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泛长三角地区对于推动全国经济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中产业与就业结构的匹配问题广受关注.通过对2000-2012年泛长三角地区苏、浙、皖、沪的GDP产业分布比重、劳动力产业分布比重进行变换处理,并结合组合预测模型对产业结构偏离度进行分析和预测,表明泛长三角地区第一产业就业结构偏离度普遍为正,也就是说劳动力普遍充足;苏、浙、沪第三产业就业结构偏离度为负,存在高素质、高技能的劳动力的稀缺问题;皖、苏两地第二产业就业结构偏离度为负,也就是说该产业的劳动力较为短缺.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要积极融入泛长三角经济圈的发展,科技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非常重要。与泛长三角地区其他省市比较,安徽省科技人力资源配置总体规模不足;高学历、高层次科技人力资源匮乏;地区分布不均衡;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做好人才战略规划;优化科技发展环境;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促进科技产出与成果转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完善科技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构建可持续激励措施等一系列优化配置途径。  相似文献   

3.
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安徽才能发挥自己比较优势,这也是长三角地区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推进泛长三角产业互动合作,要建立多层次合作机制与平台,设立泛长三角区域合作研究机构,搭建统一、快捷、方便的信息共享平台;实施分类指导、兵团作战战略,培育协同作战能力;突出安徽优势,提升资源和产业的品位,科学制定产业互动合作与发展规划,着力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对接环境。  相似文献   

4.
安徽省居民“泛长三角意识”情况的问卷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合作需要一种观念认同,区域文化认同是安徽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与分工的一个重要因素。安徽地区的调查数据显示,被调查者因年龄、地域、文化程度、职业和收入的不同,对泛长三角区域合作的知晓情况、安徽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合作的认识、看法及建议等呈现出不同的结果。在调查分析基础上,对安徽参与泛三角区域合作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进行了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皖江城市带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为背景,在引力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修正,计算出带内城市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吸引力大小,并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测算了影响城市吸引力的主要因素,从而为带内城市制定发展战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泛长三角地区2003-2011年行业部门从业人员数据为研究基础,借助信息论中的信息熵和区域经济学中的区位商原理,分析了泛长三角地区行业就业结构的动态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在研究区间内,泛长三角地区行业就业结构信息熵呈波动下降趋势并趋于稳定,行业就业人口分布集中有序,工业、服务业是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要行业。空间维度上,2010年泛长三角地区行业就业结构信息熵大体由内陆向沿海呈阶梯状递减的趋势分布。信息熵低的城市,其工业和服务业区位商都大于1,具有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7.
基于科学发展观视角下区域协调发展的评价体系,结合安徽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的特点,从对泛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状态的实证研究入手,深入地探讨泛长三角区域经济关系的协调发展及利益调节机制、区域产业协调发展及保障机制、区域空间结构的协调发展及互动机制、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及生态补偿机制、经济发展与人口流动的动态协调及流动讥制、泛长三角与区域外部关系的协调发展及合作机制等问题,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相似文献   

8.
产业梯度是区域间产业转移的客观基础,有效承接来自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是中部地区加速区域发展的重要方式。在总结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现状基础上,运用产业梯度系数法分析中部六省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得到各省应重点承接的产业。在中部六省产业承接的背景下,安徽省产业发展应与长三角产业互补,和中部六省错位发展,软硬兼施。  相似文献   

9.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安徽参与长三角分工合作的一个重要载体,也是一个重点,既能加快安徽的发展,又可以为长三角地区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提供广阔的空间。就皖江示范区与长三角协调发展的客观必然性、皖江城市与长三角区域合作的经验、皖江城市参与长三角区域合作的未来目标和合作机制的创新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区域旅游的合作步伐逐渐加快,泛长三角地区旅游一体化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泛长三角旅游圈逐渐形成。通过回顾泛长三角旅游圈的发展历程,从旅游资源互补、旅游市场共拓、旅游交通畅通、旅游教育协作和旅游安全保障等方面分析了泛长三角地区的旅游一体化发展的现状,指出了泛长三角旅游圈一体化发展尚需进一步完善的诸多问题,为泛长三角旅游圈的长远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区域文化认同的建构将有利于区域合作的推进,从文化认同视角探讨泛长三角区域合作的基础与阻力是对区域一体化发展进行更深层次把握的需要。安徽与长三角地区亦已具备的"归属性"、"回应性"、"功能性"文化认同是泛长三角区域合作的基础,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行政区利益认同的阻碍,地域文化观念等差异的存在又是区域文化认同构建方面所面临的困境,也是泛长三角区域合作中的阻力所在。  相似文献   

12.
泛长三角区域合作机制条件分析与路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泛长三角经济区域,对各合作成员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战略意义。泛长三角区域合作的良好运行,需要科学的区域合作机制作为基础和保障。必须认识到泛长三角区域合作机制的重要性,并找出建构泛长三角区域合作机制存在的问题,创制一套科学、适用的泛长三角区域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3.
“泛长三角”概念的提出和“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与合作”问题,是中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一个必然过程,本课题研究从“泛长三角”一体化区域建设的可能性和必然性分析中得出:安徽参与共建“泛长三角”一体化区域,自身发展道路的选择和经济实力的增强,无疑是实现“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与合作”的前提条件,安徽可以分三个阶段来逐步融入“泛长三角”,当然,区域经济合作成功的关键还在于参与各方能够达成共识,通过政府引导最终形成一个超行政区域的“市场+制度”形式的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经济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文章选取泛长三角地区1978-2008年的面板数据,运用计量分析方法,探讨了区域高等教育、区域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该区域中物质资本投入、区域科技创新水平、高等教育质量以及高等教育发展积累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而高等教育规模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反向影响;由截距维系数可知泛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存在显著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15.
长三角地区的调查结果显示,安徽与长三角两地居民在泛长三角区域分工与合作诸多问题的认识上,共同点远多于相异之处,泛长三角区域分工与合作的共同思想文化基础初步具备。在对安徽与长三角两地调查结果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合作创新”、“互利互信”及“平等协商”等方式,形成以“合作”与“共赢”为主体内容的“泛长三角意识”的认同建议。  相似文献   

16.
辛亥革命时期,泛长三角地区发挥了中国其它区域无法替代且难以比拟的作用。上海一度成为革命党人活动的中心,苏浙皖三省创办的宣传革命的报刊和学堂在国内占有绝大的比例;三省留日学生最先从事建立革命组织的活动,泛长三角地区的光复会、岳王会等革命团体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还建立了许多同盟会分支机构;三省革命党人为发动武装起义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岳王会发动安庆马炮营起义最先开创了以新军为主力的武装斗争模式;在响应武昌首义方面,泛长三角地区在整体上居于全国的前列,江浙资产阶级促成了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相似文献   

17.
背景材料:目前比较公认的首都经济圈,也被媒体称为“京三角”。范围主要包括北京、天津和内环京津的河北省7个城市:廊坊、保定、沧州、承德、张家口、唐山、秦皇岛,是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之后又一个发展潜力巨大的经济增长极。纵观长三角、珠三角和京三角,首都经济圈各城市发展由于长期缺乏联合,极化效应相对较弱,存在包括产业项目、基础设施、港口等在内的无序竞争,造成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滞后,与同样处于沿海开放的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差距逐渐拉大。据此回答1~2题。1.从全国来看,首都经济圈是三大都市圈之一,但和长江三角  相似文献   

18.
中国城市化发展已进入特大型区域中心城市快速成长阶段。基于中心城市和城市圈发展理论,着眼于合肥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湖大城市,着力打造泛长三角地区继沪宁杭之后的新兴中心城市,朝着区域性特大城市发展的定位,研究合肥新城市定位的产业支撑。  相似文献   

19.
在对安徽与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及资源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基于泛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的角度,对安徽三次产业内部结构及其调整进行系统研究,运用偏离一份额分析法(SSM)对安徽制造业进行实证分析。探讨了安徽主导产业选择、结构定位及产业整合问题。并提出安徽产业定位的整体思路:以现代农业为特色产业,以资源性产业为基础产业,以装备制造业为主导产业,突出第三产业为第二产业服务,全面推动安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20.
安徽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的分析及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安徽地处长江下游、紧邻长三角地区,是长三角地区的自然延伸地带,无论是从安徽与目前的长三角地区的历史人文的基础考证,还是双方在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互动、互促和互补关系,以及合作的现状来考察,可以说,安徽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具有得天独厚的现实基础和可行性。近年来,安徽以区域经济合作为中心,主动寻求与上海、江苏、浙江等长三角各省市及周边其他省市的交流与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当然,安徽要想真正融入长三角,广泛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还需采取诸多积极措施和进行全方位努力才能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