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胡塞尔“回到实事本身”和“生活世界”的理论为现象学奠定了基础。将现象学理念运用到教育领域,帮助我们走进教育发生的现场、充满丰盈实事的生活世界来重新理解教育,使教育不再枯燥、抽象。作为一种实践的教育哲学,现象学教育学注重研究教学的意向性、教育的生活世界和师生的“主体间性”,为教师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种新的视界。  相似文献   

2.
理论困境与学前教育学的实践转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人类学、现象学、存在论哲学等思潮的兴起,人们日益认识到,学前教育学不仅具有“理论”品性,而且具有“实践”品性。但在当前,学前教育学的“实践”品性有被忽视的倾向,我们要么仅仅关注学前教育学的理论层面,要么将其视为一种普通的技术知识。呼唤学前教育学的“实践”品性,是要突出学前教育学的人文伦理性、现场情境性和生成实践性。  相似文献   

3.
知识教育:现象学教育学的检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象学教育学摒弃先在的理论成见和抽象的形而上学,倾注于个体真实的生活世界,力图发现教育的“意义”之所在。这样的探究理路,为我们认识知识教育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为我们在知识教育实践中摆脱无休止的理论吵闹和纷争,重新找回生命的本真提供了新思路。在现象学教育学的视野中,不仅知识教育的生活面貌得以恢复,而且知识教育的根本使命也得以再认和申明。  相似文献   

4.
康德以“哥白尼式的哲学革命”实现了知识论的颠覆;胡塞尔通过提出“面向实事本身”建立起意识现象学;海德格尔使现象学从先验层面向经验层面的存在论转向叩问“存在之遗忘”;伽达默尔将语言、意义和存在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系,实现了现象学向实践哲学的复兴。“现象学之于教育研究何以是可能的”之提问,可从知识论、存在论和实践哲学等方面对教育研究产生强烈影响来回答。  相似文献   

5.
现象学教育学摒弃先在的理论成见和抽象的形而上学,倾注于个体真实的生活世界,力图发现教育的“意义”之所在。这样的探究理路,为我们认识知识教育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为我们在知识教育实践中摆脱无休止的理论吵闹和纷争,重新找回生命的本真提供了新思路。在现象学教育学的视野中,不仅知识教育的生活面貌得以恢复,而且知识教育的根本使命也得以再认和明申。  相似文献   

6.
教育现象学     
《海淀走读大学学报》2014,(5):F0002-F0002
教育现象学 是源于二十世纪前期的现象学运动。现象学是德国哲学家胡塞尔在二十世纪初建立的一个哲学流派,其基本主张是“通过回到原始的意识现象,描述和分析观念的构成过程,以获得有关规定性的实在性的明证。”而教育现象学是以理论现象学为哲学基础,以实践现象学为研究方法,以回到“事实本身”与“生活世界”为理论基点和研究背景,最终以运用现象学方法解决教育问题的一门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7.
现象学教育学著作中的故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现象学教育学是一门具有明显的实践取向的教育学,它致力于儿童养育和教育的实践。故事在现象学教育学的一些著作中,往往占据很大部分,这些故事不是被概念、定义固定下来的,它们是一个个充盈的、丰满而又真实的情境的再现,是“事情本身”的显现,这是现象学教育学的表现方式,也是现象学教育学中的“生活世界”和“回到事情本身”的体现,是对儿童与父母、学生与教师等的生活体验进行描述和解释。现象学教育学的这种全新视野对我们重新理解教育,理解教育与生活的关系,理解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我们解决存在已久却悬而未决的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中的一些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以现象学基本方法“悬置”来解读太极拳养生思想及实践,认为:现象的悬置而达到认识“本质”与太极拳养生所追求的“无我”之境有相通之妙,在实践层面太极拳养生是以悬置肉身形躯之我而达到“无我”最现实的修炼方法。以西方现象学基本方法来解读太极拳养生的形躯观和养生观,不仅能够更好地阐释太极拳养生思想,而且也对弘扬太极拳养生实践及本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生活体验研究是范梅南教育现象学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在现象学基础上,受教育科学研究范式转型的影响下提出和发展起来的。生活体验研究是一种强调“人”的研究方法,有实践性、反思性、敏感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同时生活体验研究作为人文科学视野中教育学的一种研究方法,在使教育研究由理论走向实践的过程中,也有其本身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0.
教育的机智——范梅南教育思想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范梅南是现象学教育学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其所提出的“教育机智”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范梅南认为,教育学是一门实践学科,因此需要的是实践智慧而不是理论化的知识形式。教育机智是一种情境性的智慧行动,它意味着全身心地指向孩子,尊重孩子的主体性。教育学要求我们对生活体验(孩子们的现实和生活世界)保持现象学的敏感性.体验生活是教育机智的源泉。  相似文献   

11.
现象学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种哲学精神,更是一种有指导意义的全新理论。在现象学视域中,意义先于概念,存在大于本质。现象学“回到事情本身”的宣言将教育引向体验之源,引向意义发生之处。同时,本文也展现了现象学的实践品性与教育实践性的契合。教育改革关键在于观念的变革,现象学对教育的意义就在于超越教育知识的积累,实现教育智慧的生成。教育学应摆脱传统教育的偏差,以便确立新的研究方向,用体验和智慧来探索教育之真。只有回到教育本身才能创造出具有生命力的教育理论。此理论是教育诗意地栖居和诗意地言说的结晶,是教育智慧的自然流溢。  相似文献   

12.
自然教育的要义与教育可能性的重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远东保教权在葡萄牙的远东殖民扩张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它庇护下前往远东的葡系耶稣会士对于发展和巩固葡萄牙在远东的殖民利益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建立和维系商业关系、提供商业信息、参与商业贸易和殖民管理等方面葡系耶稣会士的种种世俗活动对葡萄牙殖民利益极具促进作用,传教士的这些世俗功效是它国争夺远东保教权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李叔同是中国学堂乐歌的主要开创者之一,是近代著名的音乐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在音乐教育实践中形成自身独特的"先器识而后文艺"的教育思想以及"以学生为本"和"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新形势下,研究李叔同的音乐教育实践和思想,并将其主动运用到当前的音乐教育中,有助于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吸取前人有益的思维成果,以推动中国音乐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4.
儒家的启发式教学观不仅以其创立之早而为世人所瞩目,而且也以其依据的坚实思想基础,系统地实施原则和方法而成为中华民族教育思想的瑰宝,现代教学可以从中得到良好借鉴。  相似文献   

15.
“乡村教育运动”主体性价值观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决我国农村教育问题的关键,是把全体农民作为教育的价值主体,使农村教育从工具性教育转变为主体性教育。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展的“乡村教育运动”,不仅在教育理念上,而且在教育实践中体现出农村主体性教育的价值观。乡村教育家以农民为本的主体性教育理念及其教育实践活动,对于当前的农村教育改革在指导思想、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方面都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书法不仅以其擒纵自如、丰富多变的笔法令人惊奇叹服,以其因形取势、顺其自然的字法令人耳目一新,以其虚实相生、纵横捭阖的章法令人精神振奋,而且由于政治的、历史的、艺术的种种原因,毛泽东书法还对广大青年特别是当代大学生具有广泛而深刻的教育意义:其书写内容领航当代大学生的政治思想;其书法本体提升当代大学生的书法审美;其创作过程示范当代大学生的艺术实践。  相似文献   

17.
教育学无法成为学科主要是因为找错了研究对象。"目标-手段-结果"是教育实践的整体框架。如果我们把"手段"完整地理解为教育系统,这个系统既是其他学科无法研究的对象,也隐含着对教育的整体理解。在教育系统中,任何局部的信息处理和交互都可以由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解释,但是整个教育系统何以能够具有达到具体教育目标的功能只能由教育学系统机制来解释。研究教育系统能够发展出科学与技术知识,这些知识能提升从教者对教育的理解力和行动力。因此,教育系统是教育学的研究对象,而这种教育学不再是教育术语意义上的教育学,而是新教育学。新教育学包含教育技术学、教育现象学、教育价值学三个分支,主张践行以设计为中心的研究范式。新教育学不宣布一般的教育目的是什么,而是为制定清晰合理的教育目的和目标提供理论支撑;不关注泛泛的方法模式,而关注如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地设计教育系统以达到具体的目标;不关注有效性,而关注教育实践中的一致性;不关注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规律,而关注教育自身的规律;不关注实践的成功,而关注教育系统的缺陷。新教育学作为后发学科虽已开始,但其走向实践,转化为教育生产力的路还很长,至少需要在人员素质、实情数据以及软件工具等多方面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8.
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实习是教师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不可缺少的教学实践环节,是学生将所学教育教学理论应用于实际教学情境,获得丰富的个人实践知识,加快对教学技能的掌握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教育实习在国内外教师教育过程中得到了高度的重视,也有了较深层次的发展。但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实习环节及效果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人类的任何活动都打上了价值的烙印,教育学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也有着鲜明的现实价值.首先它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论基础;其次它便于科学地解释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第三它有利于沟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因此,教育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不完全是一个理论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在实践认识中学习、研究、应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