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世纪以来,欧美国家流行的"社区报"受到我国新闻界的关注,吸引了业界和学界去研究探索.2001年8月10日,作为全国城市社区传媒试点的深圳<南山日报>打出"社区报"的旗号,同城<龙岗日报>也很快跟进;2004年2月8日,号称"中国第一张社区报"的<巷报>在吉林省长春市推出;2004年3月,<华夏时报>第四次改版时调整都市报定位,号称要打造"中国第一份商圈社区报";长沙<东方新报>也在2004年下半年开始社区报探索.  相似文献   

2.
中国第一张社区报为何兵败长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4月15日,号称“中国第一张社区报”的《巷报》正式停刊。这份曾经热闹登场,一度被看作是中国社区报先行的报纸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迅速走向衰亡。在令业界唏嘘不已的同时,也让许多人对“社区报”的概念提出怀疑。尽管如此,国内报界对社区报的尝试仍在继续。现在回头来看《巷报》,探究其失败原因,以图对中国社区报的继续探索提供一点可资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3.
《传媒》2012,(6):9
正近年来,在中国社区建设不断成熟与都市类大报慢慢接近发展"天花板"的背景下,社区报在中国诞生。先有《南山日报》《巷报》开风气之先,后有众多"社区版"和"街道小报"纷至沓来。然而,社区报的存在和发展也有诸多问题。除客观因素外,一些社区报虽冠以"社区报"之名,却行"都市报"之实,追求做大、做强,忘却了"小的才是美好的"这一社区报发展箴言。  相似文献   

4.
陈凯 《传媒》2010,(9):42-44
2004年我国第一家社区报<巷报>在长春市成立,此后全国各地又有几份零星的社区报诞生,但都以失败告终.新闻出版总署2008年授权上海<新民晚报>集团<风尚>进行社区报试点,上海的社区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报业集团的资源优势加上社会大环境的支撑,<风尚>的成功与否对未来中国社区报的发展起到关键的指向性作用.3年来<风尚>进行的有益尝试和探索会成为未来中国社区报发展的宝贵经验,但受制于各方面条件,依然困难重重.  相似文献   

5.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第一家以“社区报纸”为旗帜的报社——巷报社于2004年2月6日在长春市成立。《巷报》创刊号也随之于2月8日隆重推出。这标志着在美国、加拿大、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已经发展了数十年的“社区媒体”,正式亮相内地报业市场。这一事件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我国为数众多、竞争日趋惨烈的都市报群体,正在尝试一种新的突围模式。  相似文献   

6.
自从2001年中国第一张社区报——《南山日报》创办至今,已过去近10个年头,一张又一张社区报以各种形态和模式陆续进入报业市场。在上海,社区报市场的鏖战业已拉开帷幕:2006年10月,《新民晚报社区版》亮出了国内第一家获得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社区报的旗号;隶属于东方网的《城市导报》陆续与多家街道报纸展开合作;此外,从2009年8月开始,《新闻晨报社区报》以一整套全新办报模式低调地开始了社区圈地运动,至今已与8个街道合作推出了8张社区报。  相似文献   

7.
社区手机报的现状 中国社区手机报现在正处于发展阶段,几种主要类型的社区手机报由于其脱胎于传统的纸介质社区报,发展缓慢,单独的社区手机报更是少见,大多数社区报内容出现在主流媒体的社区版中.现在主要成型的是国内第一家由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创办的社区报——《新民晚报社区版》、天津《滨海时报》、深圳《南山日报》等社区报纸,作为媒体现代化的新一代产品.  相似文献   

8.
8月23日,由深圳报业集团主办、深圳市宝安日报社承办的社区传媒创新发展论坛在深圳举行。深圳报业集团总编辑宣柱锡,集团副总编辑、《深圳晚报》总编辑丁时照,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以锦,《中国记者》《法制晚报》、北京社区报、新民晚报社区报、广州日报社区报、哈尔滨报业集团新晚社区报等业界领导、学者、媒体代表出席论坛,就如何创新内容、经营好社区传媒等主题发表演讲、开展讨论。  相似文献   

9.
陈凯 《传媒》2012,(6):10-12
为适应社会发展大趋势,中国特色的社区报开发已成为一个现实之需。但细算起来,从2001年中国第一份标榜为社区报的深圳《南山日报》问世,由于种种原因,十多年来社区报在中国的发展曲曲折折,颇多无奈。然而,在目前国家提倡建设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社区报发展不仅大有必要,更将迎来良好的成长机遇期。  相似文献   

10.
王波 《记者摇篮》2012,(10):7-8
国外的社区媒体已有三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在我国,深圳2001年《南山日报》的创立,首次打出"社区报纸"的旗号,随后才出现过如《巷报》、《华夏时报》等社区报纸。社区新闻是指对在一定区域内,新近或正在发生的文化观念、行为规范、风情民俗等变化的事实报道,它已成为"地域性的群众精神快餐"的代名词。此类新闻板块聚焦于市民的街谈巷议、平凡人生、物业维权、邻里故事等题材,将新闻植根于老百姓的365天柴米油盐身边事情,大受社区居民关注。作为以本土新闻为制胜法宝的地市报,新闻报道关怀社区、服务社区、深入社区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
《新闻导刊》2007,(3):56-56
近日,上海第一张获得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社区报——《新民晚报社区报》在试刊9个月后,正式创刊。  相似文献   

12.
知识与趣味     
第一张儿童报:1920年在浙江绍兴出版的《中国儿童时报》。 第一张小报:1897年6月24日出版的《游戏报》。 第一张党的日报:1925年6月4日在上海出版的《热血日报》。 第一张彩印报:1979年10月1日在北京创刊的《市场报》。 第一张为报刊出版发行作宣传的报纸:1983年在北京创刊的《中国报刊报》。 第一张工人报:1949年7月1日在上海创刊的  相似文献   

13.
徐建 《传媒》2016,(13):15-17
2013年1月8日,《华西社区报》在成都创刊,成为中国西部第一份面向社区免费发行的报纸,是以《华西都市报》为龙头的华西传媒集群深耕成都主城社区、抢占社区话语权和影响力的一个新载体.3年多来,《华西社区报》扎根社区,始终坚持"温度 互动 实用"办报宗旨,为社区居民提供多样化便捷服务,为企业营销铺设"最后一公里".  相似文献   

14.
2月28日,中国第一家公开发行的社区报——《北京社区报》亮相京城。据介绍,《北京社区报》以关注民生为己任,以报道社区为宗旨,以全体社区居民和社区单位为核心服务对象,  相似文献   

15.
享名获誉     
《深圳石化商报》获’98全国化工报纸综合质量评比第一名2月10日该报报道:2月5日,从中国化工新闻工作者协会传来喜讯,1998年全国化工报纸综合质量评比已经揭晓,《深圳石化商报》以98分的最高分荣获第一名。目前全国化工类报纸总数有近200家,其中《中国化工报》、《吉化报》、《警钟长鸣报》、《巨化报》为全国公开发行的报纸。中国化工记协每年都要聘请首都新闻界的专家,从舆论导向、信息量、时效、版面设计和编校质  相似文献   

16.
陈凯 《传媒》2012,(6):21-24
2009年,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陈凯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开始了为期一年的访学。在一年时间内,她采访了北卡州10家历史悠久、各具特色的社区报,并写就《走进美国社区报》一书,第一次将原生态的美国社区报介绍给中国读者。在此,《传媒》杂志选编了该书的部分章节,将"美式社区报"内容、经营、管理以及报人精神等不同侧面予以展示,以便让国内报业同仁能够深入了解美国社区报的全貌。  相似文献   

17.
《军事记者》2007,(2):47-47
第一张儿童报:1920年在浙江绍兴出版的《中国时报》。第一张小报:1925年6月4日在上海出版的《热血日报》。第一张为报刊发行宣传的报纸:1983年在北京创刊的《中国报刊报》。第一张工人报:1949年7月在上海创刊的《劳动报》。  相似文献   

18.
近两年,在新媒体的冲击之下,纸媒在努力拓展报业发展蓝海时,似乎重新发现了社区报的魅力.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和重庆晨报等都纷纷开始布局社区报市场.2012年8月2日,南方都市报在深圳创办《坪山通》、《福田通》、《龙岗通》3份“鹏城通”免费社区报,同年12月,项目进一步拓展至《龙华通》、《南山通》、《宝安通》、《光明通》,总计7份社区报,覆盖深圳十区中的七个区;逢周四或周五独立发行,每期8个版.2012年合计发行210多万份.经过一年左右的运营培育,社区报已成为南方都市报深圳新的增长点,2013年有逾千万元的营业收入,并确保20%左右的利润率.  相似文献   

19.
媒体脸谱     
《北京社区报》亮相北京第一家公开发行的社区报——《北京社区报》2月28日亮相。该报以咱家的报为宣传口号,办报理念注重家长里短。《北京社区报》的前身是《北京社会报》,隶属于北京日报报业集团。  相似文献   

20.
《国际新闻界》2012,(6):128
近日,一部记载深圳特区报30年历史的专著《旗报——〈深圳特区报〉史稿》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中国新闻史学会名誉会长方汉奇教授为《旗报——〈深圳特区报〉史稿》一书作序,高度评价深圳特区报30年成就。方汉奇教授认为:纵观这份报纸30年的历程,一直以高扬改革开放的旗帜为使命,从这个意义上说,《深圳特区报》堪称"旗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