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内隐社会认知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隐社会认知是指在社会认知过程中虽然个体不能回忆某一过去经验,但这一经验潜在地对个体的行为和判断产生影响。内隐社会认知研究采用的是内隐记忆的间接测量技术和方法;已有的研究揭示出社会知觉,刻板印象,性别差异,印象形成中存在内隐社会认知,与学习其他材料比较,社会认知学习具有更强的内隐性。目前,内隐社会认知已成为社会认知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2.
内隐认知:认识人类认知与学习的新窗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隐认知是人类认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内隐认知的发现和研究打破了仅仅重视外显认知的单一局面,为更加全面、深入地认识人类认知系统的多重性和认知过程及其发展的内在规律提供了新的角度.当前的内隐认知研究广泛涉及了感知、记忆、语言理解、规则抽取、动作技能、情感反应等多个方面,揭示出内隐认知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已有研究指出,内隐认知在种系发展和个体发展中均具有独特的重要地位.充分利用内隐认知将有助于促进认知效率的提高以及认知发展,并可为外显认知功能受损个体的功能康复带来希望.进一步揭示内隐认知与外显认知的相互联系与促进问题,对于揭示人类认知本质及促进人类认知发展与认知功能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内隐学习的再解读-从认知发展角度的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隐学习是当前认知心理学研究的前沿热点。 停留在传统范围内的研究,往往只对内隐学习作横断面和静止的描述,没有能从发展机制上对学习加以刻画,也割裂了内隐与外显认知机能之间的联系。本文从认知发展的角度重新对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的关系加以整合,指出了者在适应与机能上的连续性。认知结构的建构与发展,才是获得知识的学习能力发展的关键。这一过程有许多无意识的成分参与,内隐学习研究以此作为对象定能开辟出一块崭新的领地。本文从理论和方法上对在认知发展领域开发内隐学习研究的可行性作出了论证。  相似文献   

4.
内隐学习的再解读 --从认知发展角度的剖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内隐学习是当前认知心理学研究的前沿热点.停留在传统范围内的研究,往往只对内隐学习作横断面和静止的描述,没有能从发展机制上对学习加以刻画,也割裂了内隐与外显认知机能之间的联系.本文从认知发展的角度重新对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的关系加以整合,指出了二者在适应与机能上的连续性.认知结构的建构与发展,才是获得知识的学习能力发展的关键.这一过程有许多无意识的成分参与,内隐学习研究以此作为对象定能开辟出一块崭新的领地.本文从理论和方法上对在认知发展领域开发内隐学习研究的可行性作出了论证.  相似文献   

5.
随着研究者对人类心理思维解读的不断深入,认知结构的产生与发展经过历史之河的洗礼、剥蚀、濯涤,积淀成支撑文明的柢柱。认知结构的建构与发展,是内隐和外显的认知机能结合。面对依然存在的认知结构的进步之阶是什么?内隐的机理是什么?何为内隐学习的本质?及以往散释的理念存在的模糊性和笼统性。为此,本文从理论上对认知结构内隐学习和脑(神经)科学进行有机的整合,试图对认知结构的构建与内隐学习的联系作出渗透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元认知是美国心理学家弗托维尔(Flavell)在1976年出版的《认知发展》中首次提出来的,元认知是认知主体对自己的认知过程、结果或与之相关活动的认识,其实质是主体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控,核心是对认知的认知。  相似文献   

7.
毒品问题已成为国际性的社会问题。近年来有关吸毒的外显认知研究受到了挑战,内隐认知的研究开始逐渐引起学者的关注。有关吸毒的内隐认知主要包括内隐态度、注意偏向与联想记忆,其研究方法涉及到内隐联想测验、外部情绪西蒙作业、联想记忆任务、STROOP任务、探测任务、视觉搜索任务和闪动典范等等。吸毒的内隐认知研究对预防与矫治工作有启示作用。另外,各种内隐认知测量方法之间的关系,以及吸毒的内隐认知和外显认知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内隐学习及其特征研究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能对自己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陈述,然而大量的例子显示,在某些情境下,人们并没有意识到也无法陈述出控制他们行为的规则是什么,但却学会了那些规则,这种类型的学习便是内隐学习,内隐学习是当代心理学家新近提出来的一种学习类型,是当今学习和认知心理学领域的热点课题,对内隐学习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对无意识认知心理过程与机制的了解,同时,对教育教学等诸多实践领域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追溯和总结了内隐学习研究的历史,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内隐学习特征进行了概括和分析,试图以此引发国内学者对内隐学习和内隐认知等问题的深入思考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内隐学习是当前认知心理学研究领域中最受关注的前沿学科。内隐学习是对抽象的、复杂的规则关系和结构的获得过程,其与外显学习是两种性质不同的信息加工系统。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对内隐学习的无意识、强力性、高容量和密度性等特征的体现进行探析,认为内隐学习比外显学习更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优越性,进而论述了内隐学习在人脑潜能的开发、直觉思维的培养以及健康人格的构建等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及应用。  相似文献   

10.
郑欣 《考试周刊》2011,(85):203-203
道德内化的过程是道德主体在必要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交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道德主体的道德认知是前提。当前,道德主体必须提高道德主体对道德规范的整合能力,对现实社会道德作出超前性、适应性的正确判断,形成合理化或者具有必然性的道德认知。  相似文献   

11.
人类的大多数认知活动都发生意识觉察或意识控制之外。部分内隐加工会影响社会知觉、判断和行为。基于大量的内隐测量程序被开发、应用,以及更多使用内隐测量程序研究社会认知的报告的事实,内隐社会认知的最近15年可以被称为"测量时代(Age of Measurement)"。内隐测量的内容、结果与外显测量的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在关于社会认知的内容、加工过程及预测行为等方面各有优势。今后内隐测量的研究方向是探索内隐测量背手的心理机制,以及内隐测量到的心理构念影响行为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傲慢与偏见》中女主人公伊丽莎白的女性主体意识是通过人物关系揭示出来的。从她与达西和韦翰等男性的关系分析,表现了这种女性主体意识从认知他者到认知自我的过程;从她与几位女性人物的关系分析,表现了这种女性主体意识从认知自我到批判社会的过程。这样的女性主体意识不仅有文学意义还有现实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3.
内隐认知:构建成人教育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隐认知是人类认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无意识、无目的地自动获取知识而受关注。该文将内隐认知引入成人教育视线内,试图为成人教育的内隐认知体系研究和实践注入全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王莉 《广西教育》2009,(32):12-12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弗莱维尔指出:“元认知通常被广泛地定义为任何以认知过程与结果为对象的知识,或是任何调节认知过程的认知活动,它之所以被称为元认知,是因为其核心意义是对认知的认知。”可以说,元认知就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等方面的认识。同时,元认知又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各种认知活动的计划、监控和调节。在复习课中运用元认知理论,能更有效地提高复习课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社会认知的理论模型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内隐社会认知,并对社会认知中的模型和传统认知中的相关模型进行了比较,最后从这一发展过程中总结并分析了心理学发展的整合趋向。  相似文献   

16.
从内隐认知理论和缄默知识理论角度看,语感有三维内涵的概念:一指的是学习主体在进行言语活动时对语言知识和言语知识的内隐学习;二指的是学习主体内隐学习的结果,是关于语言和言语的缄默知识;三指的是言语主体凭借内隐记忆,对处于潜意识中的语文知识的无意识运用.培养语感应注意实践感受与调控指导相结合,读听理解与说写表达相结合,感性积累与理性分析相结合,语感培养与人格塑造相结合.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探讨了智能主体作为认知工具对人类学习的影响。从理论的角度,智能主体可以扩展人们的最近发展区、培养学生的认知策略,它是一种认知工具;从实践的角度,智能主体的教育功能包括处理信息过载、作为教育专家和为学生创设编程环境等,智能主体的设计决定了它的有效性和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8.
物质滥用已日益成为严重的国际性社会问题。青少年时期是滥用物质的危险期,也是滥用物质有可能引发一系列负性结果的初始阶段。如何有效地对青少年物质滥用进行防治是当务之急。近年来,有关物质滥用的外显认知研究受到了挑战,内隐认知开始逐渐引起学者的关注。内隐认知的测量方法源于内隐联想学习的原则,强调对物质使用行为偏好自发激活的认知过程,从而有效地避免了自我矫饰的影响。因而,内隐认知研究为物质滥用防治开启了新的思路,其应用领域包括对物质滥用的预测,改变个体内部的认知结构以促使个体向正性行为转变,以及对干预效果的评估等。  相似文献   

19.
元认知(Metacognition)的概念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提出的.他认为,元认知是:“个人关于自己的认知过程及结果或其他相关事情的知识,是为完成某一具体的目标或任务,认知主体依据认知对象对认知过程进行主动的监测,以及连续的调节和协调”简单地说,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文章在总结迄今篇章三理论:"思维模式理论"、"篇章表述论"和"主述位理论"的基础上,指出所有这些理论的共同点都是强调篇章的整体性.而这些理论都强调篇章的结构和信息,但是在具体运用时它们都有不同程度的局限性.为此文章提出"主体扫描论"(Subject Scanning)的篇章理论.认为凡文章都是作者(主体)的认知记录,全篇文章就是主体的认知扫描过程的忠实记录.文艺作品是主体对于客观世界的感官扫描,而哲学文章则是主体对人类心理的认知扫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