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教育思想、培养目标、培养方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设施、师资队伍、管理策略等方面.随着中国加人WTO对教育服务的承诺,高职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境外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进入对高职的冲击、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对高职专业设置提出的新要求、就业态势变化使高职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困境、职业资格标准国际化趋势对高职教育质量标准的影响,等等.因此,高职人才培养的模式,只有整体优化,才能跟上形势的发展.要实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整体优化,我们认为应侧重做到坚持"三个统一",处理好"三个关系".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解决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不适应的问题,是促进就业的基础;分析、探究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成因及对策,对深化高职改革、优化育人模式、提升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关注的重点,是人才培养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整体优化方式。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括专业设置、教学设计、课程模式、教育方法等相互关联的要素。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要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为出发点,从专业设置、培养方式、教学改革、教师队伍优化和过程控制及评价等一系列环节着手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实施办法,并进行整体优化,从而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4.
服务经济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面临着职业变迁问题,要求高职教育改变教育方向和内容,使人才培养模式与职业变迁保持同步。文章从三个方面剖析了职业变迁发展新方向,包括职业结构、职业能力及职业评价,分析了服务经济时代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最终提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创新需要从调整人才培养结构、优化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完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评价体系三方面开展。只有正视挑战,积极创新,才能促进服务经济时代下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职业变迁要求相契合。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订单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与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企业对口联姻、双向渗透的“订单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落实就业导向、提升就业质量和就业率、解决人才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订单教育”实现了就读与就业的“零距离”对接,实现了学校、学生、企业的三方共赢。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与对口企业联姻,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组织教学实习实训,共同管理和监控毕业生质量等途径,实施“订单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6.
一等奖(32篇)黄华论家庭因素对高职学生求职意向的影响曾令香北京地区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问题初步研究黄亚宇高职法律教育应培养法律辅助职业人员阳征保肖淑葵论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后区域高职院校面临的挑战与对研究陈良和对高职学生专升本“热”的“冷”思考王平浅谈我国职业培训“三本位”模式构建王文科论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职业化取向陆立颖王卫平园林工程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初探秦宗槐安徽高职毕业生“技能资格证书”状况的调查与分析汪永太从营销学的角度探讨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陈熔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探讨曾…  相似文献   

7.
从以就业为导向的“三对接”职业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界定入手,明确以就业为导向的“三对接”职业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理念和主要模式,阐明以就业为导向的“三对接”职业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最终以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具体实践为落脚点,提出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实施项目导向、任务驱动课程改革,推进教学模式和方法改革等促进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王茜 《成人教育》2001,(8):30-31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双证书”要求,需要“双师型”师资队伍。“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应从优化个体结构和优化整体结构两方面来考虑。我们可以通过提高学历层次、强化技能培训及更新知识来优化个体结构;通过按专业设置课程结构调整师资,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引入竞争机制三个途径来优化整体结构。  相似文献   

9.
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积极探索与构想,是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面对当前高职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困境,笔者认为应构建包括高职教育理念的界定、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工学结合”的育人模式、“双师型”教师队伍、学生考核评价机制、职业意识教育诸环节在内的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此外,还应在高职院校实行“双证书”制度,鼓励师生共同科研,借鉴CBE高职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0.
高职教育课程是影响高职教育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从我国现行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现状来看,我国高职教育课程体系还面临诸多问题。因此,我们在构建合理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过程中应掌握以下原则:坚持课程设置的“三接轨”;明确课程设置的社会需求性;突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重视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强调课程设置体系的开放性和个性化。  相似文献   

11.
在新的就业形势下,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对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和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有着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本文首先强调新的就业形势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新的要求,并且总结了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弊端。在这基础上,结合国外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对国内的启示,探讨了新的就业形势下国内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措施。  相似文献   

12.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双证书”要求,需要“双师型”师资队伍。“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应从优化个体结构和优化整体结构两方面来考虑。我们可以通过提高学历层次、强化技能培训及更新知识来优化个体结构;通过按专业设置课程结构调整师资,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引入竞争机制三个途径来优化整体结构。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着重阐述了面向就业的教育模式与传统高职教育模式的区别。阐述了素质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切入点和贯彻“以就业为主体”先进教育理念的关键之处;解释了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现行的面向就业人才培养模式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在人才济济、科技发展的时代,就业问题带给新青年更多的是重重压力,就业岗位的竞争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让很多的在校生不得不为自己的未来思考。在校生虽然现在处于学校的温室中,但是迟早是要面临就业这个客观问题的,新形势的浪潮席卷而来,为广大学生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新的选择和新的挑战。从三个方面分析新形势下高职教育中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企业与院校带来的优势,并站在政府、学校、企业以及学生四个角度分析新形势下高职教育中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11月26日至27日,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主办的“2005中国中青年职业教育论坛”在长春召开。论坛以“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主题,围绕“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问题与发展取向”、“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探索”、“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实践”三个专题展开,对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所面临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16.
钱洪彬 《教师》2023,(36):27-29
高职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高职学生面临自主择业和创业的现实问题,部分高职学生往往会产生一定的焦虑心理,如高职的就业教育工作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和考验。思政教育与就业教育在教育目标、方法、内容等方面存在互通性,二者互为补充,互相促进。因此,文章从打造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专业课程、人文素养课程、就业教育课程四个方面实施课堂思政教育;从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品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与能力、锻炼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三个方面推动高职学生实现自我教育,从而实现大思政格局下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培养出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相似文献   

17.
对高职“专升本”教育模式进行分析,可以认识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价值。本文根据高职“专升本”教学工作的特点,结合文献内容及相关研究理念,对高职“专升本”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进行分析,核心目的是根据人才培养现状,总结当前高职“专升本”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对各项影响因素的分析,创新高职“专升本”教育模式,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的专业性,为高职“专升本”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国高职教育出现伊始即面临生存困境,为了摆脱困境、确立地位,不断通过人才培养模式变革解决合法性危机和社会认同问题。刚出现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虽是“本科压缩饼干型”,但通过“象牙塔”与“社会”的第一次交叉解决了当时的生存问题;大量兴起之后,高职教育通过“学校”与“企业”的交叉,建立起“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从而确立了高职教育的独立身份;占据半壁江山之后,高职教育再次通过“技能”与“人文”的交叉,引进了通识教育,建立起一种“通、专、实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破解了在高等教育内部的认同感问题。为了给创新性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环境,中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将往“大交叉”方向迈进,即实现学科交叉、部门交叉和区域交叉。  相似文献   

19.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社会工作人才是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现阶段社会工作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市场正面临着较大的困境.这说明我国社工高职教育存在着培养目标不清晰、办学特色不鲜明等问题.文章针对社工高职毕业生就业进行社会调查,在此基础上,分析目前社工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结构存在的问题,并对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社工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金融保险专业"开发二元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和前提。高职院校应该依据高职教育的规律,结合各专业的特点,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专业特色突出的人才培养模式。在金融保险专业构建“开发二元式”人才培养模式,不失为一种积极的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