着我带领孩子念儿歌:“快把衣服拉拉好,裤腰提提高,鞋带系系牢,爸爸妈妈笑哈哈,夸我是个好宝宝。”这时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努力按照儿歌里的要求去做。穿戴整齐的孩子主动帮助动作慢的孩子,个别自理能力较差的孩子,我就手把手地教他们,并逐一…  相似文献   

8.
《家教博览》杂志每月都象一个老师,一个朋友一样给我带来新的知识,解除我在教子中的困惑。在我的生活周围,和我一样在家做全职妈妈的很多,由于她们本身的知识匮乏,孩子总是放任不管。我自己虽然只是高中毕业,但几年来我不断学习,摸索,现在自己的孩子在他同龄中还是比较出色的。但我常常感到知识的不足,又不知去请教谁。参加了这次刊大学习对我确实是一次提高,让我更加了解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以前觉得教好孩子是自己家的事,可现在我的动力更大了:孩子是社会的,教好他是对他负责任,更是为社会出一份力。怀孕时我就买了一套教…  相似文献   

9.
我爱北京天安门:仔细思考了一下老师与各位的话,这些是否反映我们因为过分疼爱与保护子女,因而令他们失去了不少学习机会?光明老师:是!我们过分的爱与护,让孩子们失去了不少机会,也令他们患上"学习依赖症",使孩子的内在学习动力与潜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我爱北京天安门:我以后会注意。那我们该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和兴趣?光明老师:最重要的是:尊重孩子的兴趣。现在很多家长从孩子一入学开始,就千方百计想孩子学得好,懂得多,把孩子的双休日、节假日都安排得满满的。事实上,孩子多学点东西是好的,家长的这个出发点也是好的。但自己的孩  相似文献   

10.
场小小的友谊赛,不仅让我们达到了使孩子热爱运动的目的,而且还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女儿是个二年级的小学生,平时学习好,绘画也不错,而且还是老师的得力小助手,可就是不爱运动。我和丈夫费了好些脑筋,可总是见效不大。不曾想偶尔的一次谈话,却让我们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女儿:“妈妈,如果孩子长得不像妈妈该多好。”我:“为什么?”女儿:“因为你太胖,你看你的腿那么粗,一点儿也不好看,我可不愿像你。”我不禁愕然,而且从心底里升起一股自卑感,自己的女儿竟然不愿像我!我非常沮丧,旁边的丈夫却乐了:“那好啊,…  相似文献   

11.
孩子们从我身边跑过。一个个都回头向我招呼道:“老师好!”我也回首笑盈盈地招呼他们。 一个孩子说:“老师。你闭上眼睛。”我说:“好!”就很自然地闭上眼睛,感觉到她把手伸到我嘴前.我想一定是吃的吧,因为我刚刚是看到同学们正吃东西的。第三节课下课正是孩子们加餐时间,我今天却没吃早餐呢。平时,孩子也常常这样拿东两给我吃,还不许我自己动手的。要亲自喂到我的嘴里。于是,当我张开嘴正准备咬时,只听到一声惊呼:“老师,不能吃,是梅花,你没闻到香味吗?”接着便是孩子们的哈哈大笑。哎呀,我的天呀,我俗!胃口不懂高雅和通俗之分哦!饿了,那花中极品也要吃!  相似文献   

12.
王健 《学子》2013,(9):91-91
我们是爱孩子的,因为我们所做的一切:衣、食、住、行,只要孩子提出来,会尽量得到满足。相反,孩子对我们的要求却很少做到。家长不解,"我是为了孩子好,才让他……"现在,有的名人写书,也会说上一句:"当时不能理解家长的用心良苦,长大以后才明白。"而我们也要做让孩子长大以后才明白的家长吗?可见,问题就出在了家长这样做是为了孩子好,但孩子不能理解。家长就觉得自己吃力不讨好,但依然吃着力,做着不讨好的事。心里想着:不讨好也要做,我可是为了孩子好。此时此刻,您的孩子并没有感受到您对他的爱。  相似文献   

13.
儿子两岁多的时候,对任何事情都充满好奇。一天,他指着鱼缸中的鱼问我:“妈妈,鱼的嘴怎么一张一张的啊?”我说“它在呼吸空气呢。”孩子又问:“什么是空气呀?”我忽然发现教育孩子过程中的失职,孩子竟然不知道什么是空气。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也难知道,于是我决定马上告诉他。 我对他说:‘妈妈先捏住鼻子,你学妈妈的样子好吗?”孩子点点头。我用一只手捏住了鼻子,孩子的小手也和我一样。我说“咱们一起闭上嘴巴好吗?”孩子学我闭上嘴巴。没多会几孩子就张开嘴笑了。我也放下手,对他说“你每天从鼻子吸进去的就是空…  相似文献   

14.
此情悠悠     
严秀娟 《师道》2005,(5):50-50
从走上教坛的那一刻起,我就告诉自己:长大了,不仅要学会照顾好自己,还要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照顾好我的学生,要培育他们,教导他们。感觉自己就是他们的守护天使,要用一生的岁月去守候那些活泼可爱的孩子。  相似文献   

15.
孩子学前要不要识字?能不能识字?孩子学前识字多了是好还是坏?会不会造成孩子到了上小学时上课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对于学前识字的问题,众说纷纭。作为一名已教38年小学语文、即将退休的老教师,我也来说一说自己的观点:学前识字多了,很好!  相似文献   

16.
《少年儿童研究》2007,(7):101-101
问:我女儿7岁,上一年级。可能是从小祖辈养育太过溺爱(她上学前由奶奶带大),我觉得她很自私,自我中心。即使是比她小得多的孩子,她也不知道谦让.在家也不会照顾比自己小的表弟表妹,什么好东西只揽在自己身边。大人说她,她还委屈得不行。我该怎么帮她改掉自私的毛病?  相似文献   

17.
quanquaner@163.com问:我的女儿快5岁了,今天出门散步前在房间里折腾了好半天,说要把自己打扮得更漂亮,我不帮她,她还说“臭妈妈,我就要弄,我就要自己弄”。问她为什么要更漂亮,她就说要和其他小朋友比。我告诉她不要比这个,她就开始哭闹。请问,这种情况如何处理才好?
  答:攀比在孩子之间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攀比并不一定都是负面情绪使然,它也隐含着竞争和好胜的心理,如果能正确加以利用,就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比如把孩子的攀比心理转移到学习、才能和意志力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朱敏华 《教育导刊》2004,(16):42-42
上午九点半,我带着幼儿到操场上做操,只见操场的栏杆外站着一位家长,正急切地寻找着自己孩子的身影,仔细一看,原来是我班一位孩子的家长,因为孩子来园时哭闹,害怕孩子刚入园不适应,一直在外注视着。忽然,听到她一声高呼:“朱老师,过来一下。”我安顿好孩子,走了过去,只听她着急地说:“我刚才看了一下,怎么没看到我的女儿,  相似文献   

19.
金币的价值     
一个年轻人对智者说:“老师,我觉得自己什么事也干不好。没有人看重我,我该怎么办呢?” 智者说:“孩子,我很同情你的遭遇,但我现在不能帮你,因为我必须先处理好自己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问:我的儿子今年上初一,是数学课代表。他发现班里的同学有抄别人作业的现象,就记下这些同学的名字,交给老师。我想这是老师让他这样做的,但我不希望他做这种事。可他只听老师的,我不知道该怎样说服他。答:您的孩子大概是班里的好学生。老师让他这样做也是出于对他的信任。作为成人,我们认为这种方式不好,但孩子的心理或许有所不同。他可能把这种任务看成是老师对自己的特别重用呢。只有孩子的心理成熟到一定程度,才会意识到给同学告状的不妥。我们建议父母不要强迫孩子按父母的想法办事,但是可以引导孩子分析这种事情的利弊。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