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笔重要的精神财富。学习、研究和宣传好党的历史,是关系党的巩固、发展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一项重要工作。延安整风,是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史上极其光辉的一页,它给我们留下了极其珍贵的精神财富,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历史经验。现在中国的改革和发展进入了一个进则胜、退则败的异常关键的时期,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面临着更为严峻的考验和挑战。我们有必要站在一个更新的高度,用更加理性的视角,来阐释延安整风的历史经验对于现实的伟大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开展卓有成效的宣传动员工作,树立了形象,凝聚了民心,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从一个仅有五十二名正式党员的小党逐步成长为了能够带领全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全国性胜利的执政党。研究这一时期党的宣传动员工作,无疑能为当前我们党开展宣传动员工作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和美帝国主义相勾结,推行内战和独裁的反动政策。为了号召最广大的群众力量进行革命,中国共产党在宣传工作中密切联系群众,制定了一系列合理的宣传策略。群众路线的科学运用增强了广大民众的革命积极性,保障了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的成功,也最终促进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而在宣传工作中坚持群众路线也成为中国共产党宝贵历史经验,对现在发展宣传事业仍大有启发。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守正创新的理论逻辑、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百年探索的实践逻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历史逻辑的有机统一。这一思想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又彰显了与时俱进、守正创新的独特理论品格,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强烈的问题意识与深厚的人民情怀。新时代新征程,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必须坚持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担负新的文化使命;推进“第二个结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坚定文化自信,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相似文献   

5.
基于体育宣传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语境,研究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体育宣传的概念,并将这一时期体育宣传的发展历程分为体育宣传观念萌发阶段、体育宣传实践发展阶段、体育宣传机制形成阶段等3个阶段。研究认为: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体育宣传工作、体育观念的宣传与体育行动化的宣传融为一体、体育宣传实行群众路线、体育宣传方式和手段接地气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体育宣传的主要经验。这一时期的体育宣传是最广泛地动员民众锻炼身体、激发民众保家卫国,凝聚了军民革命共识,服务于革命和抗日,也为新中国建立后的体育宣传工作打下了基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体育宣传工作中始终坚持服从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传统,对今天的体育宣传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是党的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历史时期,把握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找准着力点,把工作做细、做深、做实,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引领和舆论保障。  相似文献   

7.
党的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党的纯洁性建设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基础性工作。无产阶级政党尤其是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自身的纯洁性建设,提出了一系列保持自身纯洁性的理论。在中国共产党的十八次代表大会之前,众多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对党的纯洁性建设有过精辟论述,成为推进党的纯洁性建设的重大理论支撑。党的十八大则对党的纯洁性提出了新认识、新定位、新意义,这成为在党情、国情、世情发生变化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推进中国共产党的纯洁性建设新的理论指导,同时也为新形势下建设纯洁性政党的原则路径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是党史教学的指导思想。党史教学作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在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提高学生政治理论素质方面,一直起着巨大的作用。党史教学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改进和加强:要学习宣传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要创新教育思路,使科学发展观走进学生头脑;要改革创新教学方法,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是中共在准确把握执政形势与执政方位、深刻总结执政经验与执政规律的基础上,为实现执政目标与执政理想而形成和确立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创新的实质就是中国共产党在适应党的执政方位深刻变化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调整执政策略与执政目标以提升党的执政权威与执政公信力的过程及状态。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不断优化并逐步实现规范化、时代化、科学化、现代化的历史。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就一直重视青年与青年工作,青年与青年工作也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进入新时代,随着党、团青年工作的逐步推进与深入,中国共产党也越来越重视对青年的教育、培养与启蒙工作。本文回顾了中国共产党的育人理念和青年培养历史,结合当代大学生的青年培养与教育工作实际情况,提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青年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自成立以来,我们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建立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实行改革开放三大历史功绩,使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生活幸福,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党员领导干部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始终铭记自己是一名党员,始终听党指挥、为党工作,这就是党  相似文献   

12.
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这一政治本色的传承,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党的领导同志都是传承这一政治本色的理论大师和实践典范.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的今天,完整准确地理解和展示党的这一政治本色,对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党的历史经验证明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党的历史使命决定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党的现阶段任务要求 :中国共产党必须牢牢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青年干部教育,也善于依据时代主题开展青年干部教育工作。一百多年以来,我们党培养出一大批忠于党和人民的青年干部,加强青年干部教育是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问题。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一系列符合青年干部发展的干部路线和干部政策,形成了系统的教育模式。回溯历史、总结经验,有助于我们用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培养新时代的青年干部。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历史行程中,共产国际和苏共等提供的物质帮助和理论指导起了很大作用,但是决定成败的最根本因素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得益于党的建设这一法宝。历史上中国共产党的建设过程本质上一个自我建设的过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搞好党的建设的关键仍然是要靠党自身的力量,要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四种能力"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内生性力量和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各个根据地开展了广泛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全国抗战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新时期,不忘历史经验和教训,对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历史经验进行总结。一方面可以加深对抗战时期历史的理解,更为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另一方面还能从中获得更多的启发,为我国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有价值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革命胜利的法宝;毫不动摇地坚守党长期执政理念,坚决捍卫党长期执政地位,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顺利进行以及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的保障。党长期执政理念经受了历史的考验,并仍将经受考验。在全党进行坚守党长期执政理念的教育应当成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学术界对中共党史的研究在不少领域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对中国共产党早期历史的研究也同样有了较大的进展.但是,这些研究大多是从组织、纲领和策略方面进行的,而对党的“一大”至“三大”期间工作中心转移的研究重视不够.本文拟从“一大”至“三大”期间党的工作中心转移的角度,探讨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成长的历程以及它在我党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学风建设。中国共产党学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政治理论和思想上的成熟程度,也从中折射出了党的历史发展的曲折性,并给予我们重要启示:学风正,则事业兴;学风不正,则事业受挫;我们要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  相似文献   

20.
早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就非常重视培养教育蒙古民族干部,这也是我们党的一贯方针,是与党在内蒙古地区的工作任务、工作重心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个时期内蒙古民族干部教育工作,在指导思想、主要措施、具体培养教育内容及取得的成效方面,既积累了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干部培养使用政策上的成功经验,也深刻地体现出其顺应历史和社会发展所作出的正确决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