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沈喜阳 《出版参考》2015,(18):54-55
图书编辑出版的过程,是编辑为作者书稿“加分”的过程,这也是编辑这个职业存在的重要理由.在书稿的立项、内容、体例、装帧等方面给予不同程度的“加分”,正体现出编辑的眼光和水准.“加分”越多,编辑的“含金量”则越大.另一方面,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人们常提及“教学相长”,而在图书编辑出版过程中,则存在作者和编辑良性互动、相互学习、共同完善书稿的“编作相长”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如果我们把发稿以前的所有工作都看作是对书稿的制作加工过程,那么目前编辑对一般书稿这一过程的参预我们就可以姑且称之为浅参预。这所谓“浅”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参预的间接性,即编辑大多通过对书稿提出修改意见,由作者动手对书稿内容作修改;其二是介入时间晚,编辑多在书稿成形之后参预意见;其三是参预程度不深,即对书稿内容参预意见只占  相似文献   

3.
田雁 《编辑学刊》2013,(4):51-56
中日两国文化背景的不同,导致了两国图书编辑在角色、理念、地位等方面的差异。中国的图书编辑,不仅有书稿的审核权、内容的删改权、文字的修正权,还有书页署名权,这也意味编辑责任的重大,编辑不仅要对图书内容把关,而且有文字差错率的考核。日本的图书编辑没有书稿的审核权、内容的删改权、文字的修正权,也没有书页署名权,他们主要的工作是文稿编辑之外的事务性工作。  相似文献   

4.
一本书稿在经过审读、决定采用后,就转入编辑加工阶段。编辑加工包活文字加工和技术加工,它的任务是: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以求减少以至消灭书稿中的差错,使书稿符合出版要求。为了完成上述任务,在编辑加工过程中,还必须妥善地处理好与它有关的一些问题。现在把两者加在一起,名为“编辑加工十题”。一、如何发现问题编辑加工的第一步,是了解书稿中存在什么问题,需要进行什么样的加工?也就是首先要从书稿中寻找差错、发现问题,作为编辑加工的依据。书稿中是否存在问题是从能否符合成书发排的要求出发的,凡是不合要求的都是问题。寻找问题时,态度要认真、仔细、严格,要掌握并运用好逻辑学和语法修辞两件工具。  相似文献   

5.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 ,出版社的编辑收到作者寄来的稿件也往往是装有Word文档的磁盘或一封带有附件的电子邮件。编辑可以使用Word软件直接对这种电子文本进行编辑加工 ,甚至能达到“编校合一”的目的。本文谈谈文字处理软件Word在图书编辑加工方面的具体应用。   一、利用“替换”功能做统一性处理编辑在编辑加工书稿的时候 ,肯定要注意一个统一性问题 ,包括表达方式和名词术语等。如 ,书稿中常常有“其他”、“其它”等词语 ,在编辑加工过程中 ,一般都会统一成“其他”或“其它” ;有“输入 /输出”、“输入、输出”等表达方法…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食谱类图书也应运而生并在数量上有繁荣之势。笔者在编辑加工食谱类书稿时,感觉到这类书稿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一、食谱类书稿文词欠佳,编辑需要投入大量精力把好书稿的质量关。1.提高食谱类书稿的可读性。食谱类书稿的作者大部出自厨师之手,这些作者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有高超的掌勺技术,烹饪技术很高,但文字表达能力有限,文字功底不深,可以说,由厨师创作出来的食谱类书稿只是一些不成熟的半成品,而编辑是食谱类书稿的二度作者,要使不成熟的半成品变为成品,为…  相似文献   

7.
在一部图书从创作到出版的过程中,作者和编辑各自发挥不同的作用。没有作者的创造性劳动和高度负责的态度,图书无从谈起;而没有编辑对书稿的加工处理,书稿也难以成为合格的出版物。“文责自负”和“编辑把关”是确定作者和编辑在图书生产过程中职责和权利的两条基本原...  相似文献   

8.
潘宜玲 《出版与印刷》2001,(1):17-18,36
标题是表明文章、作品等内容的简短语句,是作品中心内容提纲挚领的表示。好的标题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层次标题在结构形式上可使整章内容层次分明,使读者只要翻阅目录,就可清楚地了解书中每章介绍的内容。由于层次标题的问题不像书稿中的文字表达、语法逻辑、规范的使用等方面的问题明显,故常常被编辑人员忽视。    相似文献   

9.
一、内容加工是图书编辑加工的主体要求图书编辑加工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即“政治把关”、内容加工和文字加工。这是同一劳动的三种表现,并不是三种不同劳动。这三个方面,也可以分别标之为三种要求,即根本要求、主体要求和基本要求。“政治把关”是图书编辑加工的根本要求,必须保证图书内容不得背离和超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文字加工是图书编辑加工的基本要求,没有错字、错词、病句应该是图书最起码的要求;而内容加工则是图书编辑加工的主体要求。文字加工只是对于叙述主体即字词句的修饰润色,而内容加工则是对于书稿…  相似文献   

10.
编辑对书稿的前期干预即编辑积极介入书稿的整体构思、内容设计、编写过程等方面的工作。编辑前期干预成败的关键在于编辑是否掌握了足够的专业知识和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同时也和是否选择了合适的作者密切相关。不同类型的书稿需要不同的介入方式,编辑要善于根据书稿的具体情况处理好编辑干预和作者创造的关系,使二者形成合力。此外,投入成本也是影响编辑前期干预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编辑匠”是一个贬义词。把“匠”同“大师”、“名家”相对比,“编辑匠”指的是偏重编辑技能而缺少全局组织能力,或者既有编辑技能也有全局组织能力,但是并非作家、学者的编辑人员。编辑人员也不免自我解嘲:“我是编辑匠!”在这里有必要提出一个问题:面对“编辑匠”的工作,应该建立怎样一种价值观念? 一不少同志正在研究编辑学。编辑学体系可以包含许多方面、层次,涉及许多属性、功能。但是总会有一个基本的环节:稿件的编定。一部书稿或者一篇文稿,从作者笔下产生之后,要经过编辑的审读、加工等工作,才能发排。编辑对稿件内容的科学性、思想性,对文字的形式、词句、标点、条理,以及诸如格式、插图等等,要作全  相似文献   

12.
编辑无论是审读加工传统纸质书稿,还是在电脑屏幕上看“稿”(视频)或听“稿”(音频),都会遇到科学性、政治性方面的把关问题,其中的政治把关无疑是编辑的重要职责。当然,政治把关并非我国编辑人员的“专利”。外国包括欧美国家的新闻出版界早就有“把关人”之说。面对书稿中潜藏的政治问题和质量风险,我们的编辑如果只靠吃一堑长一智的过程来积累经验和教训,就未免代价太大。而根据已有的政治知识和审读经验,事先防范和规避政治风险,确保稿件内容质量,应是编辑的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13.
编辑工作是一门“再创造”和“设计创造”的工作。书稿编辑加工实际上是在作者创造性工作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的工作,而书稿选题的制订则是“设计创造’的工作。编辑工作不同于科学研究,而侧重于科学传播;编辑工作也不同于教育工作,编辑工作除了要把已有的知识传播给读者外,更侧重于挖掘新的知识矿源,并将其编辑、整理加工后输送给读者,使作者、读者双受益;编辑工作更不同于体力劳动,尽管编辑人员为了组织好的书稿和物色好的作者,经常外出参加  相似文献   

14.
芝加哥大学出版社 当芝加哥大学出版社收到一份书稿的时候,编辑或助理编辑会给作者寄去一个申请书收条表格,或者编辑会给作者写一封正式照会。作者的名字、地址、书稿的名称、收到书稿的日期、页数和接收书稿的编辑的姓名的首字母都会被被输入两份登记卡片,一份作为主文件,另一份为出版社编辑归档所用。此外,卡片上还要记录书稿的情况、读者的姓名和已付费用等项目。准备一本书的文件档案和一份“作者和书稿调查表”。标有作者姓名、书稿题目和收到稿件日期的书稿就这样被保存起来。  相似文献   

15.
“修面刮胡子”琐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修面刮胡子”,指的是编辑加工。这是刘金先生在《编辑旧事琐忆》一文中提到的比喻。刘金先生是我所敬重的一位作风严谨、经验丰富的资深编辑。他的这篇回忆文章写得亲切生动。其中“‘原稿整理’的教训”一节,提到有人误改“巴金同志”的书稿,读来尤多启迪。确实,如何对待名家的书稿,这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书稿是作者智慧和心血的结晶。作者把书稿投寄给出版社,表示了对出版社的信任和期待。因此,无论是名家还是新手,编辑都应该充分尊重作者的劳动。这是起码的职业道德。而名家是“术业  相似文献   

16.
"编辑"(本文专指"加工编辑")二字蕴涵的内容很丰富,编辑能力、水平差异也非常大.平庸的编辑或许能凭借一定的语言文字基础改正书稿中所谓的文字"硬伤",或者费尽心思去统一体例.这些无疑都是编辑的基本功.  相似文献   

17.
在编辑工作中,要评价书稿的质量,必须从考察书稿内容出发。编辑只有在全面分析了书稿内容以后,才能了解书稿的质量情况,从而对书稿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评价书稿质量的标准,一般说来,有以下几方面:第一,书稿所表达的主题是否具有出版价值。也就是说,主题是否符合现行国家政策、体现时代精神、顺应社会进步,是否给社会、给读者带来好的影响和效应。如果是编辑自己策划、组织的书稿,由于编辑已经考虑到书稿的出版价值,一般不会发生太大的问题,只要考察书稿是否充分贯彻了编辑的意图即可。但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有的时候,因为…  相似文献   

18.
编辑与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工作的本质特征是什么?说法林林总总,各有其道理。吾以为,从某种意义上说,编辑工作的本质特征是“选择”:选择题目,选择作者,选择书稿,选择观点,选择文字表达方式等等。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目前编辑在图文混排书稿工作中,由于作者提供的素材不精确,从而为编辑的排版工作带来种种困难的现状,从图片素材选择和文字处理到印前处理几个方面展开进行解决。一方面注意在图片素材处理中色彩模式、图像分辨率,以及图像层次、转换模式等等问题;另一方面,文字设计处理过程中,比如在PhotoShop、PageMaker、CorelDraw中常遇到的问题等都进行了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20.
“齐、清、定”是出版社制定的发稿基本制度,也是编辑在约稿或与作者商定编写提纲时,强调得较多的内容。可以说,“齐、清、定”既是编辑工作全过程的基本要求,又是作者写稿应该遵守的基本原则。 一、“齐”的要求 1.稿件内容齐 所有要正式印刷成书的书稿内容,包括稿名、作者名、内容提要、题词、前言(序)、目录、正文、后记(跋)、索引、附录、参考文献等都要齐全,按内容排列先后顺序装订成册。稿件中的图片、表格如果单独成册,应编上序号,并在正文中标明位置。图、表最好是紧随正文。 2.成书材料齐 成书材料指那些与书稿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