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一、教育背景每个孩子的名字都暗含着家长对孩子的美好祝福和殷切期望。名字本身对孩子的成长就有一定的教育暗示作用,但这种教育资源却被忽视了。班级里,学生间常常会依据各自的特点、特长给小伙伴取一个形象的别称,这个称号通常是对其优点或成绩的肯定,这对学生的发展也有一定的暗示与激励作用。教师可充分利用名字暗含的德育因素,与家长联手,激发学生向上的动力。  相似文献   

2.
陆进 《成才之路》2009,(30):8-9
一、让特色班级的名称唤起学生的荣誉感 名字,只是一个区别于他人不同的符号而已,但在浩瀚的文字中,每个人对自己的名字最敏感。父母在给我们起名字的时候,可以说是绞尽脑汁,煞费苦心,在简单的名字背后,蕴藏着父母对我们殷切的期望!我想,针列班级中存在的学生对“05电子网络2班”这个称呼有自卑感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3.
大刘  京向 《初中生》2012,(Z1):27
正悦读之前:提起"鸿鹄"这个词,很多人的第一反应便是陈胜那句名言:"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鸿鹄是什么鸟?  相似文献   

4.
慧玲,加油!     
接手高二(2)这个班时,我是铆足了劲、有备而来的。不仅因为本班学生是出了名的调皮,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班上有一个"特殊"的女孩,她叫慧玲。多么美好的名字啊,父母亲在给她这样一个名字时一定怀着深切的期望,而命运似乎决定跟这家  相似文献   

5.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每个人的名字都有不同的意思。名字常常代表着父辈对孩子的期望与祝福。这次发起的总动员,主题是“说说我的名字”。你可以回家问问爸爸妈妈:为什么要给你起这个名字呀?这个名字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或  相似文献   

6.
名字,是人的一个代码,是说明"我"与"你"是不同个体的一个名称,是一个符号,是一个标签。名字是人在出生后被赋予的,即"取名字",因此,名字本身与"我"这个个体的命运是没有关系的,但是由于名字中存在着许多暗示,人们会将名字与"我"的时代、家乡、环境、出生、成长、前途乃至命运联系在一起。文章主要对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人"取名字"中暗示的部分进行回顾和梳理,分析中国人"取名字"的变化,正确和理性地看待名字的作用,遏制通过名字来实现人生理想的唯心思想。  相似文献   

7.
"期望效应"即"罗森塔尔效应"是"教师对学生抱有较高期望,并通过自己的言行把自己的期望暗示给学生,学生则会按教师的期望去努力,以此作为回报。"由于学生愿意按教师的期望行动,因此,教师的期望容易在学生身上得到实现。如果将"期望效应"运用于教育教学,将会大大促进学生的发展,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哈雷:最近一位署名"宇宁"的同学给我留言:我是一名初三的学生,我们刚刚进行了一次预考,这是第一次中考实战模拟,非常重要,所以我准备得很认真,生怕考不好,考试的前一天晚上我担心得睡不着。我知道父母对我的期望很  相似文献   

9.
也许,我们从没问过自己的长辈:为什么给我起了这样的名字,有什么含义吗?其实,我们的名字几乎都寄托着长辈的期望,甚至暗含着一个特殊的故事……江苏省淮安市新安小学和北京人大附小的同学们讲述了“自己名字的含义”,确实非常的有意义。让我们看看他们的发言,再想想自己名字的含义……你会更理解长辈的心意,更自觉地做个好学生。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以弗鲁姆的期望理论为基础,借助期望理论三个因素与目标间的关系,围绕"激励力"、"期望值"与"效价"展开,通过李克特量表形式问卷、对兰州大学创业课程内容与学生期望契合度进行调查分析。并尝试提出基于学生期望的高校创业课程内容设计策略设想,以期有助于高校精进创业课程内容,有针对性地实施创新创业教育。  相似文献   

11.
活动目的:1.让学生了解亲情,体验亲情的无私和伟大。2.让学生回报亲情,把对父母的关爱付诸实际行动。3.丰富学生的生活和情感积累,为培养学生的关心品质积淀情感基础。活动过程:一、了解亲情1.我名字的故事(1)学生向父母了解为了给自己取名字花的心思和名字中蕴涵的期望和深深的爱。(2)学生交流从名字中体验到的爱。(目的:孩子的名字中融入了父母对孩子的多少期望呀!让孩子从自己的名字中感受到父母的爱)2.我成长的故事(1)学生向父母了解自己遇到疾病、磨难时他们的情绪变化,他们为此作出的牺牲,为之付出的血汗、努力等等。写一篇充满真情实…  相似文献   

12.
中央电视台中有这样一个电视广告:李宁,一切皆有可能。读了全国特级教师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后,我想改用一下广告词——“能爱,一切皆有可能”,以此来形容李老师的成功教育。因为书中那一个又一个的爱心故事是那么真实而又强烈地拨动着我情感的心弦,震撼着我的思想,让我一次次地反思自己与孩子们一起走过的日子,也一次次清晰地认识到,教育是心灵的艺术,爱心是教育的本源,爱是教育的真谛。实施素质教育,教师是关键,师生关系是关键的问题。教育作为一种师生互动的过程,它包含着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和学生对教师的期望。期望影响着行动,行动的结果又改变着期望。只要教师对学生寄予殷切的期望,并付诸行之有效的行为,且将期望信息传递给学生,引起共鸣,就能转化为学生的自我期望。学生一旦形成某种期望,同时为了实现教师对  相似文献   

13.
程红兵 《辅导员》2011,(3):32-35
教育思想办学目的:为了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为了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期望目标:让每一个建平学生的名字都充满神圣和庄严;让每一个建平教职员工拥有归属感和幸福感。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自立精神、共生意识、科学态度、人文情怀和领袖气质"的一代新人。教育理解: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实际上就是一个  相似文献   

14.
杨丙涛 《班主任》2011,(10):45-47
一般的家长会多是老一套:家长先听领导讲话,然后班主任介绍班里的工作、成绩和问题;各科老师介绍这一阶段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测验成绩;表扬一些学生,评判一些事实(有的老师也会点出学生的名字),等等。往往是开家长会前,学生战战兢兢;开家长会时,师长"斗志昂扬";而会后,家长多是当晚把学生教育或责备一番,之后就"偃旗息鼓"、不了了之,很难达到教师期望的家校合力的效果。究竟如何开好家长会呢?  相似文献   

15.
鸿鹄の小巢     
鸿鹄的养猫事件簿事件1:猫会开门。不知大家家里的猫智商到了什么程度,反正鸿鹄家的小花可以跳起来,做出在半空中用前爪按下门把手的高难度动作.把门打开.准确程度达到40%.害得鸿鹄不想让猫进某间房间的话一定要把门锁上……事件2:猫会打滚。任何一只猫都会打滚,这是肯定的,但鸿鹄家的恐龙每天欢迎鸿鹄回家的标准姿势就是……卧倒、打滚、肚皮朝天,开始还以为是偶然,后来发现天天如此,而且对任何到家做客的客人都是这样,鸿鹄很怀疑哪天小偷来了,恐龙也会这样欢迎人家……  相似文献   

16.
小学阶段是学生同伴关系建立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同伴交往方式与态度往往左右着学生品德的形成。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学生同伴交往"功利化"日益明显。文章从交往意识、交往方式、交往行为、交往目的这四个维度进行分析,洞察学生同伴交往背后的德育价值,并对如何提高学生同伴交往的道德意义提出相关对策,期望与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共同切磋。  相似文献   

17.
《作文大王》2014,(1):64-65
既然姓是代表家族的符号,那么名就是代表个人的符号了。名不是乱起的,往往包含着很多的信息,比如这个人的特点、性格、父母的期望,等等。这些,就是名字里包含的秘密。来说说,你的名字里藏着什么样的秘密。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初一五个班、初二四个班421位初中学生的体育课"好课"的期望进行了调查研究。探讨初中学生对体育课"好课"的期望现状。研究结果表明:初中学生期望中体育课"好课"的主要因素可以分为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其中环境因素可以分为教师因素、教材因素和场地器材因素。认为:针对初中学生期望中体育课"好课"现状的对策有: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实施人本教育;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和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采用和蔼的教学态度,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等。  相似文献   

19.
正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几乎每一所学校,都有这么一群孩子,被老师忽略着,被同学轻视着,也被自己放逐着,他们处于被遗忘的角落,因为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后进生。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转化后进生,让后进生早日成才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每一个孩子都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后进生也不例外。只要我们对后进生寄予一定的期望,巧用期望教育要求,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就会收到良好效果。一、搭建爱心桥梁,实现心灵沟通马卡连柯曾经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班主任,要把爱洒向每个孩子的心灵,后进生也不例  相似文献   

20.
<正>·背景提示·斯霞,这是一个响亮的名字,也是一个感人的名字。她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先锋,听过斯霞讲课的人,无不有这样一个感受,那就是斯霞始终与学生融为一体。她播下了爱的种子,在她的身上始终流淌着慈母般的温情、洋溢着充满爱的暖流,每一个学生的冷暖温饱、所思所想,她始终放在心上。重温斯霞,让我们共同回忆斯霞那份教育的情怀、那对教育的执着、那永远的"童心母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