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比几倍多(少)几求和应用题,是小学阶段渗透性的综合应用题。教好这类应用题,教师可安排以下的教学层次。 1.抓好基础。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和几倍求和的应用题,是教学“比几倍多(少)几求和应用题”的基础。教学前,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复习好这一基础知识,可设计下面两题让他们作回顾练习:  相似文献   

2.
小学五年制数学第五册107面应用题例1的教学,是在二年级学过的分步解答几倍求和(差)两步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用综合算式解答几倍求和(差)两步应用题。教学过程中,学生常常形成见“倍”就乘的思维定势,因此,教师必须充分发挥线段图的直观作用,加强图式对比,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3.
一、运用比较揭示本质,培养思维的准确性思维方法的正确与否是正确解答应用题的关键。运用比较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如学生在解答有关“几倍多几”、“几倍少几”的应用题时,常常出现由于数量关系不清而导致解题错误。对此,教师可...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1.通过合作学习,初步理解求比两个数的和多(少)几(或几倍)的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数量关系,能正确解答这类两步计算应用题,掌握用综合法分析、推理的过程,培养初步的分析、推理能力。  相似文献   

5.
例4(义教小学数学第九册Pl_(22))是稍复杂的相差关系的应用题,即“已知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求这个数”相应的逆向思考应用题。用列方程解答可化逆为顺,思路较顺,体现了列方程解答应用题的优越性。教学时,可以学生原有的相差关系为认知原型,通过比较、诱导、启发,促使认知技能的迁移,帮助学生准确地找出等量关系,巧列方程。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6.
同步教学要点1 目标同步 :(1)学生通过观察、探究、交流等活动 ,使学生初步认识“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结构 ,掌握这类应用题的分析方法 ,并会分步列式解答。(2)使学生学会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会口述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 ,会书写答案 ,培养学生利用线段图分析的综合思维能力。(3)渗透数学来自于生活实践的思想 ,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2 情感同步 :复习旧知 ,在旧知的基础上进行对比引出新问题 ,激发学生对新问题的求知欲 ,达到师生情感上的和谐。3 思维同步 :从学…  相似文献   

7.
分数应用题是小学阶段应用题的重点和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分析、解答分数应用题,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我深深体会到,要让学生学好分数应用题,就要熟悉和掌握各种类型分数应用题的特点、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进而提高解答各类复杂分数应用题的能力。通过多年来的教学,我认为培养学生解答分数应用题的策略应先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
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所要解答的刚好是与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相反的问题。解答这类应用题需要逆向思考,学生往往感到有一定的困难。其实这类应用题除了需逆向思考外,题中的数量关系跟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 是多少的应用题实质上是一样的,与前面已经学过的比较两数的倍数关系的应用题是一组题。因此,掌握这类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关 键是通过对比,与已学应用题建立起联系。对此,我在教学中是 这样做的: 1实物演示,揭示意义 先让学生在第二行摆出8个圆片,然后向学生说明:“第M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  相似文献   

9.
应用题的复习要侧重引导学生分析其结构和数量关系,帮助学生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一、归类整理二、复习提要“应用题”由简单应用题、复合应用题、列方程解应用题、分数应用题和用比例知识解应用题五个部分组成。用一步计算解答的应用题叫做简单应用题,复习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数量关系。训练学生看到有联系的两个条件,就可以提出若干个可解答的问题。如看到“六(1)班有26名男生,28名女生”这两个条件,即可以提出:(1)六(1)班共有多少学生?(2)女生比男生多几人?或男生比女生少几人?(3)女生是男生的几倍?或男生是女生的几分之…  相似文献   

10.
一、分数应用题的教学(一)分数基本应用题的教学1.求—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解这类问题的关键在于认准“标准数”,标准数在小学数学中已出现两次:一是在相差关系应用题中,“甲数比乙数少几”,乙数是标准数;二是在倍数关系应用题中,“甲数是乙数的几倍”,乙数是标准数。学生解答这类应用题常出现的错误,多由认错标准数引起。因此,教学时除从分数的意义出发,联系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导出“求甲数是乙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计算  相似文献   

11.
解答应用题和分析应用题的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分析能力不强,解答应用题便无从下手,所以分析应用题是解答应用题的关键。下面谈谈我在应用题教学中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几点做法。 (一)交给学生分析应用题的钥匙解答应用题的基础是熟悉数量关系的规律。所以让学生熟悉数量关系的规律,对分析应用题就具有钥匙的作用。学生把握了这样的钥匙,就能以不变(数量关系的规律)应万变(某种数量关系的发展或几种数量关系的复合),迅速提高分析应用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两步应用题教学从二年级上学期开始。教材第三册五单元的加减应用题,四册三单元的乘加、乘减,几倍求和、几倍求差以及先算加减法的加除、减除等应用题,都是两步应用题的起步。两步应用题是一步应用题的发展,又是解答多步应用题的准  相似文献   

13.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教案)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数学第三册88页例3、例4。教学要求:1.将已获得的倍的概念和乘法的意义建立起联系,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2.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  相似文献   

14.
生乙:李老师:x2x337教学内容《辽宁省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数学》第九册第二单元113~116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列方程解答数量关系稍复杂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进一步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和方法。2.通过学习体验,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列方程解答“已知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教学难点找出题中数量间的等量关系列方程。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呈现信息,提出问题1.师:谁愿意把你的年龄告诉大家?(板书:生甲今年12岁)请和他一样大的同学举手,有没有比他大…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使学生在解答简单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掌握形如a×(1±n/m)=b这类较复杂应用题的结构特征与数量关系,能够正确解答,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教学难点:学生学习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对数学语言“a比b多(少)几分之几”所表达的数量关系不容易分辨清楚。如何突破这一难点,实现教学目标呢?下面是五年制第九册49页“应用题”例2的课堂教学程序。 (一)抓住重点,作好铺垫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标:1.理解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这类应用题的分析和解答方法。2.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感悟能力。  相似文献   

17.
“九义”小学数学第三册的应用题主要是结合乘、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有关求相同加数的和,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这五种简单应用题是乘、除法应用题的起始内容,是学习乘除复合应用题的重要基础。通过复习,要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有关简单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地解答。 一、弄清乘除法的内在联系,掌握计算式子的意  相似文献   

18.
要提高应用题教学质量,关键是要培养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如何培养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呢?我们在教学中是这样做的: 一、打好四个基础 1.概会基础。小学数学教材中有20多个公式,五个运算定律,80多条法则,500多个概念,其中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彼此间的相互关系,是解答应用题的重要概念。教学时,必须使学生正确理解、记住和灵活运用。2.简单应用题基础。学生在低年级已学过简单应用题,但有些学生的基础并不扎实,教师  相似文献   

19.
比和比例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之一。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比和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及基本性质,能够正确判断两种相关的量能否成比例关系,成什么样的比例,着重培养学生正确、熟练地解答正、反比例应用题的能力。一、比和比例的概念讲解比时要联系除法、分数、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等概念,使学生知道两数相除  相似文献   

20.
本单元应用题是指比较容易的两步应用题,包括乘加、乘减、几倍求和、几倍求差,以及先加减的加除、减除等应用题。教学重点是帮助学生掌握解答方法,学会分步列式计算,并能在教师帮助下口述条件、问题和解答计划;难点是准确找出中间问题,把两步应用题分解成连续性的两个一步应用题。下面,就教学中几个问题谈点意见。一、要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题意的能力。理解题意是解题最基本的前提,对题意的理解是否正确,决定解题的思维方向是否正确。要注意让学生反复阅读题目,有的题还要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边默读边想。读完题以后,应要求学生能用自己的话概括题目所述的事件,弄清题中反映数量关系的词语的意义,明确解题时关键是应该先求什么,哪些条件可以直接用,哪些条件要到解决某些中间问题后才能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