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教学资源分析1.教材体系本课是青岛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课的内容,属于水单元的内容范畴。学生对水有一种天生的亲近感,对水有许多亲身的体验,对水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和水的基  相似文献   

2.
本课是青岛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课的内容,属于水单元的内容范畴。学生对水有一种天生的亲近感,对水有许多亲身的体验,对水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和水的基本性质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本课通过观察和查阅资料,探究水的形状和形态变化,拓展了解其他物质也具有三种形态变化,指导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相似文献   

3.
李灵波 《海南教育》2014,(18):52-53
【教材分析】《月相变化》一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宇宙》单元的第二课。教材编排中,本课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认识“月相”,给月相排序,模拟月相变化,观察白天的月相。  相似文献   

4.
设计意图本课是教科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6单元《米饭和淀粉》中的教学内容。由于使用版本不同,且考虑到我们学校的综合课教学实际,现将本单元中的《米饭的观察》和《淀粉的踪迹》这两课内容整合成《碘酒和淀粉》一课放在四年级进行教学。力图通过趣味性的实验和悬疑点拨  相似文献   

5.
教学分析《我从哪里来》是大象出版社《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节内容。讲课场所为科技馆生命展区——生命的起源。本课利用馆内与教材相关展品进行教学,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6.
一、教学分析 本课是粤教科技版《科学》教材四年级《热》单元的内容,前三课分别是《冷与热》、《温度计》、《热往哪里传》,本课以这三课为基础,旨在让学生通过探究证明固体、液体、气体都能热胀冷缩,进而认识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相似文献   

7.
一、教材分析本课选自青岛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对网络应用的简单操作。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电脑网  相似文献   

8.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冀人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9课内容。本课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本单元所学知识、能力,尝试探究“雨是怎样形成的”。  相似文献   

9.
对教材的分析处理和教学资源的开发《海藻与海豚》是苏教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三课。通过对教材和我们身边可利用的教学资源的分析,我们认为本课教学可不局限于海洋生物,而是可以拓展为对水生  相似文献   

10.
赵水灵 《科学课》2009,(11):36-38
教材分析本课是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一课,该册教材主要训练学生“计划与组织”的探究能力,本单元是该册教材综合探究活动的第一个单元,二级目标是“能组成小组,做好观察、实验的准备”。本单元围绕“吃”的话题设计了《我们吃什么》、《食物中的营养》、《一次奇妙的旅行》、《祝你胃口好》四个步步深入的活动内容。  相似文献   

11.
《昼夜交替》一课是六年级上册《地球上的一天》单元的第一课,本课主要是引导学生对引起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进行探究。本课教材主要包括四个内容:提出对昼夜交替现象的猜想、借助实验器材模拟实验、得出形成昼夜交替现象的可能性结论、推测哪种可能性最大。  相似文献   

12.
鲁桂红 《科学课》2009,(1):36-38
教材分析;《鱼儿的奥秘》一课选自大象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探访鱼儿》。本单元属于“综合探究活动”单元。本单元以学生常见的动物——鱼做为切入点,自然生成了《鱼儿的家》、《鱼儿生活得好吗》、《还鱼儿一个美丽的家》、《鱼儿的奥秘》四个科学探究活动课题。本课是这一单元的结束课,通过前期的层层铺垫,本课最终将教学目标指向了“鱼类的共同特征”这一科学概念。  相似文献   

13.
教材分析;《鱼儿的奥秘》一课选自大象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探访鱼儿》。本单元属于“综合探究活动”单元。本单元以学生常见的动物——鱼做为切入点,自然生成了《鱼儿的家》、《鱼儿生活得好吗》、《还鱼儿一个美丽的家》、《鱼儿的奥秘》四个科学探究活动课题。本课是这一单元的结束课,通过前期的层层铺垫,本课最终将教学目标指向了“鱼类的共同特征”这一科学概念。  相似文献   

14.
本课是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最后一课。本单元为技能训练单元,包括《调查》和《预测》两课内容。  相似文献   

15.
<正>小学科学教学中应注重挖掘和利用学生的创新思维,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笔者在参加2014年南京市信息化教学能手比赛中,准备了一节公开课,内容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气温有多高》,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之上,我从学生个性发展的角度出发设计了以下课堂教学。教学内容选自科学三年级下册《关心天气》单元的内容,本课是这一单元第一个指导学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分析《关心天气》是四年级上册《变化的天气》单元的第一课,由常见的天气、天气与生活、天气与动物三个活动组成。是学生学习天气单元的起始课。在本单元中,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描述、实验、记录等方法开展了对天气中最基本要素的气温、降水、风、云等天气现象的研究活动,认识天气的多样性、天气与我们的关系、天气预报等多方面的知识。本课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探讨天气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影响,从而激发学生研究天气的兴趣,为后面的知识教学做铺垫。设计思路1.让学生通过交流的形式,了解自然界里各种各样的天…  相似文献   

17.
正教材分析《降水量的测量》是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天气"第12~13页的教学内容。本课围绕如何测量降水量以及对降水量的天气预报,通过观察、动手制作、实验、展示交流、应用等环节开展教学。认识雨量器,让学生了解雨量器的构造和作用;制作雨量  相似文献   

18.
孙洪军 《黑河教育》2012,(12):15-15
教材分析: 本课是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光单元的第一课。这一单元中内容是这样安排的:第1-4课研究光的传播特点(路径、反射)。第5-7课研究阳光强弱和温度的关系。《光和影》是本单元的起始课,从本课到第四课将指导学生认识光的传播特点,  相似文献   

19.
教学分析 本课是鄂教版《科学》教材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无限宇宙》中的第三课,本单元也是整个小学科学课的最后一个单元。本课学习的目的是向学生介绍人类设计、制造的探测宇宙的工具: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这些探测工具的运用,使人类对太空的认识得到不断深化,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空间技术的最新发展。学生通过本单元前几课的学习,了解了银河系的相关知识,还学习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对宇宙有了一定的了解,  相似文献   

20.
一、教材分析与处理 本课选自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俄语八年级上第四单元第十四课《B Пекине》(《北京游》)。它与前一课主题相关,是前一课内容的延伸。教师应在教学中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展现北京浓郁的文化氛围.并运用“情境”进行单词、句式和会话训练,使学生在“趣”中学,在乐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