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处于现代社会的人们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也受到各种危机的不断侵扰,"危机"逐渐成为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高频词汇。如何对危机事件进行正确、有效的报道,促进危机事件的顺利解决,成为新闻媒体及其从业人员所要深思的问题。本文从受众出发,侧重对有利于受众主动地接受危机传播信息心理因素的分析,并对影响受众接受危机传播信息的心理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韩昱  李晓洵 《青年记者》2012,(11):24-25
研究背景 所谓危机传播,从传播学的角度指的是一种特殊的传播形式,重点研究危机传播过程中的传播效果、媒介、受众等变量,将传播学学科的一些理论、观点和方法运用到危机管理中.从2003年开始,危机传播研究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我国的危机传播研究体系的构建,有两个重大的转折点:一是2003年爆发的“非典”,开始了第一时间、全方位报道危机的时代;二是汶川大地震,它使我们认识到媒体在危机事件中应该发挥的重要作用,危机传播研究也随之更加全面深入.  相似文献   

3.
费丹丹 《新闻世界》2011,(12):210-211
危机传播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可以满足受众的知情权,向公众提供灾难信息和预警信息,进行正确的引导;另一方面,长期的危机报道会引起受众恐慌,甚至潜移默化地腐蚀受众的认知和价值观,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那么危机传播该如何扬长避短?本文从媒体、受众以及政府三个方面,来阐述危机传播和媒介素养的关系,促使危机事件能够得到最大效率的解决。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文本分析方法对和颐酒店女生遇袭事件进行分析,以此探讨微博的品牌危机传播策略。从把握话语权、认清传播路径、注重对话沟通等角度分析了品牌危机传播的对策,以达到品牌危机的修复和重塑,再次赢得公众信任与支持、进而创造更多品牌价值的目的。对品牌危机传播策略的探讨可为品牌危机处理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吴小冰 《东南传播》2013,(6):99-102
危机传播的研究中,关于效果的研究文献较少。综观近年来国外关于品牌危机传播效果的相关文献,发现品牌危机传播效果可以归纳成四大类,即对媒体报道的影响、对消费者认知与态度的影响、对品牌资产的影响以及对品牌市场表现的影响。其中,对消费者认知与态度的影响是研究焦点,大部分学者采用实验法进行研究,危机前的品牌声誉、危机处理方式、危机责任归因被证实对危机传播效果有影响。已有研究未对品牌危机传播效果的影响机制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6.
张舟 《新闻前哨》2012,(7):39-41
本文试图讨论在危机传播背景下媒介的发展方向。以危机传播中媒体所扮演的角色和受众的需求为切入点,详述了媒介融合对危机传播的影响。从受众的注意力分化和媒介自身的优势分析媒介融合之后最终的发展目标是媒介分化。在危机传播中,分化更有利于不同媒介发挥各自优势,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自己生存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7.
论“品牌传播”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品牌”是传播的产物 ,品牌研究应定位于传播学 ,提出“品牌传播”概念并进行系统研究。其提出背景为 :世界市场制胜的关键是品牌传播 ,媒介的市场生存需服务于品牌传播 ,整合营销传播空前凸显品牌因素。而品牌传播的特点则为 :信息的聚合性 ,受众的目标性 ,媒介的多元化 ,操作的系统性。  相似文献   

8.
社交媒体的出现和快速发展,对传统的危机传播观念形成了挑战.以非盈利组织为例,近来中国的非盈利组织在社交媒体环境下不断爆发危机,展现其危机传播观念的不足.本文选取2011年6月份爆发的“郭美美”事件和8月份的“卢美美”事件这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通过分析事件中危机的传播模式和组织的公关行为,尝试厘清在社交媒体语境下非盈利组织的危机传播特征,并为其建构新的公关制度与观念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2013年4-5月《京华时报》与农夫山泉持续28天的"水战",赚足了受众眼球,成为各大主流媒体和搜索引擎的热门话题,"标准门事件"是在新媒体环境中发展而成的热点新闻事件。本文运用危机传播的相关理论对农夫山泉"标准门事件"进行个案研究,结合危机产生的阶段性特征重点分析"标准门事件"中的舆情建构。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集群协同传播日益成为网络自制剧的营销和传播战略,它利用新媒体平台的受众广泛参与、平台互融互通、社交网络的构建等特点增强了用户黏度,扩大了传播规模,也逐步打造了一系列传播品牌.网络自制剧的新媒体集群协同传播,应基于受众喜好取材以确立协同传播目标,与受众互动互惠以增强协同意愿和行动力,建立专门的协同传播数据库以累积品牌传播力,最终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受众创造价值,是企业的根本,也是品牌传播与建设的根本。为受众创造价值的过程是由企业品牌及其传播的载体共同来完成的,其中包括三个相关的环节:企业的品牌价值设计、传播载体的价值添加、受众的接受理解。创造受众价值,应当重点做好两个方面,一个是与受众建立品牌关系,一个是与受众共享品牌价值。  相似文献   

12.
始于2019年末的新冠肺炎疫情,是我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其间,内地启动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目前,疫情已经升级为全球性疾病大流行事件。作为以新发传染病为代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危机传播管理研究与过去的2003年"非典"事件相比都离不开对信息传播的观察。新冠肺炎疫情作为中国进入移动社交媒体时代后首次出现的全民性公共危机在这个新的传播语境和情境下,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危机传播研究在媒介信息传播、地方政府管理和受众舆论引导方面也呈现出新的特征与样态的同时,也给我国危机传播管理研究领域带来了新的启发与改变。  相似文献   

13.
广告传播中品牌视觉触点的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告传播使品牌成功与否取决品牌在传播中的表述能力,品牌表述能力的核心即是我们研究的品牌传播中的受众视觉触点。  相似文献   

14.
处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单一企业危机事件很容易变成全球性危机事件。三鹿奶粉危机事件就是一个典型案例。面对危机事件,组织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进行危机传播管理。对各种传播媒体进行整合,充分发挥媒体传播的最大效用,以消除公众恐惧心理、迅速果断地处理危机、建构和谐社会、推动两岸关系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5.
品牌传播,说白了就是为品牌营造一个有利于自身生存与发展的舆论环境,让有利于品牌价值提升的舆论得以充分传播,对品牌价值有伤害的负面舆论进行有效地应对和稀释,最终实现品牌竞争力的提升.那么,在如今极为复杂的传播环境下,怎样的品牌传播策略才是最有时代特色的有效传播呢?也许观察一个典型的舆情事件可以有助于对这一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甘玉锋  汪莉 《新闻世界》2014,(12):26-27
近年来各种危机事件以空前的速度爆发,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稳定。在危机事件中,媒体的信息传播活动对化解危机至关重要。本文从危机传播的内涵、我国媒体危机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媒体如何做好危机传播这三个方面来探讨危机传播的现状和应对方法。  相似文献   

17.
金琬君 《东南传播》2014,(10):113-115
本文将受众的体验认知带入品牌传播领域,总结出五种可运用于品牌传播的体验类型,并构建出"体验式品牌传播"系统。在该系统的共通流程中,品牌先创造出接触点,通过感知体验、思维体验吸引受众注意;然后通过行为体验、情感体验、联想体验唤起品牌与受众之间的情感共鸣与思维联想。其较为理想的效果是导向受众对品牌的理解并改变态度,为进一步的行动提供意向。若无法成功导向理解,则进入另一分支流程,通过体验挑起受众的好奇心,激发受众主动了解品牌传播的内容,最终导向理解、改变态度。  相似文献   

18.
贺英 《中国广播》2017,(2):69-73
体育赛事中的危机事件主要包括对赛场秩序的突发性干扰事件、人为破坏比赛进程的不恰当行为以及不可控的自然灾害等。本文尝试研究广播在"全媒体"这一新传播环境下,如何更好地认知自己、更好地结合互联网发展大势做好体育赛事危机事件的传播。  相似文献   

19.
微博的出现改变了传播的版图,媒体的力量为普通受众所掌控,每位受众都可通过微博创建属于自己的个性化媒体.微博的发展过程中,受众的使用心理对其发展起到正面或负面的作用.因此,正确分析受众的心理状态已成为促进微博发展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情感传播的重要性和城市传播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使用文本分析法对“淄博烧烤”和“天津大爷跳水”两个热点事件进行词频分析,得出在短视频平台上,城市中的情感活动事件能够让受众对城市产生喜欢和热爱之情,并在不断观看情感活动事件过程中加深对城市的认识、记忆,并产生行为和再次传播。因此在以后的城市形象传播过程中,可以更多地将城市中的情感活动事件作为传播切入口,从而更好地传播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