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是在对外开放的形势下起步、发展的,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内、国际大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加快,2003年的"非典"疫情对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我国已建立中央、省部级和地方三级新闻发言人体制.虽然我国的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在实践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和不足,有必要进一步规范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健全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新闻发言人制度在中国的土地上落地生根,只有20多年的时间。1983年,我国开始正式建设新闻发言人制度,当时正是改革开放初期,新闻发言人制度很好地满足了外宣和外交工作的需要。其后,我国在国务院、外交部、国务院部委和人民团体三个层次上建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2003年的“非典”是一个重要转折,它让新闻发布会突破了外交领域,直接推动了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和普及化。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历史不长,发展中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因此我们要积极努力,不断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防止新闻发言人制度助长新的形式主叉。  相似文献   

3.
新闻发言人制度在突发性事件中的舆论角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娟 《新闻前哨》2004,(6):13-14
“新闻发言人不是人,而是一种制度”——这是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全国新闻发言人培训班上,所有学员都必须熟悉的一个概念。 2003年,在非典疫情这场突发性的公共卫生事件中,我国全方位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应运而生,从中央到地方的新闻  相似文献   

4.
正1983年4月23日,中国记协首次向中外记者介绍国务院各部委和人民团体的新闻发言人,正式宣布中国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自此,我国新闻发言人事业有了长足发展。从2003年的SARS事件时起,政府开始全面推广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修改保密法,制定信息公开条例,基本建立了一个国新办、各部委、地方省市的三级新闻发言人制度。中外比较视角中外新闻发言人在传播方式、目的方面没有什么不一样,但因国情不同、社会制度差异与文化历史等的不同,故在发布新闻时中外发言人的表现有所区别。中国传媒大  相似文献   

5.
2004年12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首次公开了62个部委75名新闻发言人的联系方式,媒体也前所未有地将焦点集中在各个部委的新闻发言人身上。然而要想让新闻发言人制度更贴近老百姓的生活,加强建立地方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是必不可少的。据悉,截止到2004年年底.全国省市自治区中,已制定新闻发布制度的有23个,已设立省级政府新闻发言人的有20个。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开始设立。2003年之后国内新闻发言人制度从中央到地方蓬勃发展。关于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研究是一个热点,研究视角十分丰富,涉及新闻传播学、政治学、社会学、公共关系等学科。本文对国内对于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研究视角与研究内容进行概况归纳,对于关于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研究热点进行梳理和展望。  相似文献   

7.
新闻发言人制度作为信息公开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性质、功能和作用成为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有效手段。由于我国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尚处于起步阶段,制度还不够完善,各种有悖新闻发布规律的事情还常常发生。因此唯有健全和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才能突破发展中的瓶颈,有效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相似文献   

8.
从公共关系学角度分析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闻发言人制度是现代政府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公关活动。它的发轫和发展源自政府公关的需求。本文从公共关系学的角度对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发展、重要性以及在我国暂存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能从新的角度正确认识新闻发言人制度的面目,并为其在我国的发展提供借鉴和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新闻发言人制度作为信息公开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性质、功能和作用成为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有效手段。由于我国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尚处于起步阶段,制度还不够完善,各种有悖新闻发布规律的事情还常常发生。因此唯有健全和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才能突破发展中的瓶颈,有效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相似文献   

10.
贺明  靖鸣 《新闻世界》2010,(4):14-15
新闻发言人制度作为信息公开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性质、功能和作用成为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有效手段。由于我国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尚处于起步阶段,制度还不够完善,各种有悖新闻发布规律的事情还常常发生。因此唯有健全和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才能突破发展中的瓶颈,有效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新闻发言人制度于1983年正式确立。新闻发言人作为党和政府最直接的耳目喉舌,最权威的发布者,实现了政府的政务信息和重要新闻与社会的沟通。“7·23”甬温线高铁追尾事故后,原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在新闻发布会的言谈表现让人们再次关注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困境、新闻发言人的修炼、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设等问题。本文以此事件为切入点,谈谈笔者对政府部门新闻发言人制度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2.
朱小阳  俞雷华 《新闻界》2007,(1):58-59,35
1983年3月,外交部首任新闻发言人对中外记者亮相,1983年4月23日,中国记协首次向中外记者介绍国务院各部委和人民团体的新闻发言人,正式宣布我国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是我国推进政务公开的一个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3.
黄奇萃  童兵 《新闻传播》2010,(6):11-13,17
2009年,“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作为一个概念在十七届四中全会上被正式提出。这是与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既联系又区别的一项新制度.它应该如何汲取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的成熟经验.同时又走出自己的特色.值得学界探索。本文从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意义、该制度的定位及在建设过程中应该注意避免的主要问题等几方面出发.结合业界及学界对政府信息公开及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研究成果.对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理论框架作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新闻发言人制度与政府公共关系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茜 《当代传播》2003,(6):79-80
在“非典”期间,国务院新闻办一共举行了8场新闻发布会,在一些“非典”疫情比较严重的地方如北京市、河北省加强新闻发布。此外,“非典”期间,一批新闻发言人,如卫生部的新闻发言人脱颖而出,而且各个地方、各个部门,各种不同形式的新闻发布模式也建立起来。新闻发布会成为民众掌握疫情、了解“非典”重要的信息渠道,而新闻发言人的发言不仅消除了不利的社会流言,而且还鲜明地表明了政府的姿态。“非典”过后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设提上了重要的议程。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经由政府的大力提倡,2004年步入稳健发展阶段,据新华社报道,目前全国已有15个省级政府建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有13个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政府建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媒体在对该制度争相报道的同时,也开始以更理性和成熟的态度看待政府这一重大举措。新闻传播理论界在新闻发言人培训班上宣讲现代传播理念,同时也将新闻发言人制度列为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6.
近年以来,我国不少中央部委和地方政府纷纷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媒体报道也出现了一个热点名词:新闻发言人.  相似文献   

17.
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曹越 《新闻记者》2003,(7):9-10
近来,一些省市人民政府开始实行新闻发言人制度,这对提高地方政府的行政透明度,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刊特发一组文章,就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历史与中外新闻发言人的现状、新闻发布会的舆论监督意义等作一介绍。 ——编者  相似文献   

18.
郝伟  蔡正华  薛若楠 《今传媒》2010,18(10):138-140
"非典"、"3·14拉萨事件"、"5·12汶川地震"等一些重大事件的发生,暴露出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在处理重大突发性事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新闻发布体制滞后、法律法规的缺失、新闻发言人角色"错位"、专业人才稀缺等。本文主要从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情况出发,探讨重大事件发生时我国政府新闻发言人的应对方法以及进一步完善中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近年以来,我国不少中央部委和地方政府纷纷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媒体报道也出现了一个热点名词:新闻发言人。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实际观察为出发点,分析了新闻发言人设立的情况、新闻发言人的活动与内容,并对新闻发布的社会效果做了梳理。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新闻发言人的发展走向,即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