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春工业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的"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在长期建设基础上,2004年被评为吉林省精品课程,2005年课程建设成果获吉林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6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回顾这门课程的建设过程,我们的主要体会是:教学与教研互动,教法与学法共融,在课程建设中坚持"七个一"。  相似文献   

2.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是由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鲁丹萍教授主持的一门工学结合课程,是经贸类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于2004年被评为浙江省精品课程;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该课程出版了一系列立体化教材,并在教学改革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鲁丹萍教授是国家商务部全国单证考试与培训专家,浙江省国际商务专业带头人,浙江省高职高专国际商贸类专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  相似文献   

3.
《物理化学》于2005年被评为院级重点建设课程;2006年被评为院级精品课程;2008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该课程组有6人:沈玉龙、杨振秀、刘立华、吴树新、曹文华、和芹;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2人,讲师1人;具有博士学位1人,硕士学位3人。  相似文献   

4.
有机化学课程作为化工、材料、生命、环境、能源等学科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一直是北京化工大学重点建设的核心课程。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有机化学以提高学生能力和素质为核心,全方位实施课程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机化学2006年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2008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2009年被评为教  相似文献   

5.
“公共关系”是由我院工商管理系周朝霞教授主持的课程。该课程2003年被评为“浙江省精品课程”、2006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相似文献   

6.
《嘉应学院学报》2010,28(1):F0002-F000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2006年立项的嘉应学院第一批校级精品课程之一,2009年被评为广东省高校第四批思想政治理论课优质建设课程,课程负责人为陈中宏教授。  相似文献   

7.
课程建设是教学的基本要素,是教学质量的核心体现.多年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非常重视课程建设,从1986年就建立了一系列的优质课程建设规章制度,成立了以主管副校长为领导的校重点课程小组,形成了从学校到院、系的逐级分层课程建设体系.优质课程建设有力地带动了全校的教材、教改、师资队伍等工作.去年,教育部、市教委启动了评选精品课程和教学名师等工作,我校申报了14门校级精品课程,其中6门被评为市级精品课程,"电子电路1"、"大学体育"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相似文献   

8.
首饰制作工艺课程是我院珠宝首饰工艺及鉴定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课程,该课程2004年被确定为学院重点建设课程,2006年被评为院级精品课程,2007年分别被评为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  相似文献   

9.
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内容。"动物繁殖学"作为动物科学专业必修的骨干基础课程之一,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我校的"动物繁殖学"课程于2010年先后被评为江苏省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课程,本文重点从课程体系和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及实践教学等几个方面探讨了该精品课程建设的的改革与实践。  相似文献   

10.
电脑平面设计是装潢艺术设计(原商业美术设计)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经过几年的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2003年被评为学院精品课程和广东省精品课程,2004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该课程的教材《电脑平面设计基础与实例教程》评为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2006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该课程网站为教师和学生实现了网上交流、学习和网上评教的平台,学生可以检索、浏览、下载相关学习资源,并进行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1.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3):F0003-F0003
“实用网络技术”是由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系王志梅教授主持的一门工学结合课程,是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于2007年被评为浙江省精品课程;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www.wzynet.cn)。  相似文献   

12.
《襄樊学院学报》2007,28(11):61-61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05年度高等学校省级精品课程名单的通知》(鄂教高[2005]21号)和《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07年度高等学校省级精品课程名单的通知》(鄂教高[2007]11号)文件精神,我校物理与电子信息技术系张增常教授主持建设的《电磁学》课程被评为2005年度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精品课程,政治与法学系冯毓奎教授主持建设的《政治学原理》课程被评为2007年度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精品课程。为了进一步调动广大教师深化教学改革、投身课程建设工作的积极性,推进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以提高我校整体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经研究,决定对《电磁学》和《政治学原理》课程组进行表彰。  相似文献   

13.
精品课程是衡量高校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广东药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所承担的《分子生物学》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本文总结了《分子生物学》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的经验与方法,旨在为其他课程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服装立体裁剪”是由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轻工系章瓯雁副教授主持的一门工学结合课程。是服装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以项目化教学模式进行课程改革和建设,2007年被评为浙江省新世纪教学改革项目;2009年被评为教学指导委员会精品课程;2010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相似文献   

15.
对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部计划从2003--2007年共计5年的时间里,全国将评出1500门国家精品课程。精品课程是指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示范性课程。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是教育部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重大举措,自从教育部开展该项活动以来,2003年全国已有151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2004年又有300门左右课程将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这些国家精品课程的推出,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根据广东省教育厅网站消息,经专家评审和评委会评议并经公示,我院综合布线技术与工程、包装设计、色彩等三门课程入选2005年度广东省高校省级精品课程。目前,这三门课程已经被推荐参加2005年度国家级精品课程评选。这是我院继2003年1门课程被评为首批省级精品课程,2004年2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之后,课程建设方面取得的又一骄人成绩。  相似文献   

17.
于良春     
<正>于良春,经济学博士、法学博士,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山东省反垄断与规制经济学重点研究基地主任、首席专家。2006年获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2016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主讲的"政治经济学"课程2005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2013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主持的"政治经济学"教学团队2010年被评为国家教学团队。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竞争政策、产业组织理论和规制经济学。先后主持完成教育部  相似文献   

18.
教育部将在"十二五"期间大力开展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工作。我校《普通化学》课程在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本文介绍了在将精品课程转变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工作中,笔者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验教学内容与组织形式、学生考评方式等方面进行的系列教学改革与实践。  相似文献   

19.
团队基本情况2009年6月,"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被评为陕西省普通高校精品课程。2013年11月,陕西省教育厅批准安康学院"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团队为省级教学团队。该团队由8人组成,其中教授、副教授4人,博士、硕士6人,  相似文献   

20.
国家级精品课程“教学设计原理与方法”的建设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设计原理与方法”课程在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本课程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建设,被评为2004年国家级精品课程。本文主要论述本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方法与步骤、主要措施和建设成果,以期对精品课程建设和高校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