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新媒体也呈现快速发展趋势。在新媒体语境下论述电视媒体与受众之间的关系,这也是当下新闻工作者的一项重要课题。因为电视媒体是面向受众的,所以电视媒体必须确立好受众目标和文化产品对象。但是目前电视媒体并没有与新媒体保持同速发展的态势,也没有引起新闻工作者的足够重视。在当下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本文主要论述在新媒体语境下如何促进电视媒体与广大受众之间的良性互动,让他们能够在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呈现出新闻的多样性,并且能够促使电视台搭上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快车,促进电视媒体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一种大众、新型信息传播交互方式.在高校,新媒体凭借其信息资源共享性传播魅力,深深植根于师生日常生活中.对此,基于广泛的受众群体,高校应营造良好的新媒体环境,立足于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丰富性特征,借助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依托互动电视、手机、电脑等信息传播载体,与用户展开实时交互,以提高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传播开放性、便捷性、共享性与互动性[1].  相似文献   

3.
在以网络媒体为主导的新媒体语境中,以互动性为主要特征的双向传播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单向传播成为主流,互动传播成为发展的趋势。在电视数字化进程中,电视互动节目引导者未来电视发展的方向,电视互动节目应运而生。首先引入互动和电视互动的概念,得出对电视互动的整体认识。在此基础上,探讨电视互动的现状和面临的困境。最后,梳理和总结电视互动发展的趋势,对电视媒介在新媒体语境下的传播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4.
手机电视将开辟全新市场移动媒体随着技术发展和人们在移动中的信息和娱乐需求而出现。手机电视是一种个性化的信息和娱乐内容播送渠道。在这个平台上,电视台和电视节目通过手机播出,实现节目与观众之间的互动,弥补了传统电视播出单向传播的不足,用户能够方便、快捷地参与到节目中;同时也为广播电视机构寻找到与受众更加紧密沟通的渠道。手机电视的发展将大大改变人们的内容消费模式,更好地满足受众个性化、差异化和互动化的内容需求。因此,将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新媒体形态,能够开辟出一个全新的市场领域。正是看中这种媒体形式的潜力,上海文…  相似文献   

5.
张思斯 《新闻传播》2013,(12):251-252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电子技术的进步,电视媒体的传播模式不再以传为主导,更加注重受众互动。本文选取BBC世界新闻频道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新时期和新媒体环境下电视媒体的受众互动模式及其与电视新闻报道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鲁小艳  张莉 《传媒》2016,(9):56-57
广义上来讲,新媒体影视主要是指两种不同模式,一种是传统影视媒体的数字化,最典型的就是移动电视,属于传播渠道空间拓展的一种结果;另一种是传播方式的彻底改变,包括手机电视、网络电视、交互式网络电视等。本文所讲的新媒体影视主要是指后者,是具有鲜明互联网特征的影视新媒体。目前,新媒体影视业正处于关键的转型期,与传统影视、电子商务、网络游戏等领域的跨界融合,进一步推动了新媒体影视制作与传播的多元化发展。但现阶段的发展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包括内容商业化严重、原创性不高、缺乏完善的版权保护机制、盈利模式不成熟等。对此,本文结合当前新媒体影视业发展现状,从受众多元需求、商业潜力及精品化发展等方面入手提出相关对策,以期为新媒体影视业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
沈芸 《新闻记者》2012,(1):89-92
在互联网多触角迅猛发展、大众的民主参与意识获得空前提高的新媒体环境下,电视互动要想突破瓶颈,互动双方都需要得到重新审视和界定。电视机构积极利用自身资源,通过开设电视台网站的方式与受众进行互动,可以从多个方面弥补传统电视互动中的缺陷和不足。这一电视互动的阵地需要得到更多的重视和开发。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普及和发展,受众的媒介使用习惯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少儿电视频道作为传统媒体同样受到新媒体分化受众、分享资源等影响。面对儿童电视开机率不断下滑的现状,电视媒体必须利用新媒体特性,和新媒体紧密融合,通过不同形式的观众互动,将观众拉回到电视屏幕前,完成传统电视媒体传播主流价值观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9.
刘庆 《声屏世界》2013,(8):58-59
这是纷繁的数字化时代,技术发展催生了新的媒介形态,“无限内容、无限传输、无限需求"成为数字化环境下信息生产、传播和消费的新特征。传统受众测量方式和调查方法在捕捉新媒体受众行为的能力上乏力,数字化环境下的受众行为研究在摸索中前行。如果无法准确把握新环境下的受众,那么,观察、判断传媒业发展现状与趋势等一系列的相关问题都将遭遇瓶颈。  相似文献   

10.
我们习惯上把广播、电视、报纸认定为传统媒体。而把网络媒体说成是新媒体或者第四媒体。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的发展过程反映了人们对媒介与信息需求的不断提高。当信息成为生活的必需品,而当单一的传播形式不能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或者单个媒体不能承担高频率、广幅度、大范围的传播任务时,媒体间的融合与互动就会应运而生。这其中受众的信息需求正是媒体在竞争形势下融合与互动的内在动因。  相似文献   

11.
在电视节目的制作与传播过程中,电视媒体与观众之间的传播关系得以建构,传受双方主体间的互动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广义上的电视互动即是指电视媒体与观众的双向互动,而更具体的电视互动是指借助新技术与新媒介而产生的主体间的互动关系。如今的新媒体技术让狭义的双向互动过程更加显化,电视互动的关键——受众反馈环节不仅越来越呈现出即时性的特点,而且日益成为众多电视节目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2.
新媒体发展对传统媒体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也颠覆了传统的传播模式。本文借助于"混沌"理论尝试建构新媒体环境下新型的电视传播模式,提出"细分受众、实时传播、主持引导、内外互动"的电视传播新模式——"混沌模式"。  相似文献   

13.
5月25日,首届全国"电视与新媒体"研讨会在河南郑州召开。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副会长张振华,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秘书长助理、评奖办主任赵德全,河南电视台副台长刘传福,中国社科院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冷凇等参加研讨。来自全国各地30余家电视台、报社、杂志社及网站近60名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商讨在当前媒体传播环境下,电视媒体与新媒体如何更好地互动兼容、和谐发展。会议由赵德全主持。他认为,在当前媒体环境下,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对电视的冲击日益加大,特别是专业视频网站和具备视频储备、制作功能的门户网站等具有明显电视特征的新媒体,对传统电视观众尤其是年轻受众的分流影  相似文献   

14.
科技的进步带动各行业蓬勃发展,在传媒领域,互联网技术促进了新媒体的迅速崛起,以智能手机、智能电视、移动电脑为代表的新兴媒介凭借便携、高速、互动等突出优势获得了受众的关注和认可。新媒体改变了受众固有的接受外界信息、感知发展方向的方式,同时也使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遭遇了受众分流的冲击。2014年是我国媒体融合元年,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各类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各展所长,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推动传媒领域形成新格局。这一背景下,电视媒体该如何完善工作、谋求创新,真正做到顺应时代,应对媒体融合带来的挑战,是社会各界共同瞩目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5.
窦字 《新闻传播》2010,(9):40-41
我国的电视体育节目伴随着电视媒体的市场化运作、大众文化背景下受众需求的转变以及主流媒体的导向支持,在电视娱乐化的浪潮中不可避免地走上了娱乐化的发展道路。可以说,电视体育节目的娱乐化是对电视本位与体育本位的双重回归。面对新媒体时代全新的媒介格局和受众需求,我国电视体育节目的娱乐化之路势必走向全新的方向——互动.  相似文献   

16.
杨科 《新闻前哨》2011,(1):88-89
在数字化的浪潮之下,未来的广播电视除了是娱乐与信息工具之外,更是潜力无穷的媒体营销通路。因为受众在互动性的需求上特别大,而数字化的技术与宽带传输网络将可解决电视与观众互动的问题,建立双向沟通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谈话节目是电视节目的一种重要类型,它易于吸引电视观众,对社会影响巨大。它也在随着社会和电视发展而不断发展,满足受众需求。当今,谈话与娱乐,谈话与新闻,谈话与其它类型的电视节目常常融合在一起,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谈话节目也将一步呈新媒体融合,继续发挥自己的独特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新媒体传播特点和电视谈话节目发展趋势,以福建电视台新闻频道为对象,努力探索适合新媒体时代受众需求的谈话类节目类型。  相似文献   

18.
谢伟 《今传媒》2011,(9):96-97
在数字化技术发展应用和媒介融合日益紧密的背景下,我国的电视数字化进程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电视受众的收视方式和生活状态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实现从被动、单向的方式向主动、交互的选择方式的改变。同时,在三网融合的技术条件下,受众选择能力的增强也必然要求广告内容的多元化和广告内容的互动化。本文从数字电视新的传播特点与功能分析入手,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分析电视互动广告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9.
正一、新媒体环境下电视节目推广的重要性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崛起,电视消亡论此起彼伏,新媒体到底给电视带来了什么?美国学者伊莱休·卡茨做出以下判断:"新型媒体的兴起使电视对家庭和社群的整合作用消失,受众群体的碎片化使电视特定的传播模式正发生革命性的改变,社交媒体将重塑电视。"①新媒体于电视而言不是替代,而是对电视以往的中心化传播模式造成了冲击,从受众、内容生产到传播模式,电视的传播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新媒体对电视的颠  相似文献   

20.
写在前面     
《现代传播》2014,(4):1
2013年,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以及对有限受众资源争夺愈演愈烈的局势,电视台和节目制作方不断探寻变化力求优势。杜宇宸的《2013年中国电视收视市场观察》对2013年中国电视市场的总量特征、受众变化及节目竞争格局进行回顾分析,以期在不断的变化中找寻电视市场的走向。英语世界中的中国古典文学数字化传播体现了信息科技和文学遗产彼此结合的趋势。黄鸣奋的《从联机目录到大数据:英语世界中国古典文学数字化传播》将其传播进程划分为以联机目录与索引、数据库与万维网、三网融合与全媒体为标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