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以1999~2011年1279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为研究对象,按论文作者毕业年份统计了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学科分布比例;统计了对应年度全国博士毕业生学科分布的比例;将上述两个百分比的比值,称为"学科获优能力"。通过"学科获优能力"排名以及对高校和科研机构按学科门类进行的获优能力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理学、农学和教育学学科获优能力排名前三;工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数量排名第1,但其获优能力排名第5;医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数量排名第3,但其获优能力却排名第7;对高校来说,经济学、法学、管理学属于获优能力薄弱级学科;对科研机构来说,哲学、经济学、法学和教育学四门学科,属于获优能力薄弱级学科。  相似文献   

2.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是反映高校博士生教育质量的显著标志。1999至2010年这12年间的963篇高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具有学科领域聚集明显、学科层级聚类相关、高校层级聚类相关、不同区域聚集明显的分布特点,通过对这些现状的成因进行分析,对其评选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关键是建设高水平学科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作者通过分析1999~2001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产生背景,探讨影响博士生培养质量的主要因素。全国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等学科水平较高的学科是产生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基地,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统一审核增列的博士生导师是目前培养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主体力量,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人数占博士生指导教师的比例很低,但培养出40%以上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充分说明只有高水平的学科点、高水平的博士生指导教师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博士生。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1999-2012年的1369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校际、省际分布状况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研究结论:(1)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分布存在显著的校际差异;(2)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分布存在显著的省际差异;(3)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省际分布与高校层级分布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强正相关。最后,提出加大对博士生培养弱势地区、弱势高校的投入与支持力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对1999年至2012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的高等教育求学路径的研究,探寻优秀博士生成长规律,为我国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经数据分析发现:不同学科、不同性别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在高等教育阶段学校变动次数、学校类型变迁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绝大多数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本硕博就读学校变换一次或没有变化,自然科学学科博士生比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博士生学校变换次数少。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中本硕博阶段均在"985工程"大学就读的人数最多,硕士生阶段就读学校类型为提升型。  相似文献   

6.
基于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开展10年来的数据统计,分析了非"211工程"院校获评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总体数量情况、院校类型特征、整体学科分布,剖析了部分非"211工程"院校获奖论文的具体学科分布以及获奖规律,揭示了5所非"211工程"院校典型性获奖学科的四个共性特征.指出开展相关统计分析可为非"211工程"院校的发展提供多方面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7.
以2008~2012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为研究对象,对作者中推免生所占比例以及是否存在学科间差异等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中推免生占比高达50.2%,并且存在显著的学科间差异,理工农医类学科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中推免生比例明显高于人文社科类学科的推免生比例.  相似文献   

8.
提出学位授予单位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产出能力归根结底在于学科产出能力的观点.通过对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的深入分析,提炼出与学科相关的重要特征.基于“学科竞争激烈度”和“学科产出能力”这两个全新概念,设计了一种比较新颖的方法,以实现对各高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产出能力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9.
以1999年-2009年1 082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为研究对象,对优秀博士论文的区域分布、授予单位、学科领域的分布形态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显示,优秀博士论文在区域、学位授予单位、学科几个层面的分布都显示出不均衡的状态,而这种不均衡背后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因素在起作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的回顾,以入选论文的学科分布为切入点,分析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分布特征,探究优秀博士生的培养规律.在理性认识和有效利用这些规律的基础上,以论文评选工作促进学校高层次拔尖人才的培养,构建多元互补、多层有序的博士生培养资助体系,完善制度建设,形成体系优势.  相似文献   

11.
有的导师能指导出若干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除了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自身努力和外在条件的有力支持外,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的素质优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以培养3位及以上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的32位导师群体为样本,通过对其学历荣誉、学科背景、学术履历、工作经历、科研成果、获奖情况等几个重要指标的调查,分析了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的素质优势及特征,并对进一步提高我国研究生导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对1999~2013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相关数据进行整理的基础上,通过对优秀论文的地域分布、学科分布、培养单位分布及指导教师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描述出优秀论文的多个特征,探究了优秀博士论文产生的规律,并对如何提高我国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根据1999~2011年哲学学科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相关数据,对其学科分布、作者状况、导师情况等分别进行计量分析,试图探寻我国哲学学科优秀人才培养的一般规律和存在问题,由此对我国人文社科类高级人才培养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4.
根据1999—2012年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相关数据,对其分布、作者及导师情况进行简要分析,探寻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优秀人才培养的一般规律,并对提高我国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以1999年至2010年全部共1182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为样本,按学科门类统计分析优博论文的一级学科分布以及该学科论文数第一的学位授予单位;按学位授予单位所属的高校系统、中国科学院下属科研院所以及其他科研机构三种类型分析,分别给出各类论文数前几名的学位授予单位并比较优博论文学科分布的特色;根据优博论文导师的姓名,统计获得3篇及以上优博论文的导师、所在机构和学科信息;最后针对各学位授予单位和有志读博的学生提出了几点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6.
《中国研究生》2012,(8):4-9
2012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专家审定会日前在京结束,共评选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00篇。为保证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质量,根据《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办法》,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决定向社会公布2012年入选的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根据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公示信息,本次全国优博公示期自2012年8月6日起,时长60天。在此期间,有发现入选论文存在学术不端行为,或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不能成立等严重问题者,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作者、学科、导师等主要影响因素出发,对1999至2008年间工学门类357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分析,探讨了工学门类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产出机制及影响因素,进而以此为视角剖析了提高工学博士培养质量问题,以期为培养高层次、创新性工科人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首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从1998年5月启动,历时近10个月,现已公布了100篇入选论文名单(论文正处于异议期)。这项工作已列入《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今后将每年评选100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一、开展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  相似文献   

19.
2004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已经全部完成。现批准《王龙溪与中晚明阳明学的展开》等97篇学位论文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用CGE模型分析征收硫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等139篇学位论文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 评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是《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组成部分,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鼓励创新,  相似文献   

20.
以1999-2011连续13年间产生的1279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全国优博论文的学科门类、所在区域、学位授予单位及导师分布的多维度计量分析,总结出其中一些特点和规律,以期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