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建设"法治社会"是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六大任务之一,其致力于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政策思路与《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之五大战略重点之一"培育知识产权文化"具有政策目标的融贯性和一致性。知识产权文化是现代法治社会的必须文化构成,中国的知识产权文化建设须在政府的主导下,结合我国不同部门、行业及地区特色和实际开展生动、多样的文化实践,法治社会更应持之以恒地坚持知识产权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生态环境法治建设是法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从"普遍守法"和"良法之治"两个方面来对生态环境法治建设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3.
高校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法治文化建设与思想道德建设在高校教育任务及高校发展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建设和谐校园,达到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完成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整合高校法治文化建设和道德培养两方面的工作,应对两者关系进行有力探索与研究,使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为高校发展软实力建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红船精神"对高校文化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同时也在逐渐影响班级建设。如今,面对高校班级存在的各种问题,以"红船精神"指导班级建设至关重要。本文将剖析红船精神对班级建设的启示,提出以"一个指导力量、两个竞争圈、三个主题活动"为核心的班级文化建设体系。  相似文献   

5.
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两型社会,作为社会建设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应大力宣传并强力支持两型社会的建设。在高校构建节约型的消费文化,是加快构建两型社会的强力支撑和迫切要求,也是我们在高校实现"十一五"规划,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作为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后备力量,大学生法治文化素养如何,直接关系到依法治国的成败。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时代条件下,大学生法治文化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大学生法治文化教育,不仅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法治素养,培养大学生的法治思维,还有利于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为此,要从法治理念、法治精神、法治思维和法治品德等方面加强大学生法治文化教育,全面提升大学生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高校和谐校园文化是和谐社会建设的组成部分。当前我国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着与学生的生活偏离、与教师的联系脱节、与校外的交流稀缺、与知识的衔接不够等问题。高校需要通过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明确校园和谐文化建设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文化权利机制、开展多元自主的校园文化活动等途径来加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肖秀林 《大众科技》2014,(10):234-236
高校是生态文明教育的主阵地,是生态文明教育的领头羊,肩负着带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观、构建生态型社会的重任,而班级高校开展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细胞"单位。新形势下,应当将生态文明融入高校班级软文化建设中,使其朝着建设环保、绿色、生态、自然的美丽班级而努力。在此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实施"环保"班级管理;重视情感教育,构建"绿色"人际关系;强调自主学习,营造"生态"学习环境;加强自我管理,创造"自然"生活空间。  相似文献   

9.
高校是受教育者感悟知识和接受教育的基地,对大学生加强法制教育是高校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和义不容辞的重要责任。加强校园法治文化建设是推动依法治校的重要内容和具体措施。深入开展校园法制文化建设,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建设符合法制理念的校园秩序和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法制教育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0.
祁霞 《科教文汇》2014,(27):40-41
高校是受教育者感悟知识和接受教育的基地,对大学生加强法制教育是高校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和义不容辞的重要责任。加强校园法治文化建设是推动依法治校的重要内容和具体措施。深入开展校园法制文化建设,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建设符合法制理念的校园秩序和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法制教育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1.
高校班集体是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是培养学生养成"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第一课堂,也是高校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高校班集体建设应该是以和谐文化为指导、以人文关怀为理念,旨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集体认同感。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法治社会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法治文化建设日益成为衡量法治国家的重要指标。法治文化是依法治国的精神支撑,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起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文章在分析当前我国法治文化建设面临诸多困境的基础上,阐述了法治文化建构的重要意义,并分析了法治文化建设的困境,提出一些可行性对策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3.
突出"和谐"这一主线,融入"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持续、健康、协调"的基本要求,扼要地论述高校和谐校园建设过程中实现"目标、环境、措施、文化、舆论、制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关系到全面从严治党战略的贯彻落实,关系到全面深化改革战略切实有效推进。提升高校领导干部依法思维能力是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必要条件,是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客观要求。只有牢固树立法治理念,加强理论学习,创新实践活动,注重法治考核,建设法治文化,才能为高等学校"双一流"建设奠定法律基础,不断推进高等学校"双一流"建设。  相似文献   

15.
传统法律文化是法治建设的重要本土资源,中国法治建设必须充分利用法律文化。在利用法律文化时应注意鉴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应注意对传统法律文化的改造。  相似文献   

16.
张新梅 《科教文汇》2011,(14):194-195
坚持"以师为本、以生为本",实现人际和谐;增强亲和力,发挥示范性,建设和谐班子;丰富校园生活,提升文化底蕴,创造先进文化;加强制度建设,改进治校方式,提高质量效率;规范法治环境,加强安全保卫,确保校园稳定。  相似文献   

17.
法律制度与法律文化是法治建设过程中的两个方面。二者互相作用,互为动力,共同服务于法治秩序的确立。以西方法律史为例,意在阐明:对于目前正处在法治建设关键时期的中国,能否形成良好的法律文化,是衡量法治建设成果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18.
李杨 《科教文汇》2014,(30):12-13
为了贯彻中共十八大精神,实现文化引领的价值,中国传统的孝文化和高校国防教育在实现"中国梦"的大背景下,互相作用。本文通过浅释"中国梦"来引导国防教育的发展和孝文化的传承,对国防教育的内涵和孝文化溯源都做了阐述,而对国防教育与孝文化互相耦合的作用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一是国防教育和孝文化都是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渠道;二是国防教育和孝文化都是增强大学生生理、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三是国防教育和孝文化都是为高校大学生实现"中国梦"务实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现就韩非子法治思想中的"二柄"论的释义、历史背景、思想内涵以及对后世封建时代产生的深远影响进行了分析。韩非子主张"德"、"刑"的法治思想,与同一时期其他学派的法治思想不同,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适应了当时社会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16,(1)
本文对中西方法治起源与演变进行梳理引出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法治建设的探索问题,进而了解到当前党领导的中国特色法治建设是对中外优秀法治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符合国情的,对今后法治建设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