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采用观察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2013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情况进行分析研究,重点考察中国女排的差距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女排的发展建议:中国女排已经具备了世界强队的实力,但还需进一步完善;加强整体队伍建设,做好长远规划;继承和发展中国女排的传统和优势,形成独特的技战术体系;重视运动员全面素质的培养;改进运动员选材体系;加快队伍新老交替速度。旨在为中国女排真正成长为世界强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新奥运周期中国女排人员配备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女子排坛呈现出诸强争霸的局面,许多世界女排强队积极培育新人,为伦敦奥运会备战。中国女排也做了重大调整,补充了一些在联赛中涌现出的颇具潜质的年轻球员。研究认为,目前中国女排在人员配备方面还处于摸索阶段,队员之间还处于磨合期,不具备明显的技战术优势。2009年世界女排大奖赛中,新一届女排暴露出一传不稳、强攻不强等问题。对中国女排技战术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中国女排今后的发展对策,以期为迅速提高中国女排的竞技水平和在世界大赛上获得优异成绩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中国女排1995年参加世界大赛各项技术统计的分析,指出中国女排的强攻不强,发球缺乏攻击性,接发球到位率不高,心理素质欠稳定,场上缺乏核心队员等问题,并建议针对存在问题强化有关技战术的训练,争取在奥运会上取得好成绩。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14年女排世锦赛前四名中的中国队与美国、巴西、意大利队间的4场比赛的技战术进行比较分析,从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探寻中国女排存在的不足。结果表明:中国女排发球、接发球环节薄弱;进攻点过于集中;拦防体系不够完善;关键比分上技术弱点放大化。建议:加强发球、接发球的训练;加强在一传、防守半到位情况下的战术进攻;完善拦防体系;加强心理训练、提高自信心。  相似文献   

5.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文献资料法、专家咨询法、问卷调查法对中国女排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进行识别、筛选、分层,构建中国女排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结果:中国女排核心竞争力指标由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和37个三级指标构成;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核心竞争力要素的权重值,并对里约奥运周期中国女排核心竞争力的各级指标进行分析,发现中国女排核心竞争力具有明显的动态性特征,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核心竞争力必然发生动态变化。建议:重视中国女排教练员执教技能等的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培养"全能型、复合型"选手;加强中国女排后备各级梯队建设。  相似文献   

6.
运用数理统计、比较研究、文献资料等方法,对参加2010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的中外6支球队的全部15场比赛得分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中国女排以目前的得分能力水平,要返回世界前3名难度非常大;中国女排在进攻方面同世界强队存在明显差距;中国女排的发球具备一定优势,但还未形成团队优势;个别队员的发球攻击性突出,全队发球的速度和力量还应待进一步加强;拦网是中国女排得分的薄弱环节,与世界强队相比存在差距.以期为今后中国女排的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中国女排备战2012年伦敦奥运会谋略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围绕伦敦奥运中国女排的备战,认为正在为伦敦备战的中国女排必须要做好四件事:第一,确立明晰的技战术指导思想和打法,大胆及时的改造队伍,尽快集结国内技术全面的精英;第二,改进和完善自身的进攻打法和拦防体系,真正做到进攻打法多样化,拦防体系一体化;第三,把预防和治疗队员的伤病放在重要的位置,让队员能够健康的走进伦敦奥运会赛场;第四,重铸"女排精神".  相似文献   

8.
制约新一届中国女排竞技水平的非技术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观看中国女排世界大赛的直播和录像,采用对比分析、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制约新一届中国女排竞技水平的非技术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制约中国女排竞技水平的非技术因素有:队伍的组建时间短、磨合少;新老交替,队伍的年龄结构不够合理;球队缺乏核心球员;对对手缺乏足够的了解;比赛心理不稳定;拼劲不足,缺乏"女排精神"。针对影响中国女排竞技水平的非技术因素,提出发展的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录像观察法,对2004—2008年中国女排与世界强队技战术运用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高水平女子运动员的大力跳发球数量逐渐增多;中国女排的接发球到位率和在防反过程中的起球率都比较出色;在进攻打法上,强攻依然占据高水平女子竞技排球赛事的主导地位;立体进攻战术在女子排球运动中尚处于探索阶段。中国女排在2008年未能夺冠,主要原因出在快攻、拦网和防守反击上,其中又以快攻和拦网的劣势最为明显。中国女排的优势是发球、一传和一攻。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新一届中国女排集体竞技能力现状从多角度、全方位进行探讨。通过对中国女排在2006年世界锦标赛中技战术运用结果的统计分析,探寻影响中国女排集体竞技能力提高的关键因素所在。力求为中国女排备战2008奥运会从运动训练学视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国女排在2004年奥运会上的主要竞争对手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主要采用录像统计法、文献资料法、观察法、比较分析法等,通过对我国女排近两年在世界大赛上的比赛录像进行统计分析,找出了中国女排在今年奥运会上的主要竞争对手;并针对对手的特点提出相应的对策,为中国女排备战今年的奥运会提供训练上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和录像统计等方法,对新奥运周期中的中国、巴西、美国、日本和意大利女排主力接应二传个人进攻能力的发展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日本和巴西女排接应二传的个人进攻能力处于稳步发展阶段;美国和意大利女排接应二传的调整取得了尚佳的效果,新队员的个人进攻能力较高,而且已稍好于老队员;中国女排接应二传的调整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尤其在个人进攻能力方面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反而与其它各国队员的差距逐步变大。建议:中国女排应从训练模式与方法、运动员选材、后备人才梯队建设和教练员任用等方面入手,解决接应二传位置的"短板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外女排运动员年龄、身高、扣球与拦网高度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运用文献与资料法、数理统计与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参加2002年第14届世界女排锦标赛的女排运动员的年龄、身高、扣球与拦网高度等4项指标进行统计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运动员身材呈大型化发展趋势;古巴女排扣球与拦网高度2项指标居各队之首,中国女排与古巴女排在扣球与拦网高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中、古女排队员的年龄是最适合夺冠的年龄.  相似文献   

14.
2002年世界女排大奖赛中、俄对抗失利原因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2002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成都、香港及总决赛中-俄三场比赛的录像进行技术统计分析,探讨中国队与俄罗斯队优缺点,找出失利的原因,为以后的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第15届世界女排锦标赛,中国女排同对手的11场比赛进行录像统计,分析中国女排的得分分布以及与对手的差别,指出了中国女排在比赛中,主要得分的方式和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中国女排发展的建议和对策,为中国女排今后的参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运用Data volley排球技战术信息侦测法和高速摄像视频解析等研究方法,以世界女排强队及世界顶尖女排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进攻特点与技战术发展趋势。认为:欧美国家女排强队进攻实力占优,球队内各位置上均有进攻表现突出的顶尖球员担纲重任,不同位置进攻端协同作用明显,呈现出欧美国家女排强队的进攻表现总体强于亚洲国家女排强队的态势;世界顶尖女排运动员在进攻核心指标上具有优势,进攻区域选择具有一致性,接应二传参与进攻任务;中国女排球队的进攻依赖4号位强攻,接应队员在击球高度、球体过网高度、击球速度等核心指标方面与欧美国家女排部分顶尖球员存在差距;欧美国家女排强队在进攻区域分配相对平衡且进攻迅速,后排进攻位置多变,与前排队员的协同性强,具有较高的纵深组合度。  相似文献   

17.
防反能力是排球比赛获胜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拦防水平高低又直接影响着防反能力的强弱。通过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和数据统计法,对高校女排的拦防战术进行创新研究,设计出新的“拦防一体化”战术体系,旨在提高我国高校女排拦防战术水平。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2001年世界女排大奖赛哈尔滨两站比赛中,中国队连续战胜欧美强队并获得两站比赛冠军的录像进行了技术统计,运用数据分析、对比的方法探讨了中国队取胜的因素与不足,为中国队的提高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运用实地观察、录像解析、数理统计法,对2010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中中国和日本队的进攻技战术特点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日本队在进攻节奏、进攻效果以及合理分配球方面均优于中国。中国队存在2号位和后排攻薄弱、三点攻不如两点攻轮次绩效好的现象。得出了合理调整二传位置、发展远网进攻战术,可进一步完善快变战术,并降低一传难度的主要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