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教育评价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教育评价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社会变革、教育测验运动、泰勒、稳定发展、兴盛和专业化六个时期、如果把三十年代“美国教育评价之父”拉尔夫·W·泰勒(Ralph.W.Tyler)首创教育评价这一术语和进行“八年研究”作为系统的教育评价开端的话,那么教育评价理论的产生至今已有近六十年的历史。在这几十年中,美国教育评价理论得到  相似文献   

2.
1992年,加利福尼亚州的民主党员芭芭拉·博克瑟和戴安娜·费恩斯坦入选美国参议院,这是各州首次选派妇女到国会上议院.在首都华盛顿,人们称这一年为“妇女之年”.部分原因在于参议院的妇女人数由2人增长到6人,是原来的3倍.而同时众议院的妇女人数也几乎翻了一番.在地方和各州的选举中,1992年对于妇女来说也是一面旗帜,博克瑟把她的胜利归功于选民中的一种意识,即国会大厦需要女性去平衡男性占绝对优势的性别倾向.在1991年,国会审议最高法院提名者克拉伦斯·托斯涉嫌对阿尼塔·希尔的性骚扰一案期间,这咱观念得到加强.阿尼塔·希尔是名法学教授,曾就任由司法大会男议员控制的均等就业机会委员会.博克瑟在她的书中讲:“希尔带领妇女去争取政治权力,并最终为解决妇女权力的缺乏和高级政治机关中女性的缺乏问题开辟了道路.”1993年1月5日博克瑟开始了为期6年的参议员生涯,在这之前,她在美国众议院任职十年并为环境保护、教育、卫生保健、军事改革而努力工作.1940年11月11日博克瑟生于纽约市的布鲁克林区,取名叫芭芭拉·丽斐,艾伦·R·丽斐和索菲·丽斐之女.做为她自我描述的“五十年代的孩子”,博克瑟在成长期间从未考虑过会从事政治事业.在《参议院中的陌生人》一书中,也写道:“我做了一个中等阶层的第  相似文献   

3.
·小学数学教育心理学漫谈·第二十讲元认知与元认知能力的培养曾晓新一、什么是元认知“元认知”由美国心理学家弗莱维尔于1976年首先提出,最近一二十年成了认知心理学研究的热点。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也就是人们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元认知包括元...  相似文献   

4.
一、发现法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次世界大战后的50年代和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杰罗姆、布鲁纳、本杰明、布鲁姆以及享利·林格伦等人,就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培养能力的途径和方法等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当时,美国学校只注重让学生一般地掌握知识。杰罗姆·布鲁纳认为,这种状况同“知识爆炸”的客观形势极不适应,同“获得更好的生存机会”的战略目标极不适应。布鲁纳指出:“处于工艺和社会异常复杂的时代”的美国教育,必须“把培养优异成绩作为教育的最一般的目标,要帮助每个学生获得最好的智力发展,促使所有的学…  相似文献   

5.
公关事业的产生是美国资产阶级统治策略调整的结果戚海龙公共关系事业诞生于二十世纪的最初十年,诞生的标志是当时美国出现了一批以艾维·李为代表的职业化的公共关系工作人员。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专业机构。这里,我们使用的概念是“公共关系事业”而不是“公共关系”,这...  相似文献   

6.
拉尔夫·W·泰勒(Tyler,R.W.)是美国当代著名的课程和评价专家,享有“课程理论之父”、“教育评价之父”和“行为目标之父”之称。泰勒于1902年出生于美国芝加哥市。1927年在芝加哥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33年应美国进步教育协会的邀请,到俄亥俄州立大学参与领导了美国现代教育史上闻名的“八年研究(Eight-year Study,1934—1942)”课程实验。1938年应当时的芝加哥大学校长赫钦斯(Hutchins,R.M.)之邀,出任该校教育系主任。60年代初期,泰勒在芝加  相似文献   

7.
“五·一”教师节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把 5月 1日国际劳动节也作为中国教师节。由于宣传不够等方面的问题,人们只知过劳动节,不知有教师节。 1957年以后在“左”的思想影响下,这个教师节也就销声匿迹了。   “九·十”教师节 为了重振教育,提高教师地位,恢复“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 1985年 1月 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上确定,每年 9月 10日为中国教师节。这是考虑到新学年开始,学校要有新气象,师生要有新感觉,让新生从入学伊始,就开展尊师重教的教育活动。同时, 9月份全国性节日少,便于集中组织宣传…  相似文献   

8.
也谈二战后初期“冷战”的责任者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对于如何看待美苏两极在战后初期的地位、作用和谁该对发动冷战负责的问题,国内外史学界特别是美苏两家发表过许多论著和文章,但是学者们的看法大相径庭。盛行于40、50年代乃至60年代初的美国传统学派象赫伯特·费斯、约瑟夫·琼斯、沃尔特·罗斯托、约翰·斯帕尼尔、小阿瑟·施莱辛格,都秉承美国决策人的意图,把  相似文献   

9.
乌申斯基     
康士坦丁·德米特里耶维奇·乌申斯基(1823—1870),俄国十九世纪著名教育家,被称为“教师的教师”。1844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法律系,一生除有五年担任小官吏,其余时间基本上是从事教育和教育研究工作。乌申斯基是一位具有进步思想和渊博学识的教育家。哲学上他由早期的唯心论转向唯物论。政治上欢迎农奴制的废除,要求“毫不犹豫地把国民教育交给国民自己”。他认为全面研究人、了  相似文献   

10.
培根有句家喻户晓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 1962年,美国经济学家菲里茨·马可鲁普发现美国在1947年—1958年期间知识产业以年均10.6%的速度递增,是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的两倍,于是首次提出“知识产业”(Knowledge Industry)的概念; 1980年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预言:社会的主宰力量将由金钱转向知识;1982年,美国经济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中称;知识是经济社会的驱动力;90年代初,美国阿斯本研究所提出:信息和知识正在取代资本和能源而成为能创造财…  相似文献   

11.
教学艺术是一个古老而历久弥新的命题。从《学记》提出“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的教学艺术观,到夸美纽斯写作《大教学论》“阐明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都记录着人们对教学艺术进行理论审视的探索。在国外,美国教育家芝加哥大学教授富礼门(F·N ·Freem cn)和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巴格莱(W·C·Bagley)曾于1930年在美国全国教育协会年会中,就教学是科学还是艺术进行激烈辩论。富礼门认为教学是科学,而巴格莱则强调教学是艺术。①后来在本世纪五六十年代,又爆发了一场争  相似文献   

12.
一、美国职业技术教育概况 美国的职业技术教育随着市场经济的需要和国家颁布的相关法律而逐渐形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国会于1917年通过了《史密斯──休斯法》,职业教育开始起步。1963年国会又通过了《职业教育法》,促使以社区学院为代表的各类职业技术教育机构纷纷建立,形成了相当规模的职教体系。1990年国会又通过了《卡尔·D·珀金斯职业和应用技术教育法》,加速了职业技术教育的现代化和超前性,职教机构开展了“未来工作”的职业信息教育,为面向对世纪的职业技术教育打下了基础。 目前承担职业技术教育任务主要是…  相似文献   

13.
在五十年代前,我国大学英语专业的传统课程设置只有英国文学或英国文学选读,却从未见过英美文学选读,更谈不上开设美国文学课了。是不是当时美国文学不存在呢?不是的,大家都知道,美国在20年代就产生了一批除了马克·吐温、杰克·伦敦以外的像马格特鲁·斯坦、多斯·帕索斯、海明威、刘易斯·芝福德、厄伐·庞德、尤金·奥尼尔、菲茨杰拉德、辛克莱·刘易斯、托马斯·沃尔夫等杰出的作家,他们将美国文学史上最活泼、最新鲜、最激动人心的作品献给了美国人民,为世界文学宝库增添了颗颗灿烂的明珠。然而,当时被教授学者们推崇的却只有英国文学。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美国英语之被忽视不能不说是个重要因素。 如今,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文学已登上了大学的课堂。但在美国英语方面还有所争论。争论的焦点仍在“规范”两字上。一些从事英语教学的工作者往往有意或无意地说:学习英语就得学习伦敦英语,因为它是最规范的。有趣的现实是眼下听VOA的人要比听BBC的人多;再就是目前日常交际口头用语和正式的书面文字,包括大学的英语教材都广泛地出现了美国英语。事物是在发展的,语言更不例外。 我们不妨对英语的发展史作个极其简略的回顾,看看有没有所谓的规范英语?伦敦英语是否就算作规范英语呢? 从英语语言史  相似文献   

14.
万驰 《中国教师》2012,(18):78-80
<正>"美国革命的特点之一,是革命领袖都重视教育;之所以重视教育,是因为他们把教育和民主政治联系在一起"[1]。美国革命领袖对教育的重视在历史上一脉相承:大名鼎鼎的政治家、科学家本杰明·富兰克林被称作"美国文实学校之父"和"成人教育的先驱者";美国开国元勋乔治·华盛顿也曾提出许多教育计划。几乎同一时期有一位在公立高等教育领域作出特殊贡献的政治人物,那就是总统杰斐逊。一、教育经历托马斯·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1743—1826),出生在弗吉尼亚阿尔帕马尔县的一个种植园主家庭。  相似文献   

15.
一、知识经济的内涵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里茨·马克卢普把教育、研究与开发、传播业、信息设备、信息服务五个产业部门,称为“知识产业”,从而最早提出了与知识经济相关的类似概念。  相似文献   

16.
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诗歌,尤其是50年代至60年代的诗歌,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一大批具有激进主义思想的诗人登上美国诗坛,他们的作品带有浓厚的时代气息,明显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人们的心理特征。许多诗人不仅创作出具有激进思想的诗歌,而且象雪莱和布莱克那样的把诗歌看作反抗政治压迫的手段。那些极力想改变诗歌创作方向的诗人成了六、七十年代美国政治运动中的积极分子,其中比较著名的人物有:罗伯特·洛威尔、阿德林娜·里奇、罗伯特·肯奈尔、阿伦·金斯堡以及阿米利·巴拉卡等。这些诗人创作的新型诗歌尽管不属于自觉意识的政治诗歌范围,但无论从言词上还是对社会的看法上都带有浓厚的激进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7.
在“新政”的研究中,“新政”的分期一直是争论的问题,特别是“新政”终极时间至今尚未取得一致意见.研究这一问题对“新政”研究有重要意义.目前,对“终极时间”的看法,国内外学者、专家众说纷纭,但主要有以下几种:美国学者巴塞尔·劳赫、拉尔夫·德·贝茨在他们的著作中都明确指出:“新政”的终极应在1938年.阿瑟·林克、威廉·卡顿在他们的著作中则提出“到了1939年,他(罗斯福·富兰克林·德兰)开始放弃国内进一步改革以换取国会对他的外交政策支持,‘新政’结束了.”还有《America Past and present》这本书提到:1936年后第二年“新政”就结束了,即1938年.  相似文献   

18.
“地缘政治学”起源于19世纪后期的西欧;19世纪末传入美国,至20世纪40年代起在美国的外交决策中逐步产生影响。在研究富兰克林·D·罗斯福时期美国外交政策的过程中,马汉、麦金德、斯皮克曼等著名地缘政治学家的相关学术理论,恰似一条“暗藏的线索”,帮助我们以新颖的视角,对固有的史实进行审慎的分析;从而认识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罗斯福外交是将“威尔逊国际主义”与“地缘政治因素”揉和起来的结果。而“地缘政治学”在美国的传播与发展为其冲破传统上的善意孤立,打开了新的视野并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助推”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总结十年来进行“五·四”学制改革实验的经验,分析当前学制改革实验面临的问题,制定深化改革的措施,辽宁省教委于1990年6月12——14日在辽阳市召开了中小学“五·四”学制改革研讨会,全省各地进行“五·四”学制改革实验的中小学、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科研单位以及北京、上海等地的70多位代表参加了研讨会,人民教育出版社也派代表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20.
米尔顿·弗里德曼“教育凭证”思想浅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米尔顿·弗里德曼“教育凭证”思想浅析曾晓洁近几十年来,随着美国公立学校教育质量的日益下降,教育环境的不断变化,一些学者开始从制度上对美国公共教育提出怀疑和批评,主张“公共教育私营化”。他们设想将钱分给家长,由家长决定把孩子送公立还是私立学校,在教育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