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问题的提出 信息技术课程作为我国高中必修课和若干选修课程体系之一,与其它学科相比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是由信息技术学科的性质决定的。不同于以往的计算机课,它重在对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素养和信息技能的培养,集知识性和技能性于一体。信息技术教学目标定位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技术素养。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重点要放在让学生熟练应用信息技术的目标上,要以学生的生活、学习经验为基础,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应用信息技术。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信息技术课程已逐渐成为小学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学科。在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结合学科特点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在信息技术学科中实施创新教育要以教学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着眼于学生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能力为核心的信息素养,是新一轮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职校生是未来的技术劳动者,如今信息技术在劳动中的应用是广泛而深入。职校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提高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中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适应社会需求,显的尤其重要。本文分析了新形势下职校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重要性,提出通过课程开发、改革课堂模式和构建符合信息素质培养的教学环境,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职校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现代化教学方式之一,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结合计算机课程的特点,给出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的实践和探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5.
张亦辉 《现代教育》2003,(10):48-48
信息技术教学是面向未来的基础性教育,是培养学生计算机意识、提高其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在各学科都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信息技术教学也应利用学科优势,抓住信息技术教材的特点,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要任务,提高学生科学文化水平和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6.
教育部将计算机学科课程更名为信息技术课程,指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核心在于:在传播现代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加工、利用信息的知识和技能。这不仅是课程名称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教育观念的更新。信息意识渗透到各门学科,信息技术整合到各学科教学之中,给教学结构带来根本性的变革,对教学过程的深化改革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数学是教育课程当中必须学习的一门学科,数学是理科当中最基础的课程,其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由于小学阶段学生心理和生理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遇到较大困难,信息技术的应用解决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困难,文章就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新应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加强信息技术教学,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技术教育,同其它任何教育一样,都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是以发展人为核心,以人的可持续教育为根本目标。信息技术课程不应只是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讲解,而应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创新信息的能力。本文针对目前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根据信息技术课的特点,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进行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教授方法和学习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信息技术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实用知识和操作技能为重点,在知识传授过程中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协作能力及其它综合素质能力。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决定了信息技术课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必修课逐步普及。协作学习是非常好的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具有自学创新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自尊自强能力的信息人才具有重大意义。阐述了协作学习的内涵和特点,依据受教育者的具体特点,设计了协作具体应用模式,以达到进一步完善协作学习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申的应用之目的。  相似文献   

11.
一、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设置教学内容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便于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成为可能。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必须根据学校硬件条件和学生学习特点,灵活选择教学内容。1.明确目标,打好基础。从基础教育特点出发,并根据国家信息技术教育课程设置要求明确教学目标,教给学生最基本的知识: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培养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和信息的表现形式;掌握计算机文字、图形输入输出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操作习惯和熟练的操作方法。只有具备了这些技巧和知…  相似文献   

12.
信息技术教育向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目标:学生学习计算机不仅要会用,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把计算机当作自主学习的手段和工具,培养一种创新的自主学习能力。由于信息技术作为一门课程在中小学起步较晚,未能形成有效的教学模式,而大多是移植了其它学科的教学模式,这就迷失了计算机学科的自身特点。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根据课程特点,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开设创造性的实验,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3.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发展快、应用广的新兴学科。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既要遵循教育中的基本原则,又要适合该课程自身的特点。本文从目前高等师范学校生源状况入手,依据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方法、教学实践和考试评价作了初浅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1更新观念,明确目标任务 1.1信息技术教育不同于计算机教育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计算机学科比较,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它涉及众多的边缘和基础科学。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本身就不具备严格意义上的所谓计算机学科性,它兼有基础文化课程、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特点,也兼有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李晓霞 《成才之路》2009,(11):30-30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小学信息技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信息技术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是一门动手能力要求较高的课程,其特点是实践性强、内容更新速度快,因而创新能力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可以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相似文献   

16.
以信息技术教育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今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由于信息技术课程本身的特点决定了信息技术教学在开展创造性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那么,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我们怎样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阐述在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规定,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这些学科特点,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从而提高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8.
丁健宁 《云南教育》2009,(13):38-39
一、信息技术课程与“三生教育”的关联 1.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及其在学科教学中的优势。信息技术课程是以电脑及网络为载体,以掌握电脑和网络应用能力为目标的教育。  相似文献   

19.
信息技术教育为学生提供资源和环境,具有与其它科学整合的特性,是学生全面持续发展的可靠保障。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呢?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我一直在思考,下面就我的一些想法与大家交流。一、明确教学目标设立信息技术课程的目的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  相似文献   

20.
贾锐 《宁夏教育》2006,(7):113-113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相比,有其特殊性,它的应用极其广泛,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学生要用与以往传统学科不同的方法来学习,在教学过程中,亦要求信息技术教师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作为指导思想,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评价方式来实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