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集宁师专学报》2016,(6):38-42
翁衮是古代蒙古族等北方游牧民族供奉的一种偶像,是萨满巫师祭祀或作法时使用的神偶。翁衮崇拜曾经历过"对自然物的崇拜"、"对动物灵魂的崇拜"、"对祖先灵魂的崇拜"等不同阶段。蒙古族的翁衮崇拜兴盛于蒙古汗国及元朝时期,衰落于北元俺达汗统治蒙古地区之后。  相似文献   

2.
蒙古族对水神的崇拜和祭祀习俗,是古代萨满教万物有灵观念中诸多自然物崇拜的一种,是自古以来随着草原民族的演化、融合而逐步形成的,并在其祭祀方式上表现为祭祀河流、湖泊、山泉、水井等不同形式。从保护生态这个角度看,蒙古族历代传承的水神崇拜习俗以及对水的诸多禁忌,是用以规范人们的爱水护水行为,有着文明进步的文化内涵,值得研究传承和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3.
本文着重从境外蒙古族的礼俗、祭祀、交往礼节、宗教习俗等几个方面分析阐述境外蒙古族的文化。境外蒙古族文化具有多方面的构成,是一个复杂的文化体系,在其构成和发展中,该文化体现出比较鲜明的民族特征,这里择要进行描述和说明。  相似文献   

4.
天神崇拜观念源自于萨满教的自然崇拜,是古代北方草原民族所共有的。蒙古族天神崇拜形成于蒙古族共同体成立之前,成吉思汗在自己的言行中对其进行了强化,且得到了萨满巫师的大力支持。正因为有"天是世间的主宰"、"汗权是天授予的"、"天意天命不可违"、"天降福祉为黎民"等的信仰,所以蒙古人就对腾格里(长生天)崇拜有加,且世代传承祭祀,直至今天。对当代人而言,天神崇拜包含有遵从、敬畏、爱护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生态平衡等朴素的思想内涵,值得传承和保护。  相似文献   

5.
呼伦贝尔蒙古族民间传统体育是蒙古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灿烂的文化财富,本文阐述了呼伦贝尔牧区蒙古族民间传统体育竞赛开展活动的主要节日、项目、开展形成的历史渊源:军事征战需求,宗教祭祀娱乐活动,生产生活的需求,深厚的民族底蕴滋润蒙古族民间传统体育竞赛产生、传承、发展,希望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布里亚特蒙古族是一个具有顽强生命力的族群,他们的传统文化经历近百年来的磨砺仍然焕发着迷人的光彩,在布里亚特蒙古人中还相对较好的保留着自己族群的礼俗、婚俗等文化习俗,民间音乐是布里亚特蒙古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在婚礼、祭祀、社交活动中民间音乐都伴随其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7.
敖包和拉卜则是蒙藏两个民族民间信仰的产物,河南蒙古族自治县的敖包祭祀,随着蒙古族文化的变迁,更多地融入了藏族拉卜则祭祀的元素。早期的游牧民族,大多依靠口述或仪式的形式来保存和强化记忆,河南县的敖包(拉卜则)祭祀同样具备类似功能。如济农敖包的祭祀除了宗教的功能,还有纪念祖先的作用。在对济农敖包纪念仪式的操演中,河南县的蒙古族加深了对于蒙古族祖先和民族精英的记忆,同时也巩固了族属认同。  相似文献   

8.
蒙古族的传统体育文化与古代蒙古人原始宗教联系密切,历史上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宗教信仰,即基于“万物有灵”观念的多神崇拜.这原始纯朴的信仰使其观念无羁、思想无垠,对其延续至今的蒙古族传统体育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蒙古人自古敬畏天地、山川、树木,崇拜大自然,故有祭树的习俗.在蒙古文化中,祭树活动与祭敖包、祭火一样,都是人们祈求平安、幸福的方法.这种古老的祭祀活动不断传承发展,直至今天.对祭树活动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蒙古人的民风民俗,研究其对蒙古民文化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银制器皿作为蒙古族重要的生活用具,流传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而蒙古族银制器皿装饰图案更是千姿百态,具有自己独特的民族特色。蒙古族银制器皿图案主要有龙纹、盘肠纹、云纹、特纹(又称鼻纹)、“”纹(万字纹)等。而每个图案所象征的意义和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却各不相同。这与蒙古族所处的生活环境和对自然崇拜有着密切关系。通过对蒙古族银制器皿图案及其象征意义的探析,能够更深入了解蒙古族的自然崇拜和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及审美追求。而蒙古族图案的形成与发展是蒙古族人民几千年实践经验的积累所形成的宝贵文化遗产,也是蒙古族民俗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1.
祭火文化是蒙古族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蒙古族藏传佛教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运用民族学的研究方法,对新疆蒙古族藏传佛教祭火文化从产生、内容、形式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论述,特别分析了新疆蒙古族藏传佛教祭火文化的历史缘由、祭火习俗的宗教文化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蒙古法文化形成于 13世纪初叶 ,然而它的哲学基础却源远流长 ,表现为来自蒙古先民的朴素的宇宙观。与世界其他古老的民族一样 ,蒙古民族也有自己对外部世界的看法 :如追溯苍狼白鹿为族源的图腾物 ,接受北方民族萨满教的自然崇拜及偶像崇拜观 ,进而形成本民族的“长生天”观念。这一切又为统一前的蒙古各部之间发动血族复仇战争提供了思想源泉 ,成为蒙古法文化诞生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3.
彝族曾盛行山神崇拜,祭山神是彝族民间最隆重、最庄严的祭祀仪式之一。20世纪60至70年代,祭山神仪式被强行禁止,20世纪80年代后,在一些彝族民间文化精英和学者的推动下,简单的祭祀仪式逐渐复兴。2011年3月6日(农历二月初二),云南双柏县他宜龙村彝族祭山神仪式是在当地文化精英的倡导,"草根"力量的响应和推动,专家学者的参与和支持,当地政府默许的一次较大祭祀仪式的复兴和重构。但群体性的祭山神仪式能否走下去,每个环节都要发挥各自的作用,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4.
商代宗教祭祀极其盛行,甲骨上辞很大部分都与此有关.商人崇拜与祭祀的对象主要有三个:(一)上帝;(二)自然神;(三)祖先神.祭祀祖先神主要采用单祭、合祭、特祭和周祭四种形式.商代祭祀包括宗族千室祭祀与方国祭祀两个层次.祭祀祭品分为三类:(一)物牲;(二)人牲;(三)物品.  相似文献   

15.
草原文化的核心理念是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蒙古民族服饰选用大气、庄重的白色、蓝色、红色作为服饰的基本色,配以鲜亮的金黄色,表现了蒙古民族豁达、率真、开朗的性格。服饰的面料、色彩、图案、设计反映了蒙古族服饰崇尚自然之美、注重和谐的风尚。丰富的服饰种类、华贵的服饰风格,形制由左衽变为右衽的过程,体现蒙古民族服饰在发展中注重兼容并蓄的特征,通过蒙古民族服饰作为信物的载体,传递出恪守信义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6.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horserelated idioms represent the English and Mongolian perceptions of horses,and reflect their respective society and culture in every aspect.Meanwhile,the different lifestyles,values and customs of the two peoples make the connotation of the horse-related idioms richer and more profound.  相似文献   

17.
岩石崇拜是蒙古人原始崇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对苍天、火、灵魂、神灵崇拜相关的象征寓意是天使之石,天力之表征;火种之源.火神之表征;灵魂之体.灵魂之石;神灵化之石,人格化之石。总之,对岩石的崇拜反映了古代蒙古人的思维特征,同时,岩石崇拜的象征寓意也反映了他们的自然观、哲学观、生活观与审美观/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卫拉特蒙古的天神信仰、鬼神观念、火神和祖先崇拜等民间信仰观念加以分析认识,从而探讨卫拉特蒙古民间宗教观念在藏传佛教影响下的传承、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19.
以内蒙古草原为题材的“草原歌曲”。是对我国当代“边塞歌派”的继承、细化、推进和发展。历史证明,“英雄崇拜”与“自然崇拜”作为草原文化的基本品格,以其开放性、兼容性、多元性和延展性,一直是草原歌曲不可或缺的现实基础和创作资源。但近年来。“草原歌曲”的文化认同倾向非常明显,“文化自觉”的意识非常强烈。由此显现出的却是潜在的悲剧色彩。却是耐人寻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