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0 毫秒
1.
1820年5月,普希金从外交部被"调往"南俄殖民区总督英佐夫中将公署任职.诗人的流放生涯凄然开始.南行路过哥萨克地区时,诗人第一次看见了滔滔的顿河.  相似文献   

2.
诗人普希金,普天下的人都是知道的;小说家、戏剧家、童话家普希金,知道的人就很少了;而书画家普希金,知道的人就更少了……以至于,多少年以来,我们对普希金的认识一直就是不全面的。  相似文献   

3.
普希金铜像位于岳阳路、汾阳路、东平路交汇处的三角花园中心.1937年,由上海俄侨为纪念俄国诗人普希金逝世100周年集资建造,占地226.7平方米,正中树立一座三面体米色花岗石纪念碑,上面安置普希金半身铜像.  相似文献   

4.
普希金是19世纪伟大的俄罗斯诗人,他的创作在全世界读者心中享有广泛的声望,赢得了崇高的尊敬。他是俄国文化中一座不朽的丰碑。从20世纪初开始,我国翻译界陆续把普希金的作品翻译成中文,这些优美的译作使我国读者很早就“领略到普希金的文采与风骚,感受到他的诗歌的魅力”。特别是普希金的抒情诗“单纯的迷人的美是  相似文献   

5.
“明日黄花”重构再生也可出新出彩 “一切过去了的,都将变为亲切的怀念。”俄罗斯诗人普希金这样说。  相似文献   

6.
普希金的画     
作为俄罗斯的伟大诗人,普希金在中国可以说已家喻户晓。人们知道他诗写得好,小说写得好,童话和戏剧也写得好。但除此之外他还有很高的绘画天赋,这一点我国知之者恐怕就不多了。和许多贵族子弟一样,普希金自幼受到良好教育,尤其在他进入沙皇政府专门为培养贵族子弟而设的皇村学校后,更是受到了全面的教育。美术当然是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我们在如今已辟为普希金纪念馆的当年皇村学校的陈列品中,就能见到诗人的图画作业。他的绘画天赋在尔后的文学创作中得到了充分发挥。在俄国,普希金的绘画作品首次在出版物出现,是在他死后的那一期《现代人》杂志(他是该刊物的创办人)上。那一期《现代人》刊登了诗人的诗篇《隐居的神父和贞洁的修女》(该诗译文见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版《普希金全集》  相似文献   

7.
诗体小说《叶夫根尼·奥涅金》是普希金的代表作,也是诗人自认为最好的作品。据文学史家说,有了这部作品,普希金才被后人称作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语言学家则认为,普希金以这部作品规范了俄罗斯文学语言,从而被称为俄罗斯文  相似文献   

8.
《出版参考》2011,(1):M0002-M0002
高莽,俄苏文学研究家。哈尔滨市人。译有:普希金、莱蒙托夫、阿赫马托娃、帕斯捷尔纳克、马雅可夫斯基等人的诗歌、散文与剧本等。著有《久违了,莫斯科!》、《诗人之恋》等。  相似文献   

9.
一提到普希金的名字,中国的读者立刻就会想到一个天才的俄罗斯诗人,想到一首首热情奔放、脍炙人口的抒情诗,想到引人入胜、彪炳俄罗斯文学史册的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但是,目前诗歌界还只是从文学史的角度认识普希金的诗歌,对其生命美学意义的认识还比较肤浅,  相似文献   

10.
普希金是19世纪伟大的俄罗斯诗人,他的创作在全世界读者心中享有崇高的声望,赢得了广泛的尊敬.他是俄国文化中一座不朽的丰碑.  相似文献   

11.
张炜 《档案天地》2009,(3):60-61
我所在的“万松浦书院”.东临港栾河。原来觉得这条河流非常宽广,如今看,只不过是一条波澜不兴的小河.早在书院建立之初.就有专家来勘测地形。他们同时也要关心周边的风貌。我请其研究一下古河道.心里自然很想知道。这里原来的情形,毕竟,很久以前曾听过许多关于它的传说。勘测结果出人医意料:原以为古河道再宽也不逾五六十米.谁知它当年竟然宽达140米.而且还是最保守的估计。  相似文献   

12.
编辑您好:我是一名摄影爱好者.这是我在云南拍摄的一张牧民骑马过河的照片。当时接近黄昏,天色渐暗.牧民结束了一天的生活。我注意到马匹与牧民都拖着疲惫的身躯缓缓地经过一条河流.河水中也有蓝天与山脉的倒影。并且从照片中可以看到云层较低.覆盖了山顶,这种景色与山、水、人相映生辉。因此我及时按动了快门.记录下这一瞬问。请老师不吝赐教您的看法。北京赵竹岩  相似文献   

13.
口述者:卢永福采访人:李城外时间:1996年4月30日地点:北京东中街42号口述者简介:卢永福(1922-),陕西西安人。中国作协会员。历任中学教师,中央军委办公厅苏联军事译文校订员,人民文学出版社外国文学编辑室组长、主任,编审。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副秘书长,译协文学艺术翻译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理事、人民文学出版社专家委员会委员。译著长诗《蕾莉与马杰农》([波斯]内扎米著),散文诗《大地神》(纪伯伦著)、《新散文诗》(屠格涅夫著),合译《马雅可夫斯基诗选》、《普希金诗选》,长篇散文诗《人子耶稣》(纪伯伦著),主编《普希金文集》(7卷),编辑《马雅可夫斯基选集》等。获1999年俄罗斯政府颁发的俄国大诗人普希金纪念章。  相似文献   

14.
《水经注》"乱流"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乱流”是《水经注》的常用词汇,但其意义并未得到准确阐释。本文发现该词主要应用于以下四种情况:一、多条河流合流后“互受通称”。二、河流由多个源头汇合而成,难分主次。三、河流在注入河口前最后一次支流汇入。四、影响上游、中游稳定形态的河流交汇。其重点是在描述对河流最终或最稳定形态起决定性影响的一次合流,是郦道元梳理河流脉络的重要术语。并在结尾推测这一用法很可能受先秦两汉辞赋“乱辞”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苏州老山塘     
乾隆帝献给生母钮祜禄氏皇太后70大寿的礼物,是建于北京圆明园内的一条苏州街,这条苏州街就是仿照苏州山塘街建造的。山塘街位于苏州城阊门外,至今已有1200多年了。唐代大诗人自居易在苏州任刺史期间,于公元825年在吴中第一名胜虎丘与繁华的阊门之间凿河堆土,修筑一条长堤,全长3829.6米。山塘街就位于这条长堤上。  相似文献   

16.
戈宝权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专家。对于他大多数读者大概是不会陌生的,因为在中小学语文课本里,就有他翻译的俄国诗人普希金脍炙人口的抒情诗《致恰阿达耶夫》、《致西伯利亚囚徒》以及童话故事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相似文献   

17.
那天谈到李叔同,我联想到了《河的第三条岸》。《河的第三条岸》是巴西作家若昂.吉马朗埃斯·罗萨的一篇小说名。故事讲的是一个本分的父亲在某天忽然异想天开地为自己打造了一条结实的小船.挥手告别家人后.他走向了离家不远的一条大河.并不是远行也不是逃离.而是独自一人驾舟在河流上飘荡.只需要儿子送来的食物,别无他求。  相似文献   

18.
读邓拓     
成放 《新闻实践》2011,(8):75-76
回顾90载中华民族在党领导下的伟大历程,寻访革命故址、遗迹成为一时的热门话题。此时,笔者看到媒体一条信息:68岁的邓小岚再次来到了逝去30多年的父亲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河北阜平县马兰村。这条消息之所以吸引我,因为她所寻找的父亲不是别人,而是新闻界赫赫有名的人民日报原总编辑邓拓,他不仅是一位党的杰出新闻家,还是一位历史学家、诗人和杂文家。  相似文献   

19.
(续2002年第9期)四、“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这是古希腊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名言。列宁称他是“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他这句话是说河在不停地流动,当人第二次踏入这条河流时,接触到的已经不是原来的水流,而是变化了的新的水流了。这句话告诉人们:世界上的事物,永远处在不停的运动之中,“一切皆变,无物常往”。对于这一思想,恩格斯给予了高度评价:“这个原始的、朴素的但实际上正确的世界观是古希腊哲学的世界观,而且是由赫拉克利特第一次明白地表述出来的:一切都存在,同时又不存在,因为一切都在流动,都在不…  相似文献   

20.
晓唐  楚楚 《新闻天地》2005,(12):22-24
2005年11月5日下午,在长沙市芙蓉路的一家快餐店里,三个年轻女子相拥而泣:经过勇敢地抗争.她们终于替自己、替所有受辱的打工姐妹们讨回了公道。那个衣冠楚楚、以玩弄打工女性为乐事的“校园诗人”亦然刚刚被其所在学校勒令退学!虽然校方尽量保持低调,并且对外界完全封锁消息,但这条不胫而走的新闻仍然令岳麓山下、湘江河畔的某高校师生大吃一惊:才名远播且温文儒雅、学业出众,深受师生好评的“校园诗人”亦然,竟然是以玩弄女性为乐事的“校园色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