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次到台湾访问的人,不管时间有多紧,主人总会热情安排你去中南部观赏日月潭、阿里山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可是我们这次台湾之行,时乖运蹇,恰恰遇上安帕台风登陆台湾岛(这里常常将台风冠以雅号,并以男性女性的洋人命名以示风速的强弱),使我们错失了这一良机,不免为这次访台留下一点小小的遗憾。但当我们走访了台北一些书店和出版社,在旧雨新知的结识交往中,体验着两岸同胞心脉相通的亲情,亲身领略和感受一番台湾书业怎样以新的经营形态发生着重大变革的时候,也真可谓是“不虚此行”了。特别当我们利用会议的间隙参观访问了何嘉仁文教机构——何嘉仁书店之后,更加深了这种感受。  相似文献   

2.
<正>从2009年4月18日到5月7日我们一天一个县(市),顺利完成了20集大型系列移动直播报道《直播台湾》。为了这次直播,之前我们进行了三年多的筹划。4月10日,我们坐上赴台的飞机到了香港,在等待转机的时候依然觉得直播台湾不一定能实现,甚至飞机落在台北的桃园机场,进了台北市区,吃了在台湾的第一餐,住下来了,开始工作了,12日我们到澎湖进行踩点和拍摄,也还是不  相似文献   

3.
吉路 《北京档案》2004,(5):47-47
日据时期的宜兰教育1895年到1945年日本占领台湾期间,初期的台湾装抗日运动就是在宜兰兴起,但遭到殖民者的残酷镇,曾经在短短几日内,整个兰阳平原﹃大半化为灰﹄。为了巩固殖民统治,殖民当局﹃欲以教育的力量同台湾人︵笔者注:主要指从祖国大陆过去的汉族︶及住民︵笔者注:指当  相似文献   

4.
4年投入上亿元经营杂志、童书、绘本等儿童美语产品的台湾彩虹儿童文化,今年首度进军台湾小学英语教科书市场。对此,5年前就投入教科书市场,曾代理过阶梯、光复等出版社产品的力楷文教总经理黄新唐介绍说,力楷今年首次代理彩虹产品,彩虹文化虽然欠缺市场经验,但其产品说服力强,不必太多包装,就能获得老师的青睐。 据介绍,因为获台湾专家青睐,彩虹今年在宜兰和台北两市的小学英语教科书评比中均进入前三名。并在投入竞逐的四  相似文献   

5.
台湾地震     
台湾地震3月31日14时52分(北京时间),在台湾以东海中发生里氏7.5级地震,震中距离位于台湾岛东北的苏澳、南澳一带约30公里,距台北约90公里。地震造成5人死亡,270多人受伤,至4月1日中午已发生大小余震近300次。这是救援人员在台北一倒塌楼房的废墟中救出幸存者。  相似文献   

6.
媒介景观:台湾电影中的台北城市意象研究(2000-2017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界》2017,(11):2-9
凯文林区提出城市的意象观点,城市具有"可辨读性",在城市里,我们几乎所有感官同时运作,这些感知综合起来便成为城市的意象。李清志曾对1950-1990年代台湾电影中台北的城市意象进行专门研究,但21世纪以来台湾电影中的台北城市意象却未有专门研究。2000年以来,台湾电影在全球化浪潮、电影票房全面复兴、政党轮替引发本土精神回归、电影与城市营销和观光密切结合等背景下,形成了台北与以往完全不同的城市意象。藉由2000年至今台湾电影中台北的城市意象,可研究分析21世纪以来的台湾电影记录了台北城市由西向东轴线翻转的城市记忆,建构了不同时间、空间的台北地景,将台北打造为具有人情味、温情和在地精神的特色城市,描绘了台北的都会环境,展现了台北的人文地图,构筑了关于台北城市的集体记忆与空间想象。  相似文献   

7.
20世纪末的最后十天,笔者有幸参加了2000年两岸出版文化交流活动,随祖国大陆书展团前往台湾。入台的第四天,我放弃了随团往阳明山、士林官邸等处观光游览的机会,听从《中华日报》主笔吴涵碧小姐的安排,去拜访台湾出版业的“尖子”。其中特别令人难忘的便有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的老板平鑫涛先生。我们依时到达台北敦化北路皇冠办公大楼的时候,平  相似文献   

8.
走马台湾     
祖国大陆的人士到台湾访问,远没有台湾居民到大陆那样顺畅。从北京出发,到入住台北酒店,当经历了近12个小时的旅程后,这种感觉尤其强烈。  相似文献   

9.
台湾小吃名气大,此话一点不假。台湾一个月的采访经历,留给记者深刻印象的不是正规宴席的饕餮大餐,而是那些街边散摊上的平民化小吃,其精致与独特令人难忘。连台湾人自己也承认,最能体现台湾民众精致生活特色的当属风味小吃。 刚到台北不久,一位台湾朋友便带我们来到了位于台北闹  相似文献   

10.
潮流架     
《陕西档案》2014,(4):59-59
懒人推动世界CycloCable 世界的不断发展显然有懒人的功劳!不信你看看这个——CycloCable。只需要将脚放置在CycloCable专用踏板上,启动缆绳,踏板就会把骑行者推到山顶,全程无需用力。单车、滑板,甚至手推车,通通搞定。无论何时何地,只要骑行者与脚蹬分离,踏板均会缩回地下自行折返山脚,等待下一名骑行者到来……  相似文献   

11.
共享单车企业若想走得长远,应向整个生活服务的方向去延伸。随着各地复工复产,城市生活逐渐趋于常态,不少市民出行选择了共享单车。尤其是早晚高峰期间,在部分出行需求较大的地区,甚至一车难求。疏解交通压力的共享单车,眼下正受到市场热捧。哈啰出行数据显示,4月8日武汉"解封"当天,共享单车使用量迎来爆发式增长,部分商圈、地铁站较前两日增幅达70%。武汉市整体骑行量较1月23日"封城"当天增加超10倍。  相似文献   

12.
潘璇 《大观周刊》2006,(45):88-88
热闹的现代都市台北、美丽而高大的阿里山、个性的花莲海滩……这一个个美丽的景色打动着我们的心。台湾的地理、旅游和人文资源都非常丰富,在这个宝岛上,无论是大海、峡谷、高山等自然风景,还是台北、高雄这些聚焦了时尚与现代感的发达都市,都散发一种特别的美丽。随着近日首个台湾直飞昆明旅游包机航线的开通,台湾,已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地名。本期,我们特别邀请到过台湾游的刀叶娜以及在台湾当地生活的李国华先生,请他们和大家一同分享有关台湾旅游的感受,这些也许会成为今后你去台湾旅游不可或缺的宝典。[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2003年10月27日至29日,台湾佛光人文社会学院主办的“海峡两岸清史学术研讨会”在台湾宜兰举行,来自北京、天津、福建、广东等地及美国、日本、韩国及台湾本地的学者共有百余位与会。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种新型共享经济,共享单车是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现阶段,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备、产品体验欠佳、用户粘性低、相关政策欠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共享单车的发展。本文对共享单车的用户使用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技术接受模型为基础,通过对14名受访者进行非结构性深度访谈,验证了研究假设——感知的有用性(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难题)、感知的易用性(骑行费用低、相关技术支持)、外部变量(城市交通压力、用户的较强"信任倾向"、"环保健康意识"增强),是共享单车得到快速普及与推广的主要动因。  相似文献   

15.
第五届台北国际书展将于明年1月19日至24日在台北世贸中心举办。书展主题定为“当东方遇见西方”。现台湾“新闻局”和负责承办书展的时报出版公司已于5月开始招展工作。  相似文献   

16.
当记者的大都游踪颇广,称得上足迹遍天下。但大陆记者中到过台湾的,却鲜有几人。因而台湾在大陆记者眼中也颇有几分神秘感。当得知自己将参加新华社访问团的消息时,的确有些庆幸。 不料好事多磨。旅程刚开始便遇到了一点小麻烦。元月9日下午5时光景,我们搭乘中国民航109航班的飞机抵达香港启德机场。按原定计划,我们要入关办理有关手续后再转乘国泰的飞机到台北。可是验关员在看了我们携带的证件与机票后,却不肯放行,硬要我们再出示台湾方面发给的入台证复印件。我们原以为只要有注明准许赴台的证件与到台北的联票即可,哪知还有这样的要求,这下傻了眼。幸好同行的虞家复同志有经验,他立即与总社有关部门联络,请有关同志尽快将入台证复印件传到启德机场的海关来。 在等候入关的过程中,同团的几位年轻记者有些感慨地说:“想不到去台湾手续这样麻烦,在同一个国家实在不应该。”福建分社的记者王运才忍不住说:“如果两岸通航,可以省去多少麻烦啊!这次我来,先到北京,再来香港,然后去台北,这么来回一折腾,起码得多走几千公里。如果能通航,在这里等候的时间,我就到了。省钱不说,多省事呀!” 大家都颇有同感。好不容易总算等来了传真件,我们才得以入关。一看表,足足耽误了两个小时。 第二天,我们办好有关  相似文献   

17.
绿骑有限公司是一个对大部分人群推广单车旅游的公司。以“绿色骑行,健康旅行”为口号,初期以成都及其周边旅游资源为基础,结合各行业的有力支持,形成独立的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8.
图片报道     
《中国传媒科技》2009,(10):8-11
(新华社照片,台北)2009年10月16日,由上海世博局和台北世界贸易中心联合主办的“相约上海——2010上海世博会”展览精彩开幕,此展览通过200多幅图片、四组模型和多媒体展览,向台湾民众介绍了上海世博会的总体情况、台湾参与世博会的现状以及参展方自建馆等内容。图片展在台北香堤大道开幕。  相似文献   

19.
业界动向     
五媒合一"台湾醒报"在台北创刊当前,台湾纸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不过一份"五媒合一"的媒体"台湾醒报"选在台湾"记者节"之日,于台北创刊问世。  相似文献   

20.
十年前,当山东农科频道创办第二个三农栏目《乡村季风·服务版》的时候,曾经反复推敲应该用什么样的定位语概括这个节目,最终,我们选择了心系衣食父母,真诚为农服务。这两句话,概括了农科频道的工作态度和对农民的感情,概括了对农宣传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农科频道的《乡村季风》如今在山东乃至全国的观众中尤其是农村观众中很有名气。但这个节目刚创办的时候,却遭遇过几次采访拍摄的滑铁卢。有一次,两位新来的见习记者去日照市东港区农村采访。在种植春茶的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