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中国大部分作家开始逐渐接受神话原型理论,并借助本国神话表达主题,莫言的《蛙》对神话的应用尤为明显,表现为:主人公万心集"三性"于一体的女医生形象;"蛙"丰富的象征意象。  相似文献   

2.
(一) 我们从本世纪四十年代先后在上海和重庆出版的《说文月刊》上看到,当年历史学界有一位才华横溢的青年学人活跃在论坛上。他的名字叫程仰之,又名程憬。他的才学显然受到了卫聚贤先生的赏识,才能够在那个有影响的学术刊物上一连发表了好几篇有分量的神话学论文。如《古神话中的水神》、《古蜀的洪水神话与中原的洪水神话》(均见《说文月刊>>1942年第3卷第9期)、《古代中国神话中的天、地及昆仑》(《说文月刊》1944年第4期)等,都曾引起人们的注意。但刚交五十年代,这位青年学人就昙花一现般地从学术界消失了。 1950年,程憬的遗孀沙应若女士把程先生的一部27万字的遗稿《中国古代神话研究》,托付给了德高望重的史学界权威顾颉刚先生,请他设法帮助出版,以实现程先生的遗愿。经过顾先生的努力,曾有一家出版社于1955年把这部稿子排出了清样,但并没有出版。1958年,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研究部决定把程著收入他们主编的“民间文学丛书”,并请顾先生为之写序。顾先生欣然从命,很快就把序文写好了。由于“大跃进”,反右倾,文艺界的小整风,等等,接连不断的运动,这部写于四十年代的书稿,终于未能得以出版。最近,我因撰写关于顾颉刚与“古史辨”神话学派的文章,从他的女儿顾潮编著的《顾颉刚年谱》(中  相似文献   

3.
罗杨 《文化学刊》2014,(4):88-97
九一八事变后,傅斯年为驳日本"满蒙非中国论"写就《东北史纲》,此书开启了国内的东北研究,也影响了其后学者对于"何为中国"的探讨。他从神话、疆域与族属等方面梳理东北古史,这些历史关系是认识和处理中国东北问题的基础,也是当时中国与日本争议的焦点。《东北史纲》因特定的时代使命,力证东北与长城以内省份同源一体,但不应忽略书中呈现出的东北之开阔和多样性,以及将原本处于天下格局中的夷夏关系,框定到有明确疆域版图内的国家时的紧张。  相似文献   

4.
《天狗》是贾平凹在20世纪80年代最著名的一部中篇小说,他通过朴素的语言,展示了丹江东南地区的风土人情及底层人民的生存面貌,深刻揭示了"崇高"人性的本质。本文主要探讨《天狗》展示的乡土世界的丰富意蕴。  相似文献   

5.
正林语堂是20世纪30至40年代著名的国学大家和翻译家,不仅在中国文坛占一席之地,也为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做出了巨大贡献。1939年,林语堂的《京华烟云》问世,1975年,他凭借该作品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中国作家。《京华烟云》描写了从1900到1938年抗日战争前夕的中国,分为《道家女儿》《庭院悲剧》和《秋季歌声》三部  相似文献   

6.
正"海上丝绸之路"上的真腊是中南半岛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秦汉时为扶南属国,今位于柬埔寨境内。然而,真腊的古史仅凭中国史书记载而流传。其后,温州人周达观奉命随使赴真腊,逗留了一年许,回国后写成《真腊风土记》,再现古国风情风貌,弥补了《元史》的阙佚,成为真腊现存最早的历史文献,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7.
《天问》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是因为作者用诗歌话语内涵了诸多的原始文化或原始文化观念.对此学界虽已有所论,但仍有论而未尽或言而未当者.本文就《天问》中所涉及的原始哲学中的宇宙本体、二元对立生成、"三才"说、"天圆地方"说(亦即"盖天"说)做必要的考释,并在此基础上结合20世纪80年代以来地下出土文物与古典文献中的记载对以上提出的几个远古哲学理论范畴做进一步的义证和阐述.  相似文献   

8.
正"实际上,在中国没有任何一位艺术家能比王羲之获得更普遍的崇拜。"瑞典著名学者喜仁龙1933年在《中国早期绘画史》一书中如是评价王羲之。因为有了王羲之的《兰亭序》,浙江绍兴拥有兰亭书法节便是理所当然的事了。兰亭书法节至2019年已成功举办35届,在国际书法界享有盛誉。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兰亭书会与日本的东京、福冈、福山、兵库、栃木等城市的书法界交流互动频繁。1985年至1987年,中日兰亭书会连续3年在绍兴兰亭举办,特别是1987年的中日兰亭书会,沙孟海、启功、青山杉雨、村上三岛等41位书法大家  相似文献   

9.
韩国作家申京淑被誉为韩国20世纪90年代文学的神话,她的长篇小说《单人房》是一部回忆韩国20世纪七八十年代产业化下的社会矛盾和打工者心酸生活的小说。在以往的研究中,学者大多从女性成长意识角度分析作者的创作心理,本文将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中的"本我""自我""超我"入手探讨作者的创作心理。从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角度来看,作家在《单人房》中所描写的想要逃离单人房的欲望及其后来战胜自我完成讲述的心理变换过程,是一个从逃离"本我"到完成"自我"救赎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正展览现场以山西博物院藏忻州九原岗北朝墓室壁画的《升天图》为蓝本,复原了1500年前彩绘的壁画场景。(一)神话是民族生命力的源泉,是民族文化的精神所在。2020年10月,浙江美术馆"山海新经——中华神话元典当代艺术展"正式开幕展出。古本《山海经》集地理志、方物志、民族志、民俗志于一身,是中国记载神话最多的一部元典,也是一部地理知识方面的百科全书;其内容光怪陆离、庞博纷杂,涉及植物、动物、  相似文献   

11.
一在 2 0世纪的文学领域中 ,严家炎不仅是一位有成就的文学史家 ,而且也是一位提纲挈领的文学批评家。严家炎的文学批评和他的文学史研究差不多是相同步的。早在 60年代初严家炎参与编写《中国现代文学史》统编教材时 ,就参加了柳青长篇小说《创业史》的文学评论之争。事情的缘起是评论界对柳青的《创业史》及其主要人物梁生宝、梁三老汉形象意义的讨论。原来 ,《创业史》发表后 ,在文学界获得了很高的评价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赞许文章已达数十篇。关于《创业史》的论争 ,新近出版的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记述道 :“1 960年 ,邵荃麟在《…  相似文献   

12.
汪曾祺的《受戒》采用疏散的结构、淡化的情节、月光般的语言以及地方志式的描写,处处透着一缕"轻逸",在20世纪80年代初伤痕文学与反思文学盛行时独树一帜。语言的轻松疏淡、小说中"水"的意象和人物情态的细致描写给"轻逸"插上了翅膀,使《受戒》里的庵赵庄乃至整篇小说赋有了诗意的情调和氛围,俨然一个桃花源。"轻逸"的形式与20世纪80年代特别的文化语境以及作家的人生浮沉看似相悖,实则隐伏"沉重"。  相似文献   

13.
曾在中国外文局中国文学出版社工作过的杨淑心女士与其夫陈德璋先生,从事文学创作多年,著述、译作颇丰,最近又由花城出版社出版发行了他们的合著《五洲梦寻》。陈德璋先生长期从事对外文化交流工作,自20世纪80年代始,便频繁  相似文献   

14.
以考证方式发现新事实,推倒伪史书,自宋至清不断地在工作,《古史辨》只是承接其流而已。——顾颉刚:《我是怎样编写〈古史辨〉的》  相似文献   

15.
鲁迅是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的开拓者,他的乡土小说中出现了对祝福祭礼、捐门槛赎罪、女子缠足等风俗习惯的描绘。受鲁迅乡土小说的影响,20世纪20年代文学界掀起了乡土文学创作的热潮。沈从文在这一热潮中也创作了属于他的"乌托邦式"的湘西世界,他描绘了湘西童养媳、喝凉水会堕胎、白羊羔求婚等风俗。鲁迅旨在通过民俗批判国民性,而沈从文却极力塑造着古朴雅致的人性美。他们对待民俗态度的差异与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创作动因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两种不同的风格态度为后代的作家创作提供了新的切入角度和思考角度。  相似文献   

16.
阿潘 《文化交流》2007,(5):22-24
冯其庸先生是当代中国著名学者,无锡人,上世纪50年代到北京,先以戏剧评论驰名,后以《红楼梦》研究名世,为著名"红学家"。2005年中国人民大  相似文献   

17.
正日本民间"水浒热"带动文学创作,20多部文学作品争相模仿《水浒传》创作,改编、衍生的电影、电视剧、舞台剧、动漫、游戏等更是不计其数19世纪前后,日本民间流行"水浒热"。学术界评价:"在明治以前最深入、广泛渗入日本民间的外国小说是《水浒传》。"民间的阅读热潮,也带动了文学界的积极创作,20多部日本文学作品争相模仿《水浒传》创作。在这些作品中,一部名为《南总里  相似文献   

18.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些欧美著名导演在东方艺术的影响下进行了一系列戏剧实验,跨文化戏剧实践应运而生,有关的理论探讨也层出不穷。以中国戏曲改编西方经典文学的舞台实践已有超过一百年的历史,80年代以来,莎士比亚、易卜生、奥尼尔以及古希腊戏剧在中国戏曲舞台上被大量改编,引发了诸多关于跨文化戏剧的讨论。本文试图梳理古希腊悲剧在中国被戏曲改编及舞台演出的历史,并以河北梆子《美狄亚》和京剧《王者俄狄》为案例,在还原和厚描这段历史的基础上,评价传统戏曲改编和演出外国经典剧目的价值和意义。以中国戏曲演绎古希腊悲剧是东西方戏剧一次极富历史意义的有效融合,古希腊戏剧在世界范围内被大范围地改编、移植、创排和演出符合当今世界多元文化价值的诉求。而中国戏曲舞台上的外国经典剧改编层出不穷,究其原因是中国传统戏曲内在发展的需求所致,为传统戏曲内拓出重要的发展方向。但是深度的中外戏剧文化沟通要求更为复杂的手段,要求更多中外戏剧的共振。  相似文献   

19.
正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毛泽东著作的国际传播大致经历了萌芽、发展、高潮、缓和四个阶段,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毛泽东著作海外传播的历程延续至今,生动反映了中国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成果为世界多国所广泛接受、认同的历史脉动。《红星照耀中国》风靡西方早在1927年5月,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机关刊物《共产国际》就用俄文发表了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文。同年6月,《共产国际》(英文版)在转发该文时,加了如下编者按:"在迄今为止介绍中国农村状况的英文出版物中,这篇报告最清晰"。《共产国际》此后又陆续刊发了毛泽东《我们的经济政策》等文章,并在报道中  相似文献   

20.
正2018年的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中国是主宾国。今年的书展上,儿童文学学者,浙江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方卫平,带着他新出版的《中国儿童文学四十年》,与中外读者见面。该书由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简称:中少总社)以中文、英文双语对照形式出版。作者以亲历者的体验,向人们讲述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历程。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距今已有54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最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