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幼儿数学操作性学习活动中,适宜的环境、科学的投入材料、趣味性的操作,都直接影响操作性学习活动的效果。所以,在数学操作活动中为幼儿创设适宜的环境,科学的投入材料,同时融入幼儿喜爱的游戏,使操作游戏化,既顺应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又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正幼儿科学教育指幼儿在教师的直接或间接的引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的自然界(包括人造自然)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以及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幼儿科学教育的实质就是幼儿的科学探索活动,其活动形式主要以集体活动和个别化活动展开。由于幼儿知识经验的缺乏和思维的局限性,我园在组织科学教育个别化活动时,主要通过科学小游戏来落实。在游戏中,教师通过投放一定的物质材料,以游戏体现问题、任务和目的,  相似文献   

3.
让小班幼儿在玩游戏中学数学,使之把抽象的数学关系用科学的方法转化成幼儿易于理解、易于接受的游戏和操作活动,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4.
"好奇、爱探究"是幼儿的天性,在中班年龄段实施主题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幼儿对主题活动背景下的科学区探究游戏活动兴趣浓厚。在主题活动背景下,从幼儿的兴趣着手,贴近其生活经验,充分挖掘主题背景下的适合中班幼儿探究的科学区游戏材料和内容,在其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汲取适宜的科学区探究性游戏材料,以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和热情。  相似文献   

5.
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操作。"区域活动就是给幼儿自主操作的地方:在区域活动中,幼儿有足够的自主权:他们自由选择游戏项目、游戏材料、游戏同伴,共同遵守一定的游戏规则,操作丰富的游戏材料,甚至可以商量尝试设计新的游戏方法。  相似文献   

6.
游戏是幼儿的游戏,随着课程改革的不同,游戏化教学已经成为幼儿园教学的主要形式。而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将幼儿的学习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大领域。其中的艺术领域包含了:美术活动和音乐活动两块内容。其中,音乐领域便可划分为:歌唱活动、欣赏活动、集体舞活动、打击乐活动、韵律活动。现如今,如何更好的帮助幼儿进行歌唱活动、韵律活动的学习?经过不断的探索、反思、研究,总结,我们感受到利用游戏的方式向幼儿展示活动。通过制作不同的课件,让活动内容动起来,不仅能有效的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大意,记住歌曲旋律,进行韵律活动。同时,还能很好的促进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幼儿不会出现"厌倦"的状态。因此,游戏参与教学活动已经成为幼儿生活和学习的一种重要途径。《纲要》中指出,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应以游戏的方式进行。作为教师和家长的我们,应充分的接受和理解幼儿的这种行为方式。我们通常认为,让幼儿"玩",他们才有游戏的感觉。通过多次的观察发现,幼儿在利用游戏进行学习活动时,也有游戏的快感在其中。换言之,幼儿更愿意教师利用游戏对其进行集体教育。  相似文献   

7.
区域活动中通过教师创设相应环境及材料,引导幼儿动手操作、探索及自主学习,而材料作为个别化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地投放和适宜地进行观察、调整、推进,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区域游戏质量,同时让幼儿个体在原有认知水平等基础上获得长足的发展,让幼儿的学习更有活力。  相似文献   

8.
张云 《知识窗》2016,(4):27
游戏是幼儿非常喜爱的一项活动,它不仅是一种娱乐方式,还能融入知识,对幼儿进行有效教育,而区域活动正是最适合幼儿的一种游戏方式。幼儿园科学教育是一门生动、有趣且严谨的课程,内容大多比较抽象,很多教师只是一味地讲解、灌输知识,把科学活动固化在课堂中,导致幼儿对科学活动失去兴趣,不利于科学教育的顺利开展。笔者结合多年的幼儿教育经验,发现在幼儿最喜爱的区域活动中渗透科学教育,不仅能让教师教得轻  相似文献   

9.
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科学活动,对幼儿智力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在分析幼儿科学活动的操作对主动性培养的作用机制基础上提出基于科学活动操作,构建幼儿主动性培养体系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游戏是幼儿在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内容,它是能让幼儿获得快乐、满足需要和愿望的、自发的、不同寻常的一种行为。幼儿心理学研究表明,游戏是促进学龄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最好活动形式。在游戏活动中,儿童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品质能够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而幼儿在游戏时又离不开教师的组织和参与,教师是幼儿游戏的支持者、参与者与合作者。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儿童游戏情况正确指导幼儿游戏。  相似文献   

11.
裘晓琴 《科学大众》2013,(9):102-103
游戏是一种基于个体内在需要的自发自主性活动。游戏有很多种,角色游戏是幼儿期最典型,最有特色的一种游戏,是幼儿运用模仿和想象,在扮演角色中,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体现幼儿的社会性。区域活动立足于幼儿,更注重于实践操作,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能让幼儿充分体验和探索,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和主体性,也是对幼儿进行个别化教育最佳手段。幼儿在区域中的角色扮演是要教师做幕后的推动者,引领幼儿在不同"角色"扮演的场景中"活"起来,成为推动游戏内容和进程不可或缺的中介体。[1]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自身开展幼儿园生成活动的困惑谈起,结合具体的活动实例.提出了生成活动要选择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内容,提供有启发的游戏操作材料,并将游戏活动列入主题序列中,丰富幼儿知识储备.从时间和空间上发挥幼儿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13.
新《纲要》中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游戏在幼儿园科学活动中的应用不仅对于科学活动的开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对幼儿的科学探索活动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经过一个学期师幼共同在"人机感应竞技区"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后,人机互动室对于幼儿来说已经不再陌生。幼儿能力的发展和知识的掌握多数来源于游戏,人机互动既让幼儿接触到了高尔夫、网球、保龄球这些运动化的游戏,又让幼儿体验了走钢丝、扔飞镖这些技巧性的游戏;既发展了大肌肉,又让智力和脑力得到了锻炼。如何使"人机感应竞技区"的作用发挥到极致,我们进行了更多尝试。  相似文献   

15.
为了更好的支持幼儿自发、自主的科学探索和学习,结合《指南》所指出的:幼儿的科学活动应密切联系实际生活,教师应充分利用幼儿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为此,教师引"水"为乐,以水为主延伸于科学区域中,让幼儿对之进行游戏、探索,从水游戏的雏形、后续、深入、发展几点出发,玩转科学区。  相似文献   

16.
黄丽新 《科学大众》2015,(4):117+16
科学活动是幼儿园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活动。科学活动能培养幼儿的探索能力和敏锐的观察能力。本文结合游戏活动《好玩的磁铁》,来阐述在科学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  相似文献   

17.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是将游戏理念、游戏精神渗透到课程实施的各类活动之中。它的最终目的是让幼儿园课程更加适合幼儿,让幼儿园的课程更有趣、丰富。我们以"环保服装DIY"为课程主题设计了系列活动,开启了课程游戏化的创意设计之旅。活动强调幼儿的操作,强调发挥幼儿优势与同伴合作,促进幼儿创新意识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也是最主要的活动方式,对于儿童来说游戏是一种学习、活动、适应、生活或工作。儿童是通过游戏获得发展的。近年来国内外对于幼儿游戏的研究更加深入和广泛。通过文献检索,有关游戏方面的文献很多。但绝大多数聚焦在幼儿园的教育情境中,集中于探讨游戏中幼儿——教师的角色和作用。有关家园互动,共同推进提升幼儿游戏水平的研究文献量少且集中于个别经验的介绍,缺乏系统和较为全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建构游戏是幼儿通过动手操作进行模拟、再现和塑造的活动,是一个蕴含着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创造性互动。幼儿运用多样化的材料、依照自己的意愿构思、动手操作、构造物体,丰富的再现现实生活中各种建筑物和建筑格局。建构活动中客观有效的评价,不仅对幼儿建构活动内容的深入开展以及建构水平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还能促进幼儿良好情感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20.
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和"生活即教育"的思想,那么在科学活动物质环境创设中如何运用陶行知教育思想呢?应依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以幼儿为主体,开放式地创设科学活动物质环境和科学探究活动的空间,合理地选择科学活动的内容及材料,让幼儿去探索和操作。只有用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吸引幼儿,利用周围的物质环境对幼儿产生刺激,并对其进行引导,才能让幼儿在自由的活动中主动动手参与活动,获得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