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五册《基础训练1》的第五题,听老师讲《白头翁的故事》,听后再让学生说。这是三年级的开篇作,遵循了作文教学“从说到写,从述到作”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正>每次听马超老师的课总是被他的课堂所感动,音乐似乎更钟爱他,同样的音乐同样的课堂,在他的音乐课堂上总能够让你心灵震撼,让你为他的音乐感动,为他的智慧而感动……听马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他的课让我们看到"理想中的音乐课堂"。一、理性的课堂马老师这节课选自人音版的高中《音乐鉴赏》第一单元"学会聆听"中的第一节《音乐与人生》,马老师这节课设计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突出系统性,尤其难得的是凸显了教师"用教材"的教  相似文献   

3.
最近,有幸听一位教师执教了《匆匆》一课,课堂上书声琅琅,诗意浓浓。说真的,这堂课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清新的教学风格、典雅的课堂教学氛围、活泼的教学模式,让人拍案叫好。不过有一个教学环节却让人觉得遗憾,这位教师让学生分小组为《匆匆》拍一个电视散文,于是学生们全身心投入设计场景,从画面的选择到音乐的设置,从景物的配衬到色彩的组合,孩子们的构想充满了诗情画意。当学生谈了他们的设计构想后,这位教师接下来出示了一组电视散文,她说:“这是老师拍的电视散文,美吗?”学生们齐呼“美———”,他们瞪大了纯洁无邪的眼睛,对老师充…  相似文献   

4.
音乐的启发     
音乐可以让人变得敏锐,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音乐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音乐可以……在我看来,音乐可以让我萌发新的希望。每次上音乐课,我总会迫不及待,兴奋无比。当我得知可以观看《音乐之声》这部美国影片时更是喜出望外。我坐在过道里,全神贯注地盯着电视屏幕,绝不轻易放过每一个细节,每当耳畔响起一首插曲,我就好像又明白了一个人生的道理。看着看着,我就沉浸在其中,听修女玛丽亚和船长那动人的歌声,看玛丽亚一步步迈向成功。我一边学着影片中的歌曲,一边听老师的讲解,渐渐地,我走入了音乐这座神奇的宫殿。《音乐之声》我们分了好几段才…  相似文献   

5.
顾广师 《现代语文》2014,(11):51-52
听了泰山中学张国民老师的《音乐巨人贝多芬》一课,整体感觉是一堂高效清新、让人耳目一新的语文课。感觉是一节极有语文味儿的语文课。下面笔者想结合张老师的课堂教学来谈几点想法。一、语文味的课堂应重视基础字词的教学在让学生"说说你知道的贝多芬"的基础上,张老师出示了幻灯片让学生看拼音写汉字。在2分钟的时间里,张老师布置学生在独立完成的基础上同桌交换修改。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各地举办了各种以贯彻新课程标准为主线的评优课。日前,笔者参加了一次市里组织的音乐优质课评比活动,听了几节音乐课,感想颇多。镜头一: 一位老师执教欣赏课《动物园》,课一开始,她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猜猜  相似文献   

7.
不谋而合     
我在教学《明湖居听书》时,安排的最后一个环节,和辽宁省大连一中郭方彦老师一样,是让学生听音乐,然后进行音乐描写训练。具体做法是:老师放《泰坦尼克号》主题歌《我心永恒》,音乐响起后,同学们很激动,渐渐沉醉到音乐的意境中。放两遍,共十分钟,然后同学写二三分钟。要求:①模仿课文写法。②边听边写,切忌编故事。下面选登三篇同学的当堂练笔,以作为了解这种教法实效的参考。例文一:那音乐开始时平缓而沉静,婉如看一熟睡的婴儿的脸。在人沉醉其中时,那音调却渐起,如一口咬下一鲜果,咬破果皮后鲜汁四溢,沁人心脾;甜味愈来愈浓,由口入心,其畅…  相似文献   

8.
高中音乐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欣赏和鉴别能力。本文结合课堂教学经验,从有兴趣地听、有分析地听、有想像地听、有表现地听四个方面来阐述如何培养学生"音乐的耳朵",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与激情,通过老师与学生的双边互动,让学生来主宰课堂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艺术修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水知道答案     
有人曾做过一个有趣而很有意义的实验:让水“听”音乐。听了贝多芬《田园交响曲》的水,结晶美丽工整;听了莫扎特《第40号交响曲》的水,结晶展现出一种华丽的美。在装水的瓶壁上贴字或照片让水“看”,结果发现:“看”到“谢谢”的水,结晶非常清晰,呈现出美丽的六角形;而“看”到  相似文献   

10.
姜华 《陕西教育》2009,(7):10-10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然而日前听一位老师感慨:一篇《最让我感动的事》的作文题目竟然难倒了许许多多学生,遗憾的不是学生不会写,而是不知道使自己感动的事。从父母、老师到同学,老师逐一点拨,有哪些事让自己感动,而很多学生却认为都是“应该”的、微不足道的小事,不值得感动。  相似文献   

11.
例文二黄老师是我们的音乐老师,她身上处处散发着艺术的气息。她留着一头棕黄色的卷发,波浪形的头发一直到耳根,远远看去,还真有点像贝多芬呢。除了头发以外,那小而有神的眼睛也特别可爱,还有那两个深深的酒窝,一笑起来,特别明显。快到“三八”妇女节的时候,黄老师教我们学唱了《可爱的家》这首歌。开始她先唱给我们听,她那高亢而又圆润的声音,就像电视上的歌星唱的那样动听。后来她开始教我们唱。在黄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我们很快就把这首歌学会了。最后,黄老师布置了一个特别的作业,就是让我们把这首歌唱给妈妈听,还让我们把…  相似文献   

12.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0课《二泉映月》是一篇文情皆美、真挚感人的好文章。教学这篇课文,要让学生从文本中去感悟阿炳热爱生活、酷爱音乐、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那么,如何让学生在感受优美而又激昂的旋律美的同时,心中又能被阿炳坚强又正直的人格力量所震撼呢?我在本课第一课时的教学中尝试让学生用心灵体验了一次富有生命意义的律动。一、用心灵聆听名曲1.同学们,你们平时都喜欢听什么样的音乐?(指名说)2.这节课,老师先播放这样一段感人的曲子。世界著名的指挥家小泽征尔第一次听到这首曲子时,曾感动得流下了眼泪。他说:“听…  相似文献   

13.
一直以来,我已经习惯按部就班地给高一学生上《音乐鉴赏》必修课,并与另一位音乐老师开设的《创作》《演奏》模块课同时提供给学生们进行分班选修。于是在高一鉴赏课期末阶段我有意向学生征求意见:《歌唱》《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他们更向往哪一个?结果出乎意料,学生明显对舞蹈较感兴趣,这让我陷入沉思。经过了解后我能够理解学生的想法:唱、奏等一些基础性的音乐知识始终贯穿于小学到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教学重、难点:1.乐曲主题及其表达的内容、情绪。2.不同音色在音乐表达上产生的不同效果。3.音乐的旋律、节奏、速度、力度对音乐表达的作用。教学方法:1.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中视、听、想相结合,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2.用诗一样的语言去讲解,让学生走进音乐殿堂去享受音乐。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学生在《梁祝》音乐中走进教室,师生问好。二、导入新课轻声播放《梁祝》音乐,师:今天进教室时老师为大家播放的这首乐曲,你以前听过吗?如果你听过,你知道它…  相似文献   

15.
8.让幼儿自主地游戏 有一天我到一所幼儿园去,顺便提出想看看幼儿的创造性游戏。谁知接待的老师告诉我:今天不玩游戏,逢周一、周三、周五幼儿才能玩。我听了很是感慨,尽管《规程》已颁布实施好几年了,尽管从园长到  相似文献   

16.
《音乐课程标准》谈到:就教育现状而言,音乐教育由于没有升学考试的外力推动,只为了上课而上课,使音乐课缺少了趣味性,每节课只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弹唱,学生学唱,如此千篇一律。久而久之,学生对音乐课失去了兴趣,音乐课成为了一些学生的“自习课”和“睡觉课”。那么,如何让学生真心喜欢音乐课呢?  相似文献   

17.
正教完宋词《清平乐·村居》,我会要求学生写一首《清平乐》。我发觉这样做,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右图是一个五年级学生写的《清平乐·音乐》,音乐老师看了这首词,会说这个学生的音乐修养不浅,他能把音乐分类,"有的音乐悠扬,有的音乐悲伤",并指出音乐能令"婴儿听了不哭闹"的科学现象。从文学的角度看,这首词的字数和押韵,都满足了宋词《清平乐》的格式要求,因此我给他的评语是:"押韵好,意境好,也有科学道理。"  相似文献   

18.
张平 《江苏教育》2012,(34):70-71
听了很多老师教学苏教版的《一一间隔排列规律》,也听了一些老师教学人教版的《植树问题》,感觉老师们在教学中并没有真正把握住问题的实质。例如,好多老师在教学《一一间隔排列规律》时,把教学重点放在观察教材情景图上,让学生发现"当两端的物体相同时,两端物体的数量比中间物体多1"上,当学生发现了这个  相似文献   

19.
课堂求真     
不久前听薛法根老师教《我和祖父的园子》(苏教版),他请几位学生到黑板上听写,一位学生把蜻蜓写成了蜻蜒。薛老师先让他仔细看看有没有写错,然后请他改正。这一回字是写对了,  相似文献   

20.
音乐本位原则是音乐教学的主导性原则,以解翔老师执教的音乐课《母鸡叫咯咯》为例,对音乐本位原则进行诠释,认为课堂教学应围绕优化音乐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创新灵活的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等,让学生在音乐体验、音乐实践中感知音乐要素,真正体验到音乐带来的愉悦感和成就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