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袁丽娜 《传媒》2015,(16):62-64
随着移动媒体、社交媒体的兴起,媒介生态环境的构成要素不断丰富,城市形象传播的渠道日益多样化.本文提出新媒介生态下的城市形象传播要注重社会网络对信息扩散机制的影响,建立多层次的信息传播平台,强化新媒体在城市形象传播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媒介在信息传播中的应用,档案信息传播也与它产生了紧密的联系,通过调查和分析我国档案馆档案信息传播的现状,对我国档案信息传播存在的障碍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档案信息传播障碍的对策,以促进我国档案馆档案信息传播的发展,提高我国档案馆档案信息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3.
陈彬 《新闻世界》2012,(4):100-101
传播媒介的发展带来的是信息传播速度和广度的改变。微博客作为一种新媒介,以140个字为限定,带来的却是信息传播的无限可能性。面对这些"来势凶猛"的新媒介,怎样利用其传播特性使信息传播更有效,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论新媒介即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随着以博客传播为基础的互联网2·0时代的到来,新媒介传播已经从以技术为导向的独白式的传统线性传播模式,转向以关系为导向的、对话式的全息传播模式。本文比照“媒介即讯息”的麦克卢汉逻辑,大胆提出“新媒介即关系”的观点:第一,“关系传播”体现了新媒介的传播归属;新媒介作为“关系的居间者”,分别对人们的社会角色关系、文化关系和情感关系产生深刻影响。第二,“电子对话”体现了新媒介的传播特征,具体表现为合作、平等、接近和冒险四个面向第三,“梅特卡夫法则”体现了新媒介的传播效果。“新媒介即关系”的传播学意义在于,把新媒介的研究层面从传播技术层面提升到传播关系的层面;把新媒介传播研究从以技术性的信息传播,引导向以对话性的关系传播为主;把以网站为中心的“信息传播学”,导向以人为中心的“关系传播学”。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新的媒介形式不断涌现,在新媒介环境下研究电视新闻传播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新媒介形式对电视新闻节目的影响电视新闻节目的特点在于图文并茂,信息传播的权威性强,在特殊地点和关键时刻可以采取现场直播或现场连线的方式进行报道,为受众群体呈现一种视听兼备的新闻  相似文献   

6.
张蕊 《新闻世界》2023,(11):51-53
健康传播旨在提高公众的健康素养,提升全民的健康水平,是国家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受经济发展和文化教育水平影响,我国农村居民的健康素养相对较低。本文以皖西地区L村为例,研究新媒体时代农村地区健康传播的现状,以及新媒介技术在农村地区健康传播中的应用。研究认为,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农村地区健康传播的渠道,为农村居民获取健康信息提供了更为多元的方式,但是也伴随着相应问题。农村地区健康传播需加强对新媒介技术的投入使用,着力提升农村健康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7.
媒体群众体育信息传播缺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媒体传播群众体育信息具有极大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媒体可以通过树立完整的体育传播观、传播视角的转换与拓展,提高群众体育信息传播的策划水平和加强媒体人员的培训等策略与方法来改进和完善群众体育信息的传播.  相似文献   

8.
冯菊香 《今传媒》2014,(5):37-38,54
"世界末日说"属于流言中的谣言,其传播渠道主要有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和网络新媒介传播等不同途径。"世界末日说"传播的影响成了现代"魔弹论"的翻版,究其原因,除了深层的社会原因外,与电影《2012》引发的恐慌、新媒介建构的"拟态环境"等推波助澜不无关系。为此,可以从公众理性认识"世界末日说"的本质;媒介理性设置报道议程;政府应加强科技知识普及力度等方面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9.
张文莉 《青年记者》2009,(24):91-91
在一切皆有可能成为媒介、成为传播信息的渠道和载体的泛媒介时代,新媒介的不断开发和传统媒介的大肆扩容,导致信息过剩传播,媒介受众的分化聚合处于无序和无规则状态,而整个传播系统则处于一种失衡的状态。泛媒介时代的到来,深刻地改变着传统的阅读习惯、阅读心理和求知方式。  相似文献   

10.
以自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下,信息的快速大范围传播使许多社会议题不断放大,新闻媒体在利益环境下为了迎合受众,往往以特定的新闻热点为依据进行泛标签化新闻报道,这种传播态势很容易忽视社会舆论走势,影响社会环境稳定,"扶人反被讹"就是新闻热点议题中的代表。本文以2011年至2015年间腾讯新闻中有关"扶人"事件的报道为例,研究新媒体环境下扶人报道的舆论引导态势和舆论引导现状,探析新媒介环境下切实可行的舆论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11.
网络新闻在网络主流媒体建设中的核心作用   重视和加强网络主流媒体建设是适应信息全球化趋势的必然要求。   在 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以及互联网络的日益普及,如何掌握、传播和使用信息将对国家、社会及个人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信息及对信息的掌握、传播和使用在某种程度上将越来越成为影响甚至改变另外一个国家现状的手段。目前,西方新闻媒体在我国边缘地区一天 24小时播放节目,网络报纸已经闯入国门,进入家庭,无视它们的影响是轻率的。而国内直接受阅外文报道的人越来越多,就是为了获取某些国内媒体所不能报道的消…  相似文献   

12.
张宏曼  罗彬 《视听》2022,(4):13-16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不断为体育传播赋能.依托人工智能技术,体育传播在信息生产、流通、体验等环节形成机器人写作、个性化推荐、虚拟现实场景等智能传播态势.然而,技术带来的新媒介、新主体、新现象使得体育传播中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天平日益失衡,体育传播面临着信息生产、信息分发和用户体验等方面的伦理困境.人工智能时代,体育传播应以...  相似文献   

13.
在当下的中国社会,各种各样的新媒介类型不断涌现,人们参与大众传播的态度和角色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对新媒介在形成平等的价值理念、同向的传播价值、网状的传播路径、高速的传播时效上的期待日益加深。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研究报告和文本分析、个案研究的方法发现,新媒介语境下中国社会的传播失衡并没有发生本质上的变化,相反在地域层面、社会群体层面和媒介内部层面都呈现出了新的表现。  相似文献   

14.
正手机在社会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信息传播中被誉为"第五媒体"。手机以其便携性、便捷性、便利性等特点而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我国体育新闻爱好者数量逐年攀升,手机这一移动新媒体的发展和普及为体育新闻报道传播提供了良好的渠道。手机与体育的友好合作极大地推动了我国体育新闻传播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我国传统媒体传播形式的创新。根据手机体育报道实践调查发现,尽管手机普及率很高,但是大量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大众传媒的不断发展,信息传播在危机管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新媒介技术的推动下,手机短信作为新的传播渠道日益彰显出其在危机传播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以手机短信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危机传播中的作用,同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传播能力是衡量媒体影响力水平的尺度。本文对广西媒体对东盟信息传播能力的内涵进行界定,提出了传播能力的评估要素,对近年广西媒体对东盟的信息传播能力现状运用传播平台、传播团队、传播内容、受众资源等具体指标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  相似文献   

17.
学术信息传播是社会传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社交媒体上学术信息的传播机理,有助于研究人员积极使用社交媒体,促进学术信息的传播。文章首先对学术传播的发展历程及模式演进进行研究,其次分析了社交媒体的信息传播特点及要素,最终得出社交媒体环境下的学术信息传播模型及传播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8.
张辉 《大观周刊》2011,(13):109-110
信息时代,随着各式各样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微博凸显许多新媒体特点和传播优势。微博在越来越多的媒介消费者中正变得越来方便和普遍,它给广大用户带来通讯和信息发布便利的同时,也产生许多问题。在新媒介环境中,在二级传播理论视角下,微博需利用其传播优势实现自己正确引导舆论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臧海萍  邓博 《传媒》2021,(1):48-49,51
随着一系列新技术、新媒介不断被用于融媒体传播,新时代的新闻传播模式正处于不断创新变革之中.本文以新华社新媒体中心创作的MV《七子新歌》为例,分析了MV对融媒体传播的特殊作用,并通过对《七子新歌》MV的具体分析,提出了MV在融媒体传播中的创新思路.文章认为,在MV用于融媒体传播的同时,还要重视新媒体矩阵传播、联动传播和专业化媒体平台的助力传播,以此提升新闻传播活动的传播力、引导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随着媒介形态的泛化,信息过载导致的"信息疲劳"、"信息迷雾"等现状使得传播环境更加复杂多样.在这样一个变局横生的传播环境中,针对不同的视听媒介、各异的视听内容、个性化的视听受众需要在大数据分析基础上实施不同的传播策略.本文着重论述视听媒体传播策略中的整合传播、精准传播和品牌传播的具体运作与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