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漫话夏至     
夏至是一年中日照时间最长的一天,冬至则是最短的一天;当然,全天的长度是不变的。夏至是怎么一回事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公元前七世纪,我们的祖先用土圭测日影,确定了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为夏至。古人是这样解释夏至的:"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纬23°26′的北回归线,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且越往北白昼越长。例如,海南的海口市这一天的日长13小时多一点,杭州市为14小时,北京约15小时,而黑龙江的漠河甚至可达19个小时。  相似文献   

2.
冬至     
洋洋兔 《家教世界》2023,(10):32-33
<正>12月21日、22日或23日冬至的“至”和夏至的“至”一样,是“极”的意思。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时间达到一年中最短,所以冬至日也叫“日短至”。古人形容冬至“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按照五行观点,日照多、白昼长为阳,反之为阴。冬至日阴气达到极致,阳气开始回升,所以是大吉之日。自古以来,人们都十分重视冬至,把它当作重要的节气来庆祝,甚至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相似文献   

3.
漫话夏至     
夏至是一年中日照时间最长的一天,冬至则是最短的一天,当然,全天的长度是不变的. 夏至是怎么一回事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公元前七世纪,我们的祖先用土圭测日影,确定了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为夏至.古人是这样解释夏至的:“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日夏至.至者,极也.”  相似文献   

4.
夏至日或冬至日当天,白天有多长时间?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为多少度?如何由当地竖杆的影子长度来计算竖杆的高度?这些有趣的问题,与物理、数学和地理知识密切相关,而且可推导出地球昼长公式和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由公式来计算某地冬至日或夏至日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角.冬至和夏至都是农历二十四节气,对于北半球一定纬度处,冬至那天,白天最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而夏至那天,白天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大.过了冬至,北半球白天的日照时间增长,同时太阳直射  相似文献   

5.
正夏至的由来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也是先秦古人确立的四大节气之一,又称"夏至日",当太阳到达黄经90°时即为夏至,今年夏至是在6月21日。《恪遵宪度抄本》言":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这一天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夜晚最短的一天,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故有谚语"不过夏至不热""夏至未来莫道热",自夏至日起,赤日炎炎的夏季正式到来,之后气温将逐渐升高,大约再过20天,便是一年中最热的伏天了。  相似文献   

6.
“年年至日长为客”是唐代诗人杜甫《冬至》中的一句。至日就是冬至的意思,这句诗是说,冬至时,宾客盈门。冬至,又称“冬节”,是我国特有的24节气中的一个。殷商时,冬至前—天为岁终,后24节气亦以冬至为首。早在27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就已对冬至和夏至这个“至”进行了测定。“至”是极点、顶点的意思。它并不是指气温在冬至这一天冷到了极点,而是指地球绕太阳旋转时的位置关系。对我们生活在北半球的人来说,冬至这天是白昼最短的—天,这对于贪睡的人倒也算得上是一件美事。冬至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民间在这一天有很多习俗。古代的人们有从这…  相似文献   

7.
一、冬至日与近日点、夏至日与远日点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黄道)为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两焦点之一。每年1月初,地球离太阳最近,这个位置叫近日点;7月初,地球距离太阳最远,这个位置叫远日点。由于黄赤交角的大小和地轴的宇宙空间指向,在一定时期内可以看做是不变的,因此,一年当中太阳直射点相应地在南、北回归线间往返移动。每年12月22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这一天称为冬至日;每年6月22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这一天称为夏至日。冬至日时,地球并非在近日点,而是逐渐接近近日点;夏至日时,地球并非在远日点,而…  相似文献   

8.
一题一议     
右图为我国某地旗杆夏至日这天影子长度模式图。a、b、c、d表示旗杆各个地方时刻的日照影长。其中b、d此刻影子达一天中最长 ;a与b、a与d两线间夹角相等 ;a与c两线间夹角为 45°。若该地昼长为14时 40分 ,则1.bd两线间夹角为多少度 ?2 .c处影长的方向为 (   )、c处的地方时为  相似文献   

9.
在地理教学中,众所周知,因为在春分、秋分时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所以各地白昼与黑夜的时间相等,都是12小时。而夏至时呢?因为太阳直射在北纬23.5°,所以北极圈以内为极昼(即白昼的时间为24小时),在赤道上白昼仍然为12小时,南极圈以内地区为极夜(即白昼的时间为零小时)。如果学生问:在夏至时北京40N的白昼的时间是多少?若太阳直射点在南纬15时,南京(32°N)的白昼时间又应怎样计算?现在我们根据太阳直射点A地的纬度α和B地的纬度β,来计算B地白昼长的时间。如图:  相似文献   

10.
许多语言学著作把“夏至”和“冬至”分析为“主谓式”的合成词,这主要是因为把其中的语素“至”理解为“到”的意思。这种分析是错误的。古代历法以及相关的文献材料和训诂材料都认为,其中的“至”应该是“极端”的意思,“夏至”和“冬至”应该理解为“夏天的极端日”和“冬天的极端日”,那么“夏至”和“冬至”就应该是“偏正式”的合成词。  相似文献   

11.
1.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 教材中有关该内容是用夏至日、冬至日和春秋二分日三幅图配合文字来说明的,如果将该部分的三幅图综合成昼长曲线图(图1),就大大地缩小了教材文图之间的思维跨度,学生也就更好理解了.  相似文献   

12.
    
6月是夏历的仲夏之月,即夏季第二个月.莎士比亚有一部喜剧叫《仲夏夜之梦》,写的就是这个季节的故事.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应该是仲夏以后才会出现的场景.《礼记·月令》描述"仲夏之月"说:"小暑至,螳螂生."又说:"鹿角解,蝉始鸣." 这个月有个非常重要的节气,即夏至.夏至这天,北半球日照时间达到一年中最长,所以夏至也称"日长至",在这里,"至"是至极的意思.《月令》说:"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在古人眼中,夏至是阳气最为强盛之时,自此之后,阳气逐渐减弱,阴气开始增长,这是阴阳相争的生死时刻.这一天,古人过得非常谨慎严肃,不敢大吃大喝、饮酒作乐,许多活动都暂停,静待阴阳的转换.这体现了古人对天的敬畏.夏至之后,白天日渐缩短,直到冬至.夏季的白天较长,有一首唐诗写道:"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白天长,则夜晚短.杜甫有诗句:"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相似文献   

13.
一、分清日照图类型1.侧视图侧视图是从地球侧面观察地球日照情况的日照图,是最常见的一种日照图。图中大圆(圆圈代表经线圈)被平分为两半,一半代表白昼,一半代表黑夜。图1图2判读这类图形时,我们可以从图中晨昏线与极圈的相交情况以及极昼、极夜现象发生的区域着手。如从图1中晨昏线与极圈相切,我们可以判断出图示日期为冬至日或夏至日。再结合图中北极圈内出现了极昼现象,我们可以判断出图1为夏至日(6月22日)的日照图。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从图示昼夜长短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如从图2中全球昼夜平分,我们可判断出图2为每年春、秋分日(3月21…  相似文献   

14.
若山 《小读者》2012,(12):46-46
作为对寒冬的计时方法,我国民间将冬至后的81天划分为9个阶段,每一个阶段为9天,称作"冬九九",也就是常说的数九寒天。其中,每年冬至后的第19天至27天称为"三九"。一年中,冬至这天白昼最短,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最小,地面得到太阳热量最少,应该说最冷在冬至了,但是事实却不然,倒是"冷在三九"。这是为什么呢?气象专家说,地面的气温冷暖,不仅是受太阳光线照射强  相似文献   

15.
长春市某教师在公开课"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中以先前布置给学生的一则地理观测实验来导入新课。该实验要求3个小组的学生自9月12日至9月18日期间,每天在北京时间12:20观测当地杆影的长度,并记录和分析。一、观测实验实验材料:木棍、卷尺、纸笔等。实验步骤:第一步,准备材料,学生分组;第二步,3个小组分别测量北京时间12:20的杆影长度;第三步,根据3个小组所测杆影长度计算平均值;第四步,记录并分析观测数据。数据记录:  相似文献   

16.
冬至日是北半球一年当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冬至后白昼逐渐变长,日出时刻应该逐渐提前,但是很多有生活经验的人却发现日出时刻并没有提前。一直到一月上旬过后才会感到日出逐渐提前。  相似文献   

17.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 ,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上稳定 ,地球在自转和公转的过程中 ,产生了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使得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随纬度、时间而发生变化。一、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1.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同一天 ,不同纬度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而有规律地变化。如图 1:图 1 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示意图a.夏至日 ;b .太阳直射 15°N纬线时 ;c.二分日 ;d .冬至日从图 1可以看出 ,同一天 ,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正午太阳高度以北回归线为中…  相似文献   

18.
有关地球光照图的试题 ,是初高中地理知识结合、考查学生知识和能力的一种常见题目 ,要求学生必须掌握 ,但课本中并无这样的例题。现就地球光照图中常见的侧视图和极地图 ,列举一些题型 ,供大家参考。一、地球侧视图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光照图 ,一般北极在上 ,南极在下 ,赤道为一直线居中 ,地轴可竖直 ,可倾斜 ,晨昏线可为直线 ,也可为弧线 ,光照多以冬至、夏至、春分、秋分为主。1 昼半球在纵切面上的投影 :判断的依据就是下图 ,赤道处的昼长为 1 2小时 ,而赤道不管哪一天永远昼夜平分各为 1 2小时 ,所以赤道处的白昼全都投影到了纵切面之上 …  相似文献   

19.
了解太阳和季节的关系一年中白昼最长的是哪一天在北半球,太阳最高、日照时间最长的一天是夏至,查一下这一天几点日出、几点日落。让孩子理解一天中太阳最高的是正午,阳光直射,此时影子最短;反这太阳低的时候,阳光斜射,影子则长。向孩子解释夏至是一年中日照时间最长的,但不是一年中最热的一天。  相似文献   

20.
大家知道,夏至日阳光直射北回归线,其纬度数为23°26',即太阳光线在这一天与赤道平面的交角为23°26';冬至日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其纬度数为-23°26',那么其他22个节气日的太阳光线直射地的纬度数是多少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