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通过雌性大鼠去卵巢模型来模拟女性绝经后的状态,比较研究跳跃和游泳两种不同方式运动对去卵巢大鼠骨的影响,以期为骨质疏松的预防发现更为有效的运动模式。将32只3月龄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安静组、游泳组和跳跃组。其中安静组、游泳组和跳跃组行卵巢摘除手术,假手术组只行假手术(即不摘除卵巢)。8周后,测定各组大鼠体重、骨密度(BMD)、骨生物力学和骨代谢相关指标。结果发现:与安静组比较,跳跃组大鼠股骨BMD、最大载荷、弹性载荷、破坏载荷、能量吸收和弹性应力均显著性升高;跳跃组大鼠血清Ca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STR-ACP)水平显著性降低。与安静组比较,游泳组大鼠除了血清Ca水平显著性降低外(P0.05),其他指标虽有变化趋势,但变化不显著。结果说明:8周跳跃运动对去卵巢大鼠股骨BMD、骨生物力学以及骨代谢生化指标均起到较明显的改善作用。而8周游泳运动对去卵巢大鼠股骨BMD、骨生物力学以及骨代谢生化指标的改善效果不如跳跃运动。跳跃运动与游泳相比,在改善骨代谢,促进骨健康方面的作用更加明显,提示能更有利于预防绝经后女性出现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2.
纵跳对生长期大鼠骨密度、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建立纵跳运动模型,探讨纵跳运动对大鼠骨代谢的影响;比较纵跳和游泳两种运动模式对骨代谢影响的差异,为青少年选择合理的运动方式提供参考.方法:将1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安静组、游泳组和纵跳组.8周后,检测所有大鼠股骨和椎骨的骨量、骨密度、血乳酸及骨代谢生化指标.结果:纵跳组与安静组相比,股骨、椎骨骨密度明显高于后者,ALP有显著升高,TRACP有明显升高;游泳组与安静组相比,股骨骨密度没有差异,椎骨骨密度显著高于后者,ALP和TRACP都有明显升高.结论:本实验建立了SD大鼠纵跳运动模型,成功模拟了纵跳对大鼠骨代谢的主要生理刺激;大鼠血清骨代谢指标表现为纵跳比游泳能有效促进骨形成;运动能有效促进骨生长、明显提高股骨、椎骨骨密度;纵跳运动对生长期大鼠腰椎、股骨的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不同运动方式对生长期大鼠骨密度和生物力学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跳跃运动模型,比较游泳和跳跃两种不同的运动方式对生长期大鼠骨发育的影响,以期为骨健康寻找合理的运动方式.方法:通过自制大鼠跳跃运动模型.以18只4周龄SD大鼠为实验对象,分为对照组、游泳组和跳跃组.8周后,测量所有大鼠的骨密度和骨生物力学指标.结果:游泳组大鼠1~4腰椎BMD比对照组显著性升高,第五腰椎生物力学指标也比对照组显著性升高,股骨BMD生物力学性能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跳跃组大鼠1~4腰椎和股骨BMD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的升高,第五腰椎和股骨的生物力学指标也比对照组显著性升高.结论:游泳运动对生长期大鼠腰椎发育有明显作用,而对股骨作用不明显;跳跃运动对生长期大鼠腰椎和股骨的发育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去势大鼠血液放射免疫指标的比较,探讨游泳运动与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联合作用对去势大鼠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将5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仅手术不切除卵巢,其余各组去卵巢造模,运动组、药物组及运动+药物组分别在去卵巢的基础上进行游泳训练和(或)灌胃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雷洛昔芬。8周后,比较各组大鼠血液放免指标(雌二醇E2、骨钙素BGP、降钙素CT、雌激素受体ER)的变化。结果与结论:1)去势早期对大鼠进行运动干预可抑制大鼠体质量的快速增加。2)与模型组相比,运动组,药物组,运动+药物组大鼠的除E2外的各项指标都显著优于模型组大鼠(P<0.05),部分特异性指标出现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雌激素受体活性增强,骨量增加。3)模型组各项指标都与假手术组有显著性差别(P<0.05),骨代谢呈高转换型。说明游泳运动和/或SERMs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各项骨代谢的血液放免指标,延缓骨丢失,抑制高转换型骨代谢率。以SERMs和运动联合作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进一步完善纵跳运动模型,探讨不同运动方式对大鼠骨密度及股骨软骨组织骨形成蛋白-2(BMP-2)mRNA表达的影响,分析BMP-2影响骨代谢和骨密度的作用机理,进一步研究运动影响骨密度及骨代谢的内在调控机制,为有效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提供参考。方法:将18只SD雄性大鼠随即分为安静组、游泳组和纵跳组。8周后,运用双能X线扫描仪检测所有大鼠股骨、椎骨的骨量、骨密度;运用RT-PCR半定量技术检测大鼠股骨软骨组织内BMP-2mRNA表达水平,并通过凝胶成像分析系统计算出每个样本BMP-2的光密度值及其与对应内参GAPDH的光密度值的比值。结果:大鼠股骨骨密度的比较:纵跳组与安静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明显高于后者;游泳组与安静组相比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大鼠椎骨骨密度的比较:游泳组与安静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纵跳组与安静组相比有明显性差异(P<0.05)。股骨软骨组织BMP-2mRNA表达水平的比较:纵跳组与安静组相比有显著升高(P<0.01);游泳组与安静组相比有明显升高(P<0.05);纵跳组与游泳组相比增高的趋势明显。结论:1)运动可以引起BMP-2的升高,且纵跳运动比游泳运动在影响BMP-2的表达方面效果明显。2)运动能有效促进骨生长,股骨、椎骨骨密度明显升高。与游泳组相比,纵跳运动模式对股骨骨密度的影响更大。3)运动引起的骨代谢变化与局部细胞因子对骨组织的影响有关。机体可以将来自肌肉牵拉及重力的负荷转化为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从而影响骨的生成代谢。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等强度的游泳运动对生长期大鼠股骨骨密度(BMD)和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将4周龄Wistar雄性大鼠18只,分为对照组(n=10)、中等强度游泳组(n=8),中等强度游泳组负重2%自身体重游泳,每天运动60min,共训练9周(每周5d)。训练结束将大鼠处死后摘出右侧股骨,采用NORLAND公司生产的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DXA)测量股骨BMD;采用新三思集团生产的CMT5504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对股骨进行3点弯曲试验,电脑自动生成骨结构和材料力学指标。结果:大鼠经过9周训练后,中等强度游泳组股骨骨密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大鼠股骨生物力学性质变化结果表明,中等强度游泳组大鼠股骨抵抗破坏和变形的能力降低,但是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等强度游泳训练对生长期大鼠股骨BMD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对股骨生物力学性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以去卵巢手术小鼠模拟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状,对比研究上、下坡跑台运动对于去卵巢小鼠骨密度和骨组织结构的影响。方法:32只8周龄C57 BL/6雌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安静组(SHAM)、去卵巢安静组(OVX)、去卵巢上坡跑组(OVX+UP)和去卵巢下坡跑组(OVX+DOWN)。SHAM组小鼠行去卵巢假手术,其余3组小鼠均摘除卵巢。训练方案:OVX+UP组进行上坡跑训练而OVX+DOWN组进行下坡跑训练,每次40min,每周训练5次,共训练8周。8周后取左侧股骨和胫骨检测其干骺端骨密度,取右侧胫骨和第3腰椎做硬组织切片,检测其组织形态计量学指标。结果:与SHAM组相比,OVX组小鼠股骨和胫骨干骺端骨密度显著下降,胫骨和第3腰椎组织形态计量学指标也出现骨质疏松性变化;两运动组小鼠股骨和胫骨干骺端骨密度比OVX组小鼠明显提高,胫骨和第3腰椎组织形态计量学指标也比OVX组明显改善,且OVX+DOWN组比OVX+UP组的效果更明显。结论:跑台运动可有效预防小鼠去卵巢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且下坡跑运动比上坡跑运动更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配合葛根素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血清细胞因子和骨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3月龄雌性大鼠36只,去卵巢手术后随机分组并分别进行自然饲养、单一补充葛根素和有氧运动配合补充葛根素的实验;12周后处死,取左心室血浆并离心出血清,分别采用放射免疫法、酶联免疫法、生化分析仪测量各组血清细胞因子和骨代谢指标的含量;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大鼠腰椎第2-4骨,胫骨和股骨的骨密度.结果有氧运动配合葛根素组大鼠腰椎第2-4骨、股骨和胫骨骨密度较安静对照组呈显著性提高(P<0.05);与安静对照组相比,单一补充葛根素组血清细胞因子指标TNF-a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氧运动配合葛根素组指标TNF-a、TGF-β呈非常显著性降低(P<0.01),指标IL-6显著性降低(P<0.05),血清骨代谢指标钙、磷和碱性磷酸酶均较安静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有氧运动配合补充葛根素可有效增加去卵巢大鼠骨密度,降低血清细胞因子和骨代谢相关指标的水平,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状的抑制具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游泳运动对大鼠股骨和腰椎骨生物力学特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步斌 《体育科学》2005,25(11):55-57
实验目的:探讨游泳训练对大鼠股骨和腰椎骨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实验方法:以36只SD大鼠为实验对象,以大鼠游泳训练为运动模型,分为对照组(n=18)和实验组(n=18),每天训练30min,共6周。取双侧股骨第5腰椎制成试件,在日产万能试验机和力学参数测试系统中做3点弯曲的生物力学特性测试(弹性模量、最大载荷、屈服应力、最大应力、能量吸收等)及对骨的横断面积和骨矿含量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股骨3点弯曲数据显示两组间的弹性模量、最大载荷、屈服应力、屈服应变无明显变化(P>0.05),而最大应力、最大应变和能量吸收则有显著下降的趋势(P<0.05),横断面积和骨矿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腰椎骨压缩试验的结果显示,实验组除能量吸收外(P>0.05),其最大载荷、屈服应力、最大应力、屈服应变和骨矿含量等参数均有显著增加(P<0.05)。提示,游泳对腰椎的刺激较大,可使腰部生物力学特性产生适应性变化。根据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游泳运动是防治腰部骨质疏松和下腰部疼痛较好的锻炼方法之一,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游泳和跳跃两种不同的运动方式对生长期大鼠骨发育的影响,以期为骨健康寻找合理的运动方式.方法:通过自制大鼠跳跃运动模型,以18只雄性4周龄SD大鼠为实验对象,分为对照组、游泳组和跳跃组.8周后,测量所有大鼠的骨密度、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指标.结果:游泳组大鼠1~4腰椎BMD比对照组显著性升高,股骨BMD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胫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指标与对照组相比也没有显著性差异;跳跃组大鼠1~4腰椎和股骨BMD与对照组相比都有显著性升高,胫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指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游泳运动对生长期大鼠腰椎发育有明显作用,而对股骨和胫骨作用不明显;跳跃运动对生长期大鼠腰椎、股骨和胫骨的发育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运动对老年小鼠骨代谢及生物力学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运动对衰退骨组织的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作用及与衰老的关系。方法:40只12月龄清洁级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成老年对照组、10min运动组、20min运动组和40min运动组,分别实施12周不同的运动方案,10只3月龄和10只7月龄清洁级雄性昆明小鼠分别作为青年和成年对照组。采用固体物理密度仪测定骨密度,骨生物力学测量仪测定最大载荷、最大应力、模量和能量。结果:1)运动各组与老年对照组相比,运动各组间相比ALP均无显著性差异;与老年对照组相比,10min、20min运动组骨密度升高(P=0.067,P=0.071);2)与老年对照组分别相比,青年对照组、成年对照组最大载荷、最大应力和模量均显著升高(P<0.01);运动各组与老年对照组分别相比,20min运动组的最大载荷、最大应力、模量和能量值均升高于老年对照组(P<0.01、P<0.05),运动各组组间相比,20min运动组的最大载荷和最大应力高于10min运动组(P<0.01、P<0.05),也高于40min运动组(P<0.05)。结论:1)适宜负荷的游泳训练可促进骨的矿化;2)游泳对骨生物力学指标的影响与运动负荷有关,适度负荷的的游泳运动可较好改善骨生物力学综合性能,运动负荷不足或负荷过大都无法优化运动效应;3)适宜的运动能显著改善骨代谢,改善骨的结构和功能,促进骨生物力学指标的优化,这对延缓骨细胞衰老和骨组织的功能衰减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运动训练对大鼠房室节显微结构及Bax、Bcl- 2 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有氧训练和大强度疲劳训练对大鼠房室结(Atrioventricular node,AVN)显微结构及Bax、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跑台训练方式。建立大鼠有氧运动和疲劳运动模型,分别采用普通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观察AVN组织结构及该区调亡蛋白Bax、Bcl-2表达的变化。结果:有氧训练组AVN组织结构良好,传导细胞较多且界限清晰、结构完整,Bax表达低于安静对照组和疲劳训练组;Bel-2表达则相反,显著高于安静对照组和疲劳运动组;Bcl-2/Bax比率有氧运动组显著高于安静对照组和疲劳运动组。疲劳训练组AVN实质细胞分布稀疏、单位面积下细胞数目减少且有区域化溶解和空泡化现象,Bax表达显著高于安静对照组和有氧运动组;但Bcl-2及Bcl-2/Bax比率显著低于安静对照组和疲劳训练组。结论:不同强度运动训练影响大鼠AVN传导细胞及该区Bax、Bcl-2的表达,有氧运动能使大鼠AVN传导细胞显示良性变化且抑制传导细胞凋亡。大强度疲劳训练可造成AVN传导细胞发生病理改变、促进AVN传导细胞凋亡,与运动实践中运动性心律失常及运动猝死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负重训练对老龄大鼠骨组织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以期为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寻找合理的运动强度和方式。方法:32只18月龄Wistar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DZ)、30%负荷组(XC组)、50%负荷组(ZC组)和70%负荷运动组(DC组),各运动组大鼠进行为期8周的负重训练。采用骨生物力学测量仪测定大鼠股骨最大载荷、弹性载荷、最大桡度、弹性桡度、最大应力和弹性模量等指标。结果:(1)50%负荷组大鼠股骨最大载荷、弹性载荷等均显著高于安静对照组(P<0.01),(2)各组间相比,50%负荷组小鼠股骨最大载荷和最大应力等均高于30%负荷组且显著高于70%负荷组(P<0.01)。结论:负重训练对老龄鼠骨组织的生物力学特性具有良好的影响,中小负荷的负重训练对改善老龄鼠骨组织的代谢较适宜,能够减缓因增龄而引起的骨量丢失,预防骨质疏松,促进老龄鼠骨骼生物力学特性的优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补充胆红素对运动造成的细胞凋亡的影响,为运动营养补剂的研发,减少运动性损伤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以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5组,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检测强抗氧化剂对淋巴细胞和肝细胞凋亡的影响,同时观察与分析外周血浆和肝组织SOD的活性与MDA的含量。结果表明:力竭运动和大强度运动训练能诱导大鼠淋巴细胞和肝细胞凋亡增加;补充胆红素使其凋亡率下降,其原因与补充胆红素能提高机体抗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运动及运动与雌激素联合作用对去卵巢大鼠腰椎骨量的影响及机制.方法:80只3月龄雌性SD大鼠去卵巢分成:正常对照组(SHAM)、骨质疏松对照组(OVX)、雌激素对照组(OVX+ES)、3个单纯运动组(低强度运动组(OVX+EX1)、中等强度运动组(OVX+EX2)、大强度运动组(OVX+EX3))以及3个运动与雌激素联合组(低强度运动加雌激素组(OVX+EX1+ES)、中等强度运动加雌激素组(OVX+EX2+ES)、大强度运动加雌激素组(OVX+EX3+ES)),用骨形态计量学方法,研究8周的1h/day,5days/week低强度(8 m/min)、中等强度(18 m/min)和大强度(28m/min)跑台运动对大鼠第四腰椎(L4)松质骨骨量的影响.结果:(1)OVX组静态骨量指标由于骨吸收和骨形成的增加比SHAM组降低(P<0.05),补充雌激素各组骨量增加.(2)三种强度的单纯运动均能使腰椎骨量较骨质疏松对照组增多,各强度间静态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运动强度与三个静态骨量指标呈现正相关关系.(3)三个运动和雌激素联合组静态骨量指标与各自强度的单纯运动组及雌激素对照组相比无增加.结论:低、中等和大强度的单纯运动均能对腰椎产生有益作用,三种强度的运动和雌激素联合在腰椎未能显示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长期运动训练和急性运动的心脏保护作用及心电指标的变化规律,为进一步研究运动预适应机制提供依据.方法:32只3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3大组:间训模型组(n=8)、急性运动模型组和对照组(n=8),间歇运动训练组进行高强度间歇运动训练,急性间歇运动组仅进行急性高强度的间歇运动,对照组(n=16)不运动,在心脏模型制备时对照组随机分成对照模型组(n=8)和对照假手术组(n=8).运动训练结束后,各组大鼠均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制备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但对照假手术组只开胸穿线而不结扎.缺血/再灌注过程实行全程心电监控,缺血30 min、再灌注40 min后,测定血清心肌酶.结果:经间歇运动训练和急性间歇运动处理的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清心肌酶明显低于对照模型组(P<0.05或P<0.01);缺血30 min及再灌注40 min间歇运动训练组心电图ST段、T波面积和QT间期明显低于对照模型组(P<0.05或P<0.01);再灌注40min急性间歇运动组心电图ST段、T波和QT间期明显低于对照模型组(P<0.05).结论:长期间歇运动训练产生心肌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急性运动主要产生抗心脏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间歇低氧运动对大鼠血脂及载脂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间歇低氧运动时脂质代谢的影响状况。方法: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安静2组和运动2组(分别为常氧时照和间歇低氧组),人工制造14.5%低氧(O2)环境,4周后对各组血清胆固醇(Ch)、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栽脂蛋白A-1(ApoA-1)、栽脂蛋白B(ApoB)进行检测。结果:间歇低氧运动组Ch、TG、LDL—C明显低于常氧运动组(P〈0.05),而HDL-C、ApoA-1则显著高于常氧运动组(P〈0.05),ApoB只有间歇低氧运动组才出现显著下降;除Ch外,其余指标间歇低氧运动组的减少或增加与间歇低氧安静组相比均没有显著性。结论:间歇低氧运动可加强机体脂质代谢过程,并对心血管疾病治疗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强度游泳运动对大鼠十二指肠DMT1、FP1蛋白及肝hepcidin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运动影响肠铁吸收的调节机制。方法:3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 group,CG),适度运动组(moderately exercised group,MG)和过度运动组(strenuously exercised group,SG),每组10只,运动10周后分别取十二指肠和肝。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测定十二指肠二价金属离子转运体1(divalent metal transporter1,DMT1)和膜铁转运蛋白1(ferroportinl,FPl)的表达,用RT—PCR测定肝hepcidinmRNA的表达。结果:适度运动组DMT1(IRE)和FP1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过度运动组与对照组相比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适度运动组肝hepcidin mRNA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过度运动组肝hepcidin mRNA的表达与其他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适度运动可能通过hepcidin调节十二指肠DMT1和FP1的表达增强,促进肠铁吸收,满足运动中机体对铁的需求。而过度运动则可能通过大量动用贮存铁满足机体所需,而使肠铁吸收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为期16天的预热适应对大鼠一次性离心运动后骨骼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方法:5周龄SPF级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非预热适应组和预热适应组。并根据取材点不同将非预热适应组和预热适应组分别分为非预热适应安静对照组、单纯运动后即刻、24 h、48 h组、6 d组;预热适应安静对照组和预热适应运动后即刻、24 h、48h、6 d组。为期16天的预热适应结束后,室温恢复24 h,除非预热适应安静对照组和预热适应安静对照组外,运动组大鼠均进行一次性力竭离心运动。运动结束后,分别在运动后即刻、24h、48 h和6 d取腓肠肌,进行光镜观察和SOD、MDA含量测试。结果:1)光镜下观察到,预热适应大鼠运动后骨骼肌损伤较单纯运动大鼠相应的时间点明显减轻。2)预热适应大鼠运动后SOD活性较单纯运动大鼠同一时间点的值均高,其中预热适应运动后24 h显著高于单纯运动后24 h(P<0.01);而MDA含量较单纯运动大鼠同一时间点的值均低,其中预热适应运动后24 h、48 h与单纯运动后同一时间点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和P<0.05)。结论:为期16天的预热适应对离心运动所致骨骼肌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并能纠正其自由基代谢失调。  相似文献   

20.
朱洪竹  肖国强 《体育科学》2011,31(12):73-78
目的:观察16天的预热适应对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的影响;方法:成年大鼠80只,随机分为非预热适应组和预热适应组,各组又分为安静对照组、运动后即刻、运动后24h、运动后48h组和运动后6d组。预热适应模型:热刺激30~35min/天,共16天。末次热适应结束后,室温恢复24h,除安静对照组外,其余大鼠均进行一次离心运动至动物宰杀。取腓肠肌,进行光镜观察和HSP70表达测试;结果:1)预热适应运动大鼠骨骼肌损伤较单纯运动大鼠相应的时间点明显减轻;2)预热适应运动大鼠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48hHSP70表达分别高于单纯运动后相对应时间点的值(P<0.05);结论:预热适应对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理可能与长期(16天)的预热适应能上调HSP70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