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杨国敏 《体育学刊》2004,11(3):131-134
研究过度训练对生长期大鼠骨生物力学性质的影响。对生长期大鼠采用跳跃训练的方法,建立过度跳跃训练模型。8周后测定大鼠的体重、血红蛋白、血尿素氮和血清睾酮、皮质醇等指标,同时测定其股骨生物力学性质。结果:(1)大鼠过度跳跃训练模型建立成功;(2)大鼠股骨纵轴方向成长受到了明显抑制;(3)大鼠股骨抵抗破坏和变形的能力降低,其脆性增大强度降低。结论:过度跳跃训练使大鼠股骨生物力学性质出现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2.
不同运动方式对生长期大鼠骨密度和生物力学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跳跃运动模型,比较游泳和跳跃两种不同的运动方式对生长期大鼠骨发育的影响,以期为骨健康寻找合理的运动方式.方法:通过自制大鼠跳跃运动模型.以18只4周龄SD大鼠为实验对象,分为对照组、游泳组和跳跃组.8周后,测量所有大鼠的骨密度和骨生物力学指标.结果:游泳组大鼠1~4腰椎BMD比对照组显著性升高,第五腰椎生物力学指标也比对照组显著性升高,股骨BMD生物力学性能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跳跃组大鼠1~4腰椎和股骨BMD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的升高,第五腰椎和股骨的生物力学指标也比对照组显著性升高.结论:游泳运动对生长期大鼠腰椎发育有明显作用,而对股骨作用不明显;跳跃运动对生长期大鼠腰椎和股骨的发育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大强度跳跃训练对生长期大鼠骨生物力学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生长期大鼠进行8周大强度跳跃训练,并对不同运动量进行比较研究。测定其股骨生物力学性质,结果表明大鼠股骨抵抗破坏和变形的能力降低,其脆性增大,强度降低,且运动量越大表现越明显,结果揭示大强度、大运动量跳跃训练使大鼠股骨生物力学性质出现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4.
G804.6 20014686用加速度传感器直接测量加速度的实验验证=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in measuring acceleration[刊,中,A]/施宝兴//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1.-15(1).-406图5参3(XH)运动生物力学//加速度//传感器//单片机//测量G804.6 20014687大强度跳跃训练对生长期大鼠骨生物力学性质的影响=Intensive jumping exercise on biomechanicscharacteristics of bones of rat[刊,中,A]/杨国敏,魏文仪//体育与科学.-2001.-22(1).-65-57表3参8(TY)  相似文献   

5.
通过雌性大鼠去卵巢模型来模拟女性绝经后的状态,比较研究跳跃和游泳两种不同方式运动对去卵巢大鼠骨的影响,以期为骨质疏松的预防发现更为有效的运动模式。将32只3月龄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安静组、游泳组和跳跃组。其中安静组、游泳组和跳跃组行卵巢摘除手术,假手术组只行假手术(即不摘除卵巢)。8周后,测定各组大鼠体重、骨密度(BMD)、骨生物力学和骨代谢相关指标。结果发现:与安静组比较,跳跃组大鼠股骨BMD、最大载荷、弹性载荷、破坏载荷、能量吸收和弹性应力均显著性升高;跳跃组大鼠血清Ca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STR-ACP)水平显著性降低。与安静组比较,游泳组大鼠除了血清Ca水平显著性降低外(P0.05),其他指标虽有变化趋势,但变化不显著。结果说明:8周跳跃运动对去卵巢大鼠股骨BMD、骨生物力学以及骨代谢生化指标均起到较明显的改善作用。而8周游泳运动对去卵巢大鼠股骨BMD、骨生物力学以及骨代谢生化指标的改善效果不如跳跃运动。跳跃运动与游泳相比,在改善骨代谢,促进骨健康方面的作用更加明显,提示能更有利于预防绝经后女性出现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游泳和跳跃两种不同的运动方式对生长期大鼠骨发育的影响,以期为骨健康寻找合理的运动方式.方法:通过自制大鼠跳跃运动模型,以18只雄性4周龄SD大鼠为实验对象,分为对照组、游泳组和跳跃组.8周后,测量所有大鼠的骨密度、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指标.结果:游泳组大鼠1~4腰椎BMD比对照组显著性升高,股骨BMD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胫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指标与对照组相比也没有显著性差异;跳跃组大鼠1~4腰椎和股骨BMD与对照组相比都有显著性升高,胫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指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游泳运动对生长期大鼠腰椎发育有明显作用,而对股骨和胫骨作用不明显;跳跃运动对生长期大鼠腰椎、股骨和胫骨的发育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等强度的游泳运动对生长期大鼠股骨骨密度(BMD)和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将4周龄Wistar雄性大鼠18只,分为对照组(n=10)、中等强度游泳组(n=8),中等强度游泳组负重2%自身体重游泳,每天运动60min,共训练9周(每周5d)。训练结束将大鼠处死后摘出右侧股骨,采用NORLAND公司生产的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DXA)测量股骨BMD;采用新三思集团生产的CMT5504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对股骨进行3点弯曲试验,电脑自动生成骨结构和材料力学指标。结果:大鼠经过9周训练后,中等强度游泳组股骨骨密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大鼠股骨生物力学性质变化结果表明,中等强度游泳组大鼠股骨抵抗破坏和变形的能力降低,但是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等强度游泳训练对生长期大鼠股骨BMD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对股骨生物力学性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G823.02 9801688下肢超等长练习在跳跃项目力量训练中的应用[刊,中,A]/冉冰∥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7.-13(4).-44-45,69(TY)跳跃项目∥力量训练∥等长训练∥爆发力∥肌肉收缩∥训练法针对超等长练习在教学训练中存在的模糊认识,利用生理及生物力学的有关知识,进一步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负重训练对老龄大鼠骨组织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以期为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寻找合理的运动强度和方式。方法:32只18月龄Wistar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DZ)、30%负荷组(XC组)、50%负荷组(ZC组)和70%负荷运动组(DC组),各运动组大鼠进行为期8周的负重训练。采用骨生物力学测量仪测定大鼠股骨最大载荷、弹性载荷、最大桡度、弹性桡度、最大应力和弹性模量等指标。结果:(1)50%负荷组大鼠股骨最大载荷、弹性载荷等均显著高于安静对照组(P<0.01),(2)各组间相比,50%负荷组小鼠股骨最大载荷和最大应力等均高于30%负荷组且显著高于70%负荷组(P<0.01)。结论:负重训练对老龄鼠骨组织的生物力学特性具有良好的影响,中小负荷的负重训练对改善老龄鼠骨组织的代谢较适宜,能够减缓因增龄而引起的骨量丢失,预防骨质疏松,促进老龄鼠骨骼生物力学特性的优化。  相似文献   

10.
    
G823.02 20013515高水平跳跃运动员力量训练的主要特[(刊,中,I]/冀民,赵琦∥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0.-14(4).-137-139参10(TY)跳跃项目∥运动员∥力量训练∥技术∥特征∥训练∥专项力量∥髋关节当代高水平跳跃运动员力量训练中的四个主要特点:1.力量练习手段相对集中而优化:2.高度重视专项力量练习手段的运用;3.注重组合训练和整体效益;4.强调髋关节的力量训练。  相似文献   

11.
游泳运动对大鼠股骨和腰椎骨生物力学特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步斌 《体育科学》2005,25(11):55-57
实验目的:探讨游泳训练对大鼠股骨和腰椎骨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实验方法:以36只SD大鼠为实验对象,以大鼠游泳训练为运动模型,分为对照组(n=18)和实验组(n=18),每天训练30min,共6周。取双侧股骨第5腰椎制成试件,在日产万能试验机和力学参数测试系统中做3点弯曲的生物力学特性测试(弹性模量、最大载荷、屈服应力、最大应力、能量吸收等)及对骨的横断面积和骨矿含量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股骨3点弯曲数据显示两组间的弹性模量、最大载荷、屈服应力、屈服应变无明显变化(P>0.05),而最大应力、最大应变和能量吸收则有显著下降的趋势(P<0.05),横断面积和骨矿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腰椎骨压缩试验的结果显示,实验组除能量吸收外(P>0.05),其最大载荷、屈服应力、最大应力、屈服应变和骨矿含量等参数均有显著增加(P<0.05)。提示,游泳对腰椎的刺激较大,可使腰部生物力学特性产生适应性变化。根据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游泳运动是防治腰部骨质疏松和下腰部疼痛较好的锻炼方法之一,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尾部悬吊模拟后肢失重模型,研究在尾部悬吊期间进行跳跃训练对大鼠骨密度和骨代谢的影响,为宇航员骨质流失的防治提供方法参考.方法:7周龄Wistar雄性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即正常对照组(CON),模拟失重组(SUS)和模拟失重+跳跃训练组(JUM).通过后肢悬吊的方法制备大鼠后肢模拟失重模型,悬吊和跳跃周期均为3周,3周的干预结束后,测试各组大鼠右侧股骨骨密度和血清骨代谢指标血钙、碱性磷酸酶、骨钙素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结果:与CON组大鼠相比,SUS组大鼠骨吸收指标血钙(Ca2+)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 (TRACP5b)水平均显著增加(P<0.01),骨形成指标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和骨钙素(BGP)水平显著降低(P<0.05),骨密度显著下降(P<0.01);与SUS组大鼠相比,JUM组大鼠骨吸收指标血钙(Ca2+)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 (TRACP5b)水平显著降低,骨形成指标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和骨钙素(BGP)水平显著增加,骨密度显著升高(P<0.01).结论:尾部悬吊模拟后肢失重可导致大鼠骨吸收作用增强,骨形成作用降低,骨密度下降.而在模拟失重期间进行跳跃训练可有效抑制大鼠骨吸收和增强其骨形成,从而有效抑制尾部悬吊大鼠骨密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13.
运动生理学     
G804.2.HL006 9905035模拟过度训练对大鼠肾脏细胞内钙稳态的影响[HL,中,A]/徐昕,芩浩望,尤春英,沈步乙,陈佩杰∥第五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1997年11月18-20日.-94(BJ)动物实验∥鼠∥过度训练∥肾∥细胞∥钙∥含量本研究选用成年 CD 大鼠进行极限负荷跑台运动,对人鼠精神状态、体重饮食量、尿蛋白、血红蛋白及血清睾酮、皮质醇比值指标综合评判作为标准,建立过度训练动物模型,采用焦锑酸钾钙细胞化学固定结合 X 线电子探针显微分析技术,定性定位定量观测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和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内钙稳态的改变,以图深入探索过度训练的病理机制。研究结果显示:1、7周极限负荷训练后大鼠神态倦怠、眼神暗淡无光、毛发脱落稀疏状、进食量减少、体重下降、血红蛋白值降低、尿蛋白排泄量增加、血清游离睾酮/  相似文献   

14.
    
G823.02 20024875浅析跳跃项目的长期训练结构[刊,中,I]/高伟∥田径.-2002(5).-40-43表7(TY)跳跃项目∥训练阶段∥训练内容∥结构∥模式G823.1 20024876关于跳高运动员选材理论的综述[刊,中,A]/王秀香,明大阳∥体育科学.-2002.-22(3).-70-72参8(LF)跳高∥运动员∥选材∥理论∥水平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对比和理论分析等方法,对跳高项目运动员选材的有关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遗传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以去卵巢大鼠为研究对象,通过动物实验观察不同负重强度游泳运动对去势大鼠骨密度、骨矿物质含量及骨生物力学指标的变化,以探讨运动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机制。方法:取10月龄雌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A假手术安静组(正常对照组)、B模型安静组(实验对照组)、C低强度运动组、D中强度运动组、E高强度运动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行双侧卵巢切除术,假手术组按相同手术方法操作,但不切除卵巢。术后第10周分别给予游泳训练共12周。观察12周后不同负荷强度运动对各组大鼠右侧股骨骨密度及骨矿物质含量的变化,并取左侧股骨,进行骨生物力学指标检测。结果:游泳运动组大鼠股骨骨密度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强度运动组最大应力、断裂应力均明显优于模型组;各组最大伸长无显著差异。结论:适宜强度的游泳运动能明显抑制去势大鼠股骨骨密度及骨钙矿物质含量的降低及对大鼠的骨生物力学指标有良性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探讨10周不同强度游泳运动对生长期大鼠骨量及骨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以4周龄雄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实验对照组、无负重组、3%负重组、6%负重组及9%负重组,游泳训练共10周,每周训练6天,每次60分钟,观察10周不同强度游泳运动对生长期大鼠骨密度(BMD)、骨矿含量(BMC)和骨的结构力学[包括弹性载荷(Fe)、最大载荷 (Fmax)、断裂载荷(Fb)、弹性桡度(De)、最大桡度(Dmax)、断裂桡度(Db)和能量吸收(U)]的影响.结果:实验后大鼠股骨Fmax和U无负重组低于对照组(P<0.05,P<0.01);3%负重组Fmax,De,Dmax,Db和U高于对照组和无负重组(P<0.05,P<0.01),BMD和BMC显著高于无负重组(P<0.05);6%负重组各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无负重组(P<0.05,P<0.01),Fmax显著高于3%和9%负重组(P<0.05,P<0.01);9%负重组De,Dmax,Db和U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但Fb显著低于6%负重组(P<0.05),U显著低于3%和6%负重组(P<0.05,P<0.01).结论:适宜强度的游泳运动增加了生长发育期大鼠的骨量积累,对骨结构力学特性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游泳强度不同,作用效果也不同.  相似文献   

17.
    
G823.02 9800924跳跃项目的助跑训练[刊,中,I]/田峰∥田径指南.-1997.-11(8).-36-39(XG)跳跃项目∥助跑∥训练∥速度∥技术∥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纵跳对生长期大鼠骨密度、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建立纵跳运动模型,探讨纵跳运动对大鼠骨代谢的影响;比较纵跳和游泳两种运动模式对骨代谢影响的差异,为青少年选择合理的运动方式提供参考.方法:将1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安静组、游泳组和纵跳组.8周后,检测所有大鼠股骨和椎骨的骨量、骨密度、血乳酸及骨代谢生化指标.结果:纵跳组与安静组相比,股骨、椎骨骨密度明显高于后者,ALP有显著升高,TRACP有明显升高;游泳组与安静组相比,股骨骨密度没有差异,椎骨骨密度显著高于后者,ALP和TRACP都有明显升高.结论:本实验建立了SD大鼠纵跳运动模型,成功模拟了纵跳对大鼠骨代谢的主要生理刺激;大鼠血清骨代谢指标表现为纵跳比游泳能有效促进骨形成;运动能有效促进骨生长、明显提高股骨、椎骨骨密度;纵跳运动对生长期大鼠腰椎、股骨的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大负荷运动对大鼠血清OPG、sRANKL、骨代谢及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大负荷运动对大鼠血清OPG、sRANKL、骨代谢生化因子(OC、ALP和TRAP)、骨密度(BMD)和骨量(BMC)的影响,20只6周龄大鼠随机分成2组:①对照组(Control group,CtrG)10只;②7周大负荷训练组(Overtraining group,OtrG)10只:进行7周的跑台训练。实验结束后所有大鼠处死并测定血清OPG、sRANKL、骨钙素(OC)、骨碱性磷酸酶(ALP)及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同时测定股骨、腰椎BMD、BMC。结果表明经过7周大负荷运动训练,OtrG组大鼠股骨BMC、BMD及腰椎BMC明显低于CtrG组大鼠。OtrG组大鼠血清OPG水平明显低于CtrG组,而sRANKL却高于CtrG组大鼠,OPG/sRANKL比率下降。OtrG组血清OC、ALP和TRAP明显高于CtrG组。研究提示过度运动导致OPG/sRANKL比例下降可能是骨代谢率增快、骨量丢失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G804.6 9803642第六届世锦赛生物力学研究报告[刊,中,A]/艾康伟∥田径.-1998(7).-15-17(DW)生物力学∥世界锦标赛∥跳远∥研究∥报告∥6届G804.6 9803640连续纵跳及其疲劳的生物力学研究=Abiomechanical study on the Repeatedvertical jumps and its fatigue[刊,中,A]/陆阿明,叶永延.郑亦华,黄敏∥浙江体育科学.-1998.-20(3).-3-6,22表6参6(SML)纵跳∥连续纵跳∥疲劳∥生物力学∥评定∥指标∥摸高对27名体育系男生30次连续纵跳的纵跳摸高高度,动力学指标进行测定,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对应比较.结果表明:纵跳摸高高度是评价运动性疲劳的有效指标,10秒钟内纵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