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邢方方 《科教文汇》2012,(35):147-148
美声唱法中的女高音声部在各类艺术作品演唱和歌剧中是必不可少的声部,其声音明亮纤细、高亢柔美.女高音声部具有科学化演唱和音质音色上的共性,同时具有类型化和演唱风格上的个性.正确认识美声唱法女高音的共性与个性,并对由此带来的声乐教学中的启示加以总结将大大有利于声乐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也只有在科学化的求同存异中,才能达到声音风格上的百花齐放.  相似文献   

2.
吴碧霞被誉为“中西合璧”的夜莺,无论在美声唱法还是民族唱法领域都有一定的造诣,演唱的歌曲都有丰富的表现力与感染力。纳塔利·德赛同样也被誉为20世纪末的“声音奇迹”,两个来自不同国度的歌唱家在演绎这首《声乐协奏曲》时,也有着不同的演唱风格与音响效果。通过对吴碧霞与德赛演唱的这首《声乐协奏曲》的比较分析,让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我国声乐发展的前景,并对两种风格的演唱进行文化的理解与思考。  相似文献   

3.
张艳 《科教文汇》2015,(4):156-157
吴碧霞被誉为“中西合璧”的夜莺,无论在美声唱法还是民族唱法领域都有一定的造诣,演唱的歌曲都有丰富的表现力与感染力。纳塔利·德赛同样也被誉为20世纪末的“声音奇迹”,两个来自不同国度的歌唱家在演绎这首《声乐协奏曲》时,也有着不同的演唱风格与音响效果。通过对吴碧霞与德赛演唱的这首《声乐协奏曲》的比较分析,让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我国声乐发展的前景,并对两种风格的演唱进行文化的理解与思考。  相似文献   

4.
论美声唱法对我国民族声乐教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芳 《科教文汇》2008,(20):162-162
美声唱法拥有一套完整的科学发声训练体系,对我国的民族声乐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论述了我国民族声乐教学在几十年中对美声唱法在演唱技术和声乐教学科研方面所做的借鉴。总体来看,美声唱法的传入改变了我国传统声乐教学的理念,从经验总结式教学转为在科学指导下进行的正规系统的教学。  相似文献   

5.
美声唱法拥有一套完整的科学发声训练体系,对我国的民族声乐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论述了我国民族声乐教学在几十年中对美声唱法在演唱技术和声乐教学科研方面所做的借鉴。总体来看,美声唱法的传入改变了我国传统声乐教学的理念,从经验总结式教学转为在科学指导下进行的正规系统的教学。  相似文献   

6.
民族声乐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在西方音乐表现形式的影响下,在民族声乐中应积极应用美声唱法,以推进民族声乐的发展。对此,本文首先对美声的优点进行介绍,然后对民族声乐中美声唱法的应用优势进行分析,并对美声唱法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应用要点进行详细探究。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声乐教育事业在今天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但还存在一些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例如,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结合时应该注意的问题、美声唱法的规范化问题以及喉咙相对稳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古典音乐与美声唱法在音乐剧中产生变化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自身的变素和外界的影响。美声唱法也是如此。要想了解美声唱法自身变化的内因,我们必须了解美声唱法的现状。  相似文献   

9.
浅谈美声唱法的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迪 《中国科技信息》2007,(2):220-220,222
美声唱法是声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声乐教学应加强对此的研究。本文从理论角度概述了美声唱法的历史渊源以及形成、发展并从教学研究入手,阐述了美声唱法的一些教学方法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0.
美声唱法,作为一种新的元素融入中国民族声乐之中,既是民族声乐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其发展之必然趋势。美声唱法对中国民族声乐在各个阶段有不同的影响,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并在现阶段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相似文献   

11.
美声唱法是西欧古典声乐的传统唱法,笔者以为科学的发声方法:技巧、技能、音乐语言、风格等是美声唱法的核心,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我国声乐的唱法基本有三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唱法,源自意大利的美声唱法,20世纪80年代以来盛行的通俗唱法。这三种唱法各具特色,也各有不同的欣赏群体。  相似文献   

13.
石国强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2):205-205,297
美声唱法的很多原则以其科学性而被广泛地运用于现代声乐教学中,成为行之有效的方法。良好的气息支持是基础,正确的打开喉咙是保障,充分的面罩共鸣是灵魂,三方面互相作用,相辅相成,构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结合本人的声乐教学经验,阐述探讨了美声唱法的三个实践要素,力图达到科学地、系统地运用美声唱法进行歌唱训练,追求正确的歌唱方法。  相似文献   

14.
流行音乐作为专业课进入我国的大中专院校已有近十六年的时间了,是最年轻有朝气的学科。流行演唱教学的方法与实践一直是具有争议和挑战性的学术讨论话题;本文旨在论述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培养出的学生不仅具备扎实的演唱功底,并能理解作品的内涵,掌握用不同音色演唱风格多变的音乐作品,并能用声音塑造音乐形象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在美声唱法中,高男高音是其中的一个声部,但是这种说法至今仍然是音乐界所讨论的热点。由于高男高音是近几年才传入我国,还有很多对这种唱法还不太了解。因此,本文详细的介绍了高男高音的发展历史、现状、艺术风格、演唱特点,并且根据实际中高男高音的实践,分析了其艺术感染力,同时还提出了高难高音在我国进一步发展的策略,以期促进我国音乐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刘可英 《科教文汇》2012,(13):156-157
声乐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演唱技术方面的训练,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演唱才能。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声乐教学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演唱才能。第一,分析作品的音乐特点;第二,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及演唱风格;第三,运用创造性思维声情并茂地演唱歌曲。  相似文献   

17.
方爱兰  李淑珍 《今日科苑》2009,(24):128-128
在声乐教学中对演唱风格进行分析研究,用什么样的声音表现什么样的作品,在建立了正确的歌唱发声的基础上,如何根据作品的需要进行某些调整,既不影响美好的声音,又能够准确的表现作品的风格,良好的演唱风格的形成,是歌唱生理条件,演唱方法技巧,文化内涵,审美水平,情感深度等等的综合体,是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不断研究,探索并确立的有利于自己歌唱的形式,是艺术实践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探讨了美声唱法在咬字和吐字方面的技巧。  相似文献   

19.
韩瑜 《科技风》2013,(20):212
民族声乐与美声唱法是两种不同的歌曲表达和演唱形式,两种唱法在文化定位、演唱技巧及情感表达等诸多方面既有共同点,又表现为明显差异性,由此,我们一定要准确把握两者之间的共性与个性特征,做到两者兼顾,实现共同提高,以更好地推进我国声乐演唱事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20.
卿泽 《内江科技》2005,(1):37-37
不同类型的声乐作品对钢琴伴奏的要求不尽相同。钢琴伴奏不但要熟悉各种风格、各种体裁的声乐作品、还要 了解不同歌者的演唱风格和特点,使声乐与伴奏融为一体、交相辉映,更好地展现出作品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