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7 毫秒
1.
美国新闻博客的主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春晖  贾甲 《今传媒》2005,(6):53-53
“Blog博客”是英文单词“Blog”的音译,来源于“WebLog(网络日志)”的缩写,简称网志。是继Email、BBS、ICQ(IM)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它是互联网发展到一定程度,在网络领域中新兴的一种信息传播方式,产生于美国。目前美国博客人气继续高涨,浏览量大幅上升,类别很多,比如战争博客、日记博客、知识博客、新闻博客、专家博客、技术博客、群体博客、移动博客、视频博客、音频博客、图片博客、法律博客、文摘博客等。新闻博客是博客形式中的一种。美国著名的新闻博客网站德拉吉报道网站从报道克林顿绯闻开始,将“博客”引入人们…  相似文献   

2.
林磊 《今传媒》2010,18(9):120-121
赫芬顿邮报(The Huffington Post)是美国当今最具影响力新闻博客网站。网站兼具有博客自主性与媒体公共性,通过"分布式"的新闻发掘方式和以WEB2.0为基础的社会化新闻交流模式而独树一帜。通过对赫芬顿邮报的报道内容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在聚合网络社群,推动公共交流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林敏 《当代传播》2007,(3):5-77
新闻博客作为新兴的新闻传播形式在近几年异军突起.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博客新闻正逐渐呈现主流化的趋势,一些成功的个人新闻博客、主流大报网站的博客和某些主流网站创新的博客新闻内容正在改写着新闻史.  相似文献   

4.
博客新闻化是博客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产生的,是博客优秀的传播方式必然带来的。比如美国博客“德拉吉报道”,在新闻方面曾经被美国社会刮目相看,有些新闻比其它大媒体更快更准确。而且因为技术门槛和资金门槛很低,博客标志着精英文化向草根文化的过渡,开创了一个全民写作新时代。  相似文献   

5.
宛婧 《新闻世界》2010,(6):164-165
博客新闻评论是网络新闻评论的形式之一,它既有优势,也有局限。博客评论如何发展,笔者认为,要吸引高水平评论作者,博客网站要有效引导,同时需要自律与他律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赵雯 《青年记者》2007,(7):65-66
沃尔夫事件引起诸多争议,有舆论认为他的被捕显得不伦不类。此前,因为拒绝透露新闻源而遭到逮捕的通常是一些新闻记,但沃尔夫本人并不是记,而只是一个博客写手。更有人认为,美国法院的这种做法与美国标榜的新闻自由原则相悖。日前,记就这一事件引发的争议采访了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展江教授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乔新生教授。[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赫芬顿邮报     
《声屏世界》2012,(11):56
《赫芬顿邮报》是美国当今最具影响力的新闻博客网站。网站兼具有博客自主性与媒体公共性,通过"分布式"的新闻发掘方式和以WEB2.0为基础的社会化新闻交流模式而独树一帜。《赫芬顿邮报》被称为"第一份互联网报纸",作为新崛起的新媒  相似文献   

8.
日前,来自美国的消息称,美国新闻和博客网站HuffingtonPost,获得美国橡树投资2500万美元的融资,而这家博客网站在此次总统选举中作为奥巴马的主要推广平台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高度的社会影响力,HuffingtonPost等美国博客网现在很容易吸引到商业广告。  相似文献   

9.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博客概念的普及,博客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很多方面。有一类不容忽视的博客即记者博客,它是专业媒体与博客圈汇流的代表领地,也是新闻事件呈现的另一个领域。记者博客对于新闻网站博客频道来说有重要的发展意义,记者应该充分重视,并积极拓展博客内容,确保真实、有效地发挥互动,使其在新闻网站博客频道中发挥出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0.
张雨萌 《新闻世界》2014,(4):143-144
我国博客新闻网站目前几乎呈现一种空白的状态。除少数网站如“虎嗅网”、“爱范儿网”等在不断尝试外,其余均采取观望态度。虽然中国博客新闻网站尚不成熟,但其呈现出来的许多特色越来越受到行业的关注。笔者尝试通过对“虎嗅网”的分析,研究中国博客新闻网站的现状及未来。  相似文献   

11.
徐晓波 《新闻界》2006,(6):55-56
一所谓博客,是指在互联网上基于web2.0技术建立、由个体自主决定其内容主旨、按时间序列不断更新并通过链接与其它网站相互联系的个人网站。在众多博客中,有一类博客被称为“新闻博客”。所谓“新闻博客”,一般是指那些以发布新闻为主的博客网站以及网站的主人。随着近年来博客  相似文献   

12.
《纽约时报》建立了一个读者可免费在线实时阅读新闻的时报连线网(Times Wire)。该网站随时将《纽约时报》网站上最新的报道和博客文章按时间顺序发布。与传统的新闻网站相比,它的形式更像博客,每篇最新文章的标题和第一段内容将被置于网页顶部,同时配以该文章在《纽约时报》网站上的链接。  相似文献   

13.
博客现象与奥运新闻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新闻传播领域正在进行着一场无声的革命。受众除了仍然把传统媒体看作是可靠信赖的信息来源外,更倾向于主动地参与新闻的制作和传播,于是博客现象出现了。随着博客数量和覆盖面积的扩大,以及其对新闻事件快速敏感的反应,博克在快速报道方面的特殊威力不断展现,同时也成为网站对外传播新闻的新通道。随着博客的异军突起,许多重大的新闻事件也希望通过博客方式使自身得到更为有效和广泛的传播。有关奥运的新闻也在不断和博客现象  相似文献   

14.
陈俊妮 《青年记者》2006,(11):76-77
2006年3月8日,两个中国记的博客网突然关闭,西方媒体纷纷以这两个博客网被中国政府关闭为内容进行报道,结果造成新闻失实.在这起引起广泛讨论的所谓的“中国博客门”事件中,西方媒体无疑是自取其辱,然而这个事件折射出的不仅仅是西方媒体的“偏见”和客里空表现,对照这个事件我们需要反思的地方还有很多.  相似文献   

15.
王华 《新闻爱好者》2007,(12):66-67
博客,是一种以日志的形式频繁更新的、特别的网络出版和发表文章的方式。博客的内容崇尚个性,体裁十分广泛,有新闻报道、诗歌、散文、小说、日记、歌曲、视频和照片等。由于网络传播的广泛性,当博客承担了传播新闻信息、报道新闻事件、评述新闻事件的时候,博客新闻也就由此产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博客不仅作为技术、作为个人网络日志存在,更是作为一种话语存在,这种话语类型具有开放性、互动性、公共性等特点。通过对《纽约时报》网站"LEDE"博客中有关"奥运火炬传递"这一新闻事件的话语分析发现:博客改变了传统媒介的新闻话语的特点,网民的参与不仅分散了传者设定的话题而且重构了传者所要传达的语义,从而解构了传统媒介传播者话语霸权的地位,改变了传统媒介的话语权力关系和意识形态倾向,由此可以窥见西方新闻博客对"北京奥运火炬传递"这一新闻事件的话语呈现。  相似文献   

17.
吴畏 《传媒观察》2012,(1):13-14
正186名正式雇员,3000名免费博主,12000名公民记者,每个月200万条投稿量。这些数字告诉我们,《赫芬顿邮报》"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它与千万名热心读者联手打败了《纽约时报》——百度百科是这样描述《赫芬顿邮报》的:它是美国当今最具影响力的新闻博客网站。网站兼具博客自主性和媒体公共性,通过分布式的新闻发掘方式和以Web2.0为基础的社会化新闻交流模式而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8.
图情博客信息的组织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有的图情博客信息资源的组织形式主要有图书馆图情博客新闻聚合、建立图情博客圈及依托图情行业网站建立的博客群3种形式.从组织机构性质、发布信息所用的软件或平台、博客资源的来源、博文的分类管理4个方面对比分析各种形式在各自组织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今后图情博客资源组织管理应完善管理体制、多途径组织收集博客资源、对博文进行筛选、提供细致的博文分类管理、提供强大的检索功能及多样化的订阅方式,并建立图情博客的集合数据库.  相似文献   

19.
孙辉 《网络传播》2005,(3):82-83
当CNN的新闻主笔因为在个人博客上发表的言论而被愤怒的公众拉下马时.是否意味着美国的言论自由制度在博客生存的今天岌岌可危呢?  相似文献   

20.
封面链接     
《哥伦比亚新闻学评论》2012-05/06(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创办的新闻媒体和市场研究刊物)美国《赫芬顿邮报》是如何成功的?创办于2005年的《赫芬顿邮报》是美国当今最有影响力的新闻博客网站,拥有68个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