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徽州砖雕是徽州文化标志性的文化符号。其历史久远,技艺精湛,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吴正辉先生,是徽州砖雕代表性传承人,他在传承徽州砖雕传统技艺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吴正辉延续着古代传统技法和风格,作品层次突破了九层的最高境界,复原了古代匠人的绝活。如今,在全国大力推进非遗保护的浪潮下,徽州砖雕发展呈现了较好的态势。同时,在新的经济形势下,这项技艺的传承也面临着诸多危机和困难。  相似文献   

2.
徽州木雕、砖雕、石雕是珍贵的中华民族地域图形设计文化遗产.砖雕起源于战国花砖与秦砖汉瓦上的图纹.在北宋,由于建筑装饰需求,砖雕开始在住宅、殿宇、墓室、园林装饰上发展.徽州砖雕整体上意境深远、空间层次丰富,展现出了雕刻工精良的技术,人文趣味十足,对当代设计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徽州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素材和徽州人独到的审美意识,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是打造徽州名片的重要载体,也是保护和传承我国重要传统文化的内容之一.随着学者们对徽派文化的研究、传承和开发越来越重视,作为徽派文化代表的徽派装饰艺术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文章以介绍徽文化及其相关内容,阐述了徽派装饰艺术的文化传承历史和研究、探索徽派装饰艺术的开发为重点,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徽派装饰艺术的价值开发.  相似文献   

4.
马莉 《华章》2008,(15):74-75
徽派建筑、徽州三雕、徽砚、徽州竹器、青花瓷、书画……一个个熟悉的名字,建起了一个丰富瑰丽的徽文化世界.新的时代伴随着艺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对原徽派装饰艺术保护、传承、创新.发展,形成新徽派装饰艺术.对其的开发将是极具个性特征的地域艺术文化在新时代的发展,弘扬徽派传统装饰艺术,开发更多高附加值的新徽派装饰艺术产品.  相似文献   

5.
彭文兵  杨昊 《滁州学院学报》2012,14(2):93-95,112
武术文化在徽州先后经历了山越、新安、徽州三大时期。在现代化进程的冲击下,由于认识程度及客观原因等制约,使得对武术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尚处于初级阶段,而加大这种保护和传承的力度将不仅有利于徽州武术自身的发展,还会为徽州文化的发展开拓出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6.
由于徽州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沿革,加上徽州方言的多样风格,使得徽州民歌具有原滋原味的音乐旋律,反映出土生土长的徽州母语文化的艺术魅力.但由于目前徽州民歌生存的环境发生了变化,现代社会文化对它进行了严重的冲击,同时,社会对它的研究和关注不够,使得徽州民歌出现了传承危机.因此,我们要建立对徽州民歌传承人的保护机制,多渠道、多样化的传承徽州民歌,重视徽州新民歌的创作,将徽州民歌融入中小学素质教育课程,使徽州民歌能得到良好的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7.
徽州古民居建筑彩画是是中国古建筑装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久远的历史和显赫的艺术造诣.本文以徽州建筑彩画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徽州古民居建筑形成的历史背景,全面梳理了建筑彩画的起源和发展,分析徽州彩画装饰多样性的同时,进一步探讨了徽州建筑彩画的装饰功能.最后总结出我们应该对徽州传统古建筑彩画进行保护,让徽州的经典文化得以传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8.
徽州傩历经数千年传承,不断汲取周边地区傩俗文化和民间文化精髓,形成了古老稚拙、粗犷豪放且极具原生态的民俗文化。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主流强势文化的冲击,徽州傩正逐步走向衰退和消亡的窘境。针对徽州傩面临的危机,尝试利用徽州文化底蕴和文化经济一体化战略,加强傩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争取创建有徽州特色的生态傩文化资源品牌。  相似文献   

9.
熊丽 《黄山学院学报》2021,23(2):99-102
在对徽州传统音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将徽州传统音乐带有的历史文化特征进行研究,并对其传承和发展路径进行探讨,以期使徽州传统音乐历史文化特征得到延续,为其长久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徽州三雕的人文背景、题材技艺、象征符号及其在新农村民居装饰中的继承和发展.新农村民居装饰从濒临灭绝的徽州三雕艺术中吸取优秀的成果,与现代装饰艺术相结合,既使得徽州三雕这一优秀民间艺术得以传承,又以新的面貌、新的精神得以发展.  相似文献   

11.
徽州古桥是灿烂徽州艺术中的一朵奇葩,有着独特的地域特征,体现了徽州的历史与文化.本文研究徽州古桥的类型及其艺术特征,分析徽州古桥修建的文化动因,解析徽州古桥的命名文化.对徽州古桥建筑文化的研究,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徽州古桥独特的人文景观和地域文化,有利于引起各方面对保护古桥的关注与重视,进而实现对于徽州古桥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游徽州古镇     
位于皖南的徽州是一个文化古城,它有三绝闻名于世,分别是牌坊、民居和桐堂。除此之外,徽州还有它的独门三雕——木雕、石雕和砖雕。去徽州游览一直是我的愿望,国庆长假,我终于实现了这个梦想。一路上,青山环绕,树木葱茏,一条潺潺的溪流紧傍着山脚向前延伸着,一辆辆汽车沿着腰带似的公路,在群山中绕行着。  相似文献   

13.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非遗砖雕文创产业作为连接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的桥梁,正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针对非遗砖雕文创产业的问题,提出了聚焦于文创设计与乡村振兴政策的有机结合的发展策略。品牌建设与市场营销、创意设计与技艺传承作为非遗砖雕文创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促进非遗砖雕文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徽州建筑中砖雕、石雕、木雕、竹雕4种民间雕刻工艺的历史源流、工艺特点。从审美理想、审美追求、审美特征3个角度阐述了徽州建筑雕刻独特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5.
徽州砖雕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安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砖雕所表现的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视觉美感研究其意象结构之美,分析出它的讲究诗情画意的意蕴之美、神采飞扬的气韵之美、自然朴素的儒雅之美、寓教于美的教化之美以及世俗享乐的情趣之美。同时从这五个方面发现,徽州砖雕是一种富有精神与情感传达的艺术创造。从而揭示其背后深厚的审美内涵和精神文化价值以及对中国传统建筑雕饰艺术的审美文化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进程的不断深入,传承千余年的徽州文化作为我国极具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开始走向世界.徽州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外宣译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徽州文化独特的地域特征以及丰富的内涵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外宣译介的难度.拉斯韦尔提出的传播过程5W模式可以从外宣译介主体、译介内容、传播途径、译介受众及译介效果等方...  相似文献   

17.
徽州是极具文化特色的区域之一,民风淳朴,其方言别具一格,承载了众多民俗事象。研究其与民俗文化的关系,对于研究和传承徽州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徽州方言中表达空间方位、饮食和宗教信仰的词汇无不体现浓厚的徽州民俗民风,尤其是在构成方言词语的理据上,与民俗文化有着割不断的联系。通过对这些方言词汇与民俗关系的梳理,为方言词汇的理据研究提供有益借鉴,也为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临夏砖雕文物数字化保护及文物产业化发展方向的研究,采用Virtools与Maya数字化技术手段对临夏砖雕进行文物虚拟复原,形成一套适合甘肃野外地质环境特征的野外文物数字文化演示系统,并提出了目前技术条件下具有示范性的甘肃野外文物数字化传承、展示及甘肃地质特征下的野外文物数字化保护的总体解决方案和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9.
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挂牌。标志着徽州文化保护从此进入了成系列、全生态、全区域保护的新阶段。当前,徽州文化生态的保护与利用发展迅速,表现在广度上:从文物个体-古村落-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深度上:从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精神文化;高度上:从文保单位-文化景点-生态博物馆;时间跨度上:从历史研究-文化生态系统研究-徽州文化的传承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值得警惕的新问题,需要认真思考并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法、行家访谈法等对徽州民俗体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进行研究,分析了徽州民俗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所具有的优势和面临的劣势及所拥有的机会与面临的威胁,进而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