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蕾 《大观周刊》2012,(5):220-220,218
中国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的十余年的时间里.已跃升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世界的影响力举足轻重。于是,学习汉语的人数也日益增加.不仅中国少数民族在学习汉语。外国人也在学习汉语。在外国人和中国少数民族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中遇到障碍是不可避免的。外国人与中国人是生活在完全不同的文化共同体中.文化的不同必然导致语言学习的障碍.即使是中国少数民族与汉族同属于一个国家.但是在中华民族这个大文化共同体里也有着各民族不同的文化共同体。  相似文献   

2.
周鸿雁 《大观周刊》2012,(16):146-146,148
20世纪70年代日中邦交正常化后,大量的日本游客来到中国,在震惊于中国悠久灿烂的文化的同时,开始关注中国以及中国文化,希望能够更加立体地了解一个发展中的中国。作为中国文化传播最主要方式的汉语日益受到日本国人的重视,人们希望通过汉语的学习了解中国,认识中国和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3.
“学汉语吧,那将是你未来20年的机遇和饭碗。”巴黎的街头曾打出过这样的广告牌。就目前而言,汉语学习的市场增长非常快。据悉,国外有些市场非常热,例如韩国、日本等各国都有将近100多万人学习汉语:此外,美国等市场基数不大。所以增长速度是最快的。从2005年到现在学习汉语的人数已经达到20万人。  相似文献   

4.
我国唐代经济文化繁荣,中日交往密切.唐代经济的发展以及文化的繁荣给日本社会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促进了日本古代文明的建立与进步.着重从政治、语言文字、教育、史学等方面对此进行了回顾与研究.  相似文献   

5.
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期,大量的传教士和外交官等涌入中国,这些来华西方人士为了顺利地在中国开展相关活动,切实加强了对汉语的学习。来华西方人士的汉语学习,其加重了近代历史上中国作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被奴役和被侵犯的程度,其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危害之处是显而易见的。与此同时,该时期来华西方人士汉语学习也具有相应的积极影响,有力地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促进了汉学的发展。因而,探究该时期来华西方人士的汉语学习活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和对外汉语传播、研究和教学中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寺院题诗是构成唐代寺院人文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从多方面反映了唐代诗歌的艺术成就,而且为在寺院读书的士人提供了学习的样本.本文拟探讨唐代寺院题诗的多种形态、寺院题诗风气兴起的内在原因以及对唐代寺院学习士人诗歌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赵新玲 《大观周刊》2011,(45):15-15
唐代文字语言在汉语语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唐代墓志铭的押韵又是汉语语音史研究中一个值得引起重视和研究的课题。本文探讨了唐代墓志铭的押韵及其研究方法的概况。  相似文献   

8.
通过引证书目、史料,探讨了唐代日本摄取中国汉籍的途径以及中国汉籍对日本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朱舜水在日本的汉语教育实践活动不仅为日本培养了众多汉学人才,同时也推进了日本的史学研究,对日本社会、文化及其他方面都有比较重大的影响.朱舜水将中国文化系统地传播到日本,不仅加深了两国人民间的相互了解,也促进了日本文化的发展,丰富了日本文化的内涵,对于中日两国的文化事业而言,朱舜水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0.
丁明秀 《兰台世界》2013,(26):155-156
唐代官府藏书开放借阅服务如图书整理、参考咨询、辅导与学习等,极大促进了唐代各类的人才培养,在唐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多领域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1.
《出版参考》2006,(30):8
本刊讯 (记者 林晓芳 实习记者 王琳)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强,学习汉语在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变得越来越普遍.近年来,已有将近100个国家和地区超过2500余所大学在教授中文.英国、韩国、印度尼西亚等许多国家都把汉语纳入了本国正规教育体系.韩国和日本学习汉语的人数超过100万.同时,拉美、中东和亚洲学习汉语的人数也在迅速增长.据估计,到2010年,全球学习汉语的人数预计将达1亿,全球至少需要400万汉语教师.  相似文献   

12.
蒋丹彤 《青年记者》2012,(17):88-89
孔子学院的发展现状 2004年,中国在韩国首尔(当时为汉城)设立了第一家汉语教学和文化传播机构,并以中国儒家文化代表孔子的名字将其命名为“孔子学院”.孔子学院是中国为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理解,为各国汉语学习者提供方便、优良的学习条件,由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国家汉办)在世界上有需求、有条件的若干国家建设的,以开展汉语教学为主要活动内容的非营利性教育和文化传播机构.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唐代中日文献交流的历史背景,阐述了中日文献交流的特点及其对日本文化、社会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4.
《出版参考》2005,(5):33-33
[留学生]一词的使用始于日本人。唐代,日政府派遣使臣来我国汲取先进文化,由于使臣是外交使节,不便在中国滞留时间过长,为了保证充分地汲取中国文化,日本政府从第二次派遣遭唐使时,同时派遣[留学生]与[还学生],所谓[留学生],是当遣唐使回国后仍然留在中国学习的学生;[还学生]则是随同遭唐史一同回国的学生。[留学生]一词就这样被沿用下来。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多种图书分类法及目录学在唐代已取得了高度成就并传入日本,对日本学术界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迄至今日,它们仍然是日本的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6.
杨倩 《出版广角》2018,(14):77-79
随着我国对外汉语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汉语网络资源成了中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文章以iChinese APP为例,通过对其主要功能、优劣点的分析和研究,提出要从"以先进的语言理论为依托、结合汉语的学习特点、以留学生的多元学习需求为目标、以专业的建设团队为保障"四个方面来建设汉语网络资源.  相似文献   

17.
日本的类书     
《出版史料》2004,(1):128-128
日本的类书始于平安时代源顺所编的《和(倭)名类聚抄》(934年)。日本的学术和文化都受唐代文化的影响,中国的类书自然也传到日本。日本的类书源于中国殆无疑义,这一点也为日本学术界所承认。《和(倭)名类聚抄》原为10卷,后来又有人补编10卷。全书内容分为天地、人  相似文献   

18.
母语文化是学习第二种语言的基础,以母语为汉语的人们学习日语为例,探讨汉语转化为学习日语的积极因素的可能性,预测和描述汉语在日语学习中的正迁移现象,对日语教学和日语学习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日语教学中的汉语正迁移现象表现在语音、词汇、语义和语法等各个方面,而语音、词汇、语法也是日语专业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因此可以以母语文化为切入点,通过对古汉语与现代日语在语音、词义、语法等方面的关系的说明,一方面导入母语文化知识,一方面帮助学生加深对日语的记忆与理解。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目录学的方法,分析唐代日人所撰传入日本的汉籍目录,梳理汉籍东传的历史、路径、规模与种类,从文化传播角度论证汉籍对古代日本文明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东渡扶桑求学对中国新闻学发展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童兵 《新闻界》2005,(6):16-18
中日之间自古代起就有频繁的文化交流。大而话之,中日文化交流有三次高潮。第一次是唐代。日本朝廷于公元630—894年间曾先后派来遣唐使13批,每批包括大使、副使、留学生、留学僧及随员多名,学习中国的典章制度和文物知识。这是华夏文化东渡。第二次是辛亥革命前后。日本由于明治维新成功,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政治革新,经济腾飞,学术大兴。中国许多有识之士东渡扶桑,刻意效法,期待在中国实行维新改革,推进洋务运动。这次交流以日本文化西移为特征。第三次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这20多年。同前两次不同的是,这20多年来中日文化交流以交互性很强为特征,中日两国的文化互相学习,扬长补短。既有许多中国学人东渡日本,学习新科技新知识,也有不少日本学者西来中囤,研究切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