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 毫秒
1.
黎族是—个古老的民族,它所特有的“三月三”民俗活动集艺术文化、民俗文化、农业文化于一炉,又融诗、歌舞、戏于一体,含宗教文化、稻作文化于其内,是我国南方文化的瑰宝,具有重要的文化人类学价值。  相似文献   

2.
我有幸 ,先后两次观看海南省歌舞团、海南省民族歌舞团表演的大型黎族歌舞诗《达达瑟》。一次是在该节目荣获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创作金奖、表演金奖、舞台设计金奖等载誉归来时的汇报演出 ;一次是今年 9月赴京、津、沪、粤访问演出归来时省党、政、军、民国庆联欢晚会上的演出。两次演出 ,节目单的改变和每个节目的精益求精的修改和提炼 ,见出艺术家们对艺术没有止境的执着追求 ;经过这千锤百炼 ,整台表演基本的沉稳、厚实而热情奔放的艺术格调不变 ,而每个节目却显得更加简练干净、准确清晰 !最让观众激动而且获得艺术共鸣的 ,是全…  相似文献   

3.
黎族作为海南省的一个古老民族,其灿烂的民族文化是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资源。在对海南黎族聚居地区的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调查中,发现存在对黎族文化资源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开发力度不大等问题。为了加强黎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应不断增强教师的课程资源开发意识,提高其课程资源开发能力;深化教师的民族文化理念,加强教师对黎族文化知识的...  相似文献   

4.
海南黎族民歌是运用海南方言演唱的黎族韵调歌曲,歌词内容多姿多彩,曲调形式多样,无论是音乐特点还是曲式结构,均体现出鲜明的黎族民族文化烙印。同时,黎族民歌在世世代代口口相传中流转至今,还反映了黎族历史文化的发展历程,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文章以海南黎族民歌为中心,从歌词以黎族的地方方言为主、歌曲传递出黎族的精神内核、民歌的唱调多变且风格独特等方面阐述了海南黎族民歌的音乐特点;从曲调平和柔美、结构短小精练、节奏柔和平缓等方面分析了海南黎族民歌的曲式结构,从人文价值、艺术价值、时代价值三个方面论述了海南黎族民歌的现实价值,以期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5.
<正>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海南黎族丰富多彩的岁时节日体现出海南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特质。黎族民族的传统节日相对来看特点比较突出、个性也较为鲜明。那么,黎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应该怎么翻译呢?可以从以下几个传统黎族节日入手:一、小年(Year-off)正月十五是黎族小年,黎语称"因包"或"祝将",相当于汉族的元宵节。The fifteenth day of the lunar New Year is  相似文献   

6.
《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群经之首”,竹竿舞是海南黎族的一种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从《易经》的视角对竹竿舞节拍技术进行分析,发现竹竿舞的节拍与《易经》中的两仪、四象、八卦等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从而揭示出竹竿舞所蕴含的经典的文化内涵,这既有利于提高竹竿舞文化品味,又可促进经典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相似文献   

7.
纹身绣面是黎族的图腾,冼夫人如果是黎家女,别无选择地要遵守这种风俗;黎族的起源与纹面形成的古老传说及《山海经》中有关雕题国与离耳国的记述都表明海南黎族是一个在远古时代就已经形成的独特的民族。Y染色体分析与考古挖掘都证明海南黎族已有2万年的历史,黎族与百越民族同源异族。俚人与黎族虽然同源,但因已分隔千万年,风俗各异。  相似文献   

8.
文身是海南黎族人约定俗成的行为方式,是海南黎族人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而黎族人的文化是以文身的形式呈现并流传下来。从文化心理学的角度看,黎族人文身习俗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黎族人以特定意义的文身图案表达不同的文化含义。通过对海南黎族人的文身图案进行讨论分析,提出文身现象的文化心理根源。  相似文献   

9.
引言黎族是海南岛文明的开拓者.数千年来,黎族人民在海南这块富饶的热带土地上生息繁衍,创造了具有本民族独特风格的原始住宅形式——船形屋.建筑,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尤其是在近代和现代,黎族人民一方面为了适应自然环境,力便生活和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对本民族传统住宅进行了多次改革;另一方面由于黎族的经济、文化深受汉族的影响,因此他们又不断吸取汉式住宅建筑在形式、结构,材料等诸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1、学唱《跳柴歌》2、学跳黎族的"竹竿舞"教材分析:《跳柴歌》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学期第五单元《青青竹海》中歌唱教学里的一首海南黎族民歌,歌词朗朗上口,歌曲节奏规整,旋律中出现了五度、四度的大跳音程,歌曲是民族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大司命>的解读,既订正了作品的唱法,又弄清了作品的具体内容,并对其艺术手法和其中的个人寄托做了谨慎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大A大B"格式是现代汉语中一种常见的框式结构,其根据内部语义关系可分为分指式、列举式、加合式以及重复式四种,它们在语义加深的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层级性,体现为一个连续统的状态。从表达上而言,框式结构还具有特殊的增值意义,不仅可以增强表达程度,而且还可以增加信息容量,甚至还可以改变词语的语用色彩,而其中的机制就在于隐喻、转喻以及社会文化。  相似文献   

13.
唐制胡琴小忽雷、大忽雷的传奇性流传,促成了孔尚任与顾彩合作的<小忽雷>传奇的问世,也诱发了<大忽雷>杂剧的创作.结合新发现的刘喜海所撰<小忽雷记>和顾彩寄居孔府、投奔容美土司的经历分析,<大忽雷>的作者当为顾彩.<大忽雷>与<小忽雷>虽然在体制上存在明显的差异,但均流露出作者强烈的怀才不遇之叹.  相似文献   

14.
刘基与《大明律》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明律>在中国古代乃至尔后日本、朝鲜的立法中均有重大影响和重要地位;从刘基在草创<大明律>中具有不容忽视的地位、刘基法治主张与<大明律>的法治宗旨基本一致、以及刘基与朱元璋特殊关系三方面,推断刘基与<大明律>息息相关,从而探讨刘基法治思想上的成就与地位.  相似文献   

15.
"打算"来源于宋代的"打X"结构,为表"结算"义的财务用语.南宋中后期引申出"计数、点数目"的意思.元代完成词化过程后,"打算"沿着两条不同的道路引申发展:一是单纯的词义引申过程,在明代产生的"打算1"表"考虑"义,是一般心理动词;一是词的语法化过程,因为内因和外因的双重作用,在晚清产生的"打算2"表"计划"义,为表意愿的情态动词.  相似文献   

16.
“大”称考     
在北方方言区里,“大”或“大大”曾经是一个普遍的亲属称谓。文章从音、义两方面来考察“大”称得名的原因,并以中原官话郑曹片长葛方言为参考点来预测“大”称在将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从“达”看英译《瑞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雪梅 《海外英语》2012,(1):175-176,178
《聊斋志异》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为著名的短篇小说集。作为中国古典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聊斋志异》不仅为中国短篇小说赢得了很高的世界声誉,也为后世的外文翻译留下了不小的挑战。以严复的"达"为标准,探讨郭临英译版本《瑞云》的优缺点,能够帮助英语学习者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相似文献   

18.
康生将柳亚子先生“大儿斯大林,小儿毛泽东”印章打成“反动印章”,歪曲印之意,制造莫须有的冤案;但是,《后汉书》本传所载祢衡称“大儿孔举,小儿杨德祖”原意是指“大儿子孔举,小儿子杨德祖”。研究把“大儿”“小儿”解释为“汉代称谓中的一种特殊用语,是对杰出男子的一种尊称”,则是对语言事实的不尊重,也是对柳亚子先生的不尊重。  相似文献   

19.
"学达性天"是康熙皇帝赐给岳麓书院等处的匾额,主要表彰这些书院对于传承理学、培养人才的贡献."学达性天"有着丰富的内涵,主要是指通过教育,通过做学问,通过"养性",达到"性命合一",达到"性"与"天"齐,达到"性"和"天"的统一.这既是儒家所推崇的理想人格,也是中国教育几千年不变的目标.对我们现在的教育教学工作仍有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