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看高考题(2007年天津卷·理22):设椭圆x2/a2+y2/b2=1(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A是椭圆上的一点,原点O到直线AF1的距离为  相似文献   

2.
有不少同学把(、万),与丫丁混为一谈,其实它们有着原则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四点: 1.读法不同:临/百)2读作。的算术平方根的平方;、侣三读作a平方的算术平方根. 2.运算顺序不同:(了万),先算丫万,再算(必万)2;侧牙,先算矿,再算丫了3.运算结果不一定相同:、)2一。。。、。);、一。一) }a,倪>O,O,a=O,一口,a<0. 4.取值范围不同:在朴2万)2中,a的取值范围是“)。;在、7中,“的取值范围为一切实数. (江苏省盐城市马沟中学吴友智)(a~(1/2))~2与(a~2)~(1/2)相同吗?@吴友智$江苏省盐城市马沟中学~~…  相似文献   

3.
请同学们先考虑一道中考题: 已知:O的半径OA=1,弦AB、AC的长分别是2~(1/2)、3~(1/2),求∠BAC的度数.(1999年湖北省十偃市中考题) 下面是一份典型的解答:  相似文献   

4.
<正>问题设椭圆E:x2/a2+y2/b2=1(a>b>0)的中心为O,A、B是椭圆上的两点(A、B、O不共线),求△AOB面积的最大值.对于这个问题,笔者经过探讨,得到了如下两个有趣的结论.定理1设椭圆E:x2/a2+y2/b2=1(a>b>0)的中心为O,A、B是椭圆E上的两点(A、B、O不共线),则当且仅当直线AB与椭圆F:x2/a2+y2/b2=1/2相切时,S△AOB取得最大值1/2ab.  相似文献   

5.
题目已知AC、BD为圆O:x~2+y~2=4的两条互相垂直的弦,垂足为M(1,(2)~(1/2)),则四边形ABCD面积的最大值为____一、学生错误思路展示在最近的一节高三复习课上,笔者选用了2009年高考数学全国Ⅱ卷第16题作为范例先让学生思考,当学生们拿到题目时,许多学  相似文献   

6.
以CuCl2.2H2O、FeCl3.6H2O和Na2C2O4为反应物,利用水热法合成CuO/Fe2O3复合材料纳米颗粒.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且对产物进行了红外光谱仪(IR)分析.结果表明:所得CuO/Fe2O3复合材料形貌为立方体结构.研究了CuO/Fe2O3复合材料的红外特性,在670 cm-1到450 cm-1之间出现了Cu—O键伸缩振动特征峰.  相似文献   

7.
一、选择题1.在25℃,101kPa的条件下,已知:(1)4Al(s) 3O2(g)=2Al2O3(s);!H=-2834.9kJ/mol。(2)4Al(s) 2O3(g)=2Al2O3(s);!H=-3119.1kJ/mol。由此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A.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变为O3时吸热B.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变为O3时放热C.O3比O2稳定,由O2变为O3为吸热反应D.O2比O3稳定,由O2变为O3为放热反应2.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在标准状况下,任何NA个气体分子的体积都约为22.4LB.2.3g钠与足量水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C.在1L0.2mol/L的CH3COOH溶液中所含的分子总数小于0…  相似文献   

8.
形如b/a=c~2/b~2(a、b、c、d表示线段)的比例的证明,同学们常感到棘手,本文举例说明说它的一种证明方法—凑比法。其思路是将b/a凑成b/x·x/a,若待定线段x使得b/x=c/d且x/a=c/d,则b/a=b/x·x/a=c~2/d~2。例1 如图1,自⊙O外一点P作⊙O的切线PA,过P作割线PCB,求证:PB/PC=(AB)~2/(AC)~2 分析:设PB/PC=PB/x·x/PC(x为待定线段),先证明PB/x=AB/Ac,由此确定出x,再证明  相似文献   

9.
正1试题概况在一次高二的检测考试中,遇到了这样一道压轴题:已知椭圆C:x2/a2+y2/b2=1(ab0),圆O:x2+y2=b2,点A、F分别是椭圆C的左顶点和左焦点,点P是圆O上的动点.(1)若P(-1,3(1/2)),PA是圆O的切线,求椭圆C的方程;(2)若PA PF是常数,求椭圆C的离心率;(3)当b=1时,过原点且斜率为k的直线交椭圆C于D、E两点(其中点D在第一象限内),它在轴上的射影为点  相似文献   

10.
笔者曾在《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自然版)1996年第1 ,2期合刊上论证了由·O,(?)P_1,(?)P_2围成的区域中,从(?)P_1起顺次相切的圆的半径构成一组数列.为下面讨论方便。设(?)O的半径为1,则(?)P_1,(?)P_2的半径均为1/2,那么上面那组数列是:1/2,1/3,1/6,1/(11),…,通项是:1/(n~2+2)=0,1,2,…).现在问题是在这组两丙相切的圆中,还有没有其他一些圆的半径也构成数列?回答是肯定的.如图:由(?)O,(?)O_1,(?)P_2围成的区域中,从(?)P_2起顺次相切的圆的半径也构成一组数列:1/2,1/6,1/(14),1/(26),…,其通项为1/(2n~2+2n+2)(n=0,1,2,…)读者可以仿文[1]的方法给出证明.现在证明由(?)O,(?)O_1,(?)P所围成的区域中,(?)O_1起顺次相切的圆的半径所组成的数列.设这组圆的圆心分别为O_1,O_2,O_3,…,O_n,(?)O_1OP=α_1,(?)O_2OP=α_2,(?)O_3OP=α_3,…,(?)O_nOP=α_n,先计算(?)O_2的半径,设(?)O_2的半径为x,由余弦定理,得  相似文献   

11.
文献[1][2][3]给出了多种圆锥曲线的切线的多种作图法.本文提出另一种作图法.当点在曲线上时作出切线与坐标轴的交点,连接切点和交点得到切线;当点在曲线外时,作出切点(先作切点弦与坐标轴的两交点,得到切点弦,与曲线相交得切点)将已知点与切点连接得到切线. 基本作图1:已知P(x0,y0),a>0,x0≠0,作点Tx(a2/x0,0) 作法:甲:当x0>a时, (1)以原点O为圆心,以a为半径作⊙O.  相似文献   

12.
一、完全燃烧 1.烃燃烧前后气体体积大小变化规律 令烃的分子式或混合烃的平均组成为CxHy 若体系温度t<100℃,则反应生成的H2O为液态,从CxHy(气) (x y/4)O2(气)→xCO2(气) y/2H2O(液)可知:  相似文献   

13.
大家都知道,圆具有如下性质:“如果AB是圆O的任意一条弦,M为AB的中点,那么AB上 OM,用‘斜率’的语言来叙述,即k_(AB·k_(OM)=-1.”其实,一般有心二次曲线均有类似的性质,用命题分述如下: 命题1:如果AB是椭圆x2/a2+y2/b2=1的任意一条弦,O为椭圆的中心,e为椭圆的离心率,M为AB的中点,即k_(AB)·k_(OM)=e2-1. 命题2:如果AB是双曲线x2/a2-y2/b2=1的任意一条弦,O为双曲线的中心,e为双曲线的离心率,M为AB的中点,即k_(AB)·k_(OM)=e2-1. 下面给出命题1的证明(命题2同理可证)  相似文献   

14.
结论1:在椭圆x2/a2 y2/b2=1(a>b>0)上不与坐标轴平行的弦的斜率与该弦中点和坐标原点连线的斜率之积为定值-b2/a2(注:若椭圆焦点在y轴上时,即b>a>0,则定值为-a2/b2).证明:设原点为O,A(x1,y1),B(x2,y2)是椭圆上的任意不同的两点,  相似文献   

15.
<正>一、考题探究例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圆O:x2+y2+y2=16,点P(1,2),M、N为圆O上不同的两点,且满足PM·PN=0.若PQ=PM+PN,则|PQ|的最小值为.这是一道高考模拟试题,考试结果几乎全军覆没.学生大多没有很好的思路,感到不知如何下手,这引起了笔者的关注,再把题目仔细一琢磨,题目似乎在哪见过.我们先看一  相似文献   

16.
研究UV254光照下,Fe(Ⅲ)-EDTA/H2O2对苯酚的催化光降解效能。首先考察反应时间、溶液初始pH值、Fe(Ⅲ)与EDTA的浓度比值对UV/Fe(Ⅲ)-EDTA催化光降解苯酚的影响,进而考察UV/Fe(Ⅲ)-EDTA/H2O2体系对苯酚的降解效能。结果表明:当溶液pH为7,Fe(Ⅲ)/EDTA浓度比值为1:1时,经过1h反应,UV/Fe(Ⅲ)-EDTA体系对苯酚的催化光降解效率达61.13%。在溶液初始pH为37时,UV/Fe(Ⅲ)-EDTA对苯酚的降解率均可达60%以上。在中性条件下,UV/Fe(Ⅲ)-EDTA体系添加H2O2后可把苯酚的降解率从61.13%提高到91.30%。反应前后溶液的紫外扫描光谱表明光降解过程中苯酚的苯环共轭结构被破坏。最后对UV/Fe(Ⅲ)-EDTA/H2O2体系催化光降解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题目在CO、HCOOH、C2H2O3的混合物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H%=r,则C%为( ) A 3/7(1-9y) B 6/7(1-r) C 3/7(1-6r) D 1/7(1-r) 一、变形法. 混合物中三种成分的化学式可变形为CO、CO·H2O、2CO·H2O,观察上述化学式,容易发现混合物  相似文献   

18.
题型示例一 :基本概念的认识【例 1】 对于反应 :4NH3(g) + 5O2 (g) =4NO(g) +6H2 O(g) ,在 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 1min后 ,NH3减少了 0 .1 2mol,表示该时段的反应速率中 ,正确的是A .v (NO) :0 .0 0 1mol·L- 1·s- 1B .v (H2 O) :0 .0 0 2mol·L- 1·s- 1C .v (NH3) :0 .0 0 2mol·L- 1·s- 1D .v (O2 ) :0 .0 0 1 2 5mol·L- 1·s- 1解析 :先根据概念求出用NH3表示的反应速率 ,v(NH3) =0 .1 2mol2L× 60s =0 .0 0 1mol· (L·s) - 1,然后根据 :v(NH3) ∶v(O2 ) ∶v(NO)∶v(H2 O) =4∶5∶4∶6;比较其他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  相似文献   

19.
一、中学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先看一道例题,苏教版高中课本<化学1>(必修)(2007年6月第4版)第8页例1:483gNa2SO4·10H2O中所含Na+和SO42-的物质的量各是多少?所含水分子的数目是多少? 解:Na2SO4·10H2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2,摩尔质量为322g·mol-1.  相似文献   

20.
一堂课的中心,就是课题.怎样引入课题是值得研究的.引入课题时应把握住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课题引入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一)从复习旧知识入手,突出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例如,讲平面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的条件这节时,先复习例1,求曲线积分:J=∫cxydx (y-x)dy,其中C为(1)直线y=x上从O(0,0)到B(1,1)的一线段;(2)抛物线y=x~2上从O(0,0)到B(1,1)上的一段弧;(3)立方抛物线y=X~3上从O(0,0)到B(1,1)上的一段弧.其积分结果分别为1/3,1/12,-1/20.再复习例2,求曲线积分∫c2xydx x~2dy,其中C与例1的条件相同,其积分结果都是1.由此可见,例1的曲线积分与路径有关,而例2的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那么在什么条件下,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呢?从例1和例2的被积式可以看出;例1中2P/2Y≠2Q/2X,而例2中2P/2Y=2Q/2X.这是否是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