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倪连斌 《辽宁教育》2010,(1):120-121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十一册“圆的周长”。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圆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利用公式求圆的周长,同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方形和长方形周长计算”的教学设计与评析周道心设计陈永林评析教学内容: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五册第105页至107页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教学目标:(用投影机打出)1.使学生理解周长的意义。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方形和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  相似文献   

3.
苏春红 《辽宁教育》2008,(10):58-60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数学》第十一册圆的周长。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2.掌握求圆的周长公式,并能按公式求出圆的周长。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周长”的第一课时。 设计理念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基础上展开的,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将为学习平面图形周长的计算奠定基础。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三年级学生,他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认知水平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形象思维仍高于抽象思维,他们虽然在学习的过程中第一次接触周长,但在生活中对周长已经有了模糊的印象。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145页的例题及“做一做”的第1、2题,练习三十四的第1-3题。教学目的:通过“面积和周长的比较”的教学,使学生正确区别面积和周长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学具准备:直尺1把,手帕1块,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硬纸片20张,火柴棒16根。  相似文献   

6.
“正方形的周长”教学设计与评析设计:梧州市大东小学翟秀芬评析:梧州市教委教研室廖金玲教学内容:九义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105──106页例3、例4、例5。教学目标:1.知道周长的含义;2.会计算正方形的周长,并能解决日常生活中有关正方形周长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92~93页例4、例5,随后的“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十四第1~4题以及随后的“你知道吗”。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探索实践中理解圆的周长的含义,形成圆的周长与直径或半径有关的猜想。2.使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推理、阅读、交流等活动经历探索圆的周长与直径关系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积累学习经验,发展动手实践能力、自主探索能力和推理意识。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44~45页第五单元"周长"第1课时内容。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过自己亲身体验,感悟周长的含义;通过小组合作与探究,结合具体事物和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体会"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及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183;数学》三年级上册第44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物和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2能测量并计算正方形、长方、梯形等图形的周长。也能测量计算出不规则物体的周长。3.能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第五册长方形的周长。教材简析“长方形的周长”这一内容的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的边长特征、初步理解了平面图形周长的含义、掌握了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目的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平面图形周长的概念。2.在认识长方形周长概念的基础上,理解并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3.能正确计算长方形周长,并能解决生活中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4.培养学生探究、合作、实践操作的学习意识、习惯和能力。感悟数学是有价值的,体验做数学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长…  相似文献   

11.
面积和周长的比较是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六单元第三小节的教学内容。它是继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之后的又一知识扩展,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教学好这部分知识尤为重要:第一,能排除周长“负迁移”对学生思维的干扰,把学生“三混淆”的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第二,把新知识纳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并加以完善和发展;第三,注重比较面积和周长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为学生今后学习几何知识打下基础。我根据本书课的教学任务,制定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巩固、深化概念,使学生能正确灵活地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学会比较面积和周长的…  相似文献   

12.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39、40页。【教学过程】一、多元感知,建立概念1.自主提问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新朋友——周长。关于周长,你有什么数学问题?预设:什么是周长?哪里有周长?周长有什么用?2.激活经验师:认真观察这位新朋友,它的第一个字“周”指的是什么?“长”是什么意思?什么是“周长”?预设:“周”指的是一周,“长”是长度,“周长”就是一周的长度。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61~62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的含义,了解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就是它们的周长。2.使学生通过围、量、拼、算等操作活动,自主探索测量、计算周长的多种方法。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46-47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拼一拼、比一比、画一画、量一量等活动,加深对周长含义以及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理解。2.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进行观察、比较、测量、计算和估计,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教学设计】一、复习周长的意义谈话:(出示图1)我们学习了图形的周长,请你用手比画下面每个图形一周边线的长。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62~64页。教学目标认识圆的周长,初步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探究活动中发现规律;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积极进行数学思考的思维品质。设计理念1.在操作中感悟。让学生从各自不同的操作实践中感悟化曲为直  相似文献   

16.
一教师教“圆的周长”设计了如下的步骤:第一步: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动机。电脑演示摩托车的车轮运动与里程表数字的跳动;第二步:思考,车轮前进与里程表数字跳动的关系(渗透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第三步:抽象出数学问题:车轮滚动一周所走过的路程实际上是车轮的周长;第四步:动手实践,直接测量圆的周长。学生自主探索出用绕绳法、滚动法这些直接测量的方法都可以求出圆的周长;第五步:用数学方法求圆的周长,思考圆的周长与它的什么有关呢?再次动手实践,测量圆的周长与直径并记录实验结果。学生独立总结出方法:C/d=定值,…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圆的周长”。  相似文献   

18.
刁悟 《辽宁教育》2004,(7):107-108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第五册长方形的周长. 教材简析 "长方形的周长"这一内容的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的边长特征、初步理解了平面图形周长的含义、掌握了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圆的周长“.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的周长,初步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2.通过对圆周率值的探求,培养学生操作、观察、体验、探究的能力及概括能力.   ……  相似文献   

20.
高静 《江苏教育》2007,(12):44-45
“周长是多少”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开展的一节数学活动课。教材中设计了丰富的实践操作活动.旨在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加深对周长的认识。进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和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