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开悟     
一位禅僧向赵州请教:"怎样参禅才能开悟?"`` 百岁高龄的老赵州像是有什么急事,匆匆忙忙站立起来,边向外走边说:"时不起,我现在不能告诉你,因为我内急."  相似文献   

2.
高娟 《湖南教育》2003,(6):46-46
利用网络资源激发学生兴趣。关于赵州桥,有一个神奇的传说,人们把这个传说编成了一首儿歌:赵州石桥什么人修?玉石栏杆什么人留?什么人骑驴桥上走?什么人推车压了一道沟?赵州石桥鲁班爷修。玉石栏杆圣人留。张果老骑驴桥上走。财王爷推车压了一条沟。我先播放VCD,学生边拍手边唱儿歌,再听故事,兴趣盎然。  相似文献   

3.
生而平等     
8月2日 晴 今天到书店随意乱翻书,看到奥修大师谈赵州和尚的故事,饶有趣味,做点分享。 唐代知名的赵州禅师,年轻时是南泉普院禅师的座下弟子。赵州虽然聪明,却也得在基层作劳动服务,负责厨房火头工作。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唐代从谂禅师之赵州禅与当代净慧长老之生活禅作了一些探讨,力图找到二者内在的联系与共同之处。作者认为:赵州禅与生活禅之内核乃一脉所承,都是六祖慧能禅法的继承与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生活禅是赵州禅基本精神的回归。  相似文献   

5.
真如禅寺位于赣北永修县西南云居山之巅 ,系我国一古代名寺 ,历来为天下所仰慕。那天格外奇冷 ,天空飘着鹅毛大雪 ,银装素裹的真如禅寺置身于一片白茫茫的世界之中 ,在有几分森严的同时 ,更显得寂静空穆。我们盘山而上 ,不知不觉地便来到真如禅寺院门———赵州关。抬首望去 ,“赵州关”三个字苍劲有力 ,系许德衍老先生所撰题 ,书法端庄婀娜 ,为古刹增色不少。门旁刻有一幅对联。左联 :到这里不许你七颠八倒 ;右联 :过此门莫管他六眼五通。一老僧横拦门首 ,大有“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之势。相传 ,古代赵州来客 ,探访寺内老丈 ,老丈恕不远送…  相似文献   

6.
师范究竟何许人?有言“赵州(今凤仪)”者,①有言赵州之弥渡者,属何族系?有言白族者,②也有不置可否者。在师范纂集的《滇系》中,有一篇姚鼐为师范之父写的“知县衔管长芦石碑盐场大使事师君墓志铭”,文中写道:“师氏本居山西洪洞,明初从黔宁王定  相似文献   

7.
赵州门风,深契平常心是道之真谛,彰显禅风禅骨精神,致使赵州门风,遍覆大千,从谂玄言布于天下。系统梳理和弘扬从谂禅风禅骨思想,必将进一步推进从谂禅学思想研究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8.
诗文用韵是反映特定时代某一地区语音状况的重要材料之一。唐代河北道南部的赵州诗人李峤、李华、李嘉、李德裕和幽州诗人卢照邻、贾岛的诗文用韵情况就反映了赵州、幽州二地的实际语音面貌,展现出一些韵部变化的轨迹。  相似文献   

9.
僧赵州曾问老师:“道为何物?”师曰:“平常心就是道。”平常心的世界是无限的:遵循规律;保持真我;超越功利,以美丽的心情去愉快地学习、工作,以爱心、正直、善良去滋润宝贵的生命;坦荡面列现实,达到心灵的和谐和人格的伟大等等,应有尽有。持平常心处世,将慧于内而繁于外,持平常心作文,也将了然于心,畅然于笔。而时下,人心浮华,物欲横流,校园  相似文献   

10.
活动目的: 让队员们了解世界第一古桥——赵州安济桥的历史、特点、功能和在中国桥梁史上发挥的重要作用。通过挖掘桥梁设计者和建造者的故事,向队员进行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主题:  相似文献   

11.
唐代“赵州李”文学文化内涵考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州李"文士群体,具有家族地域性、文学文化性,对唐代文学尤其中唐诗文风貌影响显著。以李德裕父子一门为典范,可见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浓郁的文化色彩;可见李德裕平泉诗、贬谪诗独特的诗心情趣与艺术品质。"赵州李"开拓了唐代文学文化的新图景,对于彰显河北一地传统文化资源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由张子开点校完成的《赵州录》,完整地收录了唐代文远所记录的赵州禅师语录,并对之依照较好的版本作了校勘、分段和标点,极大地方便了学人的研究。但白璧微瑕,该书在校勘、标点、文字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文章即针对这些不足之处提出讨论,以为日后的再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平常心是道"是马祖道一禅师创立的洪州宗的重要禅学思想,是禅学中国化的重要标志。以南泉普愿禅师及其弟子赵州从谂禅师、长沙景岑禅师为代表的南泉法系是洪州宗的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也是继承与发展马祖道一禅师"平常心是道"思想的主要力量。"平常心是道"思想经历了马祖道一的创立、南泉普愿的纯化、赵州从谂与长沙景岑等禅师生活化运用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4.
赵州陀罗尼经幢基本保存完整,建筑构件形制明确、刻经文字内容清晰。根据幢身所刻《大宋赵州南关厢邑人等重特建幢子相轮记》,现存经幢应建于宋景祐五年(1038),而城楼式宝盖、栌斗出正心枋并隐刻泥道栱等具有唐、五代特征的做法表明,该建筑很可能存在一个旧有的原型。题记中的题名包括邑社成员、军人军属、地方官员等,反应了北宋佛教活动的社会化、世俗化倾向。  相似文献   

15.
赵淳及其子侄或能诗,或诗文兼长。赵淳与杜唐、邹祚永等6位诗人结成诗社,不时同游切磋,相互酬唱,题咏流连于大理晴云山一带。赵淳的诗歌创作主“遍游历”,内容多表现苍洱风物。赵淳《赵州诗学源流述》是一篇集中评介赵州26位诗人及诗作风格的文章,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赵淳对本土诗学源流的自觉意识,其意义不容忽视。因赵淳本人以及家族成员、诗社成员的传世诗作较少,加之无时人批评表彰,故其影响范围有限。  相似文献   

16.
禅宗的各种手段,无论是直指人心,还是棒打声喝,还是无理路话,还是喝佛骂祖等等,其实,并无第二个目的,只有明心见性这一根本宗旨,所谓识得自家本来面目,所谓证得自家智慧德相。在这篇论文中,我们借助于赵州禅师的“狗子无佛性”、“庭前柏子树”等公案,说明了“无理路话”的真正用意——阻断妄想,独露真常。我们借助于“吃茶去”、“转藏经”公案,说明了“吃茶”、“绕床”的真正用意——这吃茶的是谁?这绕床的是谁?若人会得“谁”下的答案,便是识得自家本来面目,便是会得祖师西来的意,也是见得赵州古佛。  相似文献   

17.
一、从一段民间故事的开头说起在华北各省流传着一个民间故事,名字叫《赵州桥》。开头是这样的:河北省赵州有一个大石桥,人们都叫它“赵州桥”。都说这桥是古时候鲁班爷修的。大石桥那么长,下面只有一孔,远近闻名啊!每天来来往往过桥的人那个多呀!男的,女的;老的,少的;穷的,富的;高的,矮  相似文献   

18.
新六册第三课《赵州桥》以古迹赵州桥为题材,向我们介绍了赵州桥在设计造型上的雄伟坚固和在建筑装饰上的精美图案,说明它的科学价值——桥梁建筑史上的创举。教学本文,一要引导学生理解赵州  相似文献   

19.
赵州昔有文庙,建筑崇宏,为一方人文胜迹,其中之《大观圣作之碑》出自宋徽宗赵佶御笔,价值很高。文庙自李唐肇建,经“靖康”兵毁,金朝重修,明成化撤金结构重建,之后皆依此本,基本不易大局。此为其沿革大要。  相似文献   

20.
李华,字遐叔,赵州赞皇人,他是唐玄、肃、代宗三朝著名文士,影响颇丰,交游甚广,所交多是当时的政治、学术、文学等方面的卓识之士,本文试对一些文学卓越之士做些探讨,从中可以认识李华在古文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其与古文运动的渊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