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针对中年段的古诗教学,明确提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相似文献   

2.
经典古诗文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开展经典诗文诵读,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既是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的历史责任,又是以学强身、修身养性的有效载体。开展小学经典古诗文诵读教学,既有现实意义又有深远影响。?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诵读诗文提出了“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等具体要求。如何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古诗诵读教学的要求,我浅谈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3.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它能帮助学生理解词句、读懂课文、体会课文的感情,陶冶学生的情操。《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要注意"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要用"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语文课本上选录的古诗文非常有限,很多教师也不太注重古诗文教学,学生对古典文学知之甚少。"在此背景下,我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语文学科教学和古典文学熏陶之间的关系,通过唤起兴趣、诱发乐趣、体味意趣三个步骤,倡导古诗文诵读,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开启出一扇古诗文之窗,引领他们步入文学殿堂。  相似文献   

5.
文言文教学应以"读"为主,包括默读、范读、领读、朗读、讲读、诵读,在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兴趣,让学生渐入意境,进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笔者以《小石潭记》为例,做了"记"类古文教学的几点尝试。通过各种课中活动,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在多种形式的诵读中感知大意,在诗情画意的表达中激发古文学习的兴趣,在搜集相关信息的过程中感悟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诵读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新课标对小学低年级学段课外阅读做出如下要求: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在阅读过程中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积累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等。我觉得低年级语文教师必须注重"趣"与"法"的融合,以此来对低年级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  相似文献   

8.
学语文最动听的莫过于课堂上琅琅的读书声,整体感知主要靠读,情感体验主要靠读,积累语言更是靠读。"腹有诗书气自华,才到高处重也轻。"涵咏诵读一直是学好语文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9.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如今的孩子对于古诗词的理解和掌握呈现出令人担忧的局面,他们对学习古诗文没有兴趣,仅仅是因为考试的需要而被动地学习它.笔者首先分析了原因,找出教师在传统的古诗文课堂教学模式里存在的问题,并为了摆脱这种困境作了大胆创新:古诗文教学应以趣字当头;要在反复诵读中体味古诗文的凝炼美、简约美、含蓄美、空灵美和意境美.1、在学习古诗的同时,适当补充一些有关的逸闻传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抓住诗词中学生感兴趣的、贴近生活的字眼来组织教学;3、诗歌与美文紧密相连;4、活动中升华诗歌.笔者在班级里开展了“古诗文知识竞赛”、“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为孩子们创造了浓浓的古诗文学习环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正是对古诗文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10.
朗读是文言文学习的入门之径。语文教师要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在文言文教学中加强古文的朗读和诵读,培养学生朗读兴趣,训练学生朗读技巧,协调讲解与朗读的关系,让学生在朗读和诵读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精神的陶冶。  相似文献   

11.
胡任秋 《科教文汇》2011,(17):79-80
语文教学离不开情感,通过教材寻情、诵读品情、语言动情、阅读蓄情、教者激情等,从课堂、教材、教师三个角度,挖掘语文的情感,唤醒学生的情感,展现语文教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12.
优秀的古诗词包含丰富的情感,博大的思想,优美的语言。能够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感受人物形象,发展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健全并完善学生人格。因此,重视并加强古诗词教育,尝试"诵读","感悟","体味"等教学方法,发掘古诗词魅力,在鉴赏中领悟作品中蕴含的真善美。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大纲》和新课标要求:诵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并推荐了背诵的篇目。去年和今年的中考题都有加重了默写古诗文的内容。今年默写分数占10分之多,这表明对语文积累的强调。但我们不少老师仍未重视起来。今年中考有很多考卷的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堂诗歌朗诵教学是授课活动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内容选择、意境把握、动作眼神、吟诵揣摩等方面需要认真体会,只有正确把握朗诵内容,感情基调处理得当,诵读抑扬顿挫,轻重缓急适宜,才能真正把诗词作者的内蕴表现得淋漓尽致。对于现代语文诗歌朗读教学,为了激发学生诵读的愿望,选择一些节奏感强、情感抒发强烈的作品进行诵读训,练由点到面,逐步增加篇幅和难度,不失为一种合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徐玉珍 《科教文汇》2009,(26):120-120
阅读教学要通过对语言的品味、对文本的诵读体悟、解读鉴赏,走进文本,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尤其是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相似文献   

16.
欧正海 《科教文汇》2011,(14):98-99
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古诗歌,均为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教学它们时,配合讲解应要求学生诵读,以自然达到对诗歌思想情感的深入理解。诗歌的诵读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而古诗因讲究格律、字数整齐、音韵和谐等特点,朗读的技巧又和新诗有一定差别。本文试从重音、节奏两方面予以分析。  相似文献   

17.
<正>阅读是根,写作是叶,"根深"才能"叶茂","厚积"才能"薄发"。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  相似文献   

18.
陈力士 《科教文汇》2014,(24):36-37
大学诗歌教学中,歌曲节奏的嵌入,有助于学生感受古人诗意盎然的节律;歌词的运用,在诗词串解中作为比较文本使用,效果较好;歌曲的情意铺排,有利于学生把握古今人共通的情感;情感的串联,通过熟知的歌曲情感的介入,能够把握不谙熟的诗文的情感。  相似文献   

19.
大学诗歌教学中,歌曲节奏的嵌入,有助于学生感受古人诗意盎然的节律;歌词的运用,在诗词串解中作为比较文本使用,效果较好;歌曲的情意铺排,有利于学生把握古今人共通的情感;情感的串联,通过熟知的歌曲情感的介入,能够把握不谙熟的诗文的情感。  相似文献   

20.
在提倡全民阅读的大背景下,各所学校都在摩拳擦掌,力求为建立"书香校园"而尽自己的一份力量。针对我们学校学生的特点,我选择在诗歌诵读方面下点功夫,因为诗歌是我国历来传颂的最具代表性的文学样式之一,但不是所有诗歌都适合青少年去诵读、学习,因此我从接近教学内容的诗歌也就是"近域"性诗歌入手,来践行诗歌诵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