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调查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习倦怠情况,选取3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整体学习倦怠水平偏高,在情绪低落、成就感低两个维度上得分较高,男生学习倦怠水平显著高于女生,且在成就感低维度上显著高于女生;理工科学生倦怠水平显著高于文科学生,情绪低落维度上差异显著;大三学生学习倦怠水平最高,大一最低,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
研究方法:采用问卷法测查了高职生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并与本科生的测量结果相比较,通过回归分析考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自尊、抑郁的关系。研究结果:(1)高职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总分及管理消极情绪的自我效能感得分均低于本科生,且差异显著。(2)高职生群体内部的差异检验显示,在表达积极情绪和调节沮丧/痛苦情绪的自我效能感方面有显著的性别差异;班干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总分及管理消极情绪的自我效能感均显著高于普通学生;来自双亲或单亲家庭的高职生在表达积极情绪的自我效能感方面差异显著,后者得分较低。(3)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自尊、抑郁两两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因此,加强对高职生情绪调节能力的培养,特别是教会他们善于管理和疏导自己的消极情绪,在自尊水平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明显提升的条件下,有助于降低抑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学业自我发展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的学业自我发展有显著性特点,调查发现,我国大学生的学业自我发展处于中等稍偏上水平,在学业自我总分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年级差异、专业类型差异、学校类型差异以及城乡差异,具体表现为:男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女大学生,大一和大三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大二的学生;艺术类大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文理类的学生;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的得分均显著高于高职院校和省重点院校的学生,同时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得分又显著高于省重点院校的学生。  相似文献   

4.
高职生自我教育水平总体中上,其中自我认识、自我反馈水平较好,但自我要求、自我实践能力一般.从一年级到三年级,自我教育水平呈略微上升趋势,男、女高职生自我教育水平差异不显著,不同学习成绩高职生自我教育能力有差异,学习成绩越好自我教育水平也越高.对此,要求从两个方面提升高职生自我教育能力:一是教育者注重培养学生主体性和自我要求、自我实践能力;二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相应作出一定的改革或调整并形成教育合力.  相似文献   

5.
研究采用问卷法,随机抽取天津市四所综合性高职院校的500名学生进行了学习倦怠和学习动机的问卷调查,并探讨了天津市高职生学习倦怠和学习动机的现状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天津市高职生学习倦怠水平处于中等偏下程度;学习动机水平处于中等偏上程度;男生在学习动机总水平上显著高于女生;农村学生在学习动机总水平上显著高于城市学生;从年级差异上看,大二学生的学习倦怠程度最高、学习动机程度最低,大一学生学习倦怠程度最低、学习动机程度最高;学习倦怠与学习动机各个维度之间均存在极显著性相关;求知兴趣、能力追求和声誉获取分别是情绪低落、行为不当和成就感低的有效预测变量。  相似文献   

6.
笔者采用自编的大学生网络成瘩量表对内蒙古在校本科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男生的网络成瘾量表总分显著高于女生;理工科大学生的网络成瘾量表总分显著高于文科大学生;大学生网络成癌量表总分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事后比较得知大一学生得分最高,且显著高于大三学生和大四学生,大二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大三学生;大学生网络成瘾群体在心理健康水平的10个维度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正常群体;大学生网络成瘾得分和心理健康水平的10个维度上的得分存在显著相关。最后得出结论:大学生网络使用正常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好于成瘾群体。  相似文献   

7.
本次研究以462名高职生为研究对象,探讨心理健康与自我概念的关系,结果发现:在心理健康量表上,父母亲文化程度不同的高职生得分存在显著差异;在自我概念量表上,来自农村和城镇的高职生得分存在显著差异,母亲文化程度不同的高职生得分也存在显著差异。除了道德自我,其余因子与心理健康水平相关性高;自我批评能显著预测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高职生自我效能感、成就目标定向与学习策略关系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学文 《教育探索》2007,(2):115-116
采用学业自我效能感、成就目标定向和学习策略三个量表对5所高职院校的被试者进行测试与统计,结果表明:(1)高职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偏低,且存在性别差异;(2)高职生成就目标定向中掌握目标高于成绩目标,且男生掌握目标高于女生;(3)高职生的学习策略中深层策略水平最高,表层策略最低,且男生的深层策略水平高于女生;(4)影响高职生深层策略、成就策略的直接因素是学生自我效能和掌握目标,其中前者作用更大;(5)学业自我效能还通过掌握目标、成就策略间接作用于深层学习策略,通过掌握目标间接作用于成就学习策略.  相似文献   

9.
采用Gati&Saka编制的《职业决策困难问卷》及王登峰编制的自我和谐量表,对458名高职生职业决策困难的特点及与自我和谐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高职生的职业决策困难得分低于平均水平;关于三个分量表缺乏准备、缺乏信息、不一致信息得分及总分在性别、是否接受过职业指导、专业与兴趣是否一致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高职生职业决策困难得分与自我和谐得分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为了考察高职贫困生的宽恕水平现状,采用中国-Mullet宽恕问卷对262名高职贫困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高职贫困生的宽恕得分(106.78±44.49)与非贫困高职生的宽恕得分(96.03±52)存在显著差异(t=3.91,p=0.000).农村贫困生的宽恕得分显著低于城镇贫困生的得分;非独生子女贫困生的宽恕得分显著低于独生子女贫困生的得分.不同性质的贫困生的宽恕得分存在显著差异,单纯的经济贫困学生得分最低,其次是心因性经济贫困学生,双重贫困的学生得分最高.总体来看,高职贫困生的宽恕水平显著低于非贫困高职生,家庭来源、是否独生子女以及贫困的性质影响高职贫困生的宽恕水平.  相似文献   

11.
探讨高职一年级学生自尊与孤独之间的关系;采用自尊量表和感情与社会孤独量表对350名高职一年级学生的自尊和孤独进行调查;结果高职一年级学生感情孤独在性别方面差异显著,且男生感情孤独得分高于女生;高职一年级学生自尊在是否独生子女方面差异显著,且非独生子女得分高于独生子女;其他方面差异均不显著。高职一年级学生自尊与感情孤独和社会孤独均呈显著正相关,说明二者之间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应引起足够重视并加以引导、干预。  相似文献   

12.
本文使用自尊量表(Test self-Esteem Scale,SES)和信任量表(Trust Scale)研究高职学生自尊与信任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高职学生的自尊、信任不存在性别、生源地差异;高职学生中非独生子女自尊得分高于独生子女,且统计检验差异显著;高职学生中独生子女信任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女,统计检验差异达显著水平;高职学生自尊和信任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说明两者之间有紧密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广东高职生挫折感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本文采用《大学生挫折感问卷》对广东15所高职院校的1539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广东高职生的挫折感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其中“家庭”挫折感平均得分最高,“学习”挫折感平均得分最低;(2)广东高职生的挫折感在性别、年级、出生类型变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SCS)及艾森克人格量表(EPQ)对480名高职生的自我概念和人格进行调查,探讨高职生自我概念的特点及其对人格发展的影响,为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其心理疾病防治提供理论支持。结果发现:①不同性别高职生的自我概念在道德伦理自我、家庭自我、自我概念得分上女生显著高于男生(p〈0.05);②高职生自我概念的总分、道德自我、自我认同和自我满意均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p〈0.05);③自我概念各因子与人格特征存在显著的相关(p〈0.05);④不同自我概念水平的人格特征存在显著差异(p〈0.001)。  相似文献   

15.
以234名高职学生为对象,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成就动机量表,运用方差分析、多元回归统计方法,对不同经济地位和综合素质的高职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和成就动机及其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优秀贫困高职生和非贫困高职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成就动机水平无显著差异,且显著高于普通贫困高职生。  相似文献   

16.
通过问卷调查,对北京市部分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职业认同现状及其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小学教师的职业认同水平整体较高,其中职业行为倾向得分最高,角色价值观得分最低。不同背景的教师在职业认同各构成因子上存在差异。在职业认同水平上,音体美及“其他”学科教师得分显著高于数理化及史地政生等学科教师;在职业价值观、角色价值观及职业行为倾向上,城市学校教师得分显著高于农村学校教师;在职业总体认同和职业归属感上,女教师高于男教师;在角色价值观上,教龄5年以下教师得分显著高于其余各教龄段教师,11—20年教龄的教师得分最低,研究生学历教师显著高于其余学历教师。不同类型学校、学段之间的教师在职业总体认同与各构成因子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SCS)及艾森克人格量表(EPQ)对480名高职生的自我概念和人格进行调查,探讨高职生自我概念的特点及其对人格发展的影响,为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其心理疾病防治提供理论支持。结果发现:①不同性别高职生的自我概念在道德伦理自我、家庭自我、自我概念得分上女生显著高于男生(p<0.05);②高职生自我概念的总分、道德自我、自我认同和自我满意均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p<0.05);③自我概念各因子与人格特征存在显著的相关(p<0.05);④不同自我概念水平的人格特征存在显著差异(p<0.001)。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高职学生自我效能感,应用自编问卷及《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对高职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并以学生成绩水平为分组因素对调查资料进行方差分析。不同学习成绩水平学生之间,其自我效能感有显著差异。成绩好的学生自我效能感得分较高,成绩差的学生自我效能感得分较低。  相似文献   

19.
为调查高职模具专业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现状,采用"学习自我效能感问卷",对178名高职模具专业学生进行测量。结果表明,高职模具专业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在性别和年级上差异显著,但在生源地上差异不显著;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和总分在男女性别上有显著差异,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在年级上有显著差异,一年级得分显著高于二年级;学习自我效能感各维度及总分在生源地上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有留守经历高职生主观幸福感与自我价值感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有留守经历高职生主观幸福感特点及其与自我价值感的关系。方法:采用主观幸福感指数量表及自我价值感量表对238名有留守经历高职生进行测量,并与250名无留守经历高职生对照。结果:(1)有留守经历高职生主观幸福感和自我价值感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2)有留守经历高职生主观幸福感在性别、年级、专业和经济状况等维度差异不显著;在性格和是否担任学生干部维度差异显著,外向学生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内向学生,学生干部的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非学生干部;(3)有留守经历高职生主观幸福感略低于无留守经历高职生,但差异不显著;(4)自我价值感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个人取向一般自我价值感和社会取向特殊自我价值感显著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其中个人取向一般自我价值感预测力更强。结论:性别、年级、专业和经济状况不影响有留守经历高职生的幸福感,性格、是否担任学生干部以及自我价值感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