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关键词     
【环境友好型社会】指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入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我们要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准则,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  相似文献   

2.
生态文明是指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的经济社会发展形态.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是要重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全过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要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传统的消费模式忽视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特别是无节制、“反生态”的消费意识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和破坏,造成了十分严重的生态危机。这与生态文明要实现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是背道而驰的。因此要建设生态文明,就要求我们对传统的消费模式进行变革。绿色消费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明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审视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社会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引起了社会的不和谐发展,应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把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深刻认识到了人与自然和谐时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意义,努力构建和谐的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5.
从农业文明到生态文明:走向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文明经历了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时代,人和自然的关系也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新的时代需要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生态文明的内涵包括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价值观、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发展观、树立以“生态技术”为核心的科技发展观和树立“绿色消费至上”的科学消费观。  相似文献   

6.
从社会层面的角度讲,和谐意味着人际关系和谐;从个体的角度讲,和谐意味着身心关系的和谐;从生态文明的角度来说,和谐就意味着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一个和谐社会,虽然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协调、个人内心世界的调整,但最根本的在于人与人的和谐.创建和谐校园的最终目的是为人的发展提供良好条件和境遇,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7.
健康的社会心态是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基础。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有利于促进人的自我和谐发展,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有利于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培育健康社会心态的基本目标在于全力塑造健康人格、营造良好的社会心态环境和发挥群体的整合作用。大力发展生产力,建立社会支持机制,科学把握心理承受阈限,健全社会奖惩机制,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增强自我培育能力,是培育健康社会心态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8.
自然造人,人造自然。人离不开自然,自然可以离开人。人与自然和谐,社会方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是时代的主题。知识经济越发展,人类社会越进步,就越需要人与自然的和谐。人只有顺乎自然,按照  相似文献   

9.
和谐社会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美好社会.建设和谐社会就是不断追求美的过程.而美的追求离不开美的教育.美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使学生懂得美与人、社会、生活和自然的关系.高师美术教育在建设和谐社会的生活中,将承载着传承民族文明,肩负人与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任,学生应该具备审美能力和审美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10.
解读图书馆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一个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类自身和谐的社会是图书馆事业赖以生存的基础。和谐社会的实现意味着人口质量的提高、生存环境的优化、社会文明的发展。这些均离不开图书馆事业的普及与发展,离不开图书馆社会教育与文化职能的发挥。可以说,和谐社会既是图书馆事业的终极目标,又是图书馆事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从这一点上说,图书馆和构建和谐社会两者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图书馆只有在和谐的宏观社会环境里才能进一步发展,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而社会环境因为有了图书馆事业才更和谐与健康。  相似文献   

11.
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和谐社会的构建与人们的消费行为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我国的现行消费领域存在着一些不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不利于小康社会的全面实现,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实行可持续消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选择。实现可持续消费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需要政府、企业、消费者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的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12.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面,资产阶级的利益支配,导致对环境的严重影响。这是以群体形式出现的恶,要解决和克服自然环境破坏、高消耗问题不能从自然界中找原因,而应从人类社会找出路,强调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马克思主义认为应该正确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要敬畏自然、尊重自然,在人类与自然的物质变换过程中需要履行对自然的道德义务,并节制资本和消费.  相似文献   

13.
和谐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必须辩证地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把握和谐的内涵,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利用的关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从区域协调和空间管制机制、高速公路的生态理念、工业区的环境保护、城市环境的塑造、新型能源与利用等方面,介绍了德、法等国在尊重自然,注重生态,优化环境,营造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人性化环境上的一些做法,对于我们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具有学习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现代社会生态危机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人类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消费异化现象是催生生态问题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要缓和人与自然的矛盾,缓解生态危机就必须克服消费异化,建立一个适合人类生存发展的生态社会。  相似文献   

16.
化解生态环境危机:从科技理性到生态伦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可持续发展中更严峻的问题是生态环境的危机。要从根本上化解生态环境的危机,人类必须对传统的科技理性进行反思与检讨,确立生态伦理的观念,即人应该关爱生态,与生态环境和谐相处。和谐性原则是处理人与自然的基本原则。生态伦理要把传统的伦理扩展到自然,它要求人类应该用真心、精神、力量去关爱自然,就像关爱人类自身一样。由科技理性到生态伦理既是化解生态危机,保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人类精神文明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首先,必须辩证地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反对和摒弃将人与自然相对立和割裂开来的人与自然关系观;其次,要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利用的关系,坚持可持续发展,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8.
伴随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创新,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造能力不断增强,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打破了人与自然的平衡关系,造成了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生态危机,威胁着人类自身的安全,也制约了人类社会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对人类化解生态危机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在生态危机的视域下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不仅使马克思主义焕发出新时代的活力,而且对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社会和谐有赖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然而遗憾的是人们往往忘记这一点。如今人与自然的关系已经变得越来越不和谐,影响到社会和谐的诸多方面,直至威胁整个人类的生存。文章指出,作为依法治国重要组成部分的环境法治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具体途径主要有:建立和完善保护环境的法律体系,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严肃执法,维护环境的公平正义,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增强后盾力量。  相似文献   

20.
生态原则与道德原则的统一,关键在于人类自身。人类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就必须遵守生态道德,自觉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好自然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共生共荣。建设生态经济必须做到开发与生态保护平衡,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眼前效率与可持续发展兼顾,社会与自然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