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综合化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特点 ,也是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改革遵循的重要原则。作者从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入手 ,对历史课程改革的综合化趋势做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历史课程是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一,在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基础教育历史课程先后进行了七次改革。在2001年启动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历史课程作了较大的变动,发生了非常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历史课程作为基础教育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本次课程改革中,也以开放的形式走向了中学历史课堂。传统意义上的课堂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也无法与当前的课程改革相适应。因此,历史新课程呼唤着一个新的、开放的历史课堂。  相似文献   

4.
历史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在课程改革的浪潮中,为了使历史课程改革能够沿着符合教育规律的道路顺利进行,必须清楚课程改革的必要性、改革的趋势以及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推进素质教育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历史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在课程改革的浪潮中,为了使历史课程改革能够沿着符合教育规律的道路顺利进行,必须清楚课程改革的必要性,改革的趋势以及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推进素质教育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刘梅 《辅导员》2009,(24):54-54
在上世纪后期英国的历史课程改革中,“神人”被引入到历史教学领域,被视为一种引导学生历史思维的教学方法和策略。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神入”的教学也由西方历史教学界传人我国,引起了学者和中学历史教师的关注。究竟是什么“神入”?如何对“神入”这一概念进行界定?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徐寿明 《教育艺术》2003,(11):49-50
21世纪的教育是全新教育。在基础教育领域中,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  相似文献   

8.
论历史课程改革的综合化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化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特点,也是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改革遵循的重要原则。作者从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入手,对历史课程改革的综合化趋势做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中学历史课程教材改革,是在《北京市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原则精神指导下进行的。这项工作的意义不仅在于编出一套教材,更重要的是促进教育观、课程观和教材观的转变,并由此推动首都中学历史教育的变革。我们认为,中学历史课程教材要改革,必须先搞清楚两个问题:一是基础教育阶段为什么要开历史课,这是历史课程观,是改革的出发点;二是历史教材怎样编才能便教利学,这是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具体操作问题。下面仅就此谈谈我们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初中历史课程改革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厦门实验区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厦门市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历史课程改革实验实施方案》和我校的具体实际情况,我们以这次课程改革为契机,以人为本,发展个性,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在初一年段历史课程教学改革中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1.
“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两个核心词汇。“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也指出“历史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活动课程是按照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计划设置的一门全新的课程,它是以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本目标,以实现学生主动发展,追求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融合为价值取向,以贴近学生最关注的自然现象和社会问题为基本内容,以学生的经验和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中学历史课程改革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新型的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途径之一,尤其是其活动课程的设置更是让学生的个体素质有了很大的发展,是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学改革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历史课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新一轮的历史课程改革又即将开始,传统的教学理念必须进行转变和创新。  相似文献   

14.
探究式学习是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对于教材编写和中学教学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意义。作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史课程改革对探究式学习给予了高度重视。本结合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历史实验教材(以下简称新课标历史教材)谈谈有关探究式学习与历史课程改革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新一轮历史课程和社会科课程改革的新理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张静 《历史教学》2002,(5):35-40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缘于我国基础教育的质量同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差距和矛盾,同时也为了和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同步.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历史和社会科课程改革的理念可概括为课程目标和理念强调态度、价值观、技能、知识目标并重;构建新的课程内容体系;注重学习方式的改变;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课程改革的历史回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建国以来的50多年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经历了8次重大改革,历次改革之间有着密切的历史联系,全面考察这8次课程改革,将对当前的课程改革和今后的改革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7.
陆安 《教学与管理》2001,(12):51-52
今年秋季开始,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在全国38个实验区启动。作为我国基础教育教学前所未有的改革,其意义非同寻常。新世纪之初,培养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合格人才势在必行,不大刀阔斧地改革弊端丛生的基础教育教学,我们的教育就难以步入高效益、高质量的快车道。这次改革不再像过去那样在维持课程体系不变的情况下,单纯改革课堂教学,而是采取先破后立的战略,即先打破旧的课程体系,然后依托新的课程体系,进行课堂教学改革。青岛市内4区有幸全部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作为历史教研员,笔者在此不揣浅陋,就历史课程改革与历史教学改革略述管见,以就教予同仁。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历史课程改革自然不能排除在外。一是课程改革的方向已被课程标准显性化,课堂教学方式和行为也因此发生了深刻变化;二是广大教师在课程改革中发挥出来的首创精神,正在形成为深化课程改革的内在动力;三是亿万学生开始有机会接触素质教育的部分成果,并有望在不久的将来享受到平等的、高质量的教育;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随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中学历史教科书也不断成为引起公众和学术界都非常关注的、激烈争论的问题。如何看待基础教育领域的课程改革,评价新编历史教科书,不仅仅是一个关系到基础教育中的历史学教学发展方向的问题,也是国家和社会如何对待历史问题,  相似文献   

20.
学习方式的变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之一.其成败直接关系到课程改革的命运,因此,新课程改革倡导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历史教学中如何进行学习方式的变革,也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